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宣威市第八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语文检测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交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用黑色碳素笔填好准考证号后,用2B铅笔涂黑相对应的数字。2、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3、考试结束
试题预览
宣威市第八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语文检测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交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用黑色碳素笔填好准考证号后,用2B铅笔涂黑相对应的数字。
2、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3、考试结束只交回答题卡,试卷自己保管。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记 (吴智勇)
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历代文人墨客多如星云,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一代文豪万世钦仰!司马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巨著《史记》,以及他的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都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浇铸在了《史记》之中,在二十五史里,这样的作品,唯此一部。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广阔的生活画面。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叱咤风云、有古之勇士气概的项羽;不畏强暴、机智谦逊的蔺相如;爱国仗义、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阔,人物形象之丰富,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凭借一部《史记》足以傲世,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以立德 、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而《史记》这部经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成为这些高尚人格的再现,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司马迁已远去两千年了,却以一部《史记》而永久。两千年来,万千读者与长眠的司马迁“相看两不厌”,交汇注入着一股股历史血脉。
司马迁的《史记》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具有完整体系的史学著作。不但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开我国传记文学之先河,为中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近人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
1.下列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凭借他的渊博学识、深邃思想、不朽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让后世文人仰慕不已。
B.《史记》是司马迁一人的著作,因为它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
C.《史记》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这与它所写的磅礴气势、壮阔场面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有关。
D.《史记》开我国纪传体文学之先河 ,既“实录”历史,又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2.下列理解,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仅凭《史记》,就足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
B.《史记》融入了司马迁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在二十五史里,《史记》是唯一的一部。
C.《史记》在艺术上的特点是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
D.司马迁尽管远去了两千年,但《史记》至今依然存在,所以梁启超称赞其为“千古之绝作”。
3.根据选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作为史学著作,具有完整体系;作为文学著作,其影响深远。
B.司马迁凭借其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创作了《史记》,这部书中蕴涵了他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
C.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人以鼓舞启迪。
D.《史记》渗透着积极入世、自强不息、舍生取义、呼唤真情、义不受辱等人文精神。这些精神熔铸在作品刻画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①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②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③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少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说闲话。这里收拾过残桌,又放一果,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过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你,就不说了。”
(选自《红楼梦》第40回,有删节)
【注】①篾片:旧时依附于富贵人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叫“篾片”,也叫“清客” ②敁敠(diān duo):估量、盘算、斟酌的意思。③肏攮(cào nǎng):粗鄙方言“干”。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鸳鸯和凤姐把刘姥姥当做“女篾片”来加以取笑,这表现了她们的尖酸刻薄、仗势欺人。
B.选文里说“地下的人”收了那一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又为刘姥姥换了一双“乌木镶银”的筷子,此处以小见大,凸显了贾府的奢华。
C.作者在塑造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描写等手法。
D.本段文字虽只选取了《红楼梦》中一个小片段,却表现出了作者语言华丽典雅的风格。
5.作者是如何描摹众人大笑的场景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6.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刘姥姥的形象特征。(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五年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从不足1万公里,延长到2.2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60%以上,“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成为了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五年间,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等多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纵观国内,依靠高速铁路的助力,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区域间的沟通交流,让老百姓感受到了高科技为铁路带来的巨大成果,体验到了新时代经济动脉所焕发出的无限活力。诸如,宝兰高铁的开通运行,穿越陕西关中、甘肃天水、定西等贫困地区,结束了陇中和陇东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为沿线天水地区的苹果种植户带来了新的机遇。放眼世界,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深入推进,中国高铁的版图已经扩展到了亚、欧、非、美等五大洲数十个国家。为世界各国踏上相互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和平发展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内罗毕)的通车运行,圆了肯尼亚的百年梦,更为铺起东非“铁路大动脉”构建了开端工程。
(《中国高铁:破茧成蝶撩起惊世之舞》2017年6月8日东北新闻网)
材料二:
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据测算,国外企业修建高铁平均成本为每公里0.5亿美元以上,中国只需约一半,且中国企业的工期短,施工效率又是外国企业的一倍以上。成本低,标准却更高。安全性能上,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基本一致,施工标准远高于欧标。中国企业施工中用到的钢筋、水泥等材料等级和用量都偏高。中国铁路装备最大的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二是交货能力强。性价比高,并不是“故意低价换市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成本的控制力。中国铁路的配套产业完整,包括上下游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发达,这是一般国外厂商无法做到的。中国产品交货及时,工人劳动效率高。同样一列车,国外制造要18-22个月,我们最多12个月。
(摘编自《2016-2021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材料三:
台媒称,中国高铁的名号已在世界打响,就连美国加州州长也二度赴华取经;2017年6月5日,美国加州州长布朗继2013年后,第二次搭乘中国高铁。布朗对中国高铁赞誉有加,“我是高铁的忠实爱好者,也是高铁在美国坚定的提倡者,很愿意看到加州参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将尽一切力量促其实现。”“我很喜欢坐火车,除了可以阅读、与人交谈,更可起身走动,而且火车速度很快,非常方便。”布朗更开玩笑表示,希望能从加州搭乘高铁到中国。
早在2010年,当时的加州州长阿诺就曾造访杭州,期望了解高铁的服务、融资状况,以利促进加州人文、产品交流以及地区发展。
