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分积累与运用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3)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诗经•秦风》)(4
试题预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分积累与运用 
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 
(3)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诗经•秦风》)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发布诏书,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受“下赏”
【答案】    (1). (1)角声满天状色里    (2). (2)贤者能勿丧耳    (3). (3)白露未晞    (4). 在水之湄    (5). (4)能谤讥于市朝,    (6). 闻寡人之耳者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的“丧、耳、晞、湄、谤讥、寡”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竟然    砂纸    祈祷(qí)    滑稽(jì)
B. 蓬篱    竹竿    模样(mó)    恐吓(hè)
C. 恻隐    端样    绰号(chuō)  羞怯(qiè)
D. 枯燥    陷阱    吮吸(yǔn)   泥泞(nìng)
【答案】A
【解析】(已报错)
试题分析: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A滑稽(jì)-(jī); B模样(mó)-(mú); C端样-端详    绰号(chuō)-(chuò);D吮吸(yǔn)-(shǔn)。故本题没有正确答案。
3. 下列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同学们的注视下,他顿时满脸通红,如坐针毡。
B. 在学校的拔河比赛中,我班同学一鼓作气,勇夺第一。
C. 当年解放军作战胜利归来,老百姓总是靠食壶浆表示欢迎
D. 李老师对待工作吹毛求疵,哪怕是极小的事情也要认真对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使用与语境不符。故答案为D。
4. 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对于校园暴力,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预防机制,也是根本手段,②通过学校的 法治教育、思想教育、人文教育,使校园暴力逐步减少,③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 常的是非观、价值观、法治观,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法治意识为出发点,④真正把 学生培养成具备健康观念的人。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第②句中,缺少主语,删掉“通过”或者“使”,    (2). (2)第③句中,句式杂糅(结 构混乱),三种改法都可以。“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常的是非观、价值观、法治观,增 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法治意识”或者是“最终以让学生树立正常的是非观、价值观、法治观, 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法治意识为出发点”或者是“最终以让学生树立正常的是非观、价值 观、法治观,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法治意识为目的”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等。修改病句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对语法上有毛病或逻辑上有错误的部分进行修改。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1)句缺少主语;(2)句结构混乱。按要求规范写出修改意见即可。
点睛:句子的正确使用,是表达理解的需要,写好句子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判断病句,要有一定的步骤,先理清主干(主谓宾)看搭配是否有问题,成分是否残缺,再看是否存在用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或矛盾等问题。
5.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他急忙伸出手来,但因为看不见我,没有摸到我。 
“这是谁?”他问,好像竭力想用那双失明的眼晴看一看似的,一多么徒劳而痛苦 的尝试啊! 
“回答我,—再说一遍!”他专横地大声命令道 “你还想喝水吗,先生?杯子里的水让我泼掉了一半。”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 的(人名)作品《_________》  
(2)文段中“他”是“谁”?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双目失明?随后“我”做出了一个什么决 定?请用简要的语言回答。
【答案】    (1). 夏洛蒂勃朗特    (2). 《简爱》  罗切斯特罗切斯特的疯要放火烧毁了桑菲尔德庄园,罗切斯特为了救她,烧瞎了双眼:“我”随后向罗切斯 特表明,将永远不再离开他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简﹒爱》中的重要人物及故事情节的了解。在阅读名著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1)本题解答依据自己对《简﹒爱》这部作品的了解和识记的常识知识作答即可。(2)依据自己对名著故事内容的了解,概括作答即可。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鹧,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莱,左右流之。窈宽淑女,寤麻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莱,左右采之。窈完淑女,琴磊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以关雎的叫声起兴,进而写出了对倾心之人的情思。
B. “悠歲悠哉”,以感叹的语气着意表现了难耐的相思之苦。
C.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写愿望终成现实时的热闹情景。
D. 全诗运用重章叠句的方式表达情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7. 请找出统摄全篇的诗句。
【答案】6. C    7. 窈窕淑女,君子好述
【解析】
6.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诗文的最后八句的意思是: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这表明男子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据此,答案选C。
7.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本题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事件的核心内容,再从文章中筛选出符合题意的诗句即可作答。《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看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看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这些内容都是围绕着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述”来写的。故答案是“窈窕淑女,君子好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昭阳①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 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陈轸曰:“令尹矣!王 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 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 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 安能为之足。递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 又移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 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注】①昭阳:人名,楚国大将 ②陈轸:人名,战国时期纵横家。③上柱国:官职 名,楚国的最高武官。④上执珪:楚国最高的爵位,⑥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 事大权,⑥舍人;王公贵族亲近的掌事的人,⑦卮(zhi):盛酒的器皿 。
8. 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昭阳为楚伐魏 
(2)陈轸为齐王使  
(3)舍人相谓曰 
(4)公以是为名居足矣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
(2)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答案】8. (1)攻打(2)担任(3)对……说(4)凭借    
9. (1)(按照)楚国的制度,灭敌杀将,能封什么官爵禄位?(2)另一门客的蛇也画好了 夺过他手中的酒杯,说“蛇本无脚,你怎能给它硬添上脚呢?”
