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兰陵县2017-2018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017.1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拮据(jū)亵渎(xiè)朴刀(pō)恪尽职守(ɡè)B.别墅(shù)扶掖(yè)恣睢(zì)一抔黄土(póu)C.襁褓(qiánɡ)教诲(huì)谮害(zèn)味同嚼蜡(jiāo)D.旁骛(wù
试题预览
兰陵县2017-2018上九 年 级第 一 次 月 考
       语 文 试 题  (2017.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拮 据(jū) 亵渎(xiè) 朴刀(pō) 恪尽职守(ɡè) 
B.别 墅(shù) 扶 掖(yè) 恣睢(zì) 一 抔黄土(póu) 
C. 襁褓(qiánɡ) 教 诲(huì) 谮害(zèn) 味同 嚼蜡(jiāo) 
D.旁 骛 (wù) 带 挈 (qiè) 陨 落(yǔn) 舐 犊之情(sh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郑重其事 头晕目眩 吹毛求疵 红妆素裹 
B.歇斯底里 悠游自在 精血诚聚 家谕户晓 
C.一代天骄 不知所措 正襟危坐 不言而喻 
D.有例可援 润如油膏 简明扼要 重蹈复辙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民族,应该有 气吞斗牛的表现才行。 
B.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努力学习是增强自身本领的 不二法门。 
C.陈丹青教授能言善语,常能 断章取义,拓展延伸,在《退步集续编》的签售会现场,他经常是妙语连连。 
D.越是大智者越有 自知之明,决不会被赞誉冲昏了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C.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D.2015兰陵半程马拉松比赛于4月25日上午在兰陵县文化广场召开。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B.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C.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D.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6.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填空。 
(1)“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撞到了马下……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来有诗赞曰:长坂坡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霹雳震,独退曹家百万兵。”该段文字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          ) 。
(2)《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     )体小说,作者是(         )。小说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三、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2)疑怪昨宵春梦好,               ,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3)              ,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

(5)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6)陈涉太息曰:“嗟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
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考前夕,学校准备举行一次爬山活动。你正想放松一下,爸爸知道后,对你说:“中考一结束,随你想去哪儿玩都可以。”
“爸爸”的意思是:                                  
为了说服爸爸,“你”说: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9.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结构与例句相同,内容符合语境。 
例句: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缤纷的色彩,来描绘春天的五彩斑斓。仿句:                ,                  ,                    。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0.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        )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            的品质。 
(2)“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1.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秦王色挠 (       )       (2)寡人谕矣(       )
(3)许由无天下之累(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子南方之传士也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
C.休祲降于天           时宿于野
D.若士必怒             王若无兵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唐雎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14.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4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

为什么不读经典
彭程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 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16.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4分)

 
17.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8.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3分)
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
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其实很简单
戴希
“抓强盗——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
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旁若无人;被抢的女人拼命抱紧自己的坤包,死活不放。
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仅不敢制止,连呵斥一声的举动也没有;不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机报个警也无人肯试。
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
沉默过后,有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的小伙忽然一声怒吼,像狼一般冲向歹徒。
歹徒大惊,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眦尽裂地瞪着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识趣老子捅了你!”
小伙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扑上去。
很快,小伙摇摇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紧牙关站立起来。虽然被锋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小伙强忍剧痛,没有倒下。他一手紧紧抓住刀柄,不让尖刀深入;一手像钳子,死死钳住歹徒的手腕不放。
女人趁机挣脱,嗷嗷大叫,挥拳砸向歹徒。
歹徒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所措。
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 
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报警。
警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迅速给歹徒戴上了手铐。
人们小心扶住小伙,送上警车。
“儿子,我的儿子!”听到小伙吃力的呻吟,人们才发现小伙的身旁还站着个小男孩。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
警车一路鸣笛,将小伙送到医院。
幸亏没有刺中要害。几天后,小伙的伤情得到缓解。
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消息传来,小伙所在的单位竟炸开了锅。
“他可是我们单位最胆小怕事的人啊!”
“平常谨小慎微得不敢踩死一只蚂蚁!”
“说歹徒不费吹灰之力抢劫了他,我们还信!他会赤手空拳与扬着凶器的歹徒搏斗,太邪!”
……
这样的议论传出,记者深感蹊跷。
“当时,那么多人鱼不动、水不跳的,你一个文弱书生,何来胆量挺身而出?特别令人震惊的是,面对歹徒凶狠的尖刀,你为什么还敢奋勇向前?”记者找到病榻上的小伙,好奇地探问。  
小伙犹豫道:“你是想听真话,还是……”
“当然想听真话!”
“那好,只是我的话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小伙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
记者认真地点点头。
“当时,我的儿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儿子才6岁,还是稚气未脱的小毛孩,我堂堂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他面前装孬种,让他都瞧不起吧?”
记者一愣:“就这一点?”
“对,就这一点!”                  (选自《小说界》,有删改)
19.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2分) 
歹徒在光天化日下抢夺女士坤包,现场的人们都胆怯沉默→                            ,围观的群众合力制服歹徒救助小伙→                                 ,记者感到疑惑,去医院探访后才真相大白。
20.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这个场面描写有何作用?)
  (2)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加点词语妙在何处?)

