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18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1.诗词曲阅读鉴赏(一)——理解内容,领悟主旨复习目标: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意境、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概括诗词的主题。题组训练(一):1.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会挽雕弓
试题预览
1.诗词曲阅读鉴赏(一)
——理解内容,领悟主旨
复习目标:
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意境、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概括诗词的主题。
 

题组训练(一):
1.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抒发了词人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
B.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此时此地在思妇眼里,成了多愁 善感的有情者。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写出了诗人居所偏僻安静,因而心情闲适,心志高远。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战争连连,家信显得格外宝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深深牵挂和强烈思念。
2. 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
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
(2).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
常见考点:
A、理解诗(句)歌的主要内容
B、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有的通过全诗来体会,有的扣到关键字句来体会)
C、概括诗词的主旨目的,感悟诗词蕴含的哲理
知识点梳理:
(一)诗词内容主旨、思想情感归纳
1.边塞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

思乡念亲、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等(如《渔家傲   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田园诗: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塘湖春行》 《归园田居》 )
3.送别诗: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激励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怀古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 》、《潼关怀古》) 
5.咏物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用来表现坚守节操、遭贬激愤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6.羁旅诗:思乡念亲、游子悲秋、羁旅愁思、惜春悲秋等(如《天净沙 秋思》、《次北固山下》) 
7.爱国诗:忧国忧民、为国捐躯、以死明志、保家卫国、借古讽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未酬的愁苦、关心国家命运、反映社会黑暗、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山河沦丧等(如《过零丁洋》)
8.哲理诗:登高揽胜、蕴含哲理、振作乐观、积极向上、豁达乐观、不怕困难、远大抱负等(如《望岳》、《水调诗头》《登飞来峰》)
9.抒怀诗:年华消逝、闺中怀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失望惆怅、焦灼痛苦等(《醉花阴》、《浣溪沙》)
(二)观点态度(诗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1.赞美、肯定、支持、同情、渴望等。
2.批判、否定、揭露、不满、愤恨、惋惜等。
题组训练(二):
1. 阅读《浣溪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
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二)阅读《渔家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本词上阕描写边塞                    ,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                   的艺术风格。
(2).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
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C.燕然未勒归 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
方法点拨:
整首诗内容、主题赏析: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作用。 
注意: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必须结合原
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中考链接:
1.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苏轼
    (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人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员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  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  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2.诗词曲阅读鉴赏(二)
——品味语言,炼字炼句
复习目标:
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炼字用词进行一定的评价赏析,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对诗歌中的饱含情感或富有哲理或写景精妙的名句能作一定的评析,并有自己的体会,在具体的语境中赏析诗歌的语言美以及想象创造的能力。 

题组训练(一):
(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二)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常见考点:
1.整首诗(词)的语言风格: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例子(特色语句)+析感情
2.炼字:
①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形容词、动词)
                                                    

③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
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⑤某词或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注意: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3.炼句:(名句赏析)
①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②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③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注意: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他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
知识点梳理:
1.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来品味。
2.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其精妙之处。抓住关键词语和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
3.语言风格: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等。
4.常用词汇::形象生动、简洁明快、精炼准确、通俗质朴、言简意丰、诗情画意、富有哲理、含蓄委婉、清新雅致、质朴清新、耐人寻味、意境优美等。
题组训练(二):
(一).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
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首曲的作者是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2.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
                                         
                                          
                                     
(二)阅读《钱塘湖春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
到                          终。以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    、      。
(2)赏析:                                         
                                    
                                          
方法点拨:
(一)炼字: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③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④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⑤诗(词)眼: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二)炼句(赏析名句):答题格式:再现景物、特点+感情+理 
①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②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语言要优美。
③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④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以什么样的启示。
中考链接:
阅读《黄鹤楼》,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
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
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3.诗词曲阅读鉴赏(三)
——分析技巧,品味形象 
复习目标
弄清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品味诗人或者作品中的形象;运用想象和联想读诗,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理解诗歌的意旨。
 


题组训练(一):
(一)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两句诗运用新颖奇特的比喻,描绘出眼前梨花满树,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  雪》)
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作出总评,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D、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作者借助“海峡”这一物象,来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离情,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二)阅读《望岳》,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       、
         。
2、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
                                          
                                           
                                         
                                              
常见考点:
1.诗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有何作用?
2.诗中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诗中人物的形象特征是什么?)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理解诗歌的意旨。
知识点梳理:
(一)分析写作技巧
1.常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想像、联想、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化用典故、动静结合、渲染、烘托、含蓄委婉等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互文、反问、赋比兴等)
3.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白描、 细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二)人物形象示例
1.豪放洒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东坡)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春望》中的杜甫)
3.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
4.爱国报国(《己亥杂诗》中的龚自珍)
5.儿女情长(《醉花阴》中的李清照)
6.雄心壮志、满怀抱负(《观沧海》中的曹操)
7.以死明志、视死如归(《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等
题组训练(二):
(一)对下列诗句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用游动的视角
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群山渐渐远去、消失,一
望无际的平野展现在眼前,江水冲出山峦向着
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一个“随”字,给人以
空间感与流动感。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聚”形容潼关
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以沧海自比,通
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诗人自己宽广
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化虚为
实,语意新奇。“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绪,
看不见,摸不着,词人将它比作船,增强了可
感性。
(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上阕:                                    
下阕:                                    
2、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中考链接:
(一)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 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二)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
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4.文言文实词的积累与运用
复习目标
1.重要词语音、形、义的掌握
2.理解浅显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实词、虚词)的意思。
 

题组训练(一):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     )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略无阙处    阙:                        
(2)沿溯阻绝    溯:                        
(3)则素湍绿潭  素:                       
(4)属引凄异    属: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薄暮冥冥(            )    
(2)长烟一空(            )
(3)把酒临风(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2)必先苦其心志 (       )
(3)曾益其所不能 (       )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皆美于徐公 (           )
②时时而间进 (           )
6.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           )
徐公来,孰视之一   孰:(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多)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C.不蔓不枝(长枝)              
D.亭亭净植(种植)
常见考点:
加点字注音或解释词语。解释词语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虚词的意思判断。
知识点梳理:
准确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音、形、义,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文言虚词分类:①起指代作用的,如“其”、“之”;②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③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④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等。
题组训练(二):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安:有“养”的意思
B.小信未孚   孚:信服
C.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D.遂逐齐师   遂:于是,就
2.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何以战    何陋之有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言语粗鄙
C.忠之属也    神情与苏黄不属
D.下视其辙    其如土石何
3.与“而或长烟一空”中的“或”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B.或王命急宣
C.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D.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手自笔录           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故患有所不辟也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
5.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6.下列加点字与“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   )
A.小大之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先帝不以臣卑鄙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服:衣服
B.明日徐公来           明日:第二天
C.窥镜而自视           窥镜:照镜子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方法点拨:
对于“注音题”“解释词语”题,教材课下的注释就是一笔宝贵的资源。重要实词和常见虚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准确记忆,分类整理不失为最佳方法。
中考链接:
1.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丛草为林(《童趣》)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悉以咨之(《出师表》)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濯清涟而不妖       水落而石出者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
B.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
C.王之蔽甚矣                
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D.此所误谓战胜于朝廷        
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4.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食之不能尽其材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处处志之                        志:记住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8.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
A.日光下彻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5.文言文句子的停顿、翻译
复习目标
1.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题组训练(一):
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
2.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不胜受恩/感激                    
B.今齐地方/千里
C.朔气传/金柝                       
D.水/不在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2018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议论文阅读』  下一个『2018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写作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