【解析】选自《战国策•齐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8.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虚词的理解要注意其用法。比如“谓”是“对……说”的意思;“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法(制度)覆军(颠覆敌军)、何(什么)”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蛇(画的蛇)、卮(酒杯)、固(本来)、子(你)、安(怎么)”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个别句子还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算好“年新“账
①岁末年初,“年薪”又成热词。没有谁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关心年薪、期盼涨薪 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但对真正的有态者来说,比年薪更应当、亦更值得关注的,是“年新”—走过年,盘点知识本领、工作事业、人品官德有哪些新风貌新作为,继而做好来年的“年 新”预算,甚是必要。
③有位女作家到邮局取稿酬,营业员好生羡慕:“您会写文章啊,真了不起!”女 作家谦虚地说:“会写文章有什么用,头发都白了,”邮局营业员随口应道:“可是,我 不会写文章,头发也会白啊!”所谓“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头发变白谁也无力抗拒 再怎么“美容”“养生”,终拖不住日头向西。但在长年龄的同时努力求“年新”,不虚度 年华,不空耗此生,则是每个人都可以主观掌控的。 
④人作为万物之灵,是“带着任务”降生人寰的。这任务就是“对人类发展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贵任”。追求“年新”,实则是履行人生的贡任。有人说得好,养生是为活“ 但活着不是为养生。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无疑应当彻悟人生的真正价值,竭力跑 好属于自己的神圣一程,不可以停步跑偏。吾国吾氏“站起来”“富起来”了,这是前人 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国家“强起来”,便是我们这一代的人生责任。
⑤扛起这样的人生担当,离不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作风。当今时代发展似高铁般风驰电掣,任何人“走过的桥”吃过的盐”再多,都没有固步自封的资本。过去讲“经验的一半是失误”,现如今经验的一半可能成错误。所谓“老马识途 蒙着眼都能回家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过去再成功的实践经验都可能成为明日黄花再厚实的知识老本都会很快坐吃山空。要实现人生价值,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拿 出古人震萤映雪、悬果刺股的劲头,学而不厌,奋力开新。
⑥换个角度,追求“年新”也是对生命长度的廷伸。科学实验证明,人之衰老主要 是因脑细胞死亡。而人一生所启用的脑细胞,仅占其总数的1/4,且在活动前提下每天都有新细胞产生。著名漫画家方成年愈九句写过一首打油诗:“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 作画写文章。养生只有一个字:忙。”这正应了那句格言:“不学便老而表”。在学习和工作中讨生活的人,不会察觉老之将至。许多大师级人物,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 他们的长寿多是追求“年新”的结采。 
⑦“一日无过可改,则一日无步可进。”每个人其实都免不了有一些坏习惯和老毛病。经常“三省吾身”,剪一剪歪枝病叶、扫一扫心理卫生、清一清灵魂浊气,彻底去掉里里外外的斑施点点、跌了“跤”但没有白跌,吃了“塹”但没有白吃,勇于纠偏正向,能够过改错,也不失为实实在在的“年新”。
⑥两千多年前,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从“三十而立”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每过十年便跃上一个新境界。今天的人们应当追求这样的“登梯人生”----年长一岁努力登高一步。                         (选自《人民日报》)
10. 文章开篇为什么要从“年薪”谈起?
11. 文章⑤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具体指什么?
12. 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3. 从全文看,人为什么要追求“年新”?
