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7--2018学年上期期中调研试卷九年级语文2017.11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愧怍/佐料方便/便宜行事牵强附会/强人所难B.疏浚/浚县剽悍/膘肥体壮茅塞顿开/敷衍塞责C.伛偻/佝偻炫目/头晕目眩矢志不渝/无可言喻D.挣扎/包扎瞭望/眼花缭乱噤若寒蝉/忍俊
试题预览
2017--2018学年上期期中调研试卷
    九年级语文
2017.11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 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愧怍/佐料    方便/便宜行事    牵强附会/强人所难
    B.疏浚/浚县    剽悍/膘肥体壮    茅塞顿开/敷衍塞责
    C.伛偻/佝偻    炫目/头晕目眩    矢志不渝/无可言喻
    D.挣扎/包扎    瞭望/眼花缭乱    噤若寒蝉/忍俊不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藻饰    杀手锏    萍水相逢    自以为是
    B.陨落    黄粱梦    别出心裁    久负胜名
    C.窸窣    压榨机    浮想连篇    与日俱增
    D.倒坍    城皇庙    涕泗横流    通宵达旦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什么是文化,似乎早已不言自明。一方面文化可以被说的非常宽阔,好像什么都可以包括在文化之中,另一方面,又可以被看得十分狭窄,好像就是琴棋书 画等文艺形式罢了。
(1)         。什么是文化?一个人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一脚踢过去,还
是怜悯的躲避?电梯门打开,他是谦逊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挢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站在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扶那盲人一把吗?所以(2)       。
对文化的这样一种理解不无道理。
4、古诗文默写o(8分)
(1)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
(2)              ,北斗阑干南斗斜。
(3)《出师表》中,能体现出诸葛亮面对危机情况勇于担当的句子是             ,             。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大雁来寄托深情,刻画秋天萧瑟的边塞情景的句子是              。,               。 .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         ,两句诗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5、名著阅读。(4分)
    话说    A   对宋江道:  “……小生累累使人去北京探听消息,梁中书昼夜忧惊,只恐俺漂亮马临城。……东京蔡太师见说降了关胜,天子之前,更不敢提。只是主张招安,大家无事。因此累累寄书与梁中书,教道且留住卢俊义、石秀二人性命,好做手脚。”宋江见说,便要催趱军马下山去打北京。    A   道:“即今冬尽春初,早晚元宵节近,北京年例大张灯火。我欲乘此机会……可以救难破城。”宋江道:“若要如此调兵,便请军师发落。”
    写出选文中A的姓名,结合此章故事情节简述其性格特征(或人物特点)。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某校图书馆经过10多年的建设,目前共有纸质图书三万余册,包括文学、历史、科技、教 育、外语、计算机等类别,纸本期刊杂志60余种,藏书总量在同类校中名列前茅:图书馆除了收藏有印刷型书籍和期刊以外,还有中外经典影片、音乐唱片、教学录像等音像资料。
【材料二】
 
    【材料三】《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取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学校图书馆的现状:(2分)

