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重庆二外高2018届第十一月检测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从历史上说,中国就存在南北文化差别与南北文化对立融合的问题。从周
试题预览
重庆二外高2018届第十一月检测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从历史上说,中国就存在南北文化差别与南北文化对立融合的问题。
从周朝起,北方诸侯自称中国,而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则被视为“蛮夷”,并受到北方的排斥轻蔑,直到晋代仍被视为“化外之民”,南方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代表北方文化的黄帝部落,与代表南方文化的炎帝部落曾在中原大地摆开了宏大的战场,一决雌雄。这场战争打得异常激烈。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多次的反复,黄帝终于打败了炎帝,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并从那时起,奠定了北方文化的胜利及其权威地位。南方部落虽然失败了,但南方文化并没有绝迹和湮灭,而是作为一种与北方文化相对立的“异端”文化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并不时燃放出一段光彩。
后来则有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立和分庭抗礼。南朝文学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南朝民歌更是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的刚健质朴。再后来则是南北文学走上合流,这种合流促成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卓著。而元杂剧作为北方文学的代表,其韵律、曲调都不同于以南戏、明清传奇为代表的南方文学。
从美学上说,北方文化代表壮美,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慷慨激昂,正所谓“铁马秋风塞北”;而南方文化则是优美的化身,弥漫着阴柔之气,“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正所谓“杏花春雨江南”。
从地形地貌来说,南方多山多水,山川秀丽,北方则以平原、草原为主,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从思想形态上说,儒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北方文化系统,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道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南方文化,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而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主导形态和文化发展趋势。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标志着北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性。
20世纪,政治和文化的领导权就转移到了南方,南方因居于西方现代文明登陆中国的前沿地带,获得了中国文化发展潮流的领导权。20世纪前半期进行的北伐战争,意味着南方文化在拉动着中国战车;而长征更是从南向北一路播撒革命的种子,是南方文化向北方播撒现代福音;20世纪后半叶则有文化界劲吹东南风,港台商业文化从南方一路厮杀过来,演化成大众文化对北方精英文化的挑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黄帝部落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和以炎帝部落为代表的南方文化在中原大地进行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战争,北方文化取得了权威地位。
B.“杏花春雨江南”充满阴柔之美,“铁马秋风塞北”充满阳刚之气,它们分别代表了我国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美学特征。
C.从思想形态上说,北方文化系统更多的是充满先秦理性精神的儒家思想,而南方文化则更多的是充满理想和浪漫气息的道家思想。
D.20世纪,北伐战争和长征引领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潮流,港台商业文化的进入使北方精英文化面临着大众文化的挑战。
2.下列对原文的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国存在南北文化差别与对立融合的观点,以此作为全文论述的总纲。
B.从整体看,文章的论述以时间为经,以文学、美学、地形、思想意识等方面为纬,纵横交错。
C.作者以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元杂剧和南戏、明清传奇为例,论述南北文学的对立和分庭抗礼。 
D.文中“暮春三月”等引用、“撒播革命的种子”“一路厮杀”等比喻拟人,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周朝起,南方文化之所以受到北方文化的排斥轻蔑,是因为南方诸国被北方视为“蛮夷”。
B.战争在文化的地位归属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来说,胜利的一方则文化居于主导地位。