【答案】10. “年薪”是岁末年初的热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以“谐音”的方式,引出了“年新”这一中心论题,巧妙自然。    
11.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国家“强起来”    
12. 比喻论证,将每个人身上的一些坏习惯和老毛病比喻成“歪枝病叶”“斑 斑点点”“疙疙瘩瘩”,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经常反省自身,纠偏正向,悔 过改错,也是实实在在的“年新”    
13. 追求“年新”,实则是履行人生的责任;“年新”也是对生命长度的延伸;能够纠偏正 向,悔过改错。
【解析】
10. 试题分析: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作用类试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要结合文章特点。议论文开头段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者论题的作用;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如果是引用了名人名言,还能起到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本题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12. 试题分析: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本题要从比喻论证的角度,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点睛:文章使用认证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证观点。因而在解答论证方法作用的时候,要紧扣文章的论点或分论点,结合各种论证方法的独特作用进行分析。
13.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全文,在理解“年新”具体所指含义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结合文章的内容理解作答。本题可以结合文章的第4、6、7段的中心内容概括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传家宝
①父亲听说我要去看姑妈,着实惊讶了,然后就是高兴,一个劲儿地说,该去该去,打小姑妈就疼你,一有好吃的就想着法儿地给你送过来…….我哪有闲心听他唠叨,催着他快告诉我姑妈家的地址。
②老实说,在那个中午之前,我想都没想过要去看姑妈,尽管她七十多岁了,又不肯和我表哥住在一起,我理应去看望她。那天中午,我去一个淘古玩的同学家,那个同学的藏品里竟然有一个釉色淡青的瓷坛子,说是道光年间正宗官窑里出产的,现在值四万呢。这四万让我想起了我的亲姑妈,我说,你等着,我给你淘一个来。 
③小车一路颠簸,几番打听,我总算找到了姑妈的家,一间傍山搭建的低矮的砖瓦房。姑妈正背着一捆柴草,蹒跚看从山上走下来。她好奇地看看小车又上下打量着我,我笑着叫了声姑妈,她愣了一下,才认出我来,哎呦,这不是我的华儿嘛! 
④此时正好有几个村民路过,有人侧着头问,二坤,家里来稀客啦?姑妈亮着嗓子答,可不是嘛,我城里的大侄子!姑妈一边说,一边接过我手中的礼品,面向他们就像面对的是媒体记者,看着他们欣羡的表情,骄傲溢满了她脸上的每一道褶皱。
进到屋里,姑妈简直有点不知所措,转了几圈儿,才找来一把椅子,用衣袖擦了又擦,端到我跟前,然后转身给我倒水,我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她又问我喜欢吃点什么,我没有回答,而是侧过头去拨寻记忆中的那枣木桌子。桌子还在,只是桌子上不见了那个釉色淡青的瓷坛子。我的心一紧,便问,您家有麦芽糖吗?有,有。姑 妈立即转身进到里屋,很快抱出一个瓷坛子——呀,就是它,小时候去姑妈家,最让我嘴馋的就是装在瓷坛子里的麦芽糖。我试探着问,姑妈,您怎么把瓷坛子藏起来了,不就是几块糖嘛?姑妈笑了笑,我哪里是为了几块糖,要不是被我撞上,这瓷坛子差点就让你姑父卖给一个货郎了,八十块钱……
八十块不少了,您怎么不卖呢?我顺着姑妈的话问她。我也想换八十块钱,可这坛子是个念想,它是我祖母的陪嫁,我出嫁那天,祖母左看右看,就选了它给我……姑妈不经意间,竟说出了这个瓷坛子的来历,看来我那个淘古玩的同学说的是真的。于是,我鼓足勇气说,我今天来是……
 ⑦不想偏偏这时,跑进来一个小男孩,看见放在地上的瓷坛子,伸手就要去里面抓。姑妈连忙护住,很舍不得似的,挑了几块小的给他,哄他说,你表叔是难得的稀客,这糖留给他吃好吗?我这才知道这是姑妈的亲孙子。姑妈挑出一块大的麦芽糖递给我,问,华儿,你刚才说你今天来是,…我再也没有勇气说出心中的话了,我说, 我今天就是特地来看您的。姑妈又乐得合不拢嘴了。
⑧吃过饭,该回城了,没想到姑妈抱起那个瓷坛子说,你喜欢吃麦芽糖,就都带回去吧! 
⑨可是……可是这瓷坛子……
⑩也给你带回去! 
                                                                           
14. 概括第②段的段意。
15.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 
进到屋里,姑妈简直有点不知所措,转了几圈儿,才找来一把椅子,用衣袖擦了又擦,瑞到我跟前,然后转身给我倒水,我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她又问我喜欢 吃点什么。
16. 第⑤段“我试探着问”,结合上下文,说说“我“想试探什么?试探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7. 文中写“小男孩“突然跑进来抓糖吃这件事,有何作用?
