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魂》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手机版


                                           杜红姣

    细读《秋魂》,文中那优美的画面吸引了我:缤纷的色彩,慈祥的风儿,飘落的秋叶,无不把人带人一个美妙的意境之中。

    从宋玉的《九辨》起,写秋的诗文,如满地黄叶,堆积在文坛的每一个角落。“悲秋”一直是这些诗文的主题,如:宋玉的《九辨》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欧阳修的《秋声赋》中:“悲哉,此秋声也。”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直至现代诗中,都有无数悲秋的画面。这些景物是黯淡的、萧条的,其构建起来的艺术氛围无疑是沉郁而又苍凉的。

     而刘增山的《秋魂》却一改常态,从一开始就寻求另外一种能够歌咏“秋”的方式。

    “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着一个成熟的头脑。”在文章开头的题记中,作者就把自己对秋的赞美之情毫不保留地呈现给了读者,并且在行文之中,一层层地把现实生活中的秋到意识形态中的秋展示出来。“秋实·秋色·秋味”这三节可以说是实写:成熟的果实经历了风吹雨打,光照日晒;装扮秋天的色彩缤纷美丽;酸、甜、苦、辣各种味道更是融人秋天的收获之中。

  “秋风”和“秋叶”不仅从表层对秋进行描写,更对秋的内在品质进行发掘。欧阳修笔下那使“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秋风,变得仁慈多情;那飘落的秋叶也不再把秋带人“满地黄叶,秋声四起”、“其声凛冽”、“其意萧条”(元好问《秋声赋》)的景象之中,它默默奉献,化作春泥,以期有一个更美的明天。

  “秋土”和“秋景”让我们感受到土地不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有机物无机物的聚合,而是孕育并呵护万物的母亲。她的胸怀是如此温存、慷慨。同时她还让人们领悟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这不正是慈母般的情怀么?秋天的景既暗示着秋本身是成熟的,也印证了作者题记中所言“它有着一个成熟的头脑”,它有着一颗博大的胸襟,这就是秋魂。

    品读《秋魂》,为作者那优美的文笔,细腻的描述所吸引,更为作者那种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所折服。由传统意义上的“悲秋”到《秋魂》中的“赞秋”,可以看出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正是“秋魂”之所在。

    亮点探究

    1.“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照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这两句所蕴涵的深意是:不经过风吹雨打,不经历艰难困苦,是达不到理想的彼岸的,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在我的收获里,充满着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不信,就请去问问那饱经忧患的庄稼人吧!”这句话给人的启示是:要想有一个丰收的秋,必须有一个勤劳的春,如果虚度年华,不去奋力拼搏,那么就永远没有成功的一天。

    3.“既然生命已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开头,就当有一个不寻常的结尾。”这“不寻常的开头”和“不寻常的结尾”指的是:秋叶一生劳作,无私奉献,抚育枝条。如今,当神圣的使命已完成时,它又悄然离开枝头,化作肥沃的土壤,报答大树的恩情,为来年的丰收作准备。正是“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人们啊,在你播种时,最好先想想秋天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吧!”这句话给人的启示是:正如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希望将来有一个好的收获,就必须播下诚实的种子。不然,等待你的只会是一片荒芜。

    5.“秋天听了摇了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由秋天的五彩缤纷可以联想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仅有一种色调,那生活该是何等苍白无力。

     6.《秋魂》中个人情态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古来悲秋的诗文颇多,以秋景人诗人文者更多,但一般都是借秋来抒发或烘托萧瑟、肃杀、冷峻、悲怆的情感或氛围。杜甫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都属此类。至于以秋来表达凄清、悲切的作品,也是相当丰富的。《秋魂》也是借秋抒情,写实写虚,写轻盈写成熟,都一反前辈关于秋的立意,而赞美秋的多姿多彩、多滋多味,从深层次上探讨了生命的来源、生命的尊严和生命的责任,成功地将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如行云流水般地展示出来。

    7.《秋魂》有序转换的变化之美:文中的题记与七个小节有序转换,形成了一种摇曳之美。题记统领全篇,“秋实”延伸出“秋色”、“秋味”,“秋风”引领出“秋叶”、“秋景”,由对生命表象的探讨深入到对生命来源及其尊严的理解。这本是有序的结构,但文章在表述过程中,又将之打破,造成文本阅读与欣赏习惯的对立,呈现出一种文化之美。同时,文章在行文过程中三种人称不断转换,在形式上推进了这种由有序转换所形成的摇曳之态。

                    (湖北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430060)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10月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