21.小说安排小伙单位里议论纷纷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3分)

22.有人认为小说写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却取名为“其实很简单”,这是文不对题,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3分)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23.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珍藏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朋友、师生甚至是陌生人的动人表情。这些表情或兴奋,或痛苦,或惊讶,或愤怒……触动着你的心灵,描画着爱的感动,传递着正能量,鼓励我们直面人生,振作精神,昂然前行。 
  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抄袭,不套作,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③ 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    2.C    3.C    4.A    5.D    
6. ①《三国演义》,罗贯中;②章回,施耐庵。 
7. 略8. (1)“爸爸”的意思是:不要参加活动(抓紧时间学习)。 
(2)答案示例:妈妈,参加爬山活动能开拓我的视野,丰富我的阅历,减轻我紧张的学习压力,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迎接中考啊!(从减轻精神压力,更利于迎考的角度作答)。 
9. 示例1:假如我是一名歌唱家,我就要用优美的歌声,来歌颂祖国的繁荣昌盛。   
示例2:假如我是一名诗人,我就要用动情的诗篇,来讴歌大海的波澜壮阔。 
10. (1)落寞凄清;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 
(2)答:“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11. (1)屈服  
(2)明白,懂得 
(3)牵累  
12. C 
13. D 
14. 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正气凛然。  
郑同:有谋略、善辞令、机智聪慧,谦虚文雅。 
15. ①译文: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②译文:大王您如果没有争战之国所具有的防御装备,又将用什么去抵御他们呢? 
16. ①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 
②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地阅读。 
17. 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引起下文。 
18. 材料一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因为“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 
19. ①文弱小伙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身负重伤;②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小伙的行为却受到同事的质疑。 
20. (1)答:运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路人的冷漠和恐惧。突出了当时情况的凶险(歹徒的凶恶)。与下文文弱小伙挺身而出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2)答:“一窝蜂”写出了人之多,“射”写出了速度之快。这些词语形象地表现了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感染,一起出手制服歹徒时的情状。 
21. 这一情节进一步强调了小伙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与前面介绍小伙弱不禁风的外表相照应。反衬他见义勇为的不易;为下文记者探寻小伙见义勇为的原因作了铺垫。 
22. 我认为不是文不对题。 
第一层级:只关注文章的表层,仅仅从“孩子”“小伙”“众人”等单个行为的角度考虑,理解肤浅,或有偏差,或笼统含糊。 
例1:因为抓歹徒连五六岁的小孩也知道,是很简单的事。 
例2:因为此题目富有深意,寄托着作者的希望。 
例3:因为小说表现的是小伙勇斗歹徒的动机很简单,只是为了满足儿子的要求。 
例4:因为小说要表达的主题是:作为父亲,在孩子面前作出表率很简单。 
例5:因为这篇小说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要反映的却是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人战胜歹徒其实很简单。 
例6: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达的是只要众人合力(人人敢于出手),战胜邪恶其实很简单这一主题。 
第二层级:从写作意图角度阐发,理解较深刻,表达清楚。 
例1:因为这篇小说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要反映的却是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人战胜自我(懦弱)其实很简单(只要勇于付诸行动)。 
例2: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达的是只要众人合力(人人敢于出手),战胜邪恶其实很简单这一主题。 
例3: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达的是:在危难面前,只要有人站出来,人性之美被唤醒其实很简单。 
例4:因为小说尽管写的是小伙和群众勇斗歹徒的故事,但作者意在借此故事,鼓励人们重拾“真善美”的信心,打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和谐社会其实很简单。 
第三层级:从表现主题的艺术效果角度来分析,理解深刻,阐述全面,表达简明。 
例1:因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人性之美被唤醒其实很简单,打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和谐社会其实很简单。此题目简洁质朴,隐含着作者对创建美好社会的愿望和信心。 
例2:因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只要有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这种正能量就能得到传递,良好的社会风气就能形成(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其实很简单)。此题目简洁质朴,隐含着作者对创建美好社会的愿望和信心。 
例3:因为这个故事意在告诉人们:在关键时刻只要有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那么唤醒人性之美,打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和谐社会,其实很简单。这个简单的题目中含着作者对真善美的呼唤,也引发读者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我认为是文不对题。 
第一层级:着眼于题目本身,理由含糊。 
例:因为此题目与文章内容不符合,况且此题目太一般,不生动。 
第二层级:着眼于故事内容阐述,理由尚合理。 
例1:因为文章主要写小伙弱不禁风却挺身而出,在众人的合力下才制服歹徒,其实并不简单。 
例2:因为文中仅仅六岁的孩子敢于出声要求父亲抓歹徒,有胆有识,不简单。 
例3:因为众人能受小伙感染,一齐出手制服歹徒并不简单。 
第三层级:多角度阐述,理由较充分,能自圆其说。 
例:理由:其一,文中仅仅六岁的孩子敢于出声要求父亲抓歹徒,有胆有识,不简单。文弱小伙因为儿子的鼓动,犹豫之后才出手的,作出决定并不简单。其二,因为文章内容主要写弱不禁风的小伙勇斗歹徒,是在众人的合力下才制服歹徒,这其实并不简单。其三,文章的主人公是文弱小伙,挺身而出勇斗歹徒,主要表现其勇敢,故应该取名为“勇敢的心”之类,这样更贴切,更能突出主人公形象。 
23. 略 (113.220.13.2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实验中学2018届九年级10月学业测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