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官庄工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官庄工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南阳市官庄工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镌刻/意味隽永禁锢/情不自禁贻笑大方/心旷神怡B.阴晦/诲人不倦差遣/参差不齐肆无忌惮/弹尽粮绝C.炮火/如法炮制胸膛/瞠目结舌任重道远/光阴荏苒D.夜幕/蓦然回首和煦/和
试题预览
南阳市官庄工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镌刻/意味隽永    禁锢/情不自禁    贻笑大方/心旷神怡
    B.阴晦/诲人不倦    差遣/参差不齐    肆无忌惮/弹尽粮绝
    C.炮火/如法炮制    胸膛/瞠目结舌    任重道远/光阴荏苒
    D.夜幕/蓦然回首    和煦/和衷共济    视若寇仇/豆蔻年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恻隐    孺子牛    满腹经伦    蔚然成风   B.羁绊    三部曲    侍才放旷    相得益章
    C.绮丽    度假村    器宇轩昂    谈笑风声   D.缔造    打擂台    舐犊情深    相濡以沫
3.古诗文默写。(共8分)
(1)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                        。 
  (4)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同的人面对离别,态度也不同。王勃表现出了洒脱:“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岑参却表现出了惆怅:“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下面两个小说回目都体现了“蔑视皇权”的精神,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故事情节。     
①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西游记》第五回)    
 ②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水浒》第七十五回) 
  (2)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请从《童年》中的外祖母和《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简要叙述人物性格特征。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从上面图表中归纳出四条主要信息。(4分)
(2)班级举行“怎样学习更有效”主题班会,请你结合学习遗忘曲线和金字塔理论,写一段发言稿,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楚,不少于50字。(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他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③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两人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黝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④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着,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踏上了归途。刚走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停下休息。她摸摸小男孩的头,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面前,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女人对我这个不速之客竟没有丝毫的不安与恐惧,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 
  ⑤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  
⑥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地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回到家里,女人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⑦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它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⑧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她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⑨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温暖与悲凉、伤痛与希望…… 
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母子俩”之间的故事。(4分) 
8.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4分)  
10.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⑦自然段“我” “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2分)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①。
③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④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
⑤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对外来能量有着巨大的消耗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结构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中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便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11. 文章介绍了榫卯的哪些功效?(2分)
12. 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3分)
【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这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13.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2)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14.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 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1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叔文败,(刘禹锡)坐①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选自《旧唐书•刘禹锡传》)
注释:①坐:连带受罚。②率多:大多。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名: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B.是:斯是陋室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素:可以调素琴      素湍绿潭          D.劳:无案牍之劳形    劳其筋骨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7.文段(一)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文段(甲)(乙)中刘禹锡安贫乐道的情怀表现在哪里。(4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1、22题。(共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l)题目:你用___   _温暖了我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除诗歌外600字左右的文章。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群孩子在公园放风筝,其中一个孩子怎么也不能把风筝放飞起来,放着、放着,风筝就掉下来了。一个大一点的孩子走过去,对这个孩子说:“风筝往往是在顺风时掉下来,逆着风放,就不会这样。”果然,这个孩子按照指点,很快就把风筝放飞起来。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2分).
   2.        (2分)
3.(1)                                           
(2)                                   
  (3)                                                                 。 
  (4)                                                                
                                                                      
4.(4分)①                                          
②                                          
5.我选                  。



6.(1)(4分)


(2)(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7.(4分) 


8.(4分)


9. (4分)  

10.(4分)


  (二)11.(2分)

12.(3分)

13.(4分)(1)

(2)

14.(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15.(2分)                
16.(2分)

17.(2分)

18.(4分)

(二)19.(2分)

20.(2分)

四、作文(50分)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C(2分)    2.D(2分)3.(1)窈窕淑女    (2)水中藻、荇交横
  (3)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4.(4分)①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②他不仅爱好美食
5. (1)①孙悟空从七仙女口中得知天庭举办蟠桃会,但他却不在受邀之列。于是,悟空便化身赤脚大仙混入会场。喝酒又偷吃仙丹,醉酒之后大闹了蟠桃会。(2分)酒醒后知道闯了祸,便躲回花果山。玉帝得知此事大怒,命李天王领天兵去收服他。(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②陈宗善领着张干办、李虞候,带十瓶御酒,来到梁山泊。宋江力主招安,吴用等对招安持怀疑态度,萧让读诏。(2分)李逵从梁上跳下来,扯碎诏书,揪打陈太尉,被宋江、卢俊义抱住。宋江打开御酒,却是被阮小七换过的村醪白酒。(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示例一:外祖母:①心地善良。下雨的夜晚捡到小茨冈这个弃婴,并说服外祖父收留了他;②勇敢。作坊发生火灾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一桶硫酸盐,并沉着指挥;③顺从忍耐。舅舅们为了争夺家产,经常挑起事端,可外祖母从来不去和儿子们计较,总是默默地承受着。(结合相关故事,2分;写出性格特点,2分。共4分) 
  示例二:长妈妈:①迷信,唠叨,有麻烦的礼节。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②善良,朴实,爱孩子。为了满足鲁迅的愿望,悄悄为其买了心心念念的“三哼经”。(结合相关故事,2分;写出性格特点,2分。共4分)
6.(1)(4分)①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②无意义音节比诗歌、散文更容易被遗忘。  ③ 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高。④听讲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低,教授给他人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
(2)(4分)要点:为了学习更有效,必须讲究学习方法:①要主动学习,特别是要尝试教授给他人 。  ②学习新知识后要及时复习,并经常复习。  ③ 要坚持理解性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7.(4分) ①“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 。  ②“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看月亮。  ③ “我”跟着母子两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④“我”深受触动,到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8.(4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母亲无钱为儿子医治 眼病)的情节做铺垫(伏笔);与结尾“捞起迷途之心”的内容相呼应(与文末“我”的转变形成对比)。 
9. (4分)  ①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吃苦耐劳,她为了给儿子治病,去帮人纺丝线,晚上还要去种田。生活贫困仍给儿子希望。她给儿子捞月亮,让儿子感受生活的美好。 ②不怨天尤人。因为同样的贫穷,她得不到别人家的帮助,她说起这些很平静;认为别人帮她够多了。 ③善良。她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并没有不安和恐惧;并且想下山时叫“我”回她家,因为山上凉。④温柔,有耐心。她对有眼疾的儿子关爱体贴,并且非常有耐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0.(4分)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这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我”的热情招待感动了“我”;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11.(2分)文章除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平衡与耗能两功效。
12.(3分)可以。应该放在第③段中。因为这段材料突出说明了榫的连接功用,而选文第④段也正好说明的是榫的连接功用。不可以。因为材料主要说明榫在家具结构中的重要的作用,而选文主要说明榫卯在古代木构建筑中的作用。。
13.(4分)(1)“功臣”一词说明了榫卯结构对山西木塔的抗震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2)迄今为止” 说明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只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木结构建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3分) 一榫一卯总关情关联着人的情感。简单、实用的榫卯,效果是如此的神奇、伟大,让作者深深为之折服;并由此领悟到,事物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其精髓就是榫入卯眼。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15.(2分)D
16.(2分)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17.(2分)用它们作类比,表达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18.(4分)文段(甲)从身居陋室交往人物不俗、日常生活高雅表现刘禹锡安贫乐道的情怀;文段(乙)中,被贬后虽身处民风粗陋之地,但仍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的形式来陶冶性情,并参与当地民众活动,为他们写下许多新的文辞,表现了刘禹锡安贫乐道的情怀。
(二)19.(2分)抒发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惆怅和归思之情。(2分) 
20.(2分)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42.49.18.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