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新语文读本》(《教师之友》讨论稿) (精华)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审视《新语文读本》及《手记》 

浙江省黄岩中学(318020) 陈万勇 

《新语文读本》的问世和《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的发表,的确是语文教育界乃至整个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在实践层面上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开拓性、建设性的探索,也在理论视域上对语文教育进行了深邃、宏阔、人性化的思考,但是,这种探索和思考远没有终结,也绝非完美无缺,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系统而理性的审视。 

一、不能缺席的赞扬: 

粗览读本,研读《手记》,诚如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所言,这套读物“是自五四以来最好的一套中学生语文读物”,这篇手记“既有对多年来语文教育探索实践经验的总结,也融进了作者长期以来对语文教育富有开拓性和建设性的思考”,它“标志着持续几年中国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已经有了一个丰硕的成果,标志着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探索的历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鉴于《手记》中已有不少明晰的阐述,韩军先生的“编者按”也有不少中肯的评价,笔者就从简概括,罗列于下: 

1、读本的编写抱着真诚的“为我们的孩子作点事”的理想,凭着严肃认真的做学问的态度,站在“树人”这一百年大计的高度,以极大的热情自发地“把《新语文读本》的编写作为一项学术工作来做”,这就从根本上摒弃了世俗的追求经济利益的出版意识,捍卫了学术的纯洁性、保证了读本的科学性和高质量。 

2、读本的编写者有着高远的立意,《手记》之(九)清晰地铭刻着他们的“梦想”——“为千千万万的幼年‘老村’编一套书,里面集中了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精华,这些孩子即使没有机会和条件读其他的书,只要有这一套书在手,也就会像当年的老村一样,通过反复阅读而步入文明的殿堂,并终身受益。”从读本选编的作品来看,编者的确为广大中学生奉献了一道精美而丰富的文化大餐,也能够让学生在包罗百味的宴席中获取“基本语言的启蒙和精神的启蒙”,从而较好地实现“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的编辑宗旨。 

3、编者的理念是先进的、科学的、人性化的。譬如,《手记》中“阅读就是对话”、“开发感官,发现世界的美”、“积淀与开发‘基本想象’”、“感悟语言文字的美”等一系列重要观点,相较于以前的论述,无疑是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突破;譬如,读本的“阅读建议”完全是一种“心灵对话”式的导读,极利于激活“读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包括学生集体)”四者之间的多重对话与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自我感知、自我分析、自我判断的基础上保持思想与人格的独立;譬如读本着意用“专题阅读”这一新颖的形式来实现语文素质的扩展与训练,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这些,都体现出编写者尊重阅读个性、塑造创新人格、提升精神境界的语文教学新思路和现代教育新理念。 

4、突出的文学性,是这套读本的显著特色。“爱”、“人与自然”等“基本母题”不仅“引导学生从美的文字中感悟到爱这样一种美的情感,着眼于美的情操的陶冶”,更“使每一个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提高到一个前所未的高度”;“阅读经典,走近大师”把一大批文学名家连同他们生命的轨迹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促使学生在对文学大师“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的作品的触摸中咀嚼到语言的美、感悟出心灵的善、发现着生命的真,最终“使年轻的一代从生命与学习的起点上,就占据一个精神的制高点”。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尊重,读本的人文性也因浓郁的文学气息而凸显。 

二、基于理性的质问 

毫无疑问,读本的编写者怀揣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的崇高使命和圣洁情怀开始了“我的一个梦”,但是,美好的初衷并不意味着预期的成功,读本的编写也绝非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当那一行行沁着墨香的文字最终嵌入崭新的纸页时,读本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来自读者的检阅与评判。下面,请允许我做一次没有必要但又不妨一做的假设。其一,《新语文读本》正如书名的界定,其功能就是作为语文教材的读本。其二,《新语文读本》僭越书名的界定,基功能跃升至教材的地位。那么,基于上述这两种背景,它的命运又将如何? 

