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文家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寿光市文家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九年级语文检测题2017.12基础知识1.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涟漪(yí)锲而不舍(qiè)筵席(yán)翘首(qiáo)埋怨(mán)中看(zhòng)戏谑(xùe)怜悯(mĭn)癖性(pĭ)提防(dī)追溯(sù)魁梧(wú)奄奄一息(yăn)吮吸(yŭn)呱呱坠地(gū)蓦然(mù)【答案】C【解析】
试题预览
九年级语文检测题     2017.12
基础知识
1. 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涟漪(yí)      锲而不舍(qiè)       筵席(yán)      翘首(qiáo)  
埋怨(mán)     中看(zhòng)         戏谑(xùe)      怜悯(mĭn)
癖性(pĭ)       提防(dī)           追溯(sù)        魁梧(wú)
奄奄一息(yăn)  吮吸(yŭn)          呱呱坠地(gū)    蓦然(m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涟漪(yī)。B戏谑(xuè)。D吮吸(shŭn);蓦然(mò)。
2. 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提心吊胆          义奋填膺           无精打采         断壁残垣
B. 一气呵成          天伦之乐          漠不关心         舐犊情深
C. 遍稽群藉          鳞次栉比          留连忘返         不屑置辨
D. 随声附合          转瞬既逝          猝不及防         如坐针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义愤填膺。C遍稽群籍,流连忘返,不屑置辩。D随声附和,转瞬即逝。
3.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B. 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C.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要拐弯抹角。
D. 他苦心孤诣地设计出的、极具创意的建筑模型获得了本次创新大赛特等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触目伤怀”意思是“看到……心里感到悲伤”,与前面的“听到”语意不符。
考点:成语的理解与辨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4.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B. 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C. 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 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A句中的顿号改为逗号;C句中问号改为逗号,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D项省略号与“等”重复,删去其一。
 视频 
5. 下面语段横线处所填写的语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精炼、优雅、丰盈。              谁又能说这些纸上伤感或愉悦的行旅,不是真实人生的延续和扩展呢?
①的确,在汉语的世界里,我们总能寻找到情感的栖息地:一处山水,一段笛声……便能牵动无尽的感叹;一朵飞花,一片雨丝……就会勾起无穷的思绪。
②那么,本已远去的那些伤感岁月,本已消逝的那些明媚春景,就可能随时复活,随时在语言里和你重逢。
③因为有这样一笔绚丽的遗产,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显得贫乏,每一种心情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归宿。
④如果你的记忆里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②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②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此题注意③①衔接紧密不能分开,因此选C。
6.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王宇璇明白了事情真相以后,就一直被浓浓的暖意包裹着,促使她不断反思着自己的错误。
B. 《范进中举》中有个市井人物胡屠户,此人在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性格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C. 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D.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D没有语病。A.缺主语,把“在”放到“王宇璇”之后。B搭配不当,把“生动形象、”去掉。C两面对一面,把“能否”去掉,或在“在于”后面加“能否”。
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7. 下列文学常识标书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蒲柳人家》的作者是刘绍棠,当代作家。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B. 《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剧本《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万卡》《万尼亚舅舅》等。
C. 《热爱生命》选自《热爱生命》。作者杰克•伦敦,英国小说家,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
D.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人称“亚圣”,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他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口号。
【答案】A
 
8. 诗文名句填空。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3)《望月有感》中写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自伤孤寂的比喻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
(5)杜甫《登楼》中借古讽今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吊影分为千里雁,    (4). 辞根散作九秋蓬    (5). 入则无法家拂士    (6). 可怜后主还祠庙,    (7). 日暮聊为《梁父吟》    (8). 困于,衡于虑而后作    (9). 心云横秦岭家何在    (10). 雪拥蓝关马不前    (11).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辩”“蓬”“衡”“蓝”等字词的书写。
9. 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在过去的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孟子则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历史上一向以“孔孟”著称。孔子和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九年级某班正在开展以“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对联】同学们以对联形式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个主题,请补写下联。
走近千古圣贤,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请分别举一个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传说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示例:敬仰百世智慧  学习儒家文化    (2). (2)示例: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教育我们要有谦虚的美德。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点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并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3). (3)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韦编三绝 两小儿辩日    孟子:孟母三迁 三断机杼
【解析】试题分析:(1)注意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相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
 
二.阅读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③,司徒④急为破幽燕。
注释: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乘胜:指李光弼一举消灭叛军。④ 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0. 首联连用几个数词,其作用是什么?
