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角度看“暑假补课”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2002-09-11 江苏省金湖县中学 卢军 高考成绩揭晓,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学校自是硕果累累,风光占尽,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也为之嘉奖请功,这样的学校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让人们再一次领略到了“名校”风采。 值此大好形势,针对人们对应试教育的抨击,有人写文章为应试教育翻案:如果我们不搞应试教育,那学生的前程在哪里,教师的成就在哪里,学校还有什么发展,国家又怎能得到急需的建设人才?并引证,某西方发达国家鉴于自己科技竞争能力下降,也在反思自己实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准备学习我们的应试教育经验云云。总之,应试教育利国利民,要重新“审视”。 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实践。于是我们看到,借着高考提前这股“东风”,今年全国中学生的暑假大大缩水,许多学校连一个月都没放到就让学生在炎炎夏日里“自愿”补课了,暑假成了名符其实的“应试暑假”。虽然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育专家信誓旦旦地说高考提前不会妨碍高三教学进度,高三没必要提前开学,但这股补课潮还是“名正言顺”地以不可阻挡之势波及到了高一高二甚至初中。 与往年不同的是,许多声名如雷贯耳的“名校”也赶来趟补课的“浑水”,教育主管部门亦一改以往声色俱厉地发布“禁补令”而沉默暧昧,学生们更是由以往的厌烦补课到“欣然”接受。武汉某名校的学生们就说暑假能放十来天休息一下足够了,况且其他学校也补课,学校如果不组织我们补课,我们还会觉得心里不安。应试教育的强大声威和神奇魔力,耐人寻味。 由此我想到了经济学上的效率问题。在高三教学一线干过的老师都知道,用两年学完高中课程,用剩下的一年突击高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为了一场考试,为了一个分数,让全国几百万青年学子花费一年的“黄金岁月”,通过大面积补课、通过牺牲学生假期来延长“绝对学习时间”以提高应试成绩,我不知道,这与资本家通过延长“绝对劳动时间”以追求“绝对剩余价值”何异?这样的低效率简直是浪费学生的生命! 经济学上有个“机会成本”的概念。说的是,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作出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当我们面临两种以上选择的时候,我们通常都只能选择一种,这就必然要放弃其他各种机会。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被放弃的机会就是我们付出的代价或“机会成本”。 再看看我们为应试教育付出了哪些“机会成本”。现代学校有点类似大工业的生产车间和装配流水线,标准统一、范式单一的紧张校园生活极易使学生成为毫无特色的“标准件”。正是基于现代学校这一弊端,现代教育制度设计了假期,所以,假期绝不仅仅是紧张忙碌之后喘喘气、松松绑的休整阶段,它更是学生们舒张个性、自主自在、自由发展的难得时间。不少有教育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经过一个假期(特别是漫长的暑假),学生们“别样”的经历和体会使他们进步成长很快,象换了一个人,而且一些技能也只有在假期里才有条件学会。而现在,应试教育当道,假期严重缩水,学生自我成长的机会被剥夺,自由发展的空间被压缩,更多的时间被纳入同一个应试教育机器的模子里,成为毫无特色的“标准件”,失去了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别样”人才的机会。 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最成熟的黄金时间,也是获取新知、发展思维、开阔眼界、提升自我的最佳时机。可现在这些时间被用来对学生进行一轮轮大容量、超强度、高密度、低水平重复的“狂轰滥炸”以期提高分数,青年学生特有的激情、敏锐、创造、灵感等最宝贵品质必将被这种漫无边际、毫无趣味和新鲜感的“轰炸”破坏殆尽,不可避免地使他们对本应充满创造魅力的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越来越缺乏求知和探索的激情,只知道被动的去接受指派,因为总是有没完没了的指派使他们不得不去追逐更高的分数。他们没有时间也不知道去思考些社会问题,去自主的研究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导致他们放弃自主思考,放弃自主探索。这种对教育生态环境“杀鸡取卵”的掠夺和破坏是应试教育最大的“机会成本”,它与那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思路如出一辙。 有人说应试教育功不可没,它至少把那么多的学生送进了大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精英人才。把应试教育提到为国家民族作贡献的高度多少吓得有点让人不敢“接招”。且不说我们的精英人才是不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许多人才恰恰是应试教育的“叛逆者”),即使你搞应试教育出色,把更多的人送进了大学,你不是喜欢“登高望远”看问题吗?那我告诉你,应试教育是“零和游戏”,好象打麻将,三家输一家赢,三家输之和等于一家赢之和,总和没变。每年国家上大学的人数固定不变,应试教育只有一个赢家,你只不过是用“非常手段”挤占了人家的指标而已,于国家民族何益?如果考虑机会成本,应试教育越成功,国家损失越大:多了几个考试英雄,少了许多创新人才。 必须看到,选择了应试教育,培养出一些“精英”人才是以放弃了素质教育为代价的。而素质教育则是“多赢”的,每个人都能够在素质教育的体制、方法、观念上得到全面、完整、因材施教的智力开发和素质培养。这样,在总量上我们可以出更多、更好、公民素质更高、心理更健全、品类更繁盛、专业更出类拔萃的人才,而不是绝大多数人被迫沦为应试教育下培养“精英”的“陪读品”和没有多大用处的“考试机器”。 没人说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但一切为了考试,而且以牺牲学生全面发展、自由成长为“机会成本”的应试教育绝不值得提倡。如今,高考这根“指挥棒”已在改变方向,只让学生死读书或学点皮毛的东西已经不管用了,考试成绩的好坏将越来越有赖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才实学。而真才实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视野、阅历、阅读量等都有直接关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即使没有条件“行万里路”,把假期还给学生,让他们多接触自然,多了解社会,多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肯定是有益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重弹应试教育的老调,让假期缩水,实在不合时宜! 特别喜欢台湾校园歌曲《童年》的歌词:“……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山边那一条彩虹,什么时候才能象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着长大的童年。”现在的学生,他们还有这样的快乐,他们还有时间这样快乐吗? 救救孩子!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