无疑,当《新语文读本》的功能就是读本时,这种定位与编辑的思想完全契合,与它本身的实际也更加相符。但是,尴尬也就接踵而至。 

1、自身的实际功能和价值难以真正实现。我们可以用学术的精神和学术的标准来编写读本,但我们绝不希望自己精心打造的爱物成为一种博物馆中的藏品,也不希望它成为书架上的摆设,更不希望它成为仓库里的积存。从近几年人教社的新语文教材的使用过程来看,其读本的质量应该相当不错,但学生的收益是否与之相称,却不得不让人打一个问号。推究起来,其制约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①学生的学习时间十分紧张,人心的浮躁和社会的世俗使得读书愈来愈显得高贵和奢侈。②语文教材的任务要基本完成,课堂上很难抽出时间延伸到读本,读本自然是门前冷落鞍马稀。③学生重理轻文的倾向和功利主义思想十分严重,再加之语文学习周期长、见效慢,这必然导致学生的阅读需求不高,如果缺乏买方市场,再好的商品都难以体现其自身价值。④学生可读的课外文学作品颇丰,选择的余地极大,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新语文读本》不一定能满足其相关需求,况且,并非只有读本里的文章才能起到涵养精神的作用,读了其它作品也不一定就不能起到读本的文章所能起到的作用,再加之读本是成体系的,学生不一定有条件去进行系列的阅读,这样,读本的作用无疑也就划上了一个问号。⑤学生如何接触到读本,是靠行政的手段压下去,还是老师鼓励学生去买?学生是否有相应的经济能力(整套书的定价至少要比人教社的读本高出四成)?学生是否愿意去买?如果学生不能接近读本,编者“为精神打底”的良好心愿又如何实现?⑥如果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革新,或者整个教育的应试环境不能从机制上得以改善,学生就可能难以亲近语文,或者难以真正地亲近语文,如此,又何谈亲近语文读本?如果教师或学生挤不出课堂的时间,课余的时间又带着浓厚的功利色彩,他们也必然趋向应试,又哪来时间去真正读书、读真正的书?⑦编者的初衷的确不错,但如果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或者暂时不能理解编者的初衷,或者内心主动不接受编者的初衷,又该怎么办?毕竟,读本的编写难免一相情愿,更多的是专家学者书斋里的设想、学术上的构建,它是否真的能够通过学生的检验,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学生的喜欢,是否真的能获得预期的效果,这些都还不得而知。其实,在广西教育出版社组织的为《新语文读本》提意见的座谈会上,就已经发生了“中学生们并不完全买这些专家教授的帐,甚至对某些地方进行了‘攻击’”的事实。⑧读本尽管得到了韩军老师“标志性”和“革命性”之类的赞誉,但它文选式的编排体系同过去的编法并没有质的超越,只是在整体上有一根“为精神打底”的主线,导读设计更具有开放性和人性化,但是,它带来的结果就真的会天翻地覆吗?⑨为精神打底的提法固然很好,这可以医治情感的沙化、精神的贫血,但是,积贫积弱的学生现状能够采用这剂大补的汤药吗?换一句话说,没有结实的身体,能保证他们精神之底打得下去、打得牢实吗?⑩为精神打底如何与为身体打底更好地结合,两者究竟孰轻孰重,孰主孰次,份额如何确定?这些都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新语文究竟要不要训练,如果不要训练,学生只去读,只去感悟,风吹过之后,云就散了,读来的和感悟的也就酒肉穿肠过了,震动过、碰撞过的也就如同闪电划过天空就不见踪影了,积淀从何而来,精神之底又从何打起? 

3、新语文如何处理工具与人文的关系,也就是如何面对“精神涵养”与“言语实践”、“追求诗意”与“着意致用”的关系,是根本摒弃工具呢,还是把工具作为实现“诗意”的手段、通向“精神”的路径? 

显然,上述种种尴尬是定位于读本功能的《新语文读本》所难以绕过或解决的,那么,将《新语文读本》的功能定位于课本又如何呢?这里,我们撇开其它外部因素不论,只从内在来探讨、分析其可行性。我以为,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发展是评判一套教材的质量最为重要的尺度。那么,《新语文读本》是否又能经得起这个关键标准的称量呢?我以为,它至少存在着以下几点致命的缺憾。 

首先,它缺乏基本的智能训练目标。不可否认,读本和《手记》体现了许多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但语文能力并不是一种虚幻的,而是有着自己学科的基本智能序列目标,并且还必须是科学和系统的。 