C.一种文化的特质,跟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文化产生影响。
D.从美学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分属南北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7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
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   )为尚书令,(   )光禄大夫。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明年,昭帝(   ),宣帝即位,褒赏大臣,(   )万六百户,功次大将军光。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奏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与大将军定策,天下受其福,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上亦欲用之。安世闻指,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耳妄闻,言之为先事,不言情不达,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泰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后数日,竟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莫府长史迁,辞去之官,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       (《汉书•张汤传》)
4.依次填入文中第一段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拜    升  薨   赐 B.擢  迁   崩 封
C.除 徙  卒   奖 D.迁  擢   崩 谥
5.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奇其材 奇:认为……奇特 B.将军为明主股肱   股肱:喻得力大臣
C.贤不肖较然 较:明显 D.心密于光焉   密:亲密
6.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用括号里的短语替换,意思最接近的一组是:(2分)
①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夙兴夜寐) ②忧念天下,思惟得失(患得患失)
③安世闻指,惧不敢当(当仁不让) ④言之为先事,不言情不达(不言而喻)
⑤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自不量力),继大将军后 ⑥君言泰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非你莫属)
A.①⑥ B.②④ C.③⑤ D.①④
7.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安世之所以能够担任尚书令,主要是因为他找回了皇上驾临河东时丢失的三箱书,且无一遗漏,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
B.御史大夫魏相在霍光去世几个月后向皇上极力推荐张安世担任大将军,让他集中精力,心忧天下,但张安世坚决推辞还是未能如愿。
C.张安世在举荐人才方面不是很积极,即使有所推荐,也不求私谢,表现出隐匿名迹、远离权势的作风,很多人对他不主动推举人才颇有微词。
D.张安世地位尊崇,食邑万户,但他不坐吃山空,夫人家童都有手艺,家产不断增殖,比大将军霍光还富裕,皇帝很亲近他。
8.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10分)
   (1)用“/”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5分)
薄 朕 忘 故 非 所 望 也 愿 将 军 强 餐 食 近 医 药 专 精 神 以 辅 天 年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5分)
译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元胄,河南洛阳人,魏昭成帝之六代孙也。胄少英果,多武艺,美须眉,有不可犯之色。周齐王宪见而壮之,引致左右。隋文帝初被召入,将受顾托,先呼胄,次命陶澄,并委以腹心,恒宿卧内。及为丞相,每典军在禁中,又引弟威俱入侍卫。
周赵王招谋害帝,帝不之知,乃将酒肴诣其宅。赵王引帝入寝室左右不得从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赵王令其二子进瓜因将刺帝及酒酣赵王欲生变以佩刀刺瓜连啖帝将为不利。胄进曰:“相府有事,不可久留。”赵王呵之曰:“我与丞相言,汝何为者!”叱之使却。胄瞋目愤气,扣刀入卫。赵王问其姓名,胄以实对。赵王曰:“汝非昔事齐王者乎?诚壮士也!”因赐之酒,曰:“吾岂有不善之意邪?卿何猜警如是!”赵王伪吐,将入后阁,胄恐其为变,扶令上座,如此者再三。赵王称喉干,命胄就厨取饮,胄不动。会滕王逌后至,帝降阶迎之,胄耳语劝帝速去。帝犹不悟,曰:“彼无兵马,复何能为?”胄曰:“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胄不辞死,死何益邪?”复入坐。胄闻屋后有被甲声,遽请曰:“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因扶帝下床,趣而去。赵王将追帝,胄以身蔽户,王不得出。帝及门,胄自后而至。及诛赵王,赏赐不可胜计。 
帝受禅,封武陵郡公,拜左卫将军。寻迁右卫大将军。帝从容曰:“保护朕躬, 成此基业,元胄功也。”历豫、亳、淅三州刺史。时突厥屡为边患,朝廷以胄素有威名,拜灵州总管,北夷甚惮焉。
