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姚娜 学习目的: 1、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3、训练朗读,领悟积淀语感。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训练朗读。 学习难点: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 教具:幻灯机 学习过程: 一、整体把握 1、老师范读《敬畏生命》。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思考:(思考的问题都由多媒体放映) 1 我们从出生开始,2 就不3 停地接触到各种生命,4 但是作者为什么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思考后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因为这一次他“真的看到了”那群种子“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这生命让“我感到诧异和震撼”,让我“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状的敬畏。”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让我觉得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 ②作者为什么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思考后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 生命的“投资”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壮举”。成千上万的种子在不分昼夜的飘散,却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为生命,所以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 二、品味语言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一段,老师指导。(思考的问题都由幻灯片投影) 思考:①“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 ———为什么用“长得不能再长”,而不用“漫长”或“很长”之类的词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长得不能再长”说明长到了极点,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若换成“漫长”“很长”则表达不出这种效果。 ②“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颗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 ———若把起其换成“我起先…,忽然发现湖边有几颗正在飘散一些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白色的纤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定语后置,以示强调。若把定语还原,则不能突出纤维的特征——“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第一段。 三、四人小组朗读剩下文段(每人一段),小组互评。 小组内积极讨论(按老师的方法设计问题,品味语言,特别是对表现作者敬畏生命的语句重点品味),老师巡回指导。 全班交流,老师引导,补充小结。 板书: 敬畏生命 第一段:(第1~2节)无意中发现植物靠风力播送种子、繁衍生命的现象感到诧异和震撼。 观 第二段:(第3~4节)抒发心底强烈的触动。对生命产生敬畏、折服 感 第三段:(第5节)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级组统一练习(油印) 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意识领悟。 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3、训练朗读,领悟积淀语感。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训练朗读。 学习难点:能对生命加深理解。 教具:幻灯机 过程: 一、整体把握,积累语感。 1.师范读《热爱生命》 2.学生自己放声朗读,品味下列语句,并根据自己的体验,看看能否加以补充或扩展。(幻灯片投影下列文字)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只有乐于生的人才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3.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发言讨论,老师点评。(注: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无需统一观点) 二、积累与扩展 1.把成语“浑然不觉”、“无以名状”、“惊心动魄”、“风和日丽”、“枯燥无味”、“躁动不安”、“稍纵即逝”抄在卡片上,并领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将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段摘抄下来,并背诵。 三、小结:(略) 板书: 热爱生命 第一段:从生的角度阐述应怎样看待生命、活得充实 生 死 第二段:从死的角度阐述应怎样抓紧时间、留住日子 死 生 作业:1.从文中再找几处语言来欣赏品味。 2.观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 课外作业: 举行一次班级演讲赛。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出发,谈谈: 对于生命,我们是由“敬畏”到“敬爱”,还是从“热爱”到“敬畏”? 后记: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