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是
试题预览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 2018 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是持续性的普遍性的历史现象,也是官场的显性规则。中国封建社会官本位色彩非常浓郁,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入仕为官。因此,读书成为古代文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二选择。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文人士子们通过经年累月的读书,不仅蓄积了丰赡学养,而且提升了高迈人格,换言之,读书造就了称职的官员,而官员继续读书则成就了更大事业。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漫长苦读且深入传统文化肌理的人,才能通过严苛的科举考试,才能在官场里登堂入室。因而,但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为官之后依然读经诵史,赋诗作文,以此颐养性情、陶冶操守、净化心际、提升境界。另外,凡是国盛民阜、天下太平的朝代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此时考核检验官吏的准绳,不仅要看其政绩大小,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低。
中国古代官员把读书和从政合二为一,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秦汉统治者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到了隋唐逐步建立并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主要途径,它把考查文人学子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基本依据,所以不读书者不能入仕为官。士子们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在读书为文方面更加勤勉笃毅,成为为官和为文两方面的典范,他们既是垂范后世的出色政治家,又是名留青史的杰出文学家。当然,喜欢读书与做个好官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清朝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不过,虽说喜欢读书不全是好官,但赃官劣官则大多是不喜欢读书的草包,因为此类官员的兴致根本不在读书上,而是钟情于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
读书与做官也构成中国文人士子复杂性格和模糊意绪的两面心态。在他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字典籍的同时,也演绎着一幕幕数不清看不完的人生悲喜剧。例如北宋寇准被罢免丞相之职后,以刑部尚书知陕州,蜀帅张咏返京述职时路经陕州,寇准以东道主身份表达情谊,临别时寇准低声咨询张咏:“何以教准?”张咏只说了一句话:“《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寇准不解其意,立即命手下找来《后汉书》阅读,读至“不学无术”四字,笑着说:“此张公谓我矣。”由此推知,即使官居高位,但长期不读书不学习也会贻误国事、害人害己。当然,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审视。读书著文在历史上也是最具风险的事,从司马迁因说真话而罹受宫刑,到明清两朝大兴文字狱使众多官吏丢掉性命,直至“文化大革命”导致万马齐喑,使今人感到在官场上读书立言绝非易事。其实,读书立言的本质并没有什么玄妙,无非就是坚持真理,发现真理,给今世和后人留下一点精神财富,而这却不是修身养性或单凭勇气就能够做到的。
(摘编自栾凤廷、刘金祥《中国古代官员的读书与从政》)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这是因为科举考试的严苛,学子必须经过漫长而深入的苦读才能通过。
B. 读书时老师的细心调教,加上封建社会官场的耳濡目染,读书人一旦进入仕途,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
C. 长期的读书,使文人士子拥有丰赡的学养和高迈的人格,同时养成读书习惯,所以古人为官之后依然推崇读书。
D. 盛世都推崇文化和学术,文化修养高低和政绩大小是考查官员的重要指标,这使读书和从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的人生价值,而读书则是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这种风尚形成的原因是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
B. 隋唐时期将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基本标准,延续了秦汉时期建立的偃武修文、重用儒生的用人选人传统。
