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解金陵十二钗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光明网 

 

  《红楼梦》是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呕心沥血的一部明清时期反映社会现实的著作。通过《红<红楼梦》,可以了解康熙盛世时期以及上溯明清时期的面貌,对研究中国社会、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红楼梦》中,有着一明一暗的两条发展线索贯穿着整个故事。一条通过他人演说,以伏笔的手法描述宁、荣二府的兴衰演化;另一条,则以宝玉、黛玉、宝钗三人感情瓜葛以及对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发展,影射表面盛世太平的大清王朝,将会如倾斜的大厦那样忽喇喇地倒下。 

  限于作者的时代、教育、活动范围的局限性。曹雪芹只能对生活在社会的上层以及与之相关的妇女了解比较深刻,对金陵十二钗的正册描写力度大,相对地,更能反映社会妇女的真实的金陵十二钗的副册、副副册……的下层妇女侧重点不够。不过,客观分析曹雪芹的实际条件,他能够有如此之举,已经是相当不错。 

  通过对曹雪芹描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的分析、剖析,能够了解明清时期上层妇女状况,可以听到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妇女受压迫遭遇的辛酸、血泪倾述,也可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维。 

  大妨熟悉《红楼梦》的人,都了解小说细节,曹雪芹在结构、人物命名、语言均很有特色,本文暂且撇开其他方面,只对“金陵十二钗”进行探讨。 

  《红楼梦》第五回的“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酩曲演红楼梦”是小说的总概述。因此,对金陵十二钗的分析、剖析,认真推敲其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诗画和“红楼梦十二曲”的主题思想,为红学研究发展提供线索性的作用,可以更加了解、把握好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意图。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主要形象的载体,是反映、描述明清时期上层妇女群体的综览,也是研究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金陵十二钗”,《红楼梦》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 

  “金陵十二钗”指的是《红楼梦》最主要的女性群体。她们分别是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妙玉、秦可卿、李纨、巧姊、王熙凤。根据箴言性质的“金陵十二钗”正册诗画和“红楼梦十二曲”,以及结合小说全文内容,本人将“金陵十二钗”十二首诗各取其中一字,并进行整理,即得“元迎探惜,钗黛云妙,卿纨巧凤”十二字,即可演绎成“原应叹息,钗带云渺,卿纨巧逢”。 

  对于“原应叹息,钗带云渺,卿纨巧逢”这十二字,在本人看,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特别是社会的上层妇女群体的很好描述。就是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是受迫害最深的对象,对于广大妇女。应该予以广泛的同情和理解,她们的命运如同天上的云彩一样漂浮不定,有的虽然夫贵妻荣,子孙满堂,令人羡慕,但也是纯属偶然,对于象王熙凤,即便做了封建礼教的帮凶,也应根据王熙凤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生存的需要,进行理解和同情。 

  金陵十二钗之首当属贾元春。她是贾政和原配夫人的嫡亲女儿。因为才、貌、德均极佳,早年入选皇宫伴驾,很得皇上宠幸,有一般女子难以拥有的荣耀,是封建女子努力效仿的对象。 

  贾元春,身受皇帝的宠爱,成为皇室显赫人物。正月十五,元妃省亲时,摆出的仪仗是只有皇后所全副鸾驾,威风之至,非一般宫内人物所具有的。元春之兄弟姐妹,乃至亲生父母、祖母,均需要向她行君臣大礼,宁、荣二府,为了元妃省亲,特别营建气势宏大、华丽的省亲别墅——达官园,这些足以证明元春是一个何等富贵的人物。即便如此,本人仍然认为,贾元春是一个悲剧式人物,仍然无法挣脱封建礼教枷锁的束缚。从另外的角度看,她只不过是被皇帝小老婆。是一个被皇帝玩弄的宠物而已,她的价值只能通过皇帝的宠幸来体现。似乎元妃省亲时,排场很大、很荣耀,但是还是不能忽视其实质,普通女子,在省亲娘家时,可以住上几天,和姐妹们一起,欢度元宵,而元春则没有这可能,必须在规定的时刻,赶回皇宫。此外,为了博得皇帝的一时宠幸,她还不得不参与宫廷的勾心斗角以及外围的朋党之争,需要付出很多的心思,要不然,贾元春会埋怨众人,将她送到一个见不得人的地方呢?可以这么说,在封建社会里,任何妇女也摆脱不了皇权、族权、夫权对其的压迫,即便在盛唐武则天时代,也是如此。只不过,在唐朝,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如南北朝时期,中原被外来少数民族势力占领,传统意识,被少数民族习惯冲淡,在伦理等方面,束缚比较单薄,加上武则天当政,出现了隋唐时期一时的妇女解放,如女举、女官等,但是这所谓的妇女解放,也是昙花一现。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南北朝的出现,也就不会出现武则天当政,以及所谓妇女解放的到来。贾元春,没有武则天的才能,因此,也就没有武则天的当政的荣耀,她的命运是好不了的,曹雪芹将她列入薄命悲叹的“金陵十二钗”了。根据皇权的安排,曹雪芹自然将其列入十二钗之首。 