18. 在画线处给文章补写一个既合情合理,又与标题和开头相照应的结尾。
【答案】14. 交代“我”突然去姑妈家的缘由    
15. 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致写出写出了姑妈见到“我”时的激动、欣喜的情态, 表现出姑妈对“我”的喜爱    
16. “我”想试探姑妈是否知道瓷坛子的价值。试探的目的是想用极低的价钱拿走瓷坛 子。作者这样写表现了“我”对亲情的漠视,对金钱的崇拜。与后文姑妈的表现形成对比 突显文章的主    
17. 用姑妈护糖哄他的言行突显姑妈对“我”的偏爱,故事情节在此发生转折,为下文” 我”没有勇气说明来意作铺垫    
18. 示例:我没有接过姑妈手中瓷坛子,我知道那是她的念想,那里有她的祖母对她的 爱,那里也承载着姑妈对我的爱。返程途中,我接了一个电话,是那个淘古玩的同学打来的。 但我很果断地回绝了他,瓷坛子面是我们的传家宝,它是无价的
【解析】
14. 试题分析:考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概括能力。阅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语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分析作答。本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是:“我”在同学家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价值四万的釉色淡青的瓷坛子,让我想起了“我”的姑妈家的“瓷坛子”。其段意是:交代了去姑妈家的缘由。
15. 试题分析:考查赏析句子。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或表达了人物……情感。本题中的语句运用的是动作、语言描写,具体传神地刻画姑妈的见到“我”时的兴奋、喜悦的神情,表现了姑妈对“我”的喜爱之情。
16.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所写的内容是“我”去姑妈“淘”瓷坛子的经过。结合文章的具体语境和具体内容分析作答。“我试探着问”是想试探姑妈是否知道瓷坛子的价值;试探的目的是想“淘”走瓷坛子;作者这样写,更突出了“我”对金钱的崇拜,这与后文姑妈把“瓷坛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17. 试题分析:考查故事情节安排的作用。阅读文本内容,在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文章采用了对比的写法,把姑妈对孙子和对“我”的态度进行了对比,更突出了姑妈对“我”疼爱,这也为后文情节安排做了铺垫。
18. 试题分析:考查对主旨的理解和创意性的表达。补写文章的结尾,要与文章表达的主题吻合。可以从结尾段的作用来考虑如何作答。一般来说,结尾段在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9. 作文
“挥之不去”常指:①(事务)压在心头,无法排解:②心里不愿见到的事物反复出现;③某些印象或是记忆在脑海中一直留着,总会时常想起 根据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请以“挥之不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挥之不去的记忆
记忆的长河滚滚而去,冲淡了许多往事。然而那一幕幕令我难忘,令我感动的事,却仿佛就发生在眼前,收藏在我的心里,它们成了我挥之不去的记忆。
还记得那次演讲比赛,因为妈妈出差,所以不能为我指导,我的心理沮丧极了。想到既没有妈妈的帮助,又没有同学为我加油,我对这次比赛已不报任何希望。闷闷不乐地走进赛场,突然发觉手机响了。一听,是妈妈,我怔住了。电话那边传来了那温柔而又亲切的声音:“女儿,听爸爸说你对这次比赛没有了信心,但妈妈这边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所以不能回来陪你参赛。要不这样吧,咱们来做个约定,你答应妈妈好好参加比赛,妈妈在这边努力工作,回来后咱们一起庆祝,好吗?妈妈相信你!”听到这一番话语,我的眼眶湿润了,原来妈妈并没有忘记这次比赛,而是她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如果不好好比赛,我真对不起妈妈的良苦用心!这时,我的勇气大增,并在心里不断的激励自己。最终,我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妈妈,我不会忘记您那鼓励的话语,您的爱,将永远收藏在我的心里。
也不会忘记您为我挑鱼刺时仔细的神态。每次吃鱼,您总是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拣去黄花鱼上的几根大刺,并慢慢地用筷子把鱼肉旁的小刺弄掉,还认真地看着鱼肉,害怕那些小鱼刺卡住我的喉咙。但您却总是在我吃完后再吃。每当年幼天真的我问起您时,您却总是对我说,妈妈不饿,你先吃。我信以为真,现在才明白,那是您对我不用言语来表达的爱。妈妈,我不会忘记您为我挑鱼刺时认真的态度。您的爱,将永远收藏在我的心里。
妈妈,您的爱,让我倍感温暖,他们将我永远收藏在我的心里成为我挥之不去的记忆,因为有您的爱,让我十二岁的天空更加精彩!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话题是“挥之不去”。“挥之不去”一般有以下三种理解:①(事务)压在心头,无法排解;②心里不愿见到的事物反复出现;③某些印象或是记忆在脑海中一直留着,总会时常想起。不管是其中的哪一情况,这些事物都曾经让自己身心受到过巨大的震动,都给自己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要选择符合这一特点的人、事、物等材料来抒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作文时,要表达积极的思想,注意不要表现萎靡颓废的精神或思想。体裁上,除诗歌外,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即可。
点睛:要想写好话题作文,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写文章,那样内容就会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首要任务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42.49.18.11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江苏省镇江市润欣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