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道小题。1.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活性炭惬意(qiè)愧怍(zuò)估名钓誉B.谐奏曲苋菜(xiàn)睥睨(nì)独辟蹊径C.笑咪咪戏谑(xuè)箱箧(qiè)见微知著D.威慑力静谧(mì)巉岩(chán
试题预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基础知识   本大题共1道小题。
1.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活性炭        惬意(qiè)        愧怍(zuò)        估名钓誉
B. 谐奏曲        苋菜(xiàn)    睥睨(nì)        独辟蹊径
C. 笑咪咪        戏谑(xuè)        箱箧(qiè)        见微知著
D. 威慑力        静谧(mì)        巉岩(chán)    分庭抗礼
评卷人 得分

一、名句默写   本大题共1道小题。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候鸟的动作行为,暗示春天到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文本阅读   本大题共2道小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自两汉开始形成的经学传统对于如琅琊王氏、东海王氏、龙亢桓氏等家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颖川钟皓、卫暠、庾乘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生较大影响。魏晋时期,这些家族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展开,即使后来天下大乱家族迁移,这些有着优良儒学传统的家族也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在王羲之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他化在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草书除了出现之初因为不受儒学精神的限制而曾经恣肆和张扬过,在后世书法史上,草书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境地,它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
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书家尊崇和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为中国书法在后世发展的典范。
(摘编自吕文明《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
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艺术的地位和道、德、仁相当,后来艺术的地位逐渐下降,而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
B. 赵壹的《非草书》很好地规整了处于赴状态的草书,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
C. 魏晋时期的钟皓、卫暠精通儒学,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因颍川钟氏、河东卫氏,成为魏晋时期的新兴家族。
D. 魏晋时期,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发展繁荣的世家大族,在天下大乱家族迁移时,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阐述了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B. 文章以赵壹对士子们抛弃儒家典籍而研习草书的行为的批判为例,论证了草书的危害。
C. 第三段论述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与儒学精神的关系,世家大族对传承儒学有重要作用。
D. 文章举钟繇和王羲之的例子作为论据,论述了书法的发展与儒学精神的紧密关系。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中的钏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使书法向着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的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
B. 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不仅将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而且把儒家和道家逐渐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
C. 除了出现之初,草书在后世书法史上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境地。
D. 魏晋书法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它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对后世书法发展有启示意义。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真正的“贵族”——李佩
从玉华
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这位百岁老人的住所,就像她本人一样,颇有些年岁和绵长的掌故。中关村科源社区的“特楼”曾集中居住了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郭永怀……如今,居住的已多是外来打工者。破败不堪的楼道里贴满了小广告,四处堆放着杂物。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一座孤岛。
这座岛上,曾经还有大名鼎鼎的郭永怀先生。1956年,郭永怀、李佩夫妇应钱学森之邀,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为及时汇报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研究的重要线索,在从兰州回北京途中遭遇飞机失事。被发现时,郭永怀和警卫员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在他们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得知噩耗的那个晚上,李佩完全醒着,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尔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文革结束恢复工作时,李佩已经快60岁了。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专家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庄就是李佩博士英语班的学生。如今他在大小场合发言、讲课,也是模仿先生的样子,始终站着。李佩70多岁在讲台上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从来没有坐过,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没有。马石庄说,自己选择当老师,就是受了李先生影响,“从李先生身上,看到了教师就是这个社会的精神遗传基因”。马石庄感慨,李先生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人学”,是人格的完善。在李佩眼里,没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国家授予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李佩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夏日午后,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有后辈说她对待名利的样子,就像居里夫人把最大额的英镑当书签,把诺奖的奖牌随意给孩子当玩具。
当然,李佩先生也有发飙的时候,不管对面坐的是什么大人物。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现在大学减少英语课时,她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院,反对“北大要把三分之一副教授筛选下去,改革进行不下去”的悲观论调。她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黄祖洽、资中筠、厉以宁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请来这些大人物讲课,全都是免费的。“也只有李佩先生能请得动各个领域最顶尖的腕儿。”有人感慨。
如今,李佩先生逐渐老了,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每一个踏进李佩先生家的人都会很珍惜拜访的时间,大家都明白,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
【相关链接】
从退休起,李佩先生每周五的下午就会准时地出现在大讲坛,十几年如一日。如今,讲坛的内容涉猎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它不仅是知识的学园,更是精神的殿堂。讲坛的影响已超越中关村,辐射到更远的地方。讲坛的受惠者不仅是老年人,还包括众多的年轻人。          
  (选自《一日看尽长安花》序言)
1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一句重复出现,使材料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作者对李佩逐渐鲜为人知的遗憾和惋惜。
B. 本文第三段写郭永怀先生的突然辞世令李佩深陷丧夫之痛。李佩对丈夫的无比敬重和怀念,是她在“特楼”坚守六十年的主要原因。
C. 文革后恢复工作的李佩,努力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传播着她的“人学”,马石庄继承了她的“精神遗传基因”,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
D. “两弹一星”奖章“随手”一装,捐献60万现金“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这些细节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李佩对名利的态度。
12. 材料中提及钱学森、厉以宁等“大家”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13. 作者认为李佩是“真正的‘贵族’”,她的“贵”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文本阅读   本大题共1道小题。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①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舍,攻域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而何之勋烂焉。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无害:无比,无人能胜。②厄塞:险要之地。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所上必益信君。
B. 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C. 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D. 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高祖刘邦死后,群臣议定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庙号全称为“汉太祖高皇帝”,简称为“汉太祖”,谥号简称为“汉高帝”。
B. 布衣,指麻布衣服,古代衣服的质料主要是丝与麻,丝织品价格昂贵,富贵人家才能穿用,平民一般只能穿布农,因以布衣借指平民。
C. 汉代的爵位共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常见的写法是xx王、xx公和xx侯这三等。封爵一般是需要有贡献的,比如扶保刘邦的都侯萧何。
D. 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它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但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何擅长文书,无人能比,曾经是沛县县令手下的官吏。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就多次凭着官吏的职权保护他。
B. 沛公进入咸阳以后,为了犒劳将领任他们争抢瓜分珍宝钱财,唯独命萧何接受秦朝丞相府御史府的法律文献,并把它收藏起来。
C. 平定了天下,论功行赏。群臣争功,对高祖封萧何为都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不服。高祖以猎人与猎狗比喻,以及追随自己打天下的人数来说服功臣。
D. 司马迁对萧何做了评价,认为萧何在秦时充当刀笔吏,表现平平,“未有奇节”;到“汉兴”之时,萧何才施展抱负,大有建树,堪称“勋烂”。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评卷人 得分