  至于“金陵十二钗”的其他诸人,大多是生活在幽深如海的侯门圈内的大闺大秀。她们处优尊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人伺候,生活的范围狭小,面对的空间更小,没有被皇帝宠幸的幸运,因此,她们的命运更是不济。虽然,她们衣食无忧。但她们也没有农村妇女的自由。她们有对美好生活、婚姻的向往欲望,但争取美好生活、婚姻的勇气以及实际行动。对于来自社会的压迫,她们无法避免和反抗,有的只能是在诗文上自怨自艾,有的逆来顺受,有的则青春无望,遁入空门,做一个青灯照壁的佛家弟子,还有最终落得欲洁不能,身陷污淖,不知所归的结局。 

  林黛玉,作为贾府的外亲,投奔了外祖母贾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加上与生活的环境不能融和,无法得到外人的理解,导致她的性格孤僻,无法被贾府接受,被剥夺自主婚姻的权利,整天咏叹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哀调,最终是泪洒花冢,倩魂离壳。她的结局自然最被众人所同情。对于史湘云,她的结局也不是乐观,相对而言,在性格上,她比林黛玉要开朗一些,因此,她的终结也稍微好一些,找了一个门户相对的夫婿,但好景不长,青春丧偶,空守闺房,珠黄而去。 

  对于薛宝钗、王熙凤,按照一般的人员看待,她们比较可恨,似乎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因此,为了甄别社会的误解,本人有必要多用一些词句进行说明,曹雪芹将她们列入薄命之金陵十二钗的原因。 

  对薛宝钗的对待,因人而异。在代表着封建势力的贾母等人眼中,薛宝钗是一个知书达理、待人忠厚、人缘颇好、行为端庄,淑贤聪慧,无疑是贾府最理想的孙媳妇的人选;对于贾宝玉来说,薛宝钗,美丽大方,精于经济世道,是一个接近,但不可接受的人物,因此,不是贾宝玉人生伴侣的合适人选;从一般的世俗眼光看,薛宝钗是一个破坏贾宝玉、林黛玉婚姻的主要障碍,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本人不尽其然,对于一个人物的理解,分析需要从人物的环境、背景进行,不能简单地以感情替代一切。因此,对于薛宝钗的通解,需要从她的社会、生活、家庭、教育等因素出发加以分析。 

  薛宝钗,是出生于金陵四大世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土”的薛家。从小接受了比较系统封建教育,年少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虽然薛家也曾经依靠皇权,是个具有特权的红顶皇商,做过较好经营,跻身金陵四大世家之列。但随着父亲的早逝,家道衰败,更兼上有一个极不成器的,成天在外鬼混,吃喝玩乐,屡犯命案的哥哥折腾以及一个野蛮无比、红杏出墙嫂嫂夏金桂的胡闹,薛家已经是山穷水尽,无力支撑金陵世家门面,投靠姨丈贾府的地步。虽然薛母与王夫人亲为姐妹,但在贾府毕竟是寄人篱下,薛母本身没有多大的主见,在薛家被薛蟠、夏金桂折腾得人心憔悴,需要贾府帮助的时候,对于贾母等提出让自己的女儿薛宝钗与贾府嫡传孙且为自己悦于接受的贾宝玉成亲的要求,能予以拒绝吗?面对自己日趋衰败的家族,身为薛家的女儿薛宝钗,受过正统的封建礼教教育,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对于自己的母亲已经应允贾府提出的亲事,与之结合的贾宝玉,是自己乐于接受的对象,能予以拒绝吗?虽然,薛宝钗自己也很清楚,与贾宝玉的结合不妥,但是薛宝钗也无法回避宗族联姻的事实,也没有力量于之抗衡。最终,贾宝玉婚后出走,薛宝钗落得空守闺房,断送了自己的青春,成了封建礼教以及贾、薛家族交易的殉葬品。诚然,由于薛宝钗的介入(这介入有主动的一面,但被动的因素还是占主导地位),给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带来伤害,为众人所不愿接受,但薛宝钗的悲剧式的结局,也应该予以同情,至少不应幸灾乐祸。伤口撒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薛宝钗是封建社会夏不同于林黛玉、史湘云、李纨等人之类的另外一种悲剧式人物。对于她,我们应该理解和同情。因此,曹雪芹将薛宝钗也列入了命薄的金陵十二钗的行列。 

