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课、午自习与课间8分钟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     2002-11-05     柳拉 

 

  最近从几位家长朋友那儿听到若干新词:“延长课”———学校通知家长,将在周末开办培训班,学生自愿参加。我的朋友觉得孩子负担已经够重,就没报名。后来才知道,周末的培训班并非增加课外内容,乃是正常教学进程的一部分,谓之“延长课”。不上延长课,就意味着孩子要落课,所以朋友乖乖交了钱,星期六一大早就把孩子叫起来去学校上课。“午自习”———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中午上自习。对那些中午不回家的孩子来说,午餐后的时间本可以自由活动,但老师觉得孩子太“闹”,于是创造了“午自习”,让学生都在教室做作业。 

  “课间8分钟”———为了挤出更多的课堂上课时间,10分钟休息缩水为8分钟。 

  三个新词都给人一种紧迫感,让我想起列宁的名言:学习学习再学习。不过我想革命导师的意思是,人这一生中要不断学习,而不是除了睡觉、吃饭,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要学习。特别是成长中的孩子,必须给他们留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能用学习把他们的全部时间填满。 

  为什么孩子需要自由支配的时间? 

  首先,这是孩子身体健康的保证。试想,在一个满满当当的教室里学习了四五十分钟,空气已然污浊,10分钟的休息,学生可以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喝水上厕所。减少两分钟,看上去不多,但一个学校有那么多班级,一个班级有那么多学生,少两分钟就可能有很多孩子上不成厕所喝不上水,这对孩子的身体肯定有影响,也不利于孩子专心学习。而孩子一吃完饭就趴在桌上写作业,也是不卫生的,长此以往,还不得胃下垂? 

  其次,在午间和课间这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学生之间可以交流交往。现在城市里大都是独生子女,学校对他们而言,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同龄人交往的场所。这种交往可以满足他们排遣孤独、减轻压力、分享情感、获得关注、寻找归属等多种心理需要,也能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如果不给他们交流交往的时间,孩子无法在同龄人中发展出友谊,增长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再好,充其量是一个孤独的天才。这样的人,不仅自己活得不快乐,还可能发展为心理障碍,给他人带来痛苦和伤害。 

  第三,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才可能去探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为学习提供内在的动力,也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好奇心、探索欲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但在“被规定”的状态下,它们只能被扼杀。 

  第四,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现在很多人抱怨孩子的独立能力太差,依赖性太强,这当然有父母包办过多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孩子们所有时间都被占满了,想自己操心都不行,自主性怎么能发展起来?“减负”显然已经彻底失败了,作为家长我们只能叹息。学生负担重,固然有竞争激烈等原因,但我觉得,在我们的文化中,始终没有把孩子当成“人”也是一个原因。我们把孩子的成长窄化为“学习”,把学习窄化为课堂和书本,用孩子的身心健康赌孩子的未来,甚至完全忽略了他们作为人的生理、心理需要。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校长对升学率负责,教师对成绩负责,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呢?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