其次,它缺乏基本的能力训练体系。能力的形成必得益于训练,我们不能谈训练而色变,也不赞成“据说每篇文章后面,只有启人深思的阅读建议,没有一个训练,没有一个习题,当然更没有思考的标准答案”的做法。其实,不仅应试教育需要训练,素质教育同样需要训练,因为能力的生成就得训练,别无它途。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训练,而在于我们如何理解训练,有什么样训练目的,构建什么样的训练体系,运用什么样的训练手段,我们反对的是那种赤裸裸的功利化的训练,需要的是那种科学高效的系统化的训练,唯其如此,能力才能落到实处。新语文强调感悟的确在理,但感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心理和能力生成的机制,感悟能力同样需要训练,正如《手记》中所言:“这会看的眼睛,审美的眼睛,会听的耳朵,审美的耳朵……是需要培育、训练的。”感悟同灵感一样,表面上比较虚幻,内质上相当实在,它们都需要一定的积聚,而这种积聚本身就是一种有素的训练。同时,感悟能力还是可测的,并不只是一种跟着感觉走,否则,感悟也就完全陷入了不可知论、宿命论,变得虚无缥缈、不可捉摸,感悟自身的价值也就必然随之丧失,皮之不存,由感悟而衍生的能力也就自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最后,在评判《新语文读本》及《手记》的功绩时,我们也不能把它神化到一个不合实际的高度,稍作冷静而理智地审视,《新语文读本》的先进性和突破性的确值得肯定,但质的飞跃和“革命性”还远远谈不上,它只是在延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改良,况且,编写教材永远是一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所以,读本的效果如何,还有待学生的检验、时间的检验,有待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当然也有待编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有待更多的语文教育的理想主义者“继续努力”!

      作者:  木棉 - mumjl 

与陈老师意见相左,直言争鸣: 

1、“学生的学习时间十分紧张”不是不读书的理由。正因为“人心的浮躁和社会的世俗使得读书愈来愈显得高贵和奢侈”,才更需要这份阅读的沉静。 

2、“语文教材的任务要基本完成,课堂上很难抽出时间延伸到读本”,所以才称之为“读本”而非教材。但在我看来,与其用一套蹩脚的教材,不如用“内行”的读本。但用什么作教材是行政行为,也有考试指挥棒在威慑着,你无法自由择定,这就是大一统教育的必然和弊端所在。 

3、如果没有种种有形无形的限制,“商品价值”还说不准谁好谁坏。但如果教育沦落到靠“商品价值”来维系的话,教育自身的价值早被世俗功利的东西吞没了,君不见今天的书城之中,有商品价值的不都是那些应试经典、宝典、秘招吗?! 

4、“学生可读的课外文学作品颇丰,选择的余地极大,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他们更需要一种“引领”。很难想象一个只会把诗诠释为大话西游里“畅销句”的人,是一个有底蕴的文化人。“并非只有读本里的文章才能起到涵养精神的作用”,所以更不是只有人教社的教材才可以阅读,《新语文读本》也只是为学生提供的精神美食中的一份。 

5、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新语文读本》没有人教社那样的身份堂而皇之地进入课堂。这不是《读本》本身的问题。 

6、新理念不是说有就有,有新理念还要新尝试。读本的编写“手记”足可以作为一份唤起新观念的强行针。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缺新理念,但缺“新尝试”,这个“新”不是单纯地知“新教材”。教材是新的,内中的骨髓可能还是“古时候”的。而《新语文读本》的骨子里,有一种精神。看手记和读本本身就可以知道。 

7、在我看来,中学生“不买帐”不仅不能说明读本不好,它的“不合时宜”恰好是我们的学生阅读品味低下的明证。 

8、民间编写读本并非新鲜事,但功利性目的的非学术性的居多。《新语文读本》不可能尽善尽美,它只是一种尝试。但它涵养人的精神的内在编排是大有可以借鉴的东西的。 

在这里,我重申自己所主张的教材编排原则: 

其一,教材选编应该秉承“人的教育”、精神的涵养、人文情怀的温润、人的性灵的激发、文化背景的扩展、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世界文化遗产的吸纳等等思想,有序(符合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渐进(有合理的层级和梯度)、系统(由小学一直到成年之间的“内宇宙”即精神内核的合理生成)地将选文构成一个有机的框架。它是抛开急功近利的简单政治说教的合理系统,它是尊重人性的、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符合学习者心智特质、情感趋向并能对人的内心形成合理冲击与震撼引起内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文字系统。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学习语文必须以它为“披文”的基础,没有一个大致的系统,那“基础”或者说“意义背景、思维内涵”就不能牵引人们去感受文字的表达功效。另一方面,言语本身就是人文(海林命题),与人的内心息息相关的人文学科,应自然担负起人文教育的担子,但这担子也不是靠灌输的,而是在“入情”与“披文”之间的反复运转中自然地为人的精神打底,人的精神底子与言语智慧是并存并举的。 