  王熙凤,曹雪芹对于她亦怨亦惜。作为王夫人的亲侄女,以及自己父亲的显赫,在贾府众多的女性中拥有很好的势力背景,艳丽、能干,具有一般女子少有的泼辣,“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是她的绝妙的描述。在作者笔下,王熙凤是贾府代表统治力量的帮凶、走狗。她精于权术,手段刻毒,为非作歹,是破坏贾宝玉、林黛玉婚姻的元凶之一。她善于利用包括自己的美色在内等优势,采用哄、瞒、骗、拉、压等方式,结党营私,将宁、荣二府置于自己一手之下。她制服了贾琏、贾蓉、贾蔷、平儿、秋桐;害死了自己的情敌尤二姐以及醉心于己的贾瑞,还利用了官府,拆散了丫鬟金哥的婚事,进行投机倒把,牟取私利。不过,王熙凤最终因为“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遭到包括自己的丈夫贾琏在内的众人唾弃。虽然,她有一定的才能,但是,也无法摆脱自己身上的君权、族权、夫权的束缚,最后一样遭到自己丈夫贾琏休弃,郁病而死。尽管王熙凤,面目如此可憎,对于她的结局,曹雪芹还是考虑到中国封建社会,广大妇女出于无奈,只得主动、被动参与统治力量对自己的同类的迫害,以换取相对满意的地位的现实予以同情,因此,将她列入了金陵十二钗行列。 

  除了贾元春为贾府嫡亲所生,为万人所仰慕的贵妃外,贾氏四姐妹中的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三位,均为庶生,在地位既不能与贾元春所比,也不能与林、薛、史三人相比。她们只是在丫鬟、奶妈、仆人面前称为主子。她们的出生似乎注定影响着她们的命运,她们的结局也比元春以及林、薛、史的结局差,一个是由父母做主,嫁给一个禽兽不如,“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孙绍祖,不到一年被折磨而死;一个是远嫁边关官宦之子,探亲无期;还有一个青春无望,遁入空门,削发为尼,成了青灯古寺的佛家弟子。 

  妙玉,生于官宦之家,父母早逝,无所归依,削发为尼,但因为凡尘未净,俗根未除,最后落得强人掳掠,欲洁不能,不得善终。 

  秦可卿,被认为贾府祸害之首。一个出生妓院,不知父母是谁的女人,被一个无儿女的寒儒秦邦业收养,因为早年与贾府有些瓜葛,顺势入嫁宁府,与贾蓉为妻。她生性放荡,曾经勾引过叔辈的贾宝玉,常与自己的公公贾珍通奸,在被丫鬟撞见,无颜面世。自缢于天香阁。贾珍装腔作势地大哭打闹,为其铺张,买了个五品龙禁尉夫人的封号。作者认为,秦可卿在宁府中,虽然扰乱了正常的伦理秩序,是处于被人任意宰割的环境,与公公贾珍的通奸,是迫与贾珍的威淫发展而成,也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可以说,秦可卿,如同唐朝的杨玉环那样的悲剧人物,即便杨玉环做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媳,但在封建社会下,皇权高于族权,族权高于夫权、父权,不得已做了公公的性伙伴。从这一点出发,曹雪芹将秦可卿列入金陵十二钗,也是有理由的。 

  巧姊、李纨,二人的命运,在金陵十二钗中算是比较偏上的。她们的结局勉强认为有一个较完美的善终。李纨,年少丧夫守寡,整个生活的内容是十分单调、枯燥。她把自己套上三从四德的枷锁,对生活麻木不仁,犹如死灰一样,只是教儿子念书,带着姐妹们做针线,组织桃花社吟诗、作画,以度过空虚的时光。她的前途与她的儿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儿子中举,给她带来了一丝曙光,但此时,李纨已经是人老珠黄,步入暮年,应该没有多好的结局。 

  巧姊,年少命运多謇,险些被自己的亲生舅舅卖入妓院,落入烟花,但苦尽甜来,找了一个殷实的地主之子作为丈夫,相对而言,自己有一个比较大的自由空间。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妇女群体的缩影。作为社会上层妇女,在衣食上没有后顾之忧,有如此的命运,可以想到,封建社会的中、下层的妇女的命运了。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承受着君权、族权、父权、夫权四座大山,无论她的地位如何,上至国母皇后、贵妃,下至丫鬟、娼妓,这种局势是无法改变的,即便在武则天当政的时期,也是如此。在中国传统意识中,男人是妇女的主宰,可以决定妇女的去留,丈夫可以随时将妻子休弃,妻子只能绝对服从丈夫的决定,即便在丈夫去世的时候,家庭也是以儿子为主。在那个时代,男子可以娶妻纳妾,皇帝可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平民也可三妻四妾,在外自由寻花问柳;对于女子,则需要她们三从四德,从一而终,不得抛头露面,更谈不上偷养汉子,否则,将面临的最严厉的惩罚。 

  《红楼梦》是曹雪芹对封建社会上层圈内妇女描写,“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妇女群体写真,是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命运状况的一个反映。《红楼梦》与鲁迅的《祥林嫂》一样,为中国妇女的不公平而呐喊,控诉中国封建制度的血泪事实,为中国妇女解放起到推进作用。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