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不同学术领域的美丽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     2002-10-21     

 

  10月18日上午,姚期智在2300名大学生的惊呼声中走上北京大学的讲台。作为首位荣获图灵奖(该奖设于1966年,素有“计算机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华人科学家,姚期智与另两位获奖者一道,应邀参加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办的第四届“21世纪的计算”国际学术研讨会。“哇!好年轻!”是学生们给这位生于1946年圣诞前夜、仍旧一头黑发的科学家的评语。姚期智的心态的确年轻。当记者问到“56岁科学家的科学生命还有多长”时,话音未落,他立刻纠正:“我才55岁,还没到56岁。” 

  可1972年,26岁时的姚期智却觉得自己“已经很老”。这位刚刚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年轻人作出了一生中的重要决定:放弃苦心钻研8年的物理学,转而投向方兴未艾的计算机技术。在很多人看来,这非常可惜:姚期智在物理研究方面的前途看起来很不错,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格拉肖·S·L(Sheldon Lee Glashow)是他在哈佛的导师。可姚期智不这样认为:“就能力和性格而言,我更适合搞计算机。物理看重直觉,你必须知道问题的正确答案,求证也许不严格;可数学,包括计算机,就算知道答案,用处也不大,你必须去证明。我发现自己的论证能力在计算机领域更受重视。” 

  1973年,姚期智进入素以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深厚积淀而闻名的伊利诺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两年后,他如愿以偿。“我有自己的独门秘诀。”面对着同学们“怎样才能两年拿下第二个博士学位”的提问,姚期智透露:“因为我太太储枫在伊利诺大学任教。”当年,正是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数学的太太为他打开计算机世界的大门。 

  玩笑归玩笑,姚期智认真总结:自己的长处在于勇于批判自己。如果看到一种好的方法或是问题,即使不懂,也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早些年,总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个工作比上一个要好。“这就如同吃了一个好东西后,总想吃更好的东西。”如今姚期智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每个时期每个领域都有一些出众的年轻人,即使现在你比不上他,只要你让自己的作品更好,就能赶上他。” 

  随后,姚期智一直在名校中“游荡”:从麻省理工学院,到斯坦福大学,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到普林斯顿大学。1986年至今,他一直任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在许多人看来,搞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是一项非常枯燥的工作。可姚期智却认为“做研究是件很舒服的事情,时间都是自己的。”真正的乐趣则在于,一是有美感,无论物理学还是计算机学的研究,都可以从研究中体会到美丽;二是在钻研的过程中,每想到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与众不同的观点时,最快乐的瞬间旋即来临。作为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姚期智认为,年轻学子们不要只把目光局限在自己的学科,应该不断学习其他事情。“有如此众多不同的领域的美丽,如果限制欣赏美,那是一种遗憾。”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格拉肖曾经告诉自己的学生姚期智“要大胆、创新,想法才不会很‘原始’”。这种做学问的基本精神驱使姚期智不断向新的学术领域发起冲击———在数据组织、基于复杂性的伪随机数生成理论、密码学、通信复杂性乃至量子通信和计算等多个尖端科研领域,他都做出了巨大的、独到的贡献———多年来姚期智所发表的近百篇学术论文,几乎覆盖了计算复杂性的所有方面。 

  因为对计算理论做出了诸多“根本性的、意义重大的”贡献,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决定把2000年度图灵奖授予姚期智。此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及科学院院士等光环也都戴在他的头上。姚期智并不认为这种荣誉代表成功。在他看来,成功意味着作出超乎自己能力的事情。对他而言,一生中最成功的两件事,一件是获得图灵奖这个“比较重要”的荣誉,尽管它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很大”。他看重的是图灵奖对所有海外华人的激励意义;另一件事是娶到了太太储枫。“说这句话的时候太太就坐在我身边。”姚期智又忍不住开了个玩笑。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