其二,以系统化的文质兼美的人文读本负载一个有效实现言语能力(或者“言语智慧”)的言语学习系统。这个系统不是理性解剖式的,不是“研究语言”式的,不是脱离文本的乏味知识性的,而是符合学习者认知实际的有层级的系统,是巧借文本的“义”、“理”、“智”、“道”、“情”、“趣”、“景”、“境”来让学习者接近、理解文字、感受文字魅力的言语学习系统。 

9、并不能因为“积贫积弱的学生现状”而担心无法弥补。“大补的汤药”要找,有总比没有好。补总比不补好。北大一著名教授说,普遍的讲,今天的硕士生还不及十几年前的本科生。这不只是北大的尴尬,而是普遍的尴尬。精神贫弱的状况是人文学科非得重视不可的问题了。 

10、何谓“补身体”? 想听听陈老师的解释。 

11、《读本》若是教材,言语训练是不可少的。但就“读本”而言,我更欣赏那种画龙点睛、提纲挈领、富于人性化的只言片语的点拨,它无损于文章的整体美感,更符合语感“习得”的规律。 

以上内容,仅属个人偏见,不当之处还望包涵。 

木棉匆匆

  语文有幸 

木棉 (2001.5.13) 

读完《<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感觉到一种振奋。一句话脱口而出:语文有幸! 

1、能把编写读物当做学术来完成,表现的是一种为教育负责的精神,是一种担负探索语文教育路径责任的可贵。现在的图书市场,课外阅读书籍层出不穷,有力地标志着语文走出狭窄圈子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众多读本中,究竟内含几分“行家见识”,体现多少“科学的阅读观念”,包含多少“学术气息”,就自然成了其层次和质量鉴定的分水岭。从《手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套读物,不是简单的选编。 

2、从收编的部分作品例举中,可以看到这套读本是基于构建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而提供的中学生“文化美餐”,表现了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积淀学生的文化内蕴,拓展其文化背景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包罗百味的宴席中获取“基本语言的启蒙和精神的启蒙”。我很欣赏《手记》中的这句话:“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 

3、突出的文学性,是语文课外读本的生命。这套读本里不仅活跃着一大批文学名家的名字,还有他们生命的轨迹。更为可贵的,是编写者力图以名家的作品,唤醒学生对语言之美和人的灵性的感悟,唤醒感官的“真实存在”,在“重新观察”和“重新发现”中保持“不断发现”的新鲜感,在阅读中体会“发现“的渴望与冲动,加之想象的刺激与开发,促使学生在对文学大师“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的作品的品读中开启心智。 

4、新读本的阅读建议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脑子进行分析和独立判断,确定哪些观点是能接受,能信服的,哪些是不能理解的,哪些是不能接受,或有疑虑的,那些地方还有不同的意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即使是在占据世界高峰的巨人面前,也要保持自己思想与人格的独立性。这些,有力地表明编写者尊重阅读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的新阅读思路和现代教育理念。 

5、据说每篇文章后面,只有启人深思的阅读建议,没有一个训练,没有一个习题,当然更没有思考的标准答案。这对于引导中学课外阅读走出功利性(为考试而读)应试捆绑,起到积极的作用。 

6、编写者试图寻找一把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作品的钥匙,选择一种“心灵对话”式导读,《手记》中的几则“阅读建议”例举,读来入耳入心,体现“读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包括学生集体)四者之间的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颇为亲切,颇有新意。 

7、以比较阅读的形式提高阅读能力,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深感“寻找、汇集”一个恰当专题的辛苦和不易。《新语文读本》编排中突出“在比较中阅读”,有助于语文教学的“专题阅读”(内容上的或形式上的)训练与扩展。 

