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3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某外地游客在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品尝了正宗的武汉热干面,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啊!”该游客说:“一定一定!下次来武汉,一定还光临贵店。”B.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
试题预览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3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外地游客在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品尝了正宗的武汉热干面,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啊!”该游客说:“一定一定!下次来武汉,一定还光临贵店。”
B. 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捶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D. 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剑南风景区的万竿碧竹,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那壮观的景色令他久久不能________。
②勘探队员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________不定,为祖国的勘探事业默默地奉献着。
③这本专著,从声律和风骨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了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________的轨迹。
A. 释怀 形迹 嬗变    B. 释怀 行迹 蜕变
C. 忘怀 形迹 蜕变    D. 忘怀 行迹 嬗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听了大家的发言,他一时间莫衷一是,不知采纳谁的建议好。
②有的人觉得很难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但他表现得安之若素。
③是你们给我新的生命,我对你们的感激之情罄竹难书。
④这篇作文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在结构安排上尚能差强人意。
⑤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子,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⑥这其实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不足为训。
A. ①④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③⑤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       ,       。《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①《离骚》抒写理想        ②抒写先民的喜怒哀乐                ③富于写实精神
④抒写爱国激情            ⑤《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    ⑥富于浪漫气息
A. ①⑥④⑤③②
B. ⑤③②①⑥④
C. ①④⑥⑤②③
D. ⑤②③①④⑥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小王同学向心理学家张教授请教:“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B. 九寨沟地震以后,学校倡议同学们向灾区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C. 学生会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改进学校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领导尽快落实。
D. 我收到昔日好友的来信,他在信中问候说:“家严身体安康吗?”


二、现代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寺庙
余秋雨
还记得吗,离尼姑庵一箭之遥的西北边,是吴山庙。同是晨钟暮鼓,却一衰一荣,一静一动,一冷一热,对比明显。尼姑庵废弃时,风光全都到了吴山庙。等到尼姑庵变成了小学校,一切又都变了。衰的,静的,冷的,是吴山庙;荣的,动的,热的,是学校。
牌坊般的校门下,在一半嫩黄、一半浅紫的花丛边,今天轮值的何老师笑眯眯地站着。她在检查每个孩子的衣着,叫他们把纽扣扣起来,把裤腿放下来,把鞋子穿上,再进教室。课的铃声响了,很巧,吴山庙那边也敲起了钟,还传来了清脆的木鱼声。紧接着,是吴山庙的醒禅和尚领着诵经,老太太们跟着一起诵。虽然听不清语句,但那音调,能把四周的田野稳稳罩住。
何老师已经在上课,今天的课目是“常识——地球”。听到了诵经声,何老师皱了皱眉,便走下讲台,来到教室的西窗前,伸手把那扇新装的玻璃窗关上了。女老师们都从不同的他乡来,但都有共同的立场,那就不喜欢传统。
庙里的和尚和学校里的女教师,一直回避着互不见面。有一次,两个和尚在路边看到一头羊被石头一绊,差点跌到河里。他们惜生护生,立即牵起羊颈上的绳子,拴在路旁的一棵小树上。当时,大路旁已种下两排小树,伸向远方。两位和尚笑眯眯地正待走开,从校门里急急地奔出何老师,气喘吁吁地解开拴在树上的绳子,对男孩子们说:“羊要把小树挣断的,快把羊送还给主人!”两位和尚在几步之外,呆呆呆站着。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惜生护生,好像并不包括植物,而老师的心中,却藏着一个绿色的天地。
不久,何老师教学生唱了一首歌。学生放学后就到了庙里,想开一个不小的玩笑,用歌声与正在念经的和尚们比赛。学生们唱的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阳山外山……学生们唱完,听到木鱼边上传出一个声音:“等一等!”随着声音站起来的,是醒禅和尚。他问: “你们刚才唱的是什么?”孩子们以为要受训诫了,嗫嚅地背诵了一遍歌词。
醒禅和尚走到桌边举笔展纸,让孩子们一句句再念一遍,他跟着写。写完,他自个儿咿唔了一阵,点头说:“写得好,是你们老师写的?”