(2)针对材料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3)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3分)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到。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我的选择是(    )
  理由:                                                           。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4分)
    人体模特儿玛利亚
    席慕蓉
    在布鲁塞尔学画的时候,早上都是人体写生的课,画室里经常有两三个模特儿摆姿势给我们画。
他们之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流动性却不大,就是说:间或有一两个人做不长久,但是大多数的模特儿都有了好几年的经验,也都很敬业。每天准时来,准时走,休息的时候尽管也会和我们谈天说笑,但是,只要一到上课时间,一走上他的位置,一脱下罩袍,一摆好姿势,他就不再说话也不再动作,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安静沉稳得如一具雕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那个叫做玛利亚的模特儿的原因了。
    她不但常常迟到,常常借故早退,并且,摆姿势的时候,从来不能让我们满意。
     因为她有着一副长而瘦削的身材,所以教授常常要求她摆出站立的姿势。在开始的五分到十分钟里面,她还算合作,还能努力地保持直立的姿势,努力地睁大她那很黑很深的眼睛,但是,只要时间稍微久一点,她就开始摇晃了,眼睛也时开时闭,有时候还会自说自话起来。
    在那个时候,同学们就开始低声埋怨,我也会一阵一阵地觉得烦躁。平常的我可以开玩笑,可以容忍一切的散漫和疏忽:但是,站在画布前的我,尤其是那个二十二三岁时的我,那个年轻气盛有着无限野心,并且对自己非常严厉的我,是绝对不能容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的。
    那天,上课的时候,爱玛带了几个橘子来,教授不在,画室里自然就活泼了一点。爱玛剥橘子给我们吃,画室里充满了橘子皮的香气。
    这个时候,玛利亚忽然说话了,就在画室的中央,在木制的高高的写生台上,她对爱玛说:  “请你给我一点橘子皮吃好吗?”
    大家都有点吃惊,很少有正在工作中的模特儿会开口说话,并且开口要东西吃的,而且要的是橘子的皮!
    爱玛有点不好意思,赶快递给她几瓣橘子,但是,玛利亚不要,她只要橘子皮,她说:“我喜欢吃橘子皮,可以提神。’’
    全班都哄笑了起来,助教也在旁边微笑,真的啊,这个老爱打瞌睡的玛利亚实在是需要提提神的啊!
    而我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了!整个早上,对画室里的嘈杂,对玛利亚的不合作,对正在画的那张画的毫无进 展,对这所有一切的不满都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出来。我把笔摔进画箱里,把画箱用力地大声地关上,然后拿着画布气冲冲地走出画室。无论如何,这样一个本来可以用功的早上是完全浪费了。
    到了晚上,在宿舍里,在灯下,我又把那张画再拿出来端详,想看一看还,有些什么可以努力或者补救的办法。画布上的玛利亚面对着我。其实,如果不是这样瘦削和无神的话,她的轮廓应该可以算是很美丽的。
    隔壁的阿丽丝跑过来找我聊天,她是一间 公立医院的护士,比我大上五六岁,快要结婚了,常常拿些壁纸或者窗帘的样本要我来帮她挑选,给她的新家提意见。
    那天晚上,她一看那张画就叫了起来:  “我的天!你把她画得真像!”
    我很奇怪地问道:  “怎么,你认识玛利亚吗?”
    “怎么不认识,在中学里,她高我几级,长得漂亮,一毕业就结婚了。可是,生了四个孩子以后,有一天,她丈夫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隔了很久才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寄了封没有回信地址的信来,说对不起她,劝她把四个孩子送到育幼院。你看,有这样荒唐的事!”阿丽丝说着说着竟然笑了起来。是啊,她的未婚夫每天下班以后都会来找她,两个人甜甜蜜蜜地说上好多话,她怎么能够忍受玛利亚这样荒唐的婚姻呢!
    “去年,我在街上碰到她,她如果不叫我,我还真不敢认她哩!她说,她拼命也要保住这四个孩子,绝不让他们遭到分离的命运。她已经学会了开电车,所以,你别小看她.地白天去你们学校做模特儿,晚上可就是夜班电车的女司机哩!”
    一个非常瘦削的女人穿着暗色的制服,在驾驶台后面强撑着她的黑黑的眼睛,从薄暮一直到午夜,开着一列古老又笨重的电车,在布鲁塞尔狭窄的街道上反复地行走着。然后,在第二天的早上,再匆匆地赶到艺术学院明亮的画室里,在一群骄傲的,残忍的,要求很严格的年轻人前面,脱下她所有的衣服,脱下她所有的曾经有过的理想和美梦。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四个幼小的孩子,在失去了父亲之后,不再失去母亲,失去他们的家,他们那唯一的卑微的依凭。
    从那天以后,我一直不太敢正视玛利亚,在她的面前,我一直不太敢抬起头来。
7、小说第二自然段的描写,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玛利亚的形象。(4分)

9、小说结尾揭示了玛利亚的特殊身份,其实前文是有暗示的,请选择相关的两处伏笔进行分析。(4分)

10、有人认为后三段完全可以删掉,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认识。(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4分)
    底线
    冯骥才
    ①一个物欲的时代和一个非物欲的时代,人的底线是不同的。社会的底线也在下降。所谓社会底线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宽。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睁一眼闭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现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业博弈中,说话欺骗全成了“智慧”:在社会利益竞争中,损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获利的现实;诚信有时非但无从兑现,甚至成为一种商业的吆喝或陷阱。在这样的社会生态中,人的底线不知不觉在下降。
  ②可是这底线就像江河的水线,水有一定高度 ,船好行驶,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儿,大家就一起陷在烂泥里。我们连自己是脏是净是谁也不知道了。
  ③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卖国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恩将仇报”、“落井投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④这个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乎已被全线突破了。
  ⑤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⑥然而,这两个底线又相互影响。关键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线时,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自己的底线,洁身自好?有人说,在物欲和劝利的社会里,这底线是脆弱的。依我看,社会的底线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线依旧可以坚强,牢固不破。
  ⑦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
  ⑧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没有底线,一定会是一塌糊涂的失败的自我,乃至失败的人生。有底线,起码在“人”的层面上,获得了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1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完成填空。(3分)
    首先,阐述社会底线下降的现实及危害,提出    (1)    的观点;其次,从    (2)    的角度,论述观点;最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强调了    (3)    。
12、第②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品读全文,说说第⑧段中划线句子的内涵。(请分点回答,3分)

