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一、课内基础选择题1~10(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蓊郁(wěng)窈窕(yǎo)癸丑(kuǐ)叱咤风云(zhà)B.愀然(qiǎo)百舸(gě)袅娜(nuó)一椽破屋(chuán)C.伶俜(pīng)长篙(hāo)平仄(zè)前仆后继(pū)D.颤动(zhàn)婆
试题预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

一、课内基础选择题1~10(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蓊郁(wěng) 窈窕(yǎo) 癸丑 (kuǐ)   叱咤风云 (zhà)
B.愀然 (qiǎo)  百舸 (gě)   袅娜 (nuó)   一椽破屋 (chuán)
C.伶俜 (pīng)  长篙 (hāo)  平仄 (zè)    前 仆后继 (pū)
D.颤动 (zhàn)  婆娑 (suō)  猗郁 (yī)    峥嵘岁月 (róng)
2.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敛裾  杂揉  踯躅  夙兴夜寐
B.葳蕤  阡陌  嗔目  不绝如缕
C.斑阑  垝垣  芰荷  惠风和畅
D.落寞  羁鸟  侘傺  忸怩不安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失其所与,不知
B.便可白公姥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偭规矩而改错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
A.越国以鄙远
B.死生亦大矣
C.舞幽壑之潜蛟
D.火尚足以明也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A.叶叶相交通
B.同心而离居
C.哽咽不能语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何厌之有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而又何羡乎
C.客有吹洞箫者
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声呜呜然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其孰能讥之乎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文学史上素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则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传统。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文人雅士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 合称为“乐府双璧”。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梁启超不胜其烦地为清华学子讲解《读书法》,他是要将古往今来、卷帙浩繁的中国古籍分门别类,为莘莘学子找到“入门”的捷径。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个密不可分的圈层彼此之间休戚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
C.专家建议考生,千万不要以“裸考”的状态应对面试,只有加强对每种题型作答技巧的复习,才能成竹在胸、侃侃而谈,而不至于胸无城府,原形毕露。     
D.“女当家”在选房一事上大都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便销 售顾问再巧舌如簧,她们仍会坚守自己的选房法则。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目前京津冀已取消漫游费和长途费,出台了面向所有用户的套餐内流量当月不清零,固定宽带和移动流量平均 资费水平下降均超过30%。
B.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2015年11月2日,其首架机正式下线,订单量已逾500余架。
C.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教授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D.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梦想能否实现,关键在于通过实际工作,将计划变为百姓看得见、摸的着、感受得到的福祉。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9分 翻译题 12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①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②。”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③。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④不起 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⑤,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⑥。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é,分裂。 ②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③丁母忧,指为母守孝。 ④旧,指先前写作的人。 ⑤渭,渭水;河,黄河。 ⑥破家:破产
11、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B.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C.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D.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12、以 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轼才学优异的一组是(  )
  ①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②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
  ③ 复对制策,入三等 ④ 及试二论,复入三等
  ⑤ 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⑥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
  B.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特录他中乙科,并发出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C.苏轼被贬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为他们修改衙规,减少了灾害损失。
  D.苏轼才华优异,加冠的时候,他已博通经史,每天能写几千字的文章。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4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分)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乎?(4分)

三、诗歌鉴赏(11分)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15、下列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疏雨海外天清”指一场秋雨后,天空明净如洗,让人觉得天清朗,心舒畅。
B. 本词中“雨”“桐”两个意象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雨”“桐”都传达出清冷之感。
C.“月淡潮平”指月色暗淡,潮水涨起,与岸齐平,可见作者心情逐渐平复了。
D.“携酒访新亭”,指作者梦醒之后,新亭饮酒,借以纾解心中的愁绪。
E.最后两句写王谢两家的宅院如今长满了静静野草,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慨叹。

16、词的上片两次写到“叶”,各有何作用?(6分)

17、名句默写(6分)
(1) 《诗经•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表现这种鲜明对比的语句是          ,            。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亮从东山升起,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景。
(3) 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             。
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四、现代文阅读(22分)
送羊
李德霞
 
