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贵州 王大荣 问 《为了忘却的记念》第三部分有何作用?如何让学生赏析这一作用? 答 该部分虽然仅有两段5句话,却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曰承上启下,二曰交代关系,三曰暗接照应。 启发学生思考并释疑: 一、为何本部分如此简短却单独构成一个部分?它在全文结构中有何重要作用?通观上下文,第一、二部分主要叙写白莽、柔石被捕前的文学活动和革命活动,第四部分则主要叙写这些青年革命作家被捕后在狱中的情况和很快惨遭杀害。显然,“但不久,他们竟一同被捕”一句,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将几个青年革命作家被捕前后的情况衔接起来了,使之浑然一体。 二、作者在一、二部分何以用大量笔墨叙写与白莽、柔石的交往和友谊?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本部分介绍“直到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之后,我才知道我所认识的白莽,就是在《拓荒者》上做诗的殷夫”,又说“有一次大会时”,“我”带了一本德译书准备送给白莽“由此练习德文”,“然而他没有来。我只得又托了柔石。”原来,鲁迅和白莽、柔石是“左联”文化战线上的战友、同志,共同以文学为武器向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宣战。 三、鲁迅的散文以构思缜密著称,其中暗接照应之处自然巧妙,不着斧痕,本部分哪些语句与上下文照应?其一,“我便带了一本德译的,一个美国的新闻记者所做的中国游记去送他,这不过以为他可以由此练习德文”,照应上文“因为他的原书留在我这里了,就将我所藏的两本集子送给他”。朴实的叙述,流露出鲁迅对青年作家热忱的关爱和培养。其二,“然而他没有来。我只得又托了柔石”照应上文“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再次表明了鲁迅与柔石之间相互信赖的亲密友谊。此句还暗接后文柔石狱中来信“现亦好,且跟殷夫兄学德文,此事可告周先生;望周先生勿念”。其三,“我的那一本书,又被没收,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了”,照应前文“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暗投了”和“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的呢,这岂不冤枉!”语气中饱含着无可奈何的痛惜之情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厌恶、鄙视意味,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白色恐怖的无比愤慨之情 人教网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