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美元买个博士,假洋文凭蒙骗中国人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环球时报 2002-08-08 驻美国特约记者 余文华 文学名著《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传世之作,书中男主角方鸿渐所“毕业”的“克莱登大学”成为虚假学历甚至子虚乌有的代名词。如今,这种克莱登式的学校在美国比比皆是。翻开当地的中文报纸,在密密麻麻的分类广告中,“快速学位”、“快速文凭”等字眼扑面而来(见上图)。 快速学位报上“风景” “昔日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文雅的诗句被一则学位广告用作广告辞。这条商业管理学位广告告诉华人读者,MBA学位不再高不可攀,因为某机构提供“免费”MBA学位,同时,它还给出了网址。为了一探究竟,笔者找到了该网站,看到确有其事———免费MBA课程试读一个月,还附带中文说明。原来,办学的是夏威夷的“牛顿大学”,一所提供远程教育的学校,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学生不必到校上课便可以得到学位。其网页上注明尚未经过美国教育部授权认证机构认可,不过“正在不遗余力”地争取获得认可,云云。 有一则广告露骨地写着:美国各大学,学士、硕士、博士速取,含公证,快速、保密……笔者按照它提供的号码打了几次电话,结果无人接听。对方只在录音电话中要求打电话的人留下姓名和电话号码,她会“尽快回话”。看来,这个“代理人”也了解索取学位者“迫切”又“心虚”的心态,特意说明除了快速之外,还给“保密”,绝对不会声张。而由于害怕“来者不善”,所以不直接接听电话,而是通过过滤电话留言的办法决定是否接手“生意”。 另一则显然针对想回国创业但尚欠点什么的“人才”:美正规大学帮助您在学历上的不足,各国教育单位认证,完整资料,终身受惠,返国就业福音……当记者多次试着拨打该电话时,同样是无人接听。对方的手机自动答话,要求顾客留下号码。虽然记者无法了解以上这两所学校究竟为何方神圣,但根据推理,它们都害怕见阳光,绝对不可能是正规学校。 后来,记者又根据另外一则学位广告拨打了一通电话。这回终于有人愿意接听电话,是位男士,听口音像来自台湾的华人。此人倒是比较耐心地寻问和解释了一番。他表示自己代理“需要到校上课”和“不需要到校上课”两类学位。需要到校上课的从上课方式和每年1万多美元的学费来看,便知道是正规大学;如果委托他办理申请手续,他收取的手续费为2000美元;而不需要到校上课的那类,他表示只要花上两三千美元就可以得到学位。他说此类学位在美国找工作可以用,但是学分不可以转到其他学校做“同等学历”。问他如果回到国内谋职如何,他说可能不被认同。他并不想蒙人,而是“从实招来”,将其中的差别也讲述了一通,双方你情我愿。分析起来,此人比较精明,手里握有真假两种文凭,这可能也是他敢于接电话的原因吧。 走进假洋学府 为了挖到更多“洋内幕”,记者经过一番搜索,找到一位正打算申请“快速学位”的“学子”。此人将领到的政治学博士学位由“哥伦比亚州立大学”授予。不要以为这是大名鼎鼎的“哥伦比亚大学”。前者多了“州立”二字,而且美国根本就没有哥伦比亚州,哪来什么“州立”大学! 这个“哥伦比亚州立大学”的资料倒也十分齐全。印得相当精致的学校目录封面、封底为铜版纸,上面是古色古香的学校大楼的黑白照片,“哥伦比亚州立大学”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出现在右上角,左上角则是印制出的大学图章,图章外围的圆环上是“哥伦比亚州立大学”几个字。翻开内页,18页的内容包括10名校董的名字,自然全部拥有“博士”学位,被该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的学者,其中一人居然是198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肯尼斯·G·威尔逊(记者怀疑他本人是否知道获得了该校的这项荣誉)。还有便是学校创始人致辞以及他的照片,学生证、成绩单和学位证书的样本。学校声称获得C.O.P.A.(高教认证委员会)的认可,其实“高教认证委员会”已经在1994年终止服务,其职责被另外一个认证机构取代了。另外就是学校授予学位的专业,从政治学到神学,从工商管 理到工程学、艺术学,一应俱全。学校的评分制度、毕业制度等也全部清清楚楚地一一列举。每页的顶端都印着学校的图章,中央还有个大大的、灰色的图章。这假玩意放在面前的确有乱真的效果,因为除了略微薄一点之外,它的确和“真家伙”没有区别。 