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专稿:教育不需要体罚,需要法治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2002-07-15 K12网友 peter 读了k12网友三糊涂的评论《我们要不要体罚学生?》和K12网友点评《体罚也是责任心的体现》以及百位网友的议论,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明确表示:我不赞成体罚学生。 马上就会(而且已经)有人说:不要跟我们讲什么大道理!说说我们怎么办! 好。怎么办?我的回答:依法治校。先讲一个美国学校的故事。我们一些师生到纽约郊区一所普通中学交流,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真正的“依法治校”。用我们一位老师的话说“无论何时,只要有学生胡闹影响他人的,老师就来了,老师教育不听,管理员就来了,不服管理员的,校长(助理)就来了,再不听的,警察就来了。”国要有国法,校有校规,否则就会有人“无法无天”。读他们的校规,非常严密细致,出现什么情况怎么办,什么人来管,怎么个管法,管不了又有什么措施,一目了然。在该学校任职,或家长带孩子来报名,都要学习校规然后签字,并且要执行。 校规给人以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相应的义务。该你老师(管理员/校长)管的你就要管,管不到位(因为疏忽、懒惰、受贿、徇情等)或方式不当(如侮辱人格或体罚)别人还会投诉你甚至上法庭。该你校长做的没做就是失职,失职如何处理也有规定。 校规是民主制订的,人人必须遵守。校规是不断改进的,但在改变之前,你还得照办。有的校规(如体罚)过时了,大家讨论表决取消。新问题出现(如校园枪支、卖食毒品)又需要新规定。还有的问题(如“少女妈妈”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合适的规定——按我们的想法,这个问题还不好管吗?美国强调个人自由似乎有点太过分了。 “依法治校”不仅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是对孩子们实实在在的民主与法制的教育。 我们的师生想起我们的学校,真可以说是“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校规也不能说没有,但规定不够细,不够科学,有很多漏洞,更严重的是即使有规定也不执行,各种徇私枉法的行为司空见惯)结果是越来越乱,出了事不知道谁负责,怎么办。普遍情况是什么事都要老师、班主任来“捂”:你要耐心教育呀,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呀……捂不住或矛盾扩大了,则是老师无能。 于是,课堂有学生胡闹,老师教育不听,就没“法”了,往往导致大声训斥以至体罚和变相体罚。 所以,校园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法制。 我想“怎么办?”答案已经有了:要执行法规。体罚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激化矛盾。 但是问题又来了:制定校规还比较容易(也有人只想管别人不想管自己而干扰),执行就不那么简单了。有人只当官不管事,管事则徇私。走上民主法制的道路还很艰难,又漫长,但这是正确的路,我们要在这方面作长期的努力。 那么,在法规不健全的今天,体罚是不是就可行呢?我还是劝你别那么做。 第一,体罚违反现在的法规。知法守法是公民的起码要求。我们痛感法规的不健全,为什么还要违反仅有的一点法规呢?如果再遭投诉,又何必呢? 第二,体罚有害于你的健康。俗话说:“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现代医学证明,体罚别人往往使自己的心脏、神经系统受损,会导致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教师职业病往往与师生冲突有关。 第三,影响你以后的工作。你可能认为,“我体罚是为他好”、“是为了课能上下去”,但你考虑过如果矛盾激化呢?怎么收场?后患你想过吗?如果只体罚弱的呢,不是欺软怕硬吗?即使一时压下去了,学生会对你怎么看?我们是怎么教育学生的?我们天天教育学生“与人为善、说话文明、讲礼貌、尊重人”,难道只是说说而已?是只对别人的?我们的行为不是他们的榜样吗?教他们也体罚?以暴易暴?善良只能用善良来培养。如果说“体罚也是责任心的体现”有一定道理,但责任心不能代替科学。有好心有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后果吗?体罚会对孩子神经、思想、学习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我们考虑了吗?体罚是很伤感情的,“骂起来无好言,打起来无好拳”,以后你怎么面对同学们?打后是可以补救,亡羊补牢,但不如不打。 第四,体罚学生如吸食毒品,会上瘾。你开始可能想:“我就这一次,把他镇住”或“杀一次鸡给猴看”“一劳永逸”,但这往往是一相情愿。对立会越来越严重,成见会越来越深,你会觉得离开体罚就别无良策,于是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 确实,老师现在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心理负担非常重,面对缺少法规的环境和习惯不好的学生,容易控制不住自己。这时更需要冷静,从长远、整体考虑,而不要一时冲动,造成遗憾。 