第二天上学时转告何老师,和尚称赞她的歌写得好。何老师一听就笑了,说:“我怎么写得出来?那是李叔同写的。人家可是有名的音乐家。”
几天之后,孩子们又来到庙里,醒禅和尚知道了写歌人的名字,便用毛笔写下了那三个字:李叔同。写完,醒禅和尚嘀咕了一句:“这倒是与五磊寺的弘一法师重名。”他仰头想了一会又笑了,“法师持戒森严,对于这种歌舞娱乐,他一听就会掉头离去。”
何老师听了孩子们的转述立即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说:“咳,李叔同就是弘一法师!怎么,他到了五磊寺?”
趁暑假,何老师约着其他两位女教师,由村里一位大婶陪着,来到了五磊寺,只想拜见弘一法师。但是,法师已经持杖远行。
回来的路上,三位老师越想越惊奇,越说越热闹。“果然是他!我们的学生唱着他的歌去与和尚比赛,没想到他自己做了和尚!”“那么精通现代的文化教育,怎么回过头去投向了佛教?”“这是倒退,还是提升?”“肯定是提升,只是我们还太浅薄,悟不了。”……
毕业时,路边的小树确实已经长大,但是还说不上林荫道。有四个学生要到县城考中学,到小学里来向老师们告别。今天一早,几位祖母已经领着他们到庙里拜佛,和尚还为他们的远行诵了三通经。
“读了中学,我们一定会回来。”学生向老师保证。“不要这样保证。”何老师阻止,她笑着扬了扬手,说,“你看这村,这乡,原来土匪横行,幸亏有一批批外来人。和尚是外来的,尼姑是外来的,弘一法师是外来的,我们也是外来的。我教过你们孔子的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不要太黏着乡土。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
正说着,吴山庙的钟声又响起了,和尚们诵经声也响起了,悠扬而婉转,低沉又绵长。何老师听了一笑,说:“好了,佛在说,动身吧。”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表现了何老师超越中国传统的安土重迁观念的情怀,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以四海为家的广阔胸襟。
B.小说的标题为“寺庙”,因为文本的主人公是寺庙里的和尚。
C.弘一法师曾积极出世,后又隐遁入空门,反映出自古中国文人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
D.小说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何老师这一个性鲜明、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E.两个和尚只知道救助小羊,而何老师还懂得保护小树,这体现出和尚们的思想境界没有老师的高。
(2)文章开头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何老师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余秋雨在另一篇文章《庙宇》中写道:法师出家,是新文化在中国的尴尬,他逃避着现代,而现代却莽莽撞撞地闯到了庙门前。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文本主体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想起苏州
胡跃先
 想起苏州就想起江南的烟雨红颜,江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小花伞。苏州的婉约细腻大抵就在那一城一水,一花一叶了,是的,苏州的城是梦幻迷离的,天下园林在江南,江南园林在苏州,可见她的风姿绰约。拙政园的大气,留园的小巧玲珑都好似一幅幅醉人的写意画,那画上有桃红柳绿,有燕子来时月满西楼,也有吴山点点愁。那一扇扇古老的门楼里都是一个个散发着幽香的故事,那故事里有动人的歌谣和图画。
想起苏州就想起唐伯虎,想起唐伯虎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想起桃花庵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歌》和《落花诗》。在月夜孤凄的夜晚,在红消香断的白天,吴门四才子和吴中四杰的唐伯虎踏歌而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是唐伯虎的潇洒。
 “别人笑我忒风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伯虎又是痴迷的——“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再看他的《落花诗》,我们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衰老形骸无昔日,凋零草木有荣时。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这是不是与曹雪芹的《葬花吟》有些相似呢?是的,简直与林黛玉一个口吻,一样的哀怜。再看林黛玉也是出生在苏州,也许就是拙政园或留园的大家闺秀,10岁以前她就在那里吟诗绘画做女红。那青砖黛瓦,绿树红墙,还有那一溪的桃花,成就了她一生的聪明,也注定了她的冰肌玉骨。她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女子,可惜寿年不终,早早地夭折了,带走的是红楼的遗恨,带不走的是苏州的雨,苏州的风,苏州的春花秋月,苏州的小桥流水。我们在记住黛玉的同时,也记住了苏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是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难道不认为林黛玉的冰雪聪明和她的兰香蕙质不就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吗?