有趣的在于学校的宣传册子,6页纸张的质量很高级,围绕“在不需上课的情况下如何27天取得合法学位”,讲述该校提供的成人教育注重的是经验,而不是你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种经验;同时,一切生活经验都能够被学校转化为学分,这也是学生得以用“神速”得到学位的道理。它还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方式进行了一番批驳,说林肯总统从来没有读过传统大学,却工作得很不错。至于学费嘛,学士学位的价格为2000美元,硕士学位为2500美元,博士学位是3000美元。如果同时申请学、硕、博3个学位,则只需要4500美元,这称为“三合一”。看到这里,对美国情况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笑出声来,因为在美国即便念一个正经学士学位,没有几万美元也是不可能的。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随着国内经济的起飞,许多留洋人士打算重新漂洋过海回到祖国。他们中有的人由于种种原因根本没有进过高等学府的大门,但又看到国内的“洋文凭”吃香,于是动花钱买文凭的脑筋。而美国的商业土壤中恰恰又滋生出许许多多“非传统”高等学府,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根据记者的统计,这类的“学府”林林总总有近千所,可见这其中蕴含着无限商机。 记者采访了一位即将回到国内的“学子”,夫妇俩要求不要透露他们的名字。太太首先来到美国,获得建筑学的博士学位。由于自费留学的缘故,上学期间经济上比较紧张,先生前来探亲后便一直忙于“打工”赚钱。虽然他希望像太太一样进入美国高等学府拿个洋学位,无奈被生活所迫无法圆梦。现在,太太得到国内提供的待遇优厚的职位,全家准备回国内发展,做先生的感到在面子上“无颜见江东父老”,所以干脆掏钱弄个“快速学位”好歹弥补一下。 此人本为国内大学毕业,工作时从事的是外贸;到美国后,他也一度在一家贸易公司担任职务。想到回国可能会继续干老本行,于是,他从当地中文报纸上找到了学位广告后,很快便花了2000多美元得到了一个据说是不错大学的贸易专业硕士学位。不仅如此,他的成绩单也是像模像样的,据说还可以给那所学校打电话查到成绩呢。不过,他倒是懒得费事查自己那凭空生出的成绩单,有那么个一纸学位已经感到满足了。现在,夫妇俩已经将行装打点完毕,正在清理家具,在卖掉车子后即将踏上回国的班机。看着这对夫妇和他们已经打点好的行装,记者不知道是应该替他们高兴呢,还是应该替他们难过。 当然,即便是“真文凭”也有灌水的可能性。如一流的高等学府往往录取条件很高,申请者不容易成功,即便成功学费也很昂贵。于是,许多学子便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他们首先在非一流学府念上两年,将考试成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然后再转学到心仪的一流学校(这样比直接申请容易得多),最后得到的毕业文凭自然就是该一流学府的,过去的“历史”便一笔勾销。而这在美国完全合法合理,无可厚非。 也有学生,主要是富家子弟,不爱念书,但在家长的逼迫之下不得不挤上念书的独木桥。于是他们也有现成的对策———找“枪手”做作业、应付考试,直到最后混到文凭为止。记者在念书时的一位同学就是这样的孩子。她的论文大多是找一个美国老太太代笔的。她说这个老太太以此为职业,整天足不出户,专门为高等学校的学生们代写论文,每月赚进的现金大约有四五千美元。而老太太代写的文章都可以维持在B以上的成绩。笔者的这位同学和该老太太的“交情”已经有好几年了。而像她这样的老“客户”老太太则是应接不暇。 在中国当今的现实之中,人们看到,“文凭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文凭却是万万不能”,这对于归国发展的学子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洋文凭是“万万少不得”的武器,一些学子便像方鸿渐一样,怀着复杂的心情,想方设法弄张“克莱登”大学文凭。所以,或许我们应该说“万万不可只看文凭”。 相比而言,美国社会更注重的是工作经验而不是学历。著名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今年5月份才正式大学毕业,过去他一直是大学肄业的学历。他之所以决定回到母校加大长滩分校课堂修满学分,领取一张毕业证书,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给自己的孩子和同事们树立重视教育的榜样,而并不是为了应付单位和社会对“学历”的要求。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