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的由来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人们全艳羡欧·亨利大名的荣耀,但有多少人能想起它酸楚的由来?

  爱德华·拉罗克·汀克(肖聿译)

  欧·亨利的真名是锡特内·波特。1896年,德克萨斯大陪审团以所谓侵吞一家银行存款的同谋罪对他进行控告,于是他乘上火车奔赴县的首府,打算前去自首。但是旅途上他被自己出类拔萃的想象力吓坏了,丢人现眼、身陷囹圄的可怕场景一直在折磨着他,他没有勇气在县城下车,就继续乘车前行,一直来到新奥尔良。新奥尔良是通向美国中部几个风景如画的州的门户。一进入这几个州的界线,逃犯就可以免于引渡了。

  在新奥尔良,恐惧驱使波特逃向更远的地方,他乘船来到了洪都拉斯。这里,法律的追究虽然解除,但他却变得极为怀念故土,以致他终于决心回国去面对审判了。他重又回到了新奥尔良,可又变得胆怯起来,但他还是留下来了。城里当时有一家人人皆知的酒吧,大家都叫它“烟厂酒吧”。酒吧的老板名叫亨利,他比同行高出一筹,因为他懂得给报纸记者们搜罗一条条消息,这对他们极有用处。各家报纸的记者常常光顾这个酒吧,看看亨利有没有新的消息。所以,这个地方便成了人们公认的报业俱乐部了。身为作家的锡特内·波特也被这个地方所吸引。

  一天早晨,波特看见两个人站在酒吧的柜台旁边,一个是为《民主时代》工作的艺术家思斯特·海普纳;另一个是年轻记者比利·包尔。波特过去跟他们一起喝酒。他们东拉西扯地聊了几句以后,波特转身对老板说:“欧,亨利!再照样来一份!”几个人等着,波特从口袋里掏出一篇稿子说:“弟兄们,瞧,这是我写的。

  我不想署上自己的名字,我用个什么名字才好呢?”

  海普纳平静地说:“你干吗不干脆署上‘欧·享利’呢?天知道,你不是常常把这个名字挂在嘴上吗?”

  波特笑了,当时他并没把这个玩笑放在心上。后来,他进了监狱。在一间又小又脏的单人牢房里,他写了一篇无与伦比的短篇小说,然而署名却使他绞尽了脑汁,因为这名字必须掩盖自己的身份和耻辱。蓦然间,他脑子里闪出了“烟厂酒吧”里那个快乐愉悦的场景。波特伸出手,拿起面前的稿子,在上面签上了——欧·亨利。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