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普通班)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普通班)(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6级高二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36分)和第Ⅱ卷(主观题。114分)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课文理解运用(16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
试题预览
2016级高二10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36分)和第Ⅱ卷(主观题。114分)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课文理解运用(16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只要努力,丑小鸭就可以变成白天鹅;而不好好用功,白天鹅也可以变成唐老鸭。请相信,用人单位是不会有眼不识泰山。。
② 苦难出佳作,蚌病成珠这样的规律在古代诗人身上屡见不鲜,不得志的李商隐、亡国之君的李煜……他们的文章均称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③ 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 他从上级领导手中正式接过任命文书时,不免惴惴不安。他在日记中曾这样记述自己最初获悉任命时的心情:“瞻念前途,实有绠短汲深之惧。”
⑤ 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峰,裕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⑥ 最近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弱点从事诈骗等经济犯罪活动,北京等地有不少老年人被欺诈,其实多岁的老人被骗走房产证,无家可归,这些骗子真是百身莫赎,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A. ③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②③⑥
2. 下列格局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每位作家的文风和他们的故事构造都是不同的,读他们的作品是一种心灵的享受,而不需要去评论谁最好;但是有些人在文艺界混了几年,岁月蹉跎,苗而不秀。
② 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③ 那孩子回忆起自己那位芝兰玉树、丰神玉立的父亲时,不禁双目噙泪,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他太思念自己的父亲了。
④ 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⑤ 孩子自小生活在农村,未出过远门儿,此次远离家乡去西安读书,多蒙王老师悉心照顾,作为孩子的父亲,我感同身受。
⑥ 不幸的经历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悲观、失落、灰心丧气,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我们将目光永远投向前方、远方,那些我们所失去的事物才会变成一种回忆,变成一道生命里的永恒的风景。
A. ①④⑤    B.③②④    C. ①④⑤    D.②③⑥
3. 下列各句中,全都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② 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经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
③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④ 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⑤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艰苦奋斗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⑥ 2016年,被冠以“网友制造”的“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等年度流行语瞬间蹿红,但又很快从舆论中降温。
A. ①④⑤    B.③②④    C.④⑥⑤    D.②③①
4.下列各句中,全都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带来的市场刺激热度不减,该地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发布商品房销售承诺书,承诺不进行违规销售商品房。
②.据韩联社报道称,朴槿惠继总统职务被罢免,人身自由也被剥夺,政治生涯在从政19年后基本画上句号。
③.尽管韩国已在宣称萨德主要针对朝鲜,但是自韩美正式宣布萨德入韩后,中国为了维护自身战略利益仍持续向韩国施加压力。
④.青龙寺的樱花已经盛开了,而且现在还在免门票。春天来此观赏樱花,陶醉其中,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⑤.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⑥.针对我国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频频出现的问题,陈吉宁表示,高污染排放量不是一个表面数字,所以我们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
A. ①④⑤    B.③②④    C. ③⑤⑥      D. ②③①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全球化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              。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
A.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
B.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了解“自身”文化,然后是认识“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C.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D.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6.下列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局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B.《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D.《陈情表》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一句概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统摄全篇,第一段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并且为下文作了铺垫。
7.下列语句加点文化常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朝菌:一种大芝,朝生墓死的菌类植物。晦朔: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一说“晦”指月末,“朔”指月初。
C.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D.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地名,对应二十八宿之一。
8.下列语句有关文言知识现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襟三江而带五湖”其中“襟、带”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目吴会于云间”“而后乃今图南”中的“目、南”用法相同。