蜀王秀之得罪,胄坐与交通,除名。炀帝即位,不得调。时慈州刺史上官政坐事徙岭南,将军丘和亦以罪废。胄与和有旧,因数从之游。酒酣,谓和曰:“上官政诚壮士也,今徙岭表,得无大事乎?”因自拊腹曰:“若是公者,不徒然矣!”和明日奏之,胄竟坐死。于是征政为骁骑将军。拜和代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元胄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进瓜 / 因将刺帝 /
及酒酣 / 赵王欲生变 / 以佩刀刺瓜连啖 / 帝将为不利
B.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 / 进瓜因将刺 /
帝及酒酣 / 赵王欲生变 / 以佩刀刺瓜 / 连啖帝 / 将为不利
C.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进瓜 / 因将刺帝 / 
及酒酣 / 赵王欲生变 / 以佩刀刺瓜 / 连啖帝 / 将为不利
D.赵王引帝入寝室 / 左右不得从 / 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 / 赵王令其二子 / 进瓜因将刺帝 /
   及酒酣 / 赵王欲生变 / 以佩刀刺瓜连啖 / 帝将为不利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帝,古代皇帝谥号之一。谥号含有表扬、批评、同情的不同类别,“文帝”“武帝”属表扬类,后文的“炀帝”属批评类。
B.因为帝王所居之地门禁森严,臣民不得任意出入,所以皇宫又可以称作“禁中”或者“禁内”。
C.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D.“封武陵郡公”和“若是公者”中的“公”都是古代爵位名。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胄出生世家,年少时便有英才。他年纪轻轻,就练就一身武艺,且容貌非凡,威风凛凛,齐王见其人才难得,便招致身边。
B.元胄勇悍孔武,危难中刚毅果敢。他在赵王宴请文帝的“鸿门宴”中,毅然闯入内室,气壮如牛,怒目圆睁,大有樊哙之风。
C.元胄处事机警,随时保持警惕性。他察言观色,发现赵王假装呕吐,是欲伺机谋杀,便扶文帝至上座,巧妙履行了护主之责。
D.元胄功勋卓著,先后受封升迁。他不仅护驾有功,深得帝心感激;而且威名远播,就连多次入侵的外族人,也因此很是忌惮。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胄闻屋后有被甲声,遽请曰:“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 因扶帝下床,趣而去。(5分)
         译文:                                                                             
(2)胄与和有旧,因数从之游。酒酣,谓和曰:“上官政诚壮士也,今徙岭表,得无大事乎?”(5分)
         译文:                                                                             
(三)古诗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官 街 鼓①
李 贺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②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③。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注】①官街鼓,又称“咚咚鼓”,是唐代的一种报时的信号。 ②翠发,黑发,指年轻。
③中国,指京都长安.
1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三、四两句描绘了宫中图景,宫墙内,春天的柳枝由枯转荣,吐出鹅黄的嫩芽,宫中却传出美人死去的消息,极写时光飞逝。
B.千年人事灰飞烟灭,就像是被鼓点磓碎的,而“日长白”写出了宇宙永恒存在,与之相比“孝武秦皇”的生命是多么短促可悲。
C.“从君翠发芦花色”中的“君”指“孝武秦皇”,人日趋衰老,然而官街鼓永远不老,只有它“独共南山守中国”,这两句用了对比的手法。
D.官街鼓报时是唐制,“孝武秦皇”当然“听不得”,而诗中却把鼓声写得自古已有之,而且永不消逝,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讴咏了官街鼓。
E.诗歌最后两句突发异想:天上的神仙也会老死,不死的只有官街鼓,他的鼓声与漏声相继不断,万古长存,从根本上否定追求长生,迷信神仙的愚蠢行为。
14.请赏析诗歌前两句叠词的作用。(6分)



(四)古诗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在 武 昌 作
徐祯卿①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注】①徐祯卿,明代文学家,1505年,考中进士,授大理寺左寺副一职。不久因讽刺朝政被远贬湖南,在从京师到湖南的赴任途中经过武昌,写下此诗。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化用了《楚辞•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点明了时令,写出了洞庭、潇湘的萧瑟的深秋景象。
B.首联所写的湖南洞庭、潇湘的景色,为虚写之景,意在以景起兴,借景传情。
C.“高斋今夜雨”中的“高斋”,一般是指文人的书房,今夜“高斋”正处于淫雨的包围之中,这
里有狭小、孤独、寒冷、封闭的含义。
D.颈联对仗工整,“重”与“凄”,形容词相对,“桑梓”与“江汉”都表示地点,是名词相对,“念”与“情”为名词相对。
E.颈联中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桑梓”与“江汉”写出了眼前之景物,“念”与“情”蕴含其中,“重”与“凄”写出感情之深。
