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话题:舍弃事业陪儿读大学值吗?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生活时报     2002-09-17     记者 庞永厚 整理 

 

  近日,两条有关母亲陪子女读大学的消息颇为引人注目。一是西安的一位女士辞去一份不错的工作来到广州,要赔今年考入广州某高校的儿子读完4年大学;二是云南某大学的一位女生从小受到父母百般宠爱,大学第一个学期也是母亲从外省千里迢迢来到昆明陪着读的,然而,由于从小在生活上的依赖性太强,在没有母亲陪读的日子,她的生活完全乱了套,最后让一位不怀好意的男子“乘虚而入”,先后多次遭其骚扰。日前,该男子甚至采取威胁、恐吓、“寻死”等方法轮番向这位女大学生施扰,迫其“就范”。

  这两则消息折射出同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就是如何看待近些年愈来愈盛行的“陪读热”。有关人士认为,陪读对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来说,无疑在其生活中能起到良好的照顾、约束与引导作用。然而,对于事业上正处于高峰期的家长来说,忍痛辞职陪子女读大学,做出这种选择到底值不值,的确是一个需商榷的话题。另一方面,由陪读导致的孩子依赖性强、适应性差以及人格缺陷不善交际等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父母照这样“陪”下去,势必将来得陪着子女一块去找工作。

  忍痛辞职陪儿子读大学

  日前,西安的阎女士辞去一份不错的工作来到广州,要陪儿子李峰(化名)读完4年大学。

  据新快报报道,阎女士今年49岁,她的儿子李峰(化名)是今年广州某高校的新生。阎女士辞职陪儿子读大学主要缘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要对孩子做出补偿,二是担心孩子走上歧途。

  阎女士从1985年开始一直从事新闻工作,曾经转战南北,来广州前她是《国际经贸报》陕西记者站站长。因为职业的关系,阎女士经常出差,她一年只有1/3的时间能陪孩子。儿子3岁时,她和丈夫离了婚,小李峰7岁以后就跟着奶奶生活,一直到考上大学。

  阎女士说:“我欠孩子的太多了,现在我要对孩子做出应有的补偿,我要让他很快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

  谈到担心孩子走上歧途,阎女士说:“我也曾经矛盾过,是否该让孩子到广州来?广州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孩子是不是能够适应这里的生活?会不会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会不会走上歧途?这些我都仔细考虑过了。为了孩子的前途,我决定牺牲自己,陪孩子一起到广州读书。”“说老实话让我抛弃自己的事业,确实有点不忍心,可和孩子的将来相比我觉得值。”“这么大年纪在广州我也不指望找到什么好工作,就是做校对我也心甘情愿。”

  然而,阎女士说自己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她说:“我一直注意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一个人生活没问题。”

  对于母亲的决定,儿子李峰说:“有妈妈在身边当然好一些,可以多点照顾。”

  这种“牺牲”值得吗

  对于西安的阎女士辞职陪读的举止,中山大学教育学教授欧阳永忠认为:“她这样做是因为对孩子一个人在外地生活不放心,毕竟对于一个不到20岁的孩子,其心理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还需要引导。母亲在身边,孩子可能会有依赖感,但是否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同时,欧阳永忠教授不无遗憾地指出,这位母亲在其事业处在“黄金期”时,能够舍弃事业来陪伴儿子读书,这种牺牲精神尚不多见。

  的确,在近几年出现的这种“陪读热”中,有多少父母为此丢掉工作,荒了事业与生意,甚至婚姻出现变故,恐怕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其中的酸楚,只有他们体验最深。

  中国教育报曾刊登“一个陪读母亲的自述”一文,说的就是一个母亲提前退休陪孩子在省会读了3年高中,虽然孩子考上了大学,但“不甘寂寞”的丈夫却离她而去。虽然这是因“陪读”而衍生的一个特例,但本应事业、家庭、孩子几者兼顾,却因“陪读”到头来落个“一无所有”者,岂不是付出的代价太大。这种现象,着实值得深思。

  依赖性太强埋下祸根

  陪读究竟能为子女带来什么?也许,云南某大学的一位女生的遭遇能作为最好的诠释。

  据云南日报报道,9月1日本来是学子们迎接新学期的日子,但云南某大学的学生玲玲(化名)在新学期刚入校园时,竟先后多次遭遇男性骚扰,对玲玲一厢情愿的田力(化名)连日来采取威胁、恐吓、破窗而入、下跪、以头撞墙“寻死”等方法轮番向玲玲施扰。玲玲在痛苦、无奈的情况下向有关单位求助。她说:“我从来没有这么害怕过,甚至有时整夜不敢回宿舍;我担心他会毁了我的学业、前途和人生……”

  原来,玲玲出生在干部家庭,优越的家庭条件使她从小弱不禁风。作为父母惟一的女儿,玲玲从小受到百般宠爱,洗衣、做饭等家务活父母从不让她插手,2000年玲玲考上云南某大学后,母亲仍然从外省千里迢迢来到昆明为女儿陪读了一个学期。

  去年初,玲玲开始了平生第一次独立生活,从不会洗衣做饭的她,肚子饿了也不知从何下手,思念父母的心情越来越浓,每当无人时她只会一个人默默流泪。

  就在玲玲最寂寞的时候,田力闯入了她的生活。田力陪她聊天,每逢周末,更是殷勤地前来帮她洗衣服。在田力的帮助下,玲玲独立生活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也淡了。直到有一天,田力突然向玲玲提出“过分要求”时,玲玲才恍然大悟他是别有用心。

  玲玲无奈地说:这都是平时依赖性太强埋下的祸根。然而,父母包办一切的做法乃至不远千里前来陪读大学,对孩子的这种极强“依赖性”的建立,究竟起了多大的“催化”作用?!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