上面的文字是才看到编写手记时写下的。再拿出来回应首帖。

                   作者

在见到《新语文读本》之前,本地2000年开始使用高中语文新版教材,没有订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读本》。我们有教师给学生推荐这个读本,学生反应不高,全年级700多人仅有不到200名同学使用。这固然由于学生及其家长功利性的读书心态,但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把它作为教材对待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现在,暑假补课,我给学生推荐《新语文读本》,他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读物,有的学生还打听从哪儿能买到。 

我在课堂上就有意识地介绍唐诗,想让他们多读点文学作品,读点鲁迅。可是,学生手头没有相应的书籍。在我的再三动员下,才有一半的学生购买了《唐诗三百首》。限于经济条件,文化发展的水平,学生缺乏相关的读物,我的唐诗专题、鲁迅专题的读书课该怎么上呢?真头疼。 

比如,李白的《蜀道难》:“飞湍瀑流争喧虺,peng崖转石万鹤雷。”不同的版本,peng字有写成“石”+“永”的,有写成“石”+“冰”的;“虺”字还有写成“兀”+“豕”的。该诗开头的“噫嘘乎”的“乎”字,有的版本是“口”+“戏”,注音“xi",阴平。让我们莫衷一是,这样的书害人不浅。 

《新语文读本》的理想,落实到现实的课堂中去,仍是任重而道远。对教材的使用与阅读,学生可有自主选择性,教师也该有自己的选择性。陈老师能否解释一下“精神的打底”? 

期待者讨论的深入。 

good333wu

         并不相左的意见(回木棉老师)  回 复 

 

         作者:  陈万勇 - cwyyw1 

 木棉老师,读了你的帖子,感到你的坦率和真诚,也感到你深厚的内力和逼人的锋芒。仔细琢磨你的11条“争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确有不少断章取义、感情用事、脱离实际等嫌疑。其实,对于你“与陈老师意见相左”的提法,我觉得殊有不妥。首先,我们对读本的意见不是相左,而是基本一致,即都对读本的编写理念和具体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这无论是在拙文的“不能缺席的赞扬”中,还是在后面的“基于理性的质问”中都能找到十分明确的信息。其次, 我之所以对读本进行了“基于理性的质问”,是希望读本能够引起更多师生的重视,如果没有他们在心灵上的觉悟,那么,摆在读本面前的将永远是并不乐观的现实;同时,也希望质问能够引起编写者的重视,毕竟教材的编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许多需要接受检阅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果我们要站在立人的高度来为“孩子们的精神打底”,我们就必将坚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不知以为然否?下面,我还是针对你的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1、我们必须直面学生和社会的现实。现在的学生是在电玩和滑板中长大的第五代青年,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新新人类”,他们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的记忆,没有刻骨铭心的政治、历史负累,没有统一的豪言壮语,没有标语和口号,只有各自喜好的发型,五花八门的服饰,和不加掩饰的神情,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美学趣味、价值追求、时空观念,都与前几代人不同。所以,我尽管十分赞同你的说法——“‘学生的学习时间十分紧张’不是不读书的理由。正因为‘人心的浮躁和社会的世俗使得读书愈来愈显得高贵和奢侈’,才更需要这份阅读的沉静。”但是,我又不得不无赖地告诉你,如果脱离了上述的特定现实而去高谈其它,那无异于要让起重机把自己吊起。所以,我以为,你的 “与其有一套蹩脚的教材,不如用这种内行的读本为教材”的提法固然好,你的“《新语文读本》没有人教社的本子那样的身份堂而皇之地进入课堂”的遗憾固然正同构着我的遗憾,但是,理性地看,这些未免显得太过情绪化,毕竟,“大一统教育的必然和弊端”还在一定程度和相当范围内存在,我们又怎么能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而内心却认为躲过了狮子的血盆大口呢?。 

2、既然《新语文读本》不能堂而皇之地进入课堂,我们就一定得想另外的办法让它走近学生,那么,“中学生不买帐”为什么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呢?难道,我们只能一味地埋怨学生的“不合时宜”吗?只是一味地指责学生的“阅读品味低下”吗?的确,我们“不能因为‘积贫积弱的学生现状’而顾虑无法弥补。‘大补的汤药’要找,有总比没有好。补总比不补好”,但是,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考虑学生的口味,揣摩揣摩学生的阅读需求?要知道,阳春白雪固然好,但和者盖寡的事实却不能掩盖。难道,我们能说:“这是人参,这是鹿茸,……你们吃吧,这些都是大补的东西,对你们有好处,要是你们不吃,我就要给你们硬灌了!”恐怕,两相情愿的事情要比一相情愿的事更能见效,我们为什么一定非要他们按照我们设计的路线走呢?要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它固然需要传承,但也同样不能缺少变动,正如明天不可能跳过今天而存在,今天又怎么能阻止明天的必然的到来呢?。 