16.诗的尾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五)默写(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0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宋濂的同学整体形象光鲜亮丽的句子是“                        ”。
(2)在《望岳》中,作者以夸张的手法写极目远视的句子是“                               ”。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                ,               ”,极写洞庭湖阴雨之时,
能见度很低。
(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描绘了一幅感人的目送场景。
(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沦陷地区引发词人深重不安的景象是“                ,
                    ”。
(6)在《离骚》中,诗人因为“蕙纕”“揽茝”而被申斥,表达了“                           ,
                             ”的坚定信念。
三、语言表达(11分)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正方辩手的总结陈辞,立论准确,论述透彻,论据充分,堪称引玉之砖,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②在事项繁琐、做事拖拉的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提倡遇事生风的精神尤其显得必要。
③比赛结束后,新闻发布会将准时召开,各方记者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④像林黛玉这样的秀外慧中的女子,最后忧郁而亡,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⑤一路行来,蓝天白云、层峦叠嶂、悬泉瀑布、苍松翠柏、奇花异草,让人应接不暇。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1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十九大报告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专家表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未来五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
B.如今,人工智能已不再停留在大家的想象之中。阿尔法狗自从去年在围棋大战中打败人类,人工智能终于跳出了实验室的禁锢,成为活跃在科技领域的核心力量。
C.几乎全世界人口的“吃穿用行”都离不开“中国制造”。可是,制造能力足够了,制造水平和效率仍有待增强。
D.冬季气温低,轮胎气压也会随之降低,这时,如果不适当地增加胎压,不仅会增加车的油耗,还会加速轮胎的磨损。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亭子,      ①      。大凡对文学敏感的人,提到它,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     ②      ?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一群风流倜傥、潇洒自如的社会名流聚集于此,饮酒赋诗,酬唱互答。盛会之后,那篇浸染着书圣手汗的名文便让后生们日记月诵,传唱千年。还记得琅琊山上那座醉翁亭吗?翼然立于泉上,太守与客来饮于此,畅玩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史册上熠熠生辉。还记得临安大理寺中那座风波亭吗?一代名将连同儿子殒命于此。岳飞这个名字的背面是民族的疮疤,名字的下面是历史的勋章。“莫须有”定格在中华的词典里;风波亭,        ③      ,让有志有为的卧薪者品尝,明目明心,以认清忠奸。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观点、态度和理由;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重庆二外高2018届高三第十一月检测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A是两个部落而不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战争。C参见原文倒数第二段第一句。D应该是南方文化引领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潮流。
2.C  解析:论述的是南北文化的对立融合。
3.A  解析:强加因果。原文是“被视为“蛮夷”,并受到北方的排斥轻蔑”。
4.B
5.D 解析:隐藏
6.A
7.A
8.(1)薄朕忘故 / 非所望也 / 愿将军强餐食 / 近医药 / 专精神 / 以辅天年
(2)将军年老生病,我很怜悯你,虽然不能办事(处理政事),驰骋万里(克敌制胜于万里之外),你是先帝的大臣,精通国家安定混乱之道(通晓国家治理的道理),我比不上你。
     (闵、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各1分)
9.C
10.D 解析:两个“公”含义不同。
11.C 解析:应是扶赵王至上座。
12.(1)译文:元胄听到屋后有穿戴盔甲的声音,急忙请求道:“相府的事情很多,您怎么能够这样(久坐)呢?”
            于是就扶文帝走下座位,急忙离去。(“被、遽、殷、下床、趣”各1分)
(2)译文:元胄与丘和有老交情(是旧交),因此多次和丘和一起游乐。酒喝得很畅快时,元胄对丘和说:“上
官政确实是一位壮士,如今流放岭南,该不会举大事(造反)吧?”