四、诗词鉴赏   本大题共1道小题。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5. 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16. 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评卷人 得分

五、写作题   本大题共1道小题。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你心中的英雄也许还有烛之武、荆轲、项羽等)……,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评卷人 得分

六、语文文字运用   本大题共6道小题。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推行自主招生改革,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便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育人要求,选拔适合本校培养目标的学生。
B. 日前,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11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高校获赠的最大单笔捐款。
C. 雄安新区三县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批违法企业负责人受到查封整顿、行政处分、刑事拘留等惩罚。
D. 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给项目,改良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态,不仅有助于打破贫困地区代际固化的僵局,更有助于物质脱贫。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备受瞩目的“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于近日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师大附小教育集团的李老师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最美教师”。
B. 新型播种机实现了灭茬、旋耕与深松、施肥、精播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单独作业,大大降低了成本,秸秆还田的难题迎刃而解。
C. 宋代才女李清照,才情横溢,词动京华,收藏的文物可谓汗牛充栋,但身为女人,生在乱世,情无所托,学无所用,令人感慨。
D. 韩国在其境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其实是火中取栗,不仅无助于维护国家自身安全,还要承受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政治风险。
10.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B. 史老师教学之余,勤练书法。现在,史老师的字潇洒飘逸,腾蛟起凤,每个人看到了后都赞不绝口。
C. 国庆节的夜晚,空中各色礼花绽放,争奇斗艳;广场上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D. 他的旷世才情,让人倾慕;他的风花雪月,象征着整个唐朝的恣肆和风流;而他的人生沉浮,则见证了大唐的风雨飘摇和日薄西山。
11.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云南邀请中国作协老作家李隼、老诗人李瑛等一批著名作家访问昭通,我也忝列其中。
B. 他说:“当我经纪人打电话告诉我时,我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赏光接受了球队的邀请。”
C. 为回馈新老客户,增进与客户之间的感情,本专营店开展上门惠顾活动,服务到家。
D. 修改是写作中一个重要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斧正。
12.对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补充,最恰当的一组是
守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贤”了。贤,     ①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     ②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这样,唯有好学,才近智,唯有知学,才给力。      ③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     ④离“贤”更近一步。    ⑤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      ⑥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A. ①不仅    ②也        ③只要        ④就        ⑤无论        ⑥/
B. ①不但    ②还        ③只要        ④/            ⑤如果        ⑥也
C. ①不仅    ②而且        ③只有        ④才能        ⑤/            ⑥都
D. ①/        ②也        ③如果        ④就能        ⑤如果        ⑥就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是每年非法进入中国的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国,被以粗放的方式进行回收处理,继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B. 针对长江流域当前汛情,国家防总要示长江防总加强预报预测,优化水利骨干控制工程调度和防汛抢险各项责任,严防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C. 了解作为青藏高原屏障的贡嘎山的生态情况,对研究横断山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和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以及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D. 公立医疗机构由于总体处于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垄断地位,少数医疗机构抵制付费方式改革,不愿意向参保人员提供服务,或者推诿病人、转嫁费用。
 