C. 以文会意是中国古代官员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北宋寇准被罢相后请教蜀帅张咏,后读《霍光传》醒悟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D. 中国古代官员读书与从政的关系是:为官前“学而优则仕”,读书成就称职的官员;为官后“立德立功立言”,读书助其成就更大事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读书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官场的风气,更关乎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B. 古代有许多为官为文都很成功的典范,如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修缮西湖堤坝,造福一方;写下《钱塘湖春行》流传于世。
C. 饱读诗书的文人和珅却成为清代的大贪官,这说明喜欢读书不一定就会做个好官,有时读书反而可能会成就一部分贪官。
D. 读书著文虽然在历史上是最具风险的事,但若能坚持修身养性,保持勇气,坚持真理,发现真理,在官场上也是可以做到的。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原文为“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的人生价值”错,“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而不是目的。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读书反而可能会成就一部分贪官”强加因果.原文是“当然,喜欢读书与做个好官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清朝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靖,字仲宁,山阳人。洪武十八年进士,选吏科庶吉士。明年擢户部侍郎。时任诸司者,率进士及太学生,然时有不法者。帝制《大诰》,举通政使蔡瑄、左通政茹瑺、工部侍郎秦逵及靖以讽厉之曰:“此亦进士太学生也,能率职以称朕心。”其见称如此。
二十二年进尚书。明年五月诏在京官三年皆迁调,著为令。乃以刑部尚书赵勉与靖换官。谕曰:“愚民犯法如啖饮食设法防之犯者益众推恕行仁或能感化自今惟犯十恶并杀人者死余罪皆令输粟北边。”又曰:“在京狱囚,卿等覆奏,朕亲审决,犹恐有失。在外各官所拟,岂能尽当?卿等当详谳,然后遣官审决。”靖承旨研辨,多所平反。帝嘉纳之。尝鞫一武弁,门卒捡其身,得大珠,属僚惊异。靖徐曰:“伪也,安有珠大如此者乎。”碎之。帝闻,叹曰:“靖此举,有四善焉。不献朕求悦,一善也;不穷追投献,二善也;不奖门卒,杜小人侥幸,三善也;千金之珠卒然而至,略不动心,有过人之智,应变之才,四善也。”
二十六年,兼太子宾客,并给二禄。已,坐事免。会征龙州赵宗寿,诏靖谕安南输粟饷师。以白衣往。安南相黎一元以陆运险艰,欲不奉诏。靖宣示反覆开谕,且许以水运。一元乃输粟二万,至沲海江别造浮桥以达龙州。帝大悦,拜靖左都御史。靖公忠有智略,善理繁剧,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宠遇最厚,同列无与比。三十年七月,坐为乡人代改诉冤状草,为御史所劾。帝怒,遂赐死。时年三十八。
(选自《明史•列传第十七》,有删改)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愚民犯法/如啖饮食/设法防之/犯者益/众推恕行仁/或能感化自今/惟犯十恶并杀人者/死余罪皆令输粟北边/
B. 愚民犯法/如啖饮食/设法防之/犯者益众/推恕行仁/或能感化/自今惟犯十恶并杀人者死/余罪皆令输粟北边/
C. 愚民犯法/如啖饮食/设法防之/犯者益众/推恕行仁/或能感化自今/惟犯十恶并杀人者/死余罪皆令输粟北边/
D. 愚民犯法/如啖饮食/设法防之/犯者益/众推恕行仁/或能感化/自今惟犯十恶并杀人者死/余罪皆令输粟北边/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庶吉士”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从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
B. “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制。
C. “刑部”最早出自隋朝,为六部之一,长官为刑部尚书,主要职责是:掌管全国刑罚律令、审核刑名,及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D. “御史”是古代官职名,自秦朝开始,御史们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
A. 杨靖做事合乎法度,受到皇帝的赞赏。在他担任户部侍郎时,明太祖曾在《大诰》中,赞扬杨靖和蔡瑄、茹瑺、秦逸等人能尽职尽责,令皇帝满意。
B. 杨靖秉承帝意,推行宽松仁爱的政策。他调任刑部尚书后,倾听太祖的告诫,对狱案研究辨别,使大多数冤狱得以平反,得到太祖的嘉奖。
C. 杨靖忠诚有谋,善于处理繁杂的事务。安南国宰相黎一元不打算奉行输送粮草的诏令,杨靖反复开导劝说,最终用水运送粮食二万石至沲海江。
D. 杨靖不邀宠贪财。在审讯一武官时,门卒搜获一颗大珠,杨靖把它砸碎,并没有献给皇帝讨其欢心,从而杜绝了小人的侥幸心理,得到太祖称赞。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千金之珠卒然而至,略不动心,有过人之智,应变之才,四善也。