14、阅读文本,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底线”的看法,,(1 00字左右,5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魄,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二)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①夜缒②而出。见秦伯,曰:“秦、晋 围郑,郑 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③,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④?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⑤,行李⑥之往来,共⑦其乏阑,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⑧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⑨,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⑩,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11)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扬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注】①烛之武:郑国臣子。②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③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围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④邻:邻国,指晋国。⑤以为东道主: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⑥行李:出使的人。⑦共,同“供”,供给。⑧为晋君赐:给予晋君恩惠。⑨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⑩肆,延伸,扩张。封:疆 界。( 11)阙:侵损,削减。
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以君为长者
    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
    C.臣未尝闻也    尝趋百里外
    D.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1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17、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2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18、分析两文中的人物的对话,看看唐雎和烛之武分别是怎样完成出使任务的?(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9、在这首词的下阕中作者运用了两个典故,请任选其一,说说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0、苏轼是豪放派词的杰出代表,《诗馀图谱》中说: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这首词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词的豪放的特点?(2分)


四.作文(50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要求: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600字左右3























答案
2017--2018学年上期期中调研试卷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7.11
一、积累与运用
l、D  2、A  3、示例: (1)但是文化还有其他的含义    (2)文化就是个人的修养。(意近即可)
4、  (1)叶底黄鹂一两声(2)更深月色半人家(3)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4)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5)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5、吴用(1分)示例:吴用足智多谋,他多方打听消息,掌握梁中书的情况,命令时迂等梁山好汉在元宵节混入城中,以火起为号,里应外合大闹大名府,救出了卢俊义、石秀,捉了李同、贯氏。  (情节2分,人物性格1分,意对即可。共3分)
6、  (1)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但利用率却极低。
    (2)示例: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修辞1分,表意清楚、贴切2分,)
    (3)示例:我的选择是A,理由:读《荷马史诗》,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二、现代文阅读
(一)
7、作用有三:①以“大多数的模特儿都很敬业”与后文玛利亚的不够敬业形成鲜明的对比,激发读者的好奇心;②为后文写同学们对玛利亚表现不满做铺垫,使后文情节的发展更为合情合理;③暗示玛利亚其实也是一个敬业的人,她的“不敬业”另有原因。
8、玛利亚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不仅外貌出众,而且十分坚强。在丈夫绝情不归的情况之下,她白天去做模特儿,晚上做夜班电车司机,勇敢地独自承担起了养育四个未成年子女的任务。(不幸、坚忍、尽责、充满母爱也可,答出两个特点并进行分析即可。)
9、示例:小说第4段说玛利亚“常常迟到,常常借故早退”,为下文点明她身兼两职,一个人抚养四个孩了,生活忙碌且不易埋下伏笔。小说第5段,描写玛利亚眼睛“很黑很深”“时开时闭”;只要站的时间稍微久一点,她就开始摇晃;第8段玛利亚要橘子皮吃,等等,都为下文揭示她她白天去做模特儿,晚上做夜班电车司机埋下伏笔。(选择两处,言之有理即可)
10、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赞同可以从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问,余味无穷方面去谈;不赞同,可以从更清晰地塑造出一位伟大母亲形象方面去谈。
(二)
11、(1)提出了做人做事应有底线的观点(2)从成全社会、成全自己的角度。(3)强调了人处世应有底线的积极意义。
12、比喻论证,(1分)将“底线”比喻成“江河水线”,将抽象的底线形象化,形象生动的论述了有底线的意义和无底线的危害。  (1分)
13、(1)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的基准,处世为人的基准。(2)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  一个有底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3)有底线才有可能实现自我,实现“成功人士”的可能。
14、一个中学生要有底线意识,考试,遵规守纪不作弊,这是底线。它存在每个学生心中,是每个学生应遵守的底线, 一旦有人突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抵制,而不应该是你“破”我“降”随波逐流。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2分,看法清晰正确2分,语言流畅 1分)
三、古诗文阅读
15、  C。
16、我想用 五百里的十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
17、(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18、唐雌面对秦王的恐吓,沉着应对,据理力争,并在言辞中透出凛然正气,震慑住秦王。(2分)烛之武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2分)(意近即可)
  19、运用“遣冯唐”和“射天狼”的典故。运用“遣冯唐”的典故是希望得到朝廷重用;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是为了表达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任选一个典故分析即可,2分)
 20、“从内容(题材)上看,写的是出猎时的豪迈情景,骑马、射箭、狂奔过小山冈,这种种情景都极勇猛雄健;②从思想感情上看,全词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③从语言风格上看,用词铿锵有力,壮丽而不纤巧。(2分,答出2点即可)
  四、作文
  参照文中作文评分标准。 (113.220.33.16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信阳市羊山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南省洛阳二十三中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扫描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