试卷答案
1.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改正:A项愧怍(kuì zuò) 估名钓誉(沽) B项 谐奏曲(协) C项笑咪咪(眯)
2.    (1). (1)风萧萧兮易水寒,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 (2)几处早莺争暖树,    (4). 谁家新燕啄春泥。    (5).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啄”“辩”不要误写错写。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3.8. D    9. B    10. B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而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书法包含在艺术之内。B项,“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错误,前面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C项,强加因果关系。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论证了草书的危害”错,应是论证了书法脱离儒家思想的危害。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而且把儒家和道家逐渐融合在一起”错,应是王羲之的道家思想逐渐被儒家思想消解和吸收。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
4.11. B    
12. 侧面烘托(衬托)的作用。借钱学森、厉以宁等“大家”从侧面烘托传主德高望重、有较大的影响力,借“大家”讲大家不熟悉的传主,增强了真实性    
13. ①身份(地位)方面:身份尊贵,是功勋科学家遗孀、中国科学院英语专业权威。 
②贡献(工作)方面:贡献宝贵,筹建英语系、培养人才、编写教材、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创办“大讲坛”。 
③精神(品质、为人)方面:精神可贵,爱国报国、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有责任感、讲原则、有坚守。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李配对丈夫……主要原因”于文无据。
12. 试题分析: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切入角度:
1、传主: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
2、文本: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增添文学底蕴。
3、结构:照应(呼应)标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对比衬托、总结上文深化主旨。
4、读者: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本题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回答。
点睛: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5.4. C    5. D    6. B    
7. (1)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来代替整编,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汉三年,汉王与项羽在京县、索城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

4. 试题分析:“数”是“多次”的意思,修饰第一个“使”(派遣),句子主语承前省,“数”前断句,排除A、B;“能胜兵者”为定语后置,修饰“子孙昆弟”,其前不可断,排除D.句子翻译为:君王在外,风餐露宿,却屡屡派人来慰劳您,这是起了怀疑您的心思.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子孙兄弟中能够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这样君王一定会更信任您.
5. 试题分析:D “但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错,应该是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
6. 试题分析:B “唯独命萧何”错,原文为“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并不是高帝的命令,而是,萧何自己主动接受秦朝丞相府御史府的法律文献,并把它收藏起来。
7. 试题分析:得分点(1)因,依靠;蔽,损害;与,结交,亲附;其,还是。(2)距:抵抗;使使:派遣使者;劳苦:慰劳。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参考译文:
萧相国何是沛县丰邑人.因为他通晓律令,执法公平,没有别人能比得上,所以被任命为沛县的主吏掾.高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屡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他.高祖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给他帮助.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
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
汉二年(前205),汉王与各路诸侯攻打楚军,萧何守卫关中.萧何在关中管理户籍人口,征集粮草运送给前方军队.汉王多次弃军败逃而去,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卒,补充军队的缺额.汉王因此专门委任萧何处理关中政事.
汉王三年(前204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鲍生对丞相说:“君王在外,风餐露宿,却屡屡派人来慰劳您,这是起了怀疑您的心思.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子孙兄弟中能够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这样君王一定会更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大为高兴.
汉王五年(前202年),已经消灭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