(2)已,坐事免。会征龙州赵宗寿,诏靖谕安南输粟饷师。以白衣往。
【答案】4. B    5. C    6. D    
7. (1)价值千金的珠子突然出现,毫不动心,说明杨靖有过人之智,应变之才,这是第四点好处。
(2)不久,犯罪被免职。正遇上征讨龙州赵宗寿,诏令杨靖晓谕安南为军队输送军粮。杨靖以平民身份前往。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愚民犯法/如啖饮食/设法防之/犯者益众/推恕行仁/或能感化/自今惟犯十恶并杀人者死/余罪皆令输粟北边”,这句话的含义是“百姓犯法,就如饮食一样容易。设法防范,违犯者越多。推恕行仁,或许能感化。从今开始,犯有十恶罪并杀人的一律处死,犯其他罪的都让他们向北边输粟”,首先抓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愚民”“法”“之”“犯者”“犯十恶并杀人者”等,然后借助语法知识进行排除,“益众”,意思是“更多”,“益”修饰“众”,两者不可分开,排除AD两项;“犯十恶并杀人者”是主语,“死”是谓语,两者不可分开,一旦分开,该句就没有谓语,排除C项。。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项,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务的是吏部。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并没有献给皇帝讨其欢心,从而杜绝了小人的侥幸心理”错误,选项强加因果;本题的答题区域在第二段,太祖评价杨靖的这个举动,有四点值得称道,这四点是并列关系,故“没有献给皇帝讨其欢心”和“杜绝小人的侥幸心理”是并列关系,非因果关系。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D项对应的内容,第二段的原句是“不献朕求悦,一善也;不穷追投献,二善也;不奖门卒,杜小人侥幸,三善也;千金之珠卒然而至,略不动心,有过人之智,应变之才,四善也”,“一善”“二善”“三善”“四善”表明四者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见选项中的“从而”一说错误。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卒”同“猝”,突然;“至”,到,出现;“略”,全,“略不动心”,全不动心,毫不动心;“善”,形容词做名词,好处;“……,……也”,判断句。第二句中,“已”,不久;“坐”,犯罪;“坐事免”,被动句;“会”,正,适逢;“谕”,晓谕;“以”,以……身份;“白衣”,平民。
参考译文:
杨靖,字仲宁,山阳人。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选拔为吏科庶吉士。第二年提升为户部侍郎。
当时担任诸司者,一般是进士和太学生,但经常有不法者。太祖御制《大诰》,举通政使蔡蠧、左通政茹王常、工部侍郎秦逵及杨靖赞扬说:“这也是进士、太学生,但都能尽职而令我满意。”他受到了如此的称赞。二十二年(1389)晋升为尚书。第二年五月,诏令在京为官三年的都能升迁,并成为规定。太祖要刑部尚书赵勉和杨靖交换官职,谕曰:“百姓犯法,就如饮食一样容易。设法防范,违犯者越多。推恕行仁,或许能感化。从今开始,犯有十恶罪并杀人的一律处死,犯其他罪的都让他们向北边输粟。”又说“:在京城的囚犯,你等应复奏,我亲自审决,尚怕有所失误。在外地的官吏所思量的,又怎么能全面呢?你们应详细上奏,然后派遣官吏审决。”杨靖领旨研办,大多数得以平反。太祖予以嘉奖,并采纳了他的意见。曾抓了一武弁,卫兵搜了他的身,得到一颗大珠,属僚十分惊异。杨靖却慢条斯理地说:“这是假的,怎么能有如此大的珠呢?”于是将珠打碎。太祖听说后,感叹道:“杨靖的这个举动,有四点值得称道。不把它敬献给我以讨得欢喜,这是其一。不穷追投献,这是其二。不奖励门卫,杜绝了小人的侥幸心理,这是其三。千金之珠猝然而至,毫不动心,说明杨靖有过人之智,应变之才,这是其四。”
二十六年(1393)兼任太子宾客,并给予二份俸禄。不久,犯罪被免职。正遇上征讨龙州赵宗寿,诏令杨靖晓谕安南为军队输送军粮。杨靖以平民身份前往。安南相黎一元以陆运险艰为由,欲不奉行诏令。杨靖反复宣讲谕令,并允许他水运。一元于是输送粮食二万石至沲海江,另造浮桥到达龙州。太祖十分高兴,任命杨靖为左都御史。杨靖公忠而有智略,善于处理繁杂的事务,治狱明察而不事深文。他得到的宠遇最丰厚,同行没有人可与他比。三十年七月,因替乡人代为修改申诉冤屈的草状而犯罪,被御史弹劾。太祖大怒,于是赐他死罪。终年三十八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祝英台近
吴潜【注】
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梦里家山,春透一犁雨。伤心塞雁回来,问人归未,怎知道、蜗名留住。
镜中觑。近年短发难簪,丝丝不禁数。蕙帐尘侵,凄切共谁语。被他轻暖轻寒,将人憔悴,正闷里、梅花残去。
【注】吴潜,南宋词人,一生颇想力挽狂澜,拯救国家。这首词写于他被贬黜广东不久。
8. 词的首三句“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9. 词的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8.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大雾迷蒙,烟云密布,在僻静的水边,春天刚刚萌发的草木长得正茂盛。首三句渲染了压抑凄清的气氛,奠定了沉郁悲切的感情基调。    