(“有旧、因数从之游、上官政诚壮士也、徙、得无……乎”各1分)
13.C(3分) D(2分) 解析:C此处诗人并非是在讴咏官街鼓本身,而是讴咏它所象征的永恒的时光。
D“君”泛指世人,可以包含孝武秦皇却不是专指这两位帝王。
14.(1)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隆隆”,描摹了咚咚不绝的鼓声,随着“隆隆”之声,日月流转,循环不已,展示了时光不停流逝的惊人图景。(2分)(2)运用叠词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更使永不驻留的时间变得具体化,形象生动,(2分)让读者在鼓声节奏中感受时光流逝的惊心动魄。(2分)
15.A (2分)E(3分) 解析:A“深秋景象”错,“秋欲生”是说“秋将至”而不是深秋。E“情景交融”错,
这一联应为“直抒胸臆”,不是写景文字;“桑梓”也非眼前之景。
16.(1)反问 拟人 对比(2)大雁因为要越冬,需要在秋冬之季成群结对地由北向南迁徙;他就问天边的大雁为什么就这么喜欢长途跋涉、辗转迁徙。这是用反问的手法,将自己与乐意迁徙的大雁作对比,表示自己是不情愿离开故乡和亲人的,这里有对被贬谪的不满之情,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7.(1)烨然若神人(2)决眦入归鸟(3)日星隐曜,山岳潜形(4)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8.D
19.A 解析:B“阿尔法狗自从……,人工智能……”属于中途易辙。C搭配不当,改“增强”为“提高”。
D“不适当地增加胎压”有歧义。
20.①是一种特别的文化意象(与“文学”“历史”有关都行)(2分)
②还记得会稽山阴那座兰亭吗?(不是问句不得分,不是兰亭不得分)(1分)
③像一枚苦胆(原文是“是一颗悬于神州大梁的苦胆”)(2分)
张安世,字子孺,年幼时靠父亲的地位任郎官。因熟悉图书供职尚书,精心尽职,休假也不曾外出。皇上驾临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籍,询问无人能知,只有张安世记得,将所失图书的内容都写下来。后来购买到这些书,拿来校对,(张安世所写)没有遗漏。皇上认为他的才能很奇特,提拔他为尚书令,升任光禄大夫。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掌朝政,因为张安世忠厚,霍光亲近器重他。第二年,昭帝驾崩,宣帝即位,褒奖大臣,加封一万零六百户,功劳仅次于大将军霍光。
大将军霍光去世后几个月,御史大夫魏相禀奏说:“车骑将军张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日夜不怠,与大将军共定策略,天下都受到了他们的福泽,是国家的重臣,应该提高他的地位,让他担任大将军,不要让他兼任光禄勋事,让他集中精神,忧念天下,思考得失。”皇上也想任用他。张安世听说了皇上的旨意,害怕不敢承担。请求禀告求皇上接见,脱掉帽子叩头说:“老臣妄自听说,在事情执行之前就先来说说,不说的话我的心意不能表达(事情不好办),实在是我自己思量不足以处在重要的地位,希望天子稍微哀怜我,来保全我的性命。”皇上笑着说:“你的话太谦虚了。你如果不可以,还有谁可以!”张安世坚决推辞但不能如愿。几天后,最终授予他大司马车骑将军,兼任尚书事。
张安世曾经推荐官员任职,那个人来感谢,张安世很后悔,认为推举贤能之人,哪有个人感谢之理呢?有个郎官功劳大却没升职,自己跟张安世说了,张安世回应说:“你的功劳大,是明主知道的。人臣做事,哪能自言长短呢!”拒绝了他,不答应(升职)。幕府长史升职,辞官赴任时,张安世向他询问自己的过失。长史说:“将军是明主的得力大臣,但是士无升迁,谈论的人都因此讥讽你。”张安世说:“明主在上,贤与不肖分得很清楚,臣子们自我修为而已,怎么会了解士人就推荐他呢?”他想隐匿名迹、远离权势就是如此。
张安世地位尊崇,位列公侯,食邑万户,但是他身穿黑色粗厚的丝织衣物,夫人亲自纺织,家奴七百人,都有手艺做事,内治产业,累积细微财物,因此能增殖他的财物,比大将军霍光还富裕。天子很敬畏大将军,然而内心亲近张安世,对霍光极力隐藏自己的心意。
元康四年春,安世生病,呈上奏疏归还侯爵,请求辞职还乡。天子回复说:“将军年老生病,我很怜悯你,虽然不能办事(处理政事),驰骋万里(克敌制胜于万里之外),你是先帝的大臣,精通国家安定混乱之道(通晓国家治理的道理),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向你询问,为何伤感而上书归还卫将军富平侯印呢?逼我忘记故旧,不是我的心愿!希望将军努力多吃,服医药(找医生看看),专一精神,以便辅养天年。”张安世又勉强出来办事,到秋天去世。 (61.240.236.21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