黛玉姑娘手中的那把小花伞又传过了百年,那三月的雨仍是那样多情和柔软。我是二十年前去的,在苏州我看到了最美的风景,最美的女人。就在虎丘山下,我邂逅了秋香,她和唐伯虎款款而来,他们在雨中相遇,共用一把小花伞,深情一顾,情动千年。他们习字作诗,绘画绣花,不染尘埃,不求闻达,心无旁鹜,只在山林。虽然在我是梦的幻影,然而,我思故我在。我见到的游人,以及那一个个红男绿女难道不是秋香和唐伯虎吗?你看他们多么相爱,多么风流袅娜。
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
两千多年前兵学大师孙武在这里操练兵马,威震三军。吴王的美人不听招呼,他挥刀砍下他们的头颅,从而一呼百应,苏州从此寒光无比。天幕血红,孙武带领吴国的军队南征北战,攻齐攻楚攻越,一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而成就了千秋兵学宝典《孙子兵法》。但是后来孙武还是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所以世界上的东西绚丽总是暂时的,唯有平淡才是永恒的。天心月满,人有几何?
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想必苏州的雨也分外撩人,那拙政园的荷塘,那枫桥的绿水,以及那满街满巷的俏丽女子和他们手中的小花伞都牵动着我的情思。
(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散文开头概写苏州城的梦幻迷离,风姿绰约,并以拙政园和留园的特点引出散发着幽香的故事,以及那故事里的动人歌谣和图画。
B. 我们看到唐伯虎既是潇酒的也是哀怜的两面,我们可以肯定人性都有两面性;苏州城也具有两面性,如拙政园大气,留园小巧玲珑。
C. 散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文中所写之景、之人,不在眼前的,乃是回忆,此为虚;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写现在,此为实。
D. “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一句意味深长,“静静”是“平淡之意,“长眠”是“永恒”之意,“五湖明月”既寓意平淡,又寓意永恒。
8.这篇散文以“想起苏州”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9.文中“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义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累官为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已而京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
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擢右司谏。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注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上曰:“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中丞范宗尹言,故事无自司谏迁殿中者,上曰:“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遂迁侍御史。
鼎上疏言:“顷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今臣无浚之功而当其任,远去朝廷,其能免于纷纷乎?”又言:“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千里之外乎?”时人士皆惜其去,台谏有留行者。会边报沓至,鼎每陈用兵大计,及朝辞,上曰:“卿岂可远去,当遂相卿。”九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制下,朝士相庆。
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
(节选自《宋史•赵鼎传》)
【注】鞫,音jū,审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B.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C.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D. 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策,在中国古代科举中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应试与出题两个部分,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
B. 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
C. 除权,古代用来表示官职任免的术语,指除去旧职,授予新职,在这里指让赵鼎暂时代理户部员外郎。
D. 宸衷,皇帝的心意。宸,北极星(北辰)的所在、星天之枢。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鼎忠君爱国。他反对割地求和,金人掳获徽钦二帝后,准备立张邦昌为帝,赵鼎拒绝书写文书,躲进太学。
B. 赵鼎正直敢言。他参加进士考试时批评章惇误国;王德擅杀韩世忠手下将领,他直接将其抓捕和审讯。
C. 赵鼎深得高宗信任。他的建议基本被采纳实行;皇上力排众议,把他从谏官破格提拔为侍御史。
D. 赵鼎晚景凄凉。他被贬到吉阳之后,门人故吏均不敢与他来往。当他得知秦桧有意置自己于死地时,为不牵连家人,绝食而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
(2)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