9. 下片塑造了一个年老发疏、凄切孤苦的主人公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失意、苦闷、悲愤,遭奸佞排挤被贬、无人理解的孤寂、愁闷之情。
【解析】
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词的首三句‘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诗歌的技巧。题干指向“抒情的方式”,考生应先回顾抒情的方式。抒情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等。“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诗句中写了“霏霏”之“雾”、“漠漠”之“云”、“幽浦”之“新绿”,这是写景,故这三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技巧;再看所写景物的特点,“霏霏”言雾之“浓密盛多”,“漠漠”言云之“浓郁密布”,渲染了压抑凄清的氛围。再看这三句所处的位置,是处于诗歌的开头,要联系开头句的作用来答题。首句或首联的作用一般如下:点题或照应标题,交代时令,渲染氛围,引出下文,奠定情感基调。本词主要表达了主人公的失意、苦闷造人排挤的愁闷之情,开头的景与下文的情一致,故奠定了整首诗歌的情感基调。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词的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下片主要写镜中照出的形象,考生可以借助这些内容来分析,如“近年短发难簪,丝丝不禁数”,词人借助“短发难簪”“不禁数”表现自己的年老发疏;“蕙帐尘侵,凄切共谁语”,“凄切”直接点明情感,“共谁语”写出自己的孤苦;“被他轻暖轻寒,将人憔悴,正闷里、梅花残去”,词人为何而“憔悴”?结合注释可以知道,词人“一生颇想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但是却被“贬黜广东”,可见此处流露出的是遭人排挤、无人理解的孤寂愁闷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    ,    ”描述了群小对屈原的嫉妒及诬陷。
(2)《蜀道难》中诗人关心友人,担心他的旅途困难重重的句子是:    ?    。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冰”“雪”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    ,    。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2)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3)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比如,第一句中“群小对屈原的嫉妒及诬陷”,第二句中“关心友人,担心他的旅途困难重重”,第三句中“用‘冰’‘雪’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嫉”“蛾眉”“谣诼”“巉”“渡”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寺庙
余秋雨
还记得吗,离尼姑庵一箭之遥的西北边,是吴山庙。同是晨钟暮鼓,却一衰一荣,一静一动,一冷一热,对比明显。尼姑庵废弃时,风光全都到了吴山庙。等到尼姑庵变成了小学校,一切又都变了。衰的,静的,冷的,是吴山庙;荣的,动的,热的,是学校。
牌坊般的校门下,在一半嫩黄、一半浅紫的花丛边,今天轮值的何老师笑眯眯地站着。她在检查每个孩子的衣着,叫他们把纽扣扣起来,把裤腿放下来,把鞋子穿上,再进教室。课的铃声响了,很巧,吴山庙那边也敲起了钟,还传来了清脆的木鱼声。紧接着,是吴山庙的醒禅和尚领着诵经,老太太们跟着一起诵。虽然听不清语句,但那音调,能把四周的田野稳稳罩住。
何老师已经在上课,今天的课目是“常识——地球”。听到了诵经声,何老师皱了皱眉,便走下讲台,来到教室的西窗前,伸手把那扇新装的玻璃窗关上了。女老师们都从不同的他乡来,但都有共同的立场,那就不喜欢传统。
庙里的和尚和学校里的女教师,一直回避着互不见面。有一次,两个和尚在路边看到一头羊被石头一绊,差点跌到河里。他们惜生护生,立即牵起羊颈上的绳子,拴在路旁的一棵小树上。当时,大路旁已种下两排小树,伸向远方。两位和尚笑眯眯地正待走开,从校门里急急地奔出何老师,气喘吁吁地解开拴在树上的绳子,对男孩子们说:“羊要把小树挣断的,快把羊送还给主人!”两位和尚在几步之外,呆呆呆站着。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惜生护生,好像并不包括植物,而老师的心中,却藏着一个绿色的天地。
不久,何老师教学生唱了一首歌。学生放学后就到了庙里,想开一个不小的玩笑,用歌声与正在念经的和尚们比赛。学生们唱的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阳山外山……学生们唱完,听到木鱼边上传出一个声音:“等一等!”随着声音站起来的,是醒禅和尚。他问:“你们刚才唱的是什么?”孩子们以为要受训诫了,嗫嚅地背诵了一遍歌词。
醒禅和尚走到桌边举笔展纸,让孩子们一句句再念一遍,他跟着写。写完,他自个儿咿唔了一阵,点头说:“写得好,是你们老师写的?”
