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渴望有座“心灵关怀”的桥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中国教育报 2002-10-16 沈阳市光荣中学 盛夏 现在,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较之过去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如果真正走近教师,了解教师,你会发现,教师最渴望的是得到心灵的关怀。然而,现实并不尽如人意。 封闭的教育环境使教师成为远离社会的人,思想变得陈旧、保守、狭隘。为了追求升学率,许多学校不但成天看着学生,不让学生接触外界事物,大搞封闭管理,连教师也不例外。教师普遍感觉紧张,上下班时间被延长,甚至让教师在教室里办公,理由是便于管理学生。这种管理使教师成了“管家婆”,对外界新鲜事物一无所知,如果问问他们关于“知识经济”、“电子商务”、“网络教育”、“基因工程”等话题,他们知之甚少。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和做其他工作的一些老同学和朋友接触,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好像不是同时代的人。长此以往,教师的视野越来越狭窄,越来越脱离实际。这样的教师怎么能胜任新世纪的教育工作?教育环境的开放刻不容缓。开阔教师的视野,给教师“松绑”,这样不仅是为了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面对整个社会对学校应试教育的批评,真正感受到心理冲击的是教师。“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其实何尝不是“老师的命根”。教师考核、职称评聘,都和学生的分数挂钩,学生为了成绩在受累,可是教师又何尝不是呢?学生累,教师同样不轻松。教师也真想给学生减负,可是成绩下降了,不仅考核、评聘过不去不说,可能连饭碗都砸了。学生可以不排榜,可是教师的榜还是有人明里暗里在排!一所省重点中学搞了几年的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可是各种活动耽误学生学习时间,又不补课,学校的升学率下降了,被另一所学校超过。这也难怪,练十项全能的当然不如专攻短跑的跑得快。而学校、教师却承受着社会、学生家长的指责。没办法,只好砍掉一些很好的活动全力应试,开始补课。也许谁都知道补课不是最好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办法,但事实上它却是最简单而且最见效的提高成绩的方法。既然就考跑的快,天天苦练长跑总是会提高成绩的,胳膊练得再结实又什么用呢?面对减负,教师一脸无奈。 每个学期教师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考核。这些工作对教师是个督促和促进,但是现在的检查、评比常常是一个检查通知下来,教师就要进行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准备,做公开课,写论文,补材料,搞卫生,大做表面文章,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身心疲惫。 义务补课,下班家访,被认为是教师甘于奉献精神的体现而受到社会的赞赏,而作为教师的工作之一,这些难道就不应该得到报酬吗?为什么各行各业都不准无偿占用员工休息时间,否则必须付给成倍的报酬,而教师就可以不给?只是因为他们是“教师”?教师就不需要养家过日子?就不需要看病、买房?而对于提高教师素质的继续教育,则要么让教师去补学历,要么去学早已被淘汰的DOS,而真正对教育教学有相当帮助的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却很少被受到重视。只是一味强调教师自己转变教育思想,探索教育方法和为人师表。 最令老师害怕的就是学生们的安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最怕的是学生在自己看不到的时候出了什么事。因为孩子在学校出了事(甚至延伸到上下学路上,寒暑假期间),学校、教师就成了被告。不管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进行了多少次的说服、教育,不管是否是学校教师的管理范围,也不管是否是学生擅自行动所为,总之学校承担后果,教师们真是诚惶诚恐。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工程师的心理压力谁来解决呢?教师毕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他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人,他有着常人一般的七情六欲。人们对教师的要求高,可以理解。但教师也渴望社会各界对他们的理解。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带着心理压力投入工作,如何能教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学生?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