3、一种物品,必定有其价值,而绝不仅止于商品才有价值。让我不能明白的是,我在文中“这必然导致学生的阅读需求不高,如果缺乏买方市场,再好的商品都难以体现其自身价值”的表述有何不妥?难道,我们能说编者“为孩子的精神打底”的崇高追求就是《新语文读本》的唯一价值和追求吗?难道,《新语文读本》不是一种商品吗?它每本书上的定价该不是在证明这是一份免费的公益赠品吧。至于“教育沦落到靠‘商品价值’来维系”的推论,我在文中既没有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也压根儿不会表达这样的意思,我想,这是木棉老师的牵强了。 

4、何谓“补身体”? 我以为, “补身体”就是首先要有扎实的言语积累、理解能力和起码的感悟能力,否则,我们的愿望再美好,也只能停留在设想的层面。例如,在《教师之友》杂志的记者采访里这样写道—— 

《新语文读本》前面不做什么提示,后面也不留什么作业,文后的阅读建议也是点到为止,不做标准答案式的结论,以期真正实现“主体的自由阅读”,提倡独立思考,强调多种可能性并存,反对标准化诠释。 

  但中学生却不那么领情,他们骤然间还难以适应还给他们的这些“自由”,甚至对此表示了抵触。他们大多反映说,“新语文”有点难,建议多做解释分析,最好给出标准答案。 

  有一位学生发言说:“海子为什么自杀?写诗的人应该是热爱生命的呀。”“托尔斯泰又为什么出走?”太难了!看不懂!解释分析太少。 

  一位男同学老实承认:“新语文”点拨太少,老师不讲我真不懂。他们为什么是经典,不明白。 

难道,学生们的意见(确切地说,是《新语文读本》的上帝的意见)就一点儿也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以上回复,仅一己之见,敬请木棉不吝指正! 

陈万勇 

附:记者采访一篇 

 不久前,记者参加了由广西教育出版社组织的为《新语文读本》提意见的座谈会,参加的人员有南宁二中、南宁三中等几所中学的学生,还有《新语文读本》编委会的成员。 

  《新语文读本》是由资深语文教育专家、语感论专家、浙江师大教授王尚文主编的,以语感理论以及“对话”理论(即打破时空,与思想大师和语言大师进行精神对话)为编写原则,力求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感修养及人文精神。选文标准为:民族的、现代的、世界的、人类的经典作品,其所选绝大多数篇目是现行教材中所没有的,内容新鲜,贴近中学生思维发展实际,较易为青少年接受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记者通过听中学生们的发言发现,尽管中学生们考试的压力依然很大,但仍有很强的阅读欲望,有些同学的阅读面很广博,思路敏捷,发言掷地有声。但是,中学生们并不完全买这些专家教授的帐,甚至对某些地方进行了“攻击”。专家们半喜半忧地说,有些“攻击”真的很精彩,然而有些话真的需要认真研究研究。 

  初中生说,为什么不选爱情题材的作品 

  中学生们在肯定《新语文读本》一系列优点的同时,指出,这套书编选面还是窄了。例如,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对爱情有极大的兴趣。初中生们说,对于爱情,如果没有美的、正面的引导,丑的、不健康的误导就会乘虚而入。但这套书还是避开了爱情的内容。这一问题被初中生反复提及。其实,关于爱情的内容在高中部分才真正涉猎。看来初中生们有些着急了。但有几位高中生,却对高中部分并不过量的有关爱情的内容提出质问:“为什么要选那么多爱情的文章?真不理解。” 

  另外,同学们大多认为,看书主要不是为了消遣、娱乐,主要是为了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但是,反映当代现实社会的作品选得少,关于“文革”、“知青”的内容也没有,有关当代青年网络生活的反映就更少了。这些都是遗憾,这多少让我们对“新语文”的“新”有些失望。 

  什么是经典?本书“经典”的标准是否有些过时。比如,为什么武侠、网络文学就不能入选? 