以上还都是从老师管理胡闹的学生这一方面讲的,我们还有更头疼的问题也得谈一下。现在有些问题是目前盛行的应试教育引起的。应试教育迫使老师使用一些不那么科学、有时甚至是非人性的手段,起了扭曲、摧残学生的作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的不满、对抗成了某种程度情有可原的了!有的品行差点的学生原来无理还要占三分,有点理更是“得理不让人”了,这使得老师们的处境更为尴尬:压学生不对,不压分数、升学率怎么提高?急于求成、急于摆脱困境使得校园冲突、体罚现象更容易出现。一急,就容易丧失理智,忘记了何谓人师、何谓教育,直至发展到打学生……这种情况的造成,责任不在老师,而在领导,在应试教育。我们又何必为应试教育卖命、动手犯法呢?不值得。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求助体罚来把课勉强上下去,挣那几个分,而是要促进或呼吁促进法规的健全,和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可能还有问:那还是远水不解近渴,我现在就面对胡闹又不听教育的,怎么办?我赞成有的老师的做法:像上述美国老师一样,我尽了我的职责,就可以而且应该找主任、校长解决,理直气壮地,还可以乘机建议“为学校正常运行,防止类似情况发生,我们是否订个详细的校规?”。不去找校长?那就体罚学生?不又成了鲁迅所说“弱者受压向更弱者”“对方如狼时是羊,对方如羊时是狼”了吗? 有人可能不想找校长。能不找当然不找。但在有些情况下我们老师无法大包大揽处理一切。我赞成“教育不是万能的”这一说法,但教育不能由体罚来补充,那是南辕北辙,只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教育要和法规结合,有些情况的处理不在老师的权限范围,没有道理要老师来“捂”。在法规健全的学校,该上面管的你来管,叫“越权”,就像球赛中的“越位”,你不报告叫失职。各负其职嘛。当校长的呢,过问、参与以至负责对最难教育的学生的工作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 但是,遇到好官还好,遇到昏官、贪官呢?这就涉及到体制改革问题了。 现在学校问题是不少,有的不是我们一下子能解决的,有的又和整个社会的改革有关。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风物长宜放眼量,放开一点,心胸开阔些,不要太冲动,作出错事而后悔万分。不要去争那个分,争那个名。还可以和同事谈谈,和学生谈谈,或许心情会好些?常来k12谈谈也是个好主意。 如果你和你周围条件还可以,可以试试创造依法管理的“小环境”。学外国太远,我们也有好的经验。听说辽宁魏书生的班级管理不错,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实行民主管理。(可惜我还不太了解,无法细说)。 如果实在觉得压力大,需要宣泄,可能找心理医生是适合的。美国人找心理医生是很普通的事。 有些情况下,或许换个环境要好些? 总之,我希望不要体罚学生。 各位都是好老师,为学生好,作为一个老师,我也知道老师的辛苦与困难。但我还是希望,我们冷静些,理智些,远离“体罚学生”。 我还有个小建议:不要老是在那儿想,读点书。我们在大学都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我们曾经很想应用,又觉得一点用不上,现在我们有了一点经历,有过一点挫折,再回头看看,会不会有新的感觉?那些科学理论真就一点用没有?或者看点教育大师的教育实践总结?可能会有点启发? 下面摘自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失去了自制力——大声叱责……这是人们相互关系中修养很差的基本特征。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的是最原始的、本能的反应。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应中丧失。用大声叱责教育出来的儿童,会看不到也感觉不到自己周围的美,他非常冷漠无情,毫无怜悯心,在他的行为中有时会出现往往是人身上最可怕的表现—残忍。 体罚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暴行,而且是对人的精神的摧残;皮带不仅会使脊背失去知觉,而且会使心灵和情感麻木不仁。 挨打的人,自己也想打人;童年就想打人的人,成年以后就想杀人——犯罪、杀人、残暴的根源在童年。 惩罚已经使学生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而良心是自我教育的主要推动力。受了惩罚的学生会想:我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可思考的,我已经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 (提一句,苏氏不是那种“站着说话不腰痛”的人。他当校长,始终带两个班课,当班主任,带几个困难学生,带几个兴趣小组,每天听两节课并和老师谈课——而且外出开会耽误几天的话回来还要补上!这样的校长才是名校长!不每天上课,算什么校长!) 下面这篇诺尔特的《如果》被《学习的革命》《心灵鸡汤》等多次引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你希望你,你的学生,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