第二天上学时转告何老师,和尚称赞她的歌写得好。何老师一听就笑了,说:“我怎么写得出来?那是李叔同写的。人家可是有名的音乐家。”
几天之后,孩子们又来到庙里,醒禅和尚知道了写歌人的名字,便用毛笔写下了那三个字:李叔同。写完,醒禅和尚嘀咕了一句:“这倒是与五磊寺的弘一法师重名。”他仰头想了一会又笑了,“法师持戒森严,对于这种歌舞娱乐,他一听就会掉头离去。”
何老师听了孩子们的转述立即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说:“咳,李叔同就是弘一法师!怎么,他到了五磊寺?”
趁暑假,何老师约着其他两位女教师,由村里一位大婶陪着,来到了五磊寺,只想拜见弘一法师。但是,法师已经持杖远行。
回来的路上,三位老师越想越惊奇,越说越热闹。“果然是他!我们的学生唱着他的歌去与和尚比赛,没想到他自己做了和尚!”“那么精通现代的文化教育,怎么回过头去投向了佛教?”“这是倒退,还是提升?”“肯定是提升,只是我们还太浅薄,悟不了。”……
毕业时,路边的小树确实已经长大,但是还说不上林荫道。有四个学生要到县城考中学,到小学里来向老师们告别。今天一早,几位祖母已经领着他们到庙里拜佛,和尚还为他们的远行诵了三通经。
“读了中学,我们一定会回来。”学生向老师保证。“不要这样保证。”何老师阻止,她笑着扬了扬手,说,“你看这村,这乡,原来土匪横行,幸亏有一批批外来人。和尚是外来的,尼姑是外来的,弘一法师是外来的,我们也是外来的。我教过你们孔子的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不要太黏着乡土。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
正说着,吴山庙的钟声又响起了,和尚们诵经声也响起了,悠扬而婉转,低沉又绵长。何老师听了一笑,说:“好了,佛在说,动身吧。”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表现了何老师超越中国传统的安土重迁观念的情怀,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以四海为家的广阔胸襟。
B.小说的标题为“寺庙”,因为文本的主人公是寺庙里的和尚。
C.弘一法师曾积极出世,后又隐遁入空门,反映出自古中国文人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
D.小说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何老师这一个性鲜明、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E.两个和尚只知道救助小羊,而何老师还懂得保护小树,这体现出和尚们的思想境界没有老师的高。
(2)文章开头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何老师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余秋雨在另一篇文章《庙宇》中写道:法师出家,是新文化在中国的尴尬,他逃避着现代,而现代却莽莽撞撞地闯到了庙门前。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文本主体的理解。
【答案】(1)AC
(2)环境描写,通过对比,为上文情节作铺垫,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3)关爱学生、善良慈悲、有修养有文化。(文本分析略)
(4)主题:学校老师与寺庙和尚先相互排斥,后理解,表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矛盾又殊途同归。联系文本(略)结合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项,“小说的标题为‘寺庙’,因为文本的主人公是寺庙里的和尚”不正确;主人公应是学校里的老师和寺庙里的和尚,他们分别代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D项,“小说运用……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有误,文中在塑造何老师形象时,并没有运用心理描写。E项,“这体现出和尚们的思想境界没有老师的高”错误,文中说“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惜生护生,好像并不包括植物,而老师的心中,却藏着一个绿色的天地”,这只是因为两人对“生”的理解不同。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开头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这是考查环境描写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江苏淮海中学、盐城中学、淳辉高中等97校2018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