虽然美国有高速列车“阿西乐特快”,但其最高时速仅240公里,平均时速110公里,远低于中国高铁300公里以上的时速。此外,美国铁路的准点率最高仅到75%,和中国高铁“零误差”的佳绩相比逊色许多;落后的设施、乌龟般的速度,导致多数美国人不考虑当地火车。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重在说明,2012年来,中国高铁在国内国际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丰硕成果。
B.材料二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各种优势,说明中国高铁具有行业市场前瞻性与较好的投资战略规划。
C.材料三用具体的整合,充分说明了作为中国名片的高铁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影响力和诱惑力。
D.上述三则材料,虽然切入角度不同,表述重点有异,但都传达出中国高铁良性发展的信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中国高铁的发展,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条腿已经在国内气势昂扬地迈开,另一条腿则正大步迈向国际。
B.蒙内铁路的通车运行,使得肯尼亚人对道路的期盼得以梦想成真,同时,它对东非“铁路大动脉”构建也起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C.中国高铁完整的配套产业,增强了对成本的控制力,形成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中国高铁性价比高于国外企业。
D.布朗认为乘坐高铁能阅读、交谈、起身走动,与汽车飞机相比高铁有其自身的优势,并提出了从加州建高铁到中国的构想。
E.因能力所限,现阶段中国高铁在海外的发展,只能服务于“一带一路”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部分国家建设。
9.从材料看,为什么美国加州州长会在2017年再度赴华取经中国高铁?(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沛县丰邑)人也。以文无害①为沛主吏掾②。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汉五年,既定天下,论功行封。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汉十一年,陈豨(xī)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
汉十二年秋,黥(qíng)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shì)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③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yuán)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注释】①无害:无比,无人能胜。②主吏掾:官职名。③遮行:拦住不让通行。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翻译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②素善留侯张良(向来)
③于是项伯复夜去(离开)       ④道芷阳间行(道路)
⑤越国以鄙远(远方的郑国)     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队)
⑦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     ⑧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不管)
A. ①③⑤⑦    B. ④⑤⑥⑧    C. ①②⑦⑧    D. ②③⑥⑦
11.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守关中”中,“关中”也称“三秦”。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B.“所食邑多”中的“食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C.“上自将击之”中,“上”即皇上,臣子称之陛下。陛,是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D.“谥为文终侯”中,“谥”即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何善于识人,情趣不凡。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凭为官的职权保护沛公:沛公进咸阳,唯独萧何不求取金帛财物,表现出与诸将不同的情趣。
B.萧何推荐贤才,外举不避仇。萧何曾经举荐韩信;萧何素来与曹参不和,汉惠帝询问萧何在其百年之后能否让曹参行相国之权,萧何认为人选合适。
C.萧何忠心耿耿,不重私产。汉二年,萧何守关中,转运粮饷,补充兵员,成为汉王坚实的大后方;购置田宅居处偏僻,建造家园、不修筑有围墙的房舍。
D.萧何纳谏解危,终得保全。采纳鲍生意见,派亲人到汉王营中效力且作人质;采纳门客意见,贱价强买平民田宅示自己无政治野心,平安解除信任危机。
1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2)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漫成一首①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注释】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所作,时间为唐代宗大历元年即公元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即现在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②联拳,屈曲貌。③拨剌(bōlà),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大异其趣。
B.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与一、三两句的“静”景对比鲜明。
C.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15.诗歌最后两句,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结合其内容,说说其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
(1)成语“秋水伊人”(指思念中的那个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             ,           。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比兴的笔调,暗含闻听好友被贬龙标的心情的句子是:                    。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叙述将别之时,但见关中大地雾霭弥漫、城楼高耸,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奠定抒情基调的诗句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古代男女不平等,女人想读书很难,聪明的祝英台异想天开,竟女扮男装混进了学堂。
②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③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使“规范化”成为学人之间炙手可热的话题。
④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⑤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⑥家乡的变化真是太快了!你看,高耸的大楼,美丽的花园,俯拾皆是。
⑦他性格很古怪,情绪也变化多端,让人难以捉摸。
A.①⑥⑦        B.③④⑦        C.②④⑥      D.①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C.升考失败,小镜同学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作答,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①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②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③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覆盖,随后④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⑤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在何时喷发,⑥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一旦 则 / 也 即使 然而
B 倘若 那么 进而 / 由于 所以
C 假如 则 甚至 更 / 那么
D 只要 / 而且 还 虽然 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要超过15个字。6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 ①                                  ,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 ②                                              ,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 ③                                                ,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21、阅读下面这则故事,回答问题。(5分)
东坡在玉堂①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②?”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③。(转引自《词话丛编》)
【注释】①玉堂,此指官署。②柳七,柳永(约984-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即柳郎中。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③绝倒,前仰后合地大笑。
问:何以“东坡为之绝倒”?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60分)
初中毕业,顺利考进了高中。欣慰之情未了,却猛可里发现,高中不是那么好读的。诚然,习惯了初中“扫盲”式学习的很多同学都在哀叹:“高中知识咋个那么难!”
由初中之易而至高中之难,这可是一道实实在在的坎啊!过好了这道坎,以后才有希望一路走好;过不好这道坎,未来的几年多半磕磕绊绊。
怎么办呢?
请以“一定要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注意:①所给材料只是个引子,考生写文章时,可用可不用。②考生文章一旦确定为抄袭之作,即在10分之内评分。