 我和母亲赶着羊群走出村口时,日头就要坠到西山背后了。
  下午,镇食品站的王站长在我们村收了四十只羊。我们村在山旮旯里,拉羊的车进不来,王站长就想从我们村雇个人往山外送羊。送一只羊两毛钱,四十只就是八块钱。母亲好不容易争来这份差事,忙喊来刚刚放学到家的我,让我和她一块儿往山外送羊。
  路 上,母亲对我说:“等把羊送到山外,挣了钱,娘给你买热烧饼吃,再去扯几尺布,给你缝个新书包。”我抿嘴笑着,使劲地摇着羊鞭,撵羊的劲头更足了。出村不 远,从对面的山坡上围过来一群羊。母亲担心两群羊混杂在一起,叫我盯紧点。原来,那群羊是母亲娘家村的,放羊人是母亲的六叔,我叫他六姥爷。隔老远,六姥 爷就冲母亲打招呼:“是凤英啊,给食品站送羊啊?”
  母亲说:“是啊,是啊,六叔还没回呀?”
  六姥爷把羊群撵到一边,拎着羊铲踱过来,看着我们送的羊说:“凤英,六叔跟你商量个事儿,你看行不?”
  母亲笑着说:“六叔,你说。”
  六姥爷把羊铲戳到地上说:“叔有十只羊,个头小一点,下的羔也少,想跟你送的羊调换几只。”
  母亲一下愣住了,随即摇摇头说:“不行吧,六叔你看,我送的羊人家都涂了抹子的呀。”
  六姥爷弯腰逮住一只羊,用手捏了捏羊背上的抹子,然后直起腰来,从口袋里摸出个小铁盒,得意地说:“抹子是油漆的,六叔这儿也 有。六叔把换给你的羊也涂上抹子不就成了,保准你不会出事。嘿嘿。”
  母亲没辙了。想了半天,母亲又说:“六叔,我送羊可是挣了人家钱的呀,咱咋能干这事?”
  “羊不是公家的吗?要是你自家的,六叔提也不提。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母亲为难极了。六姥爷又说:“六叔也不白求你。这样吧,调换一只,六叔给你两毛钱。”
  母亲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我想,是我给母亲解围的时候了。我抡起鞭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噼噼啪啪,一顿猛抽。羊群受了惊,你追我赶,蜂拥着朝前冲去。我和母亲紧撵着羊群,听不清六姥爷在背后嚷嚷什么。
  出了山口,天已黑透。十几里山路,走得我两腿酸软,肚子也咕咕叫起来。
  王站长早已等在村口,见我们到来,忙把我们领到村头的一个大院门口。门楼上吊一盏大汽灯,贼亮贼亮的。一辆拉羊车就停在一旁。王站长对母亲说:“大姐,你们娘俩先歇个脚,等我们装完羊,就给你钱。”母亲放松地点点头,拉着我坐到旁边的一块石头上。
  几个村里人帮着往车上装羊。奇怪的是,每抓到一只羊,临上车前,王站长总要猫下腰,拿手电照照羊肚子,然后再送到车上去。我悄悄问母亲:“他照啥呢?”母亲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
  四十只羊就要装完了。母亲凑过去说:“王站长,你刚才拿手电照啥呢?”
  王站长不说话,提起一只羊腿让母亲看。
  王 站长说:“是这样的。上次,我也从山里收了几十只羊,也是雇人送到这里的,等回到食品站才发现,有一半的羊被人半道上调了包,大的换成小的,肥的 换成瘦 的……所以,下午在你们村收羊时,我除了在羊背上涂了抹子,还在羊肚子上加了个抹子……我这么做也是以防万一,并不是针对大姐的,哈哈哈……”
  好悬啊!我和母亲相视一笑。
  王站长掏出十块钱说:“大姐拿着,这是你的工钱。过年我要是去你们村收羊的话,还雇你送羊。”
  母亲掏遍口袋,只掏出一块钱。母亲尴尬地搓着手说:“我零钱不够,王站长就给八块吧。”
  王站长说:“不用找,拿着吧。多出的两块钱,送孩子吧。”
  母亲不安地说:“那咋成啊?”
  王站长伸手摸摸我的头:“小家伙,饿坏了吧?走,到屋里吃饭去!”
  母亲赶忙说:“不了不了,我们这就回去。”
  王站长不让,拉着我的手朝屋里走。饭是莜面鱼鱼,我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那个香啊,我一气吃下两大碗。
  往回走的路上,头顶悬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
(摘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8期)
18、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最后一段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又圆又大的月亮”是母亲美德的象征,也渲染了快乐的气氛,善良得到了最完美的回报,就连月亮都是又圆又大的。
B.王站长是个气量狭小的人, 装羊时,每装一只羊,都要拿手电看看羊肚子上的抹子,看半道上大羊是否被人换成小的,肥的是否换成瘦的。
C.原来六姥爷过去一直多次以小易大,偷换过很多羊,他早已被王站长识破了,王站长为公的精明措施让人叹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可信度。“我”是一位线索人物,故事情节通过“我”的叙述展开,使小说更加自然真切。
E.小说涉及四个人物:母亲、我、王站长和六姥爷。六姥爷是中心人物,他给羊背加抹子衬托了王站长的精明;他提出给母亲加钱换羊,反衬了母亲的美德。
19、在母亲“急得眼泪都快下来”的时候,“我”抡起鞭子赶走羊群这个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0、作品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1、请着眼于维护“公家”财产,从母亲、王站长、六姥爷三个不同角度分别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6分)