B.“臣欲奉诏奔驰”“则告诉不许”“急于星火”“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千里逢迎”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含义全都不相同。
C.“而御六气之辩”“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几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都督阎公之雅望”“苟欲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句式特点相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①,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全文节选)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C.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子博士,学官名,唐代设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其内设博士、祭酒等职,主管学政。
B.子,与上文的“县男”均为唐代爵位名目之一,用以封赏有功者。爵位等级不一,其中子属最高等级。
C.释菜,亦作“释采”,词处指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最早于《礼记•月令》中即有记载。
D.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是我国保存至今的较为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颖达学问精湛,早年成名。他八岁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表现突出,而且年龄最小,引起一些人的嫉妒,被人刺探行踪。
B.孔颖达熟悉典籍,善于劝谏。他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不只讲清楚了经典的内容,而且借题发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之道。
C.孔颖达尽忠职守,不为身谋。作为太子的侍讲官,他见到太子不遵法度的行为,就直言其过,面对劝阻,也不改初衷。
D.孔颖达一心为国,颇得恩遇。生前,他多次得到加官晋爵的赏赐,死后也得到赠官赠谥的恩赏,甚至还享有陪葬太宗的殊荣。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史昭,合肥人。永乐初,积功至都指挥佥事。八年充总兵官,镇凉州。土军老的罕先与千户虎保作乱,虎保败,老的罕就抚。昭上书言其必叛状。未至,而老的罕果叛。昭与都指挥满都等击平之。移镇西宁。
仁宗立,进都督佥事。上言西宁风俗鄙悍,请设学校如中土。报可。宣德初,昭以卫军守御,不暇屯种,其家属愿力田者七百七十余人,请俾耕艺,收其赋以足军食。从之。五年,曲先卫都指挥使散即思邀劫西域使臣,昭率参将赵安偕中官王安、王瑾讨之。长驱至曲先,散即思望风遁,擒其党答答不花等,获男女三百四十人,马驼牛羊三十余万,威震塞外。捷闻,玺书慰劳,赏赉加等。
七年春,以征西将军镇宁夏。孛的达里麻犯边,遣兵击之。至阔台察罕,俘获甚众。进都督同知。正统初,昭以宁夏孤悬河外,东抵绥德二千里,旷远难守,请于花马池筑哨马营,增设烽堠,直接哈剌兀速之境。边备大固。寻进右都督。时阿台、朵儿只伯数寇边。诏昭与甘肃守将蒋贵、赵安进剿。并无功,被昭切责,贬都督佥事。三年复右都督,八年以老召还。明年卒。
昭居宁夏十二年,老成持重,兵政修举,亦会敌势衰弱,边境得无事。兵部尚书王骥、宁夏参将王荣尝举其过。朝议,以昭守边久,习兵事,不易也。而与昭并为边将最久、有勋绩可称者,都督同知刘昭镇西宁二十年;都指挥李达镇洮州至四十年。并为蕃汉所畏服。
赞曰:时平则将略无由见。或绾符出镇,守疆御侮,著有劳效,以功名终,亦足尚矣。
(选自《明史•史昭传》)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是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B.西域、中土均为地理名词,其中,西域是汉代以后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 中土,则指中原地区。 
C.永乐、宣德、正统等均为用帝王年号纪年,文中的“八年、七年春 ”即指永乐八年、宣德七年春。 
D.“赞”,又叫“论赞”,即史论。在史书中对此有不同的称谓,如《史记》称“太史公曰”,《聊斋志异》称“异史氏曰”。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土军老的罕先与千户虎保作乱/虎保败老的罕/就抚/昭上书言其必叛状/未至 /而老的罕果叛
B.土军老的罕先与千户虎保作乱/虎保败/老的罕就抚/昭上书言其必叛状/未至 /而老的罕果叛
C.土军老的罕先与千户虎保作乱/虎保败/老的罕就抚/昭上书/言其必叛状/未 至而老的罕果叛
D.土军老的罕先与千户虎保作乱/虎保败/老的罕就抚/昭上书言其必叛/状未至 /而老的罕果叛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 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乐年间,史昭因战功卓著,先后被提升为都指挥佥事和总兵官。他在镇守凉州时 平定了土军老的罕和虎保的叛乱。
B.史昭驻防西宁时,因戍守将士无暇耕种土地,便向朝廷请求允许随军家属愿意耕田者耕种土地以补充军粮,得到朝廷的应允。
C.史昭驻防宁夏时因宁夏孤悬河外,经向朝廷请求,增设了哨马营和烽火台,大大巩固了边防,史昭也很快被提拔为右都督。
D.史昭曾被兵部尚书王骥等检举,但朝议认为他戍守边境长久。光镇守西宁就长达20年,又加熟悉带兵打仗,就没有更换他。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张美,字玄圭,贝州清河人。少善书计,初为左藏小吏,以强干闻。三司荐奏,特补本库专知,出为澶州粮料使。周世宗镇澶渊,每有求取,美必曲为供给。周太祖闻之怒,将谴责之,而恐伤世宗意,徙美为濮州马步军都虞候。  
世宗即位,召为枢密承旨。时宰相景范判三司,被疾,世宗命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权判三司。世宗征淮南,留美为大内部署。一日,方假寐,忽觉心动,遽惊起行视宫城中。少顷,内酝署火起,既有备,即扑灭之。俄真授三司使。  
四年,世宗再幸淮上,皆为大内都点检。北征,又为大内都部署。师还,为左监门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判三司。美强力有心计,周知其利病,每有所条奏厘革,上多可之,常以干敏称。世宗连岁征讨,粮馈不乏,深委赖焉。然以澶渊有所求假,颇薄之,美亦自愧。恭帝嗣位,加检校太傅。  
岁凶,李筠镇上党,募亡命,多为不法,渐倔强难制。美度筠必叛,阴积粟于怀、孟间。后筠果叛,太祖亲讨之,大军十万出太行,经费无阙,美有力焉。拜定国军节度。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未几,他郡有诣阙诉长吏受率分钱者,皆命偿之。  
乾德五年,移镇沧州。太平兴国初来朝,改左骁卫上将军。美献都城西河曲湾果园二、蔬圃六、亭舍六十余区。八年,请老,以本官致仕。
(选自《宋史•张美传》)
1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
B.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
C.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
D.县官市木关中/同州岁出缗钱/数十万以假民/长吏十取其一/谓之率分钱/岁至数百万/美独不取/
1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少善书计,初为左藏小吏          书计:写字和计算
②时宰相景范判三司,被疾          被疾:被别人嫉妒
③一日,方假寐,忽觉心动          假寐:假装睡觉
④上多可之,常以干敏称            干敏:干练机敏
⑤颇薄之,美亦自愧                薄:瞧不起
⑥岁凶,李筠镇上党                凶:不幸
⑦他郡有诣阙诉长吏受率分钱者      诣阙:到朝廷
⑧八年,请老,以本官致仕。        致仕:退休
A. ②③①④⑦    B. ③①④⑥⑤      C. ③④⑤⑥⑧     D. ①④⑤⑦⑧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美较善迎合。周世宗在镇守澶渊时,每次有求取,张美一定高潮为他提供给养。宋代初期解除兵权,成为一种象征荣誉的虚职。