  同学们与本书的编者对读经典的意义上的认识是相同的,但什么是经典?选入经典的标准是什么?却有不同的理解。 

  在不同的场合都有好几位同学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为什么本书不选网络文学和武侠小说?是不是我们喜欢看的就不是经典?既然上亿的人在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说明其影响力是很客观的,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同样具有经典价值,我们就不应对它有偏见、排斥它。网络文学作为新生事物就不应入选吗?经典的就等于是陈旧的吗? 

  其实同学们在这儿提出了一个命题:如何及时发现经典,而不是消极地让时间去验证。经典不排斥即时的优秀作品。 

  按着同学们的说法,像金庸、刘墉、李敖、柏杨、阿来、梁晓生、毕淑敏、痞子蔡的许多作品可以作为经典选入“新语文”。 

  韩寒的《三重门》在中学生中很有读者,读后反映不一。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与韩寒产生了共鸣,甚至有同学力主选《三重门》片段入“新语文”。但也有同学尖锐地指出:韩寒文风模仿太重,他明显在模仿钱锺书和贾平凹。 

  为什么非要选鲁迅?有的东西在课本里碰到了,正准备忘掉,却又在这里遇到了与同学们提的“什么是经典”的问题相关联,还提出了一个令专家们惊讶的问题:为什么非要选鲁迅?鲁迅的作品充斥着“病句”。 

有位女生的话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共鸣,她说:鲁迅写道:这里有一棵树,那里也有一棵树。我要在作文里写了类似的句子,老师就会毫不犹豫、毫不客气的批道:“废话!”我不明白。 

  有位同学说得更直接:鲁迅毕竟是很久以前的一个人了。鲁迅太沉郁了!中学生需要这么沉重吗?鲁迅的文章太难理解,经老师一分析就更难理解。 

  同学们甚至还提出了另一个关于经典的命题:经典也是相对的,也有时代局限性。像鲁迅的作品,未必适合当代的中学生读。 

  用一位专家的话说,听了以上发言,额上直冒冷汗。鲁迅真的那么遥远了吗?他的作品何以让孩子们这么不感兴趣?我们难道不该多做一些宣传鲁迅的工作吗? 

  我们其实丧失了阅读能力 

  正如南宁二中的老校长所言,《新语文读本》的体例更尊重了阅读主体,前面不做什么提示,后面也不留什么作业,打破文体限制编组文章,远离教科书,从阅读需求的角度选文。文后的阅读建议也是点到为止,不做标准答案式的结论。 

  主编王尚文教授解释说,本书是想让中学生通过阅读“新语文”来进行“作者—编者—语文教师和家长—学生”四者间平等、轻松的“对话”互动,以期真正实现“主体的自由阅读”,提倡独立思考,强调多种可能性并存,反对标准化诠释。 

  但中学生却不那么领情,他们骤然间还难以适应还给他们的这些“自由”,甚至对此表示了抵触。他们大多反映说,“新语文”有点难,建议多做解释分析,最好给出标准答案。 

  有一位学生发言说:“海子为什么自杀?写诗的人应该是热爱生命的呀。”“托尔斯泰又为什么出走?”太难了!看不懂!解释分析太少。 

  一位男同学老实承认:“新语文”点拨太少,老师不讲我真不懂。他们为什么是经典,不明白。 

  一位中学生文学社的社长一语道破真谛:“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的是如何进行语文考试。我们其实不会阅读,或者说,随着考试能力的增强,我们已丧失了阅读能力。”这实在是中学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老师的看法:“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在座谈会上,不少语文老师也发了言。有些老师的发言令人担忧,他们潜意识里的标准依然是高考、文学史教本、知识的系统化等功利性指标。好在大多数老师认识到了“新语文”的开放性特点和文明传承、人文建设的价值。 

  南宁二中一位语文老师对“新语文”的评价甚高:“新语文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好的语文课外读物。它几乎让同学们接触到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接触到人类文明成果的座座高峰。大多数文章有超前性,许多老师也没读过。同学们只要抛掉考试的压力,不是以准备考试的心态去读它,就容易进去,就会有感觉,就能读懂。”他认为,本书的选排方式是以专题集中的方式,正适合现在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沿着这个脉络,一直探索下去。 

  南京的特级教师王栋生的话更耐人寻味:中学生读此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一辈子。用培根的一句话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能感受到《新语文读本》的编者们的苦心了。

                        k12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