六、语言运用(10 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一尊雕像和一把尺子,代表相同的事物,这个事物是什么?①__________。雕像是西方人熟知的正义女神,她一手提天平,代表正义与公平;一手持剑,代表制裁力。②________,如《管子》中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中国人习惯将法律比作尺子等度量工具。雕像与尺子的形象恰好说明,③_________。西方人视法律为公平、正义的化身;而中国人多数习惯将法律作为工具理解。
2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4分)
法律与制度正义与否,决定了这个社会好人与坏人谁会占据上风。______________。他们会装作“路人甲”当一名看客。要想改变这样的现实,就必须从法律制度上确保这个社会的好心人不能流血又流泪,确保那些讹人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A.如果一个制度本身会“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而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许多人就不敢见义勇为
B.如果一个制度本身就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相反还能“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许多人就不敢见义勇为
C.许多人不敢见义勇为,是因为一个制度本身就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相反还能“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
D.许多人不敢见义勇为,是因为制度本身会“激励”或“鼓励”坏人去讹诈好心人,而不能很好地保护好心人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一、1—5 B D B A C     6—10 B C B D C
二、11—13 C A D
14、(1)我先前有些想法(见解),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说的是我心里的话啊。(给分点“见” “是” “得”)
(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采分点:固、一、齐)
(3)尽了我的力量而不能够到达的,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了,难道有谁会嘲笑我吗?(采分点:志、其、孰)
15、A C
16、“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叶知秋,梧桐落叶,点 明了初秋季节,营造了清冷感伤的氛围(2分)
    “谁念客心轻似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亡国漂泊的自己比作飘零的落叶(2分)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无法把握 的无奈和国都沦陷的悲凉、伤感之情。
17、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8、【AD】(答A得3分,答D得2分,答C得1分,答BE不给分。B“气量狭小的人”错,C“六姥爷过去一直多次以小易大,偷换过很多羊”,文中无依据,E“六姥爷是中心人物”错,注意“他衬托”三个字)
19、①“我”用此举解除了母亲的困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有利于母亲“诚实”“善良”性格的表现。③突出了“我”的机智,给小说人物描写增添了亮丽的一笔。(6分,每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20、①诚实守信。送羊路上拒绝六姥爷换羊的要求,把羊群原样不变地送给王站长。②勤劳能干。为了挣钱养家,她不怕辛苦,争来送羊的差事。③善良。六姥爷要换羊,她急得要掉泪,也没有出言伤害对方。④关爱孩子。一心想着孩子的生活学习。
(6分,每答对一点得2分,任答三点即可)
21①从母亲的角度看,面对“公家”财产,应该用诚实的人格来坚守,不为亲情所动,不为私利所惑。(2分)②从王站长的角度看,维护“公家”财产,还要有点智慧,凭智慧办事,让想占“公家”便宜的人不能蒙混过关。(2分)③从六姥爷的角度看,面对“公家”财产,不可动私心,不可有杂念。(2分)(结合文章答, 意思对即可)
22、①答案是“法律”    ②尺子是中国人心中的法律     ③中国与西方国家对法律的不同认知   
23、B (42.49.18.11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1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