B.张美仕途较为顺利。世宗登基后,让张美入朝任枢密承旨。后来因为宰相景范生病,世宗再任张美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并主管三司。
C.张美料敌于先。李筠镇守上党,常干不法之事。张美料想到他一定会叛乱,暗地在怀、孟之间积聚粮食,为太祖后期的讨伐提供了物质保障。
D.张美廉洁疏财。在率分钱事件中,只有张美对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退休之后,他还捐献出了京城西边河曲湾果园二座、菜园六处、亭舍六十多栋。
第Ⅱ卷(共114分)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2)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1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昭与甘肃守将蒋贵、赵安进剿。并无功,被昭切责,贬都督佥事。(5分)
                                                                                               
(2)昭居宁夏十二年,老成持重,兵政修举,亦会敌势衰弱,边境得无事。(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                     
(2)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           ,          ;            ,            。
(3)《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4)《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5)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           ,          。
(6)庄子认为真正邀游于无穷无尽的境界且无所凭借的句子是:           ,          。
四、古代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1-22题。(11分)
又呈吴郎①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②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③真。已诉征求④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②转须:反而更应该。③甚:太。④征求:指赋税征敛。
2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
D.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E.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
22.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3-24题。(11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①。
注释: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见落日而北望国都临淄,想到难于永享据有国土之乐,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23. 对于本诗内容与写作技巧的理解,下列解说中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B.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斟起酒来喝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E.李清照的《醉花阴》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赏菊、饮酒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同,本诗没有前者包含的相思之愁。
24.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6分)
                                                                                              
                                                                                               
五、名著阅读与评论(6分)
25.《平凡的世界》第一部,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和郝红梅之间有些同病相怜。请你叙写出能反映两人这种情感的两件事并联系现实生活写出自己的感悟。
要求事件叙述忠于原著,每件事不要超过60字,事件要素要完整,感悟不超过60字,要言之有物,切忌空话大话。
                                                                                              
六、写作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到高校开学季,大学新生的行囊总要成为话题。除了以往那种细致耐心地提醒新生们要带齐各种证件、材料,前两天还有媒体观察到了高考40年来大学新生行囊的变化:较之40年前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新生入学时,大家背着水壶、脸盆、被褥,带着咸菜、干粮到学校报到,如今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三件套”等电子产品成为大学新生的“标配”,由此也引发了“该如何合理配置新生行囊”话题。
对于新生行囊配置的变化,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进行阐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级高二10月调研考试
语文答案
1. A(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认不出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人。可改为“有眼不识金镶玉”,比喻认不出有价值的东西。蚌病成珠:指珍珠由蚌痛苦孕育而成,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绠短汲深:谦辞,使用正确。绠短汲深: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2. B 苗而不秀:秀:植物抽穗开花。原用禾苗不吐穗结实,伤悼人早逝。后比喻人资质虽好,但终无成就。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3.C (①项搭配不当,“营造”“形象”不当,可以是“城市环境”;②项语义重复,“又”“再次”去掉一个。③项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应该是“完成后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4.C、①“进行”缺少宾语,或去掉④“樱花”不作“免门票”的主语②“据韩联社报道称”缺省主语。
5.C  (根据前后照应的原则,采用排除法。由“双向承认”排除D项,由“宽容礼让、平等开放,排除A项。由“认识”和“了解”的认识程度,排除B项。)
6.C.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错误
7.D.翼、轸,星宿名
8.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都督阎公之雅望  ”定语后置“苟欲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被动句
9.C:此题可通过结构分析来推断。古人为文有时追求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大多在意义上呈现出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情况,可据此推断。如“己虽能,仍就……;己虽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南省洛阳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