宣威市第八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语文检测题
参考答案
1.B(B项,分析错误,《史记》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尽管血肉丰满,但它不是纯文学作品。)

2.D(D项,理解错误,不是因为这部书的存在,才赢得“千古之绝作”的称赞,而是因为其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价值。)

3.C(C项,分析错误,“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的不是司马迁,而是其作品中的人物。)

4.B((A项,“仗势欺人”无中生有;C项,没有肖像和心理描写;D项,“华丽典雅”错误,应是质朴。)

5.(1)点面结合。作者注重重点刻画,将湘云、黛玉等主要人物的各自不同笑貌写得活灵活现;同时又注重群体塑造,在面上使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2)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展示众人的个性差异:如史湘云的任性率真,林黛玉的身体娇弱,贾宝玉的备受宠爱。

6.(1)她淳朴憨厚、节俭朴素。她用着不伏手的筷子,感叹比“俺那里铁锨还沉”,可见她的淳朴憨厚;鸽子蛋滑下来滚在地上时,她忙着去捡,可看出她的节俭朴素。
(2)她精通人情、善解人意。她知道来贾府,她需要得到全府人的欢心,凤姐与鸳鸯一起捉弄她时,她顺水推舟,既迎合了凤姐她们哄老太太开心的想法,也博得了贾母的开心。
(3)她幽默风趣,善于逗趣。当凤姐捡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她桌子上时,她高声说“吃一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四川省新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