11. “草木变衰行剑外”照应“______________”一句,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0. 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困苦的经历和国家艰难的遭遇。    
11.     (1). 胡骑长驱五六年    (2). 离别故土已经多年。    
12. 四层含意:一写远离家乡,“一别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二写“草木变衰”,“胡骑长驱五六年”,恨战乱之久;三写兵戈阻绝,思家忆弟,恨骨肉分离;四写听到河阳连战告捷的喜讯,恨故园未收。(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0. 试题分析:考查诗句中数词的表达作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11. 试题分析:考查文章的照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草木变衰行剑外”: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照应的是“胡骑长驱五六年”:匈奴骑兵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中的“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
12. 试题分析:考查诗意的概括能力。一般要抓住情节、意象、人物活动、人物心理等。此题要抓住重点意象和诗句内容来进行分析概括。可从恨离家之远、恨战乱之久、恨骨肉分离、恨故园未收等几个角度作答即可。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_____)                  
②追者反曰     (______)     
③委而去之     (______)                        
④亲戚畔之(______)
14.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夫以老者之智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6. 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
17. 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
【答案】13.     (1). 借、靠    (2). 反通返,返回    (3). 放弃    (4). 通叛,背叛    14. C    
15.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16. 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    
17.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解析】
13.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反”:反通返,返回。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以”作为虚词,它的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4. 试题分析:考查虚词的用法。C“夫以老者之智”句子中的“以”与题干句中的“以”都是“凭借”之意。A“按照”。B“认为”。D目的连词“来”。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至”“顺”等字词的翻译。
16. 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抓住“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两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17. 试题分析:提取文言文重要信息。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的。能形象地印证这个道理的是“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注意是“形象地印证”。所以要有具体的事例。
(一)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二)译文: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决断事情,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了阿县,把兵库武器铸成耕作工具http://wWw.SlKJ.OrG/b/19760.html,把仓库里的粮食放出来赈济贫穷人,阿县治理的非常好。魏国听说小孩子治理地方,兵库空了,仓库也空了,就发兵攻打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都上阵,用自己的武器打仗,打败了魏国军队。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⑭ 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 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8. 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①____________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_______________→书架伴“我”成长
19. 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20.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⑦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在第十六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十八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22. 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答案】18.     (1). “我”在老师家偶遇书架    (2). 爸爸给“我”做了一个书架    
19. “笑意”表明妈妈对“我”如此爱书(书架)而高兴;对“我”以字典作“书架”表示赞赏;从“光泽”看出妈妈因为“我”聪慧和爱书固对“我”的将来有了期盼    
20.     (1). 示例一:“看见了,看见了”运用反复的修辞,强化了“我”的想象和期盼;    (2). 示例二:“款款而来”赋予“小书架”人的情态和动作,写出了“我”即将拥有书架的喜悦;    
21. “久违的老友”:“我”在老师家见到过书架,因期待而想象过书架的样子,所以早已熟悉。“我的长者”:书架变得苍老;书架长久陪伴“我”,给“我”力量    
22. 陪伴我的是台灯。从小陪伴我看书、写作业,像我的朋友。在我成功时,分享我的快乐;在我沮丧时,给予我力量。
示例:我成长的过程中,始终陪伴着我的是桌上的那盏小台灯,它是上小学时,外婆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外婆说:“我不能天天陪着你,就让这台灯伴着你读书,就好像外婆看着你读书一样.”现在我即将初中毕业了,明年上高中我还要将这个小台灯带到学校,记住外婆的叮咛,好好学习.
【解析】
18. 本题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知。文章以书架为行文的线索,表达对童年时光的留恋对亲情的感念。文章主要叙述了我看到老师的书架后念念不忘,然后自己用字典造“书架”,接着写父母为我做书架,我在书架的陪伴下成长,最后写自己对儿时时光的留恋。结合对于内容的概括,我们就可以完成题目。
19.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或词语的理解赏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赏析词语,同时要注意句中修辞的使用情况。文章写道我对书架念念不忘,于是自己创造书架,母亲看到书架后“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这个“不可名状”中含义丰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如此喜欢书的高兴,表现了母亲内心充满了欣慰自豪和期盼,同时也隐含不能满足儿子小小书架的愧疚。第二句加上“看见了”,就形成反复的修辞,强调突出了我对书架的想象和期盼渴望之情。而改句则语气平淡不能很好突出以上情感。
20.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通过句子的阅读理解,我们很容易发现是环境描写,关键是对于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结合文章相关段落的叙述,文中接着写了父亲给我做真正的书架,所以,这一环境描写除了渲染秋日的美丽,烘托“我”愉悦的心情,也为下文做书架作了铺垫。
21. 本题考查复句类型。结合句中的“如果”一词,使句子形成了假设关系,所以这是一个假设复句。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没有“假如”,哪来真知
历史上有“杞人忧天”的故事,用以形容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担心。但从科学角度看,它不仅不是庸人自扰,而且还提出了古代天文学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天为何掉不下来?几百年来,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万有引力定律,终于弄清了这个“假如”。由是观之,没有“假如”,何来真知?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说杞人忧天是傻问题,其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这样做中止了探索和发现。当初,“骨诱导功能”欲把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变成有生命的组织,被称为“怪异想法”,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没有动摇,潜心探索18年终于修成正果,用新型陶瓷仿制骨头植入人体受损部位,诱导断骨自动生长愈合,被誉为“划时代的医学材料发现”。事实上,“假如”在没有成真知前,差不多都是“怪异想法”。但“怪异”不等于谬误,许多时候“怪异”恰恰是“见人所未见”。
“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正成为今天不少人的生存状态。忙、急、快、躁的生活节奏,令“异想”“假如”的空气日渐稀薄。“很勤奋,但缺少想法;会考试,但不会提问”,成为不少学生的写照。科研领域有过之而无不及,项目申请也好,立项评审也好,都对“马上成功”更感兴趣。
今人不愿“杞人忧天”,无非是被眼前利益所困。在科研领域中,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已是个通病。“假如”有着诸多不确定性,势必有损成功率,加之越是“划时代成果”,越需要长时间沉淀和考验,而当前科技项目周期短,要追赶时间进程,“杞人忧天”只能让位于效率优先。于是,不少研究成果沦为功利主义的衍生品,原始创新越加受阻于科研低端化和山寨化趋势。
科学研究是探索和创造,失败具有天然合理性,如果怕失败,研究只会原地踏步。当务之急,是从忙、急、快、躁中解脱出来,不被眼前功利所困。当然,“假如”不是主观臆想,而是从实际出发,在归纳和抽象基础上,大胆突破已知束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山东省诸城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安徽省怀远县荆涂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