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7年10月高二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9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小知不及大知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携幼入室,有酒盈樽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辩乎荣辱之境B、适百里者,宿舂粮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D、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3.指出各句加点词
试题预览
2017年10月高二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小知不及大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辩乎荣辱之境            B、适百里者,宿舂粮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 指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复驾言兮焉求       言:助词     B、悟已往之不谏     谏:进谏
C、既自以心为形役    役:奴役     D、三径就荒         就:接近
4. 选出“故”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D.六国灭亡之故事
5.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聊乘化以归尽       死         B. 披绣闼,俯雕甍      打开
C. 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制       D. 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废止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适应。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同情、怜悯
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审:审察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夙:早时。
7. 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穷且益坚              ③控蛮荆而引瓯越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天柱高而北辰远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D、野马 也, 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9. 下列各句中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0.选出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
  A. 蟪蛄不知春秋B.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C. 翱翔蓬蒿之间D. 圣人无名
11.对下列句式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彼且奚适也?         
C.奚以知其然也?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2. 下面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祖母早被疾病缠绕,经常卧床不起。
B.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纡回的河流、湖泊看了使人吃惊。
C.宁移白首之心——宁愿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
D.审容膝之易安——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舒适。
二.语言文字运用(6分,每题3分)
1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24日凌晨意大利中部发生6级以上地震,地震给意大利三个大区造成严重损毁,灾区大量建筑坍塌,满目苍痍。
②在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1逆转获胜,时隔年再度 荣膺奥运冠军,整个比赛过程荡气 回肠,令人拍案叫绝。
③就谭嗣同个人的最终结局而言,他没有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及时离开,暂时保全生命,而是以飞蛾扑火的方式,在大光中绽放自我,留下生命的绚烂。
④在学术研究中出现的聚讼纷纭的现象并不奇怪,这种争论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也有利于学术观点自由表达。
⑤在王宝强曝光个人离婚事件后,各种小道消息络绎不绝,网友们不断搜索并发布以往他和妻子马蓉一起参加活动的图片 和记录,表明自己的态度,
⑥看着她站在灯光灯下落落大方的样子,我怎么也难以把她和十年前那个和人说话都会脸红的腼腆姑娘联系起来。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D.②④⑤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些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领导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形式,进入了低品位油井的开采乃至勘探领域,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
B.一旦若干年后当人们重新想起他提出的这个有着前瞻性的建议的时候,错误早已成为事实,孰对孰错已经失去了意义。
C.8月1日,济南市旧城开发投资公司宣布,将投资15亿元修建济南火车 站北广场,工程主要目的是缓解日益增加的火车站旅客人数和周边交通压力。
D.《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的髙明之处在于小说里所写的不仅是—个爱情故亊,更是一种时代氛围,以及对造成这种堕落氛围原因的反思。
三、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又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
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 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漸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 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 。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 、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知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为防止逃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这就破坏了工商业机制,故生产事业只好转入农村。
在农村生产须有集散功能,因为农村工业产量不大,物品集散的机制可以形成全国性的经济网络。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织成了全国经济交换网,这使得中国经济被整合为一,直到19世纪40年代海运通行以前,中国的经济网络 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
再次是文化方面的整合。通过察举制度,各地精英都汇集到中央,而中央又有学校。在汉成帝时,博士弟子约有3万人。在中国统一尚表完成时,有些学者已经在做文上的整合,如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淮南王刘安编《淮南子},董仲舒编《春秋繁露》,司马迁作整体历史的构建工作……这些成果共同构成了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
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三个层面兼括并至、无所不包的大系统才使得汉朝文化能够兼容并蓄,各地不同的人群愿意留在这个大系统中,也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以汉人自居。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多认同自己是汉人,汉朝将各种不同来源、不同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了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B.汉人的名称从汉朝 而来,汉朝对中国的意义更是一个共有身份的认同,这是历史上其他朝代未能做到的。
C.和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不同,中国人不分族群,而是以文化来定义。
D.因为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所以“汉人”这种身份认同 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1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各地的精英都可以进入统治集团,政权不再是功臣集团私有。
B.汉朝察举制度为政治统治集团打下了基础,同时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
C.汉朝政府并没有主动整合全国的经济网络,但当时农村的物品集散机制却无意中织成了全国经济交换网。
D.汉武帝时代形成的全国经济网络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直到19世纪40年代它才因海运通行被取代。
17.根据原文内容,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武帝时实行严酷的税收政策,破坏了城市的工商业机制,逼迫民间的生产事业转人农村。
B.汉朝的察举制度使 得中央能够汇集全国各地的精英,这在促进中国文化整合方面功不可没。
C.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的构成源于汉代很多学者的努力,如吕不韦、刘安、董仲舒、司马迁等人。
D.在政治、经济、文化系统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朝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同时也获得了中国人几千年的认同。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9分)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 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 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
摘编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 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D.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举贤荐才。即使他举荐的人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他还是连上奏章推荐,唯恐被举荐的人仕 途不通达。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五、名 句默写:(20分)
2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23、《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24、《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
25、----------------,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26、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
27、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28、-----------------------,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
29、---------------------,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3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31、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宠命优渥,-------------,有所希冀。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32、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 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0月高二语文答案
1-5   dbbdc
6-10  dbdac
11-15  dcadc
16-20  dcbcd
21、(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世宁于是骑马急速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
2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23、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4、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25、鹤汀凫渚,即冈峦之体势。
26、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
27、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2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
29、适莽苍者,宿舂粮
30、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31、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32、作文略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1493年)榜进士。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被任命为德安推官。歧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
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 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 ,掠夺财产,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世宁于是骑马急速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
(他)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世宁恼火极了。正德九年(1514年)三月就上书说:“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世宁不可。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江西来。潘鹏把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捕世宁。李承勋当时是浙江按察使,暗中保护了他。世宁于是逃出,去到北京,自己投案住进了锦衣卫的监狱。
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最后无人理会。关押了一年 多,谏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刑寰等人递上奏章搭救他,(才把他放出,)贬往沈阳戍守。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起反来。世宁从贬戍地被重新启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往巡抚四川,因为父亲去世回乡守孝去了。
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 ,疾恶 如仇,而推荐贤人,却惟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副使施儒、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压制,他都连章推荐。(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不苟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桂萼感激他,想拉他一把,让他帮自己的忙,世宁却不肯附合他们,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朝中大臣都忌恨他。好在世宗皇帝对他始终恩礼不衰。
九年(1530年)秋天去世。被追赠为少保,谥号端敏。 (113.220.8.10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