四、情景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在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春夏之景。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①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②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鸂鶒(xī 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柘(zhè):一种树。
15.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符的两项是(    )
A. “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 “蚕娘洗茧前溪绿”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 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 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16.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六、话题作文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大学进行了一场与“心灵鸡汤”有关的辩论赛。正方“鸡汤”与反方“反鸡汤”围绕着“如何面对自身的失败”这一话题展开舌战,争论激烈。
当你“又丑又穷”时,“鸡汤”认为只要努力就能“迎娶白富美”,“反鸡汤”则告诉你休想做白日梦。
当你没有把握时,“鸡汤”鼓励你“你是最棒的”,“反鸡汤”则说“先掂量掂量自己吧”……
“鸡汤”喜欢进行心理按摩,要你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反鸡汤”则喜欢给你当头一棒,要你认清现实。
对此你有怎样的态度与认识?请以“心灵鸡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DDBDB  
6.(1)AC
(2)环境描写,通过对比,为上文情节作铺垫,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3)关爱学生、善良慈悲、有修养有文化。(文本分析略)
(4)主题:学校老师与寺庙和尚先相互排斥,后理解,表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矛盾又殊途同归。联系文本(略)结合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7.B
8.(1)说明本文要写的主体是苏州。
(2)“想起”意味着本文可以自由驱遣文字,既可以写景状物,又可以写人叙事或抒情议论,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用“想起”使虚实结合成为了主要艺术表现手法。
9.作用:(1)承上启下;(2)突出苏州的特点。
理解:(1)景的恢弘大气为锋利,梦幻迷离风姿绰约,月满西楼,景色赋予的点点愁为柔软;(2)唐伯虎的潇洒为锋利,哀怜为柔软;(3)林黛玉美丽而才华横溢为锋利,冰肌玉骨、寿年不终为柔软;(4)秋香与唐伯虎爱情的“情动千年”为锋利,“深情一顾”为柔软;(5)两千多年前兵学大师孙武在这里操练兵马,威震三军,南征北战,成就了《孙子兵法》,此为锋利,但是后来孙武还是归入五湖明月,与他的爱人一起静静的长眠,此为柔软。
10.B
11.A
12.B
13.(1)王德在外统领军队,擅自杀人没有顾忌,这样如果不进行治理,还有什么不能做呢(或:还有谁不敢做呢)?(得分点:“在外”后置,“总兵”、“而”、“孰”。)
(2)君臣互相信任,古今没有第二,(张浚如今)却最终遭到别人非议,以致被放逐。(得分点:“相信”“物议”“而”“窜逐”。)
14.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15.BC
16.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作用: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垫;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17.心灵鸡汤
很多年了,我从未敢提起勇气来面对自己。
就好象那个戏台上的小丑,抹了厚厚的颜料,在每一双目光下,搔首弄姿,张牙舞爪的卖弄,收获一个个廉价的欢笑。直到曲终了,场空了,灯灭了,才敢偷偷的在心里叹气。
我以为别人习惯了带着面具的生活的我,也以为自己习惯了这样带着面具的生活。可是有一天,我收到远方一个相处多年的好友来信,在信上,她很和善的这样写到,“其实,我知道,表面上外向的你,内心却是极其内向的。”
我很震惊,原来好友一直在默默的细心包容着这样的一个我,而不去轻易破坏我选择的生活方式,可就是这样的一句话,此刻却击溃了我费劲心血伪装的,自以为完美无缺的面具。于是我也在一瞬间溃不成军,觉得自己象极了皇帝的新装里面那个穿着所谓最华丽的心意,洋洋自得,招摇过市,却被一个无邪孩子一语道破,而无地自容的皇帝。
于是,我很害怕,怕别人是不是都发现了这样的一个伪装的我,怕别人因此奚落我,更怕有一天,会有人指着我的鼻子跟我说,快看,居然没穿衣服。
我想回去,可是那个低贱自己的小丑已经吞噬了我的灵魂。我又惧怕那些会指着我拍手欢笑的人,于是,我在黑暗里抓狂了。
我怀念那个趴在奶奶怀里撒娇,被奶奶呵护着的,会有天使一样笑容的小孩。
我怀念那个因为数学拿了一百分,心里怀着被老师夸奖的喜悦,飞奔回家,象一只小鸟一样快乐的小孩。
我怀念那个因为参加辩论赛,整天泡在图书馆里找资料,又因为失利,被别班击败后,和同伴一起哭了,又一起真诚的互相鼓励,振作起来的坚强勇敢的小孩。
可是,我为什么要变呢?也许是因为发现自己越来越不适应这个世界。也许是因为那么真诚的对待别人,却被别人嗤之以鼻的态度刺伤了。于是,我逃避,也沉默了。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因为我还不至于是一个不识事务,不当俊杰的笨蛋。可是我依旧幻想如果水可以再清澈一点该多好,如果天空可以再纯粹一点该多好。我累了,也许逃出这种心情,我依旧会忐忑的带着面具继续做人,因为我还要在这个世界上活着。
可是,我应该回封信给那个远方的好朋友,我要谢谢她,给了我面对自己的勇气,也让我更加珍贵的保存起那个真正的自己。
我会很怀念那个小孩的,你们会吗? (42.49.19.11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2.《礼记》二则 导练(PDF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