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诊断自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诊断自测题(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诊断自测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泥浆(jiāng)涎水(yán)掳去(lǔ)孤孀(shuāng)B.悲恸(tòng)诘问(jié)凹凼(dàng)惊骇(hài)C.尴尬(gà)疮疤(chuāng)憎恨(zèng)取缔(dì)D.荒僻(pì)栅栏(zhà)晌午(xiǎng)愧怍(zuò)2.下
试题预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诊断自测题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泥浆(jiāng)    涎水(yán)       掳去(lǔ)       孤孀(shuāng) 
B.悲恸 (tòng)    诘问 (jié)      凹凼 (dàng)    惊骇 (hài)
 C.尴尬 (gà)      疮疤(chuāng)    憎恨 (zèng)    取缔(dì) 
  D.荒僻(pì)       栅栏(zhà)       晌午(xiǎng)    愧怍 (z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塌败        惶恐        骷髅        低眉顺眼
B.滞笨        霹雳        烦琐        微不足到
C.门槛        书斋        菩萨        大廷广众
D.烦燥        镶嵌        侮辱        自言自语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B.暑假里小丽随家长到山东威海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小丽流连忘返。
  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 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态势。
B.节日的临沂,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历史上那一位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作品。
D.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意见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 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
C.贾平凹历时4 年创作的小说“古炉”出版发行,该作品延续了其乡土文学的创作风格。
D.诺贝尔奖得主埃尔温•内 尔感慨地说:“中国医药城,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意识的地方!”
6.填空:
(1)《阿长与<山海经>》选自《              》,作者          ,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
(2)《卖油翁》的作者是___________,号_______,北宋         家、         家,他是                     之一。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                      。
7. 育才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张华,将前往邀请我市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李晓冬教授参加此次研讨会,假如你是张华,见到李教授后,你会怎样说呢?




8.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                      ,                      。
如果                      ,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10.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 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2)公亦以此自矜            
(3)但微颔之                   (4)尔安敢轻吾射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
A.①以我酌油知之         ②以钱覆其口
B.①释担而立             ②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②其一犬坐于前
D.①康肃笑而遣之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尔安敢轻吾射!


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 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 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 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子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5.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7.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 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 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来源:学科网ZXXK]

18.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 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 :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 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9. 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
20. 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  
                                 
21. 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22. 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三、写作表达
23.兴趣是良师益友。她牵引着你走进趣味盎然的生活,她指引着你一步步去探索神奇美妙的世界,她引领着你去采摘甜蜜的成功果实。有了兴趣的牵引,生活就会更加愉悦、幸福。
请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来源:学科网]









[来源:Z_X_X_K]



















 

[来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诊断性自测题
1.B  
2. A
3.D(“济济一堂”是指众多有才能的人聚焦在一起。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一般用于褒义。) 
4.A(B中“洋溢”与“笑脸”不能搭配。C应把“许多”移到“优秀”的前面D应该取掉“自从”。) 
5.C   
6.(1) 《朝花夕拾》  鲁迅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欧阳修  醉翁   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 示例:李教授,您好!我是育才中学学生会主席张华。我们学校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讨会,诚挚邀请您来参加。请问您有时间吗?
8.例: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散所有的愁云。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所有的禾苗。 
9. “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10. 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11.(1)擅长   (2)自夸   (3)只  (4)怎么
12.C  
13. (1)(老汉)看见他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头。  (2)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  
14.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15.奶奶的粽子(或粽子);我对奶奶的思念。  
16.文章开头先用歌谣点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结尾互相呼应;然后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端午节清晨的美好景象,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怀念,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铺垫。 
17.(1)一个“捧”字,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奶奶的粽子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2)朴实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惜,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 
18.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奶奶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那种纯粹的清香沉淀在心里,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19.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20.(评分:时间、行为、结果)(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21.(1)爸爸是一个有家 国情怀的知识分子;(2)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22. 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 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23.略。 (122.240.204.12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  下一个『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