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题质疑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保守褊狭  不合逻辑

                       --200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题质疑

四川省金堂中学   童华池取邮箱:thch00103411@sina.com

    今年高考刚结束,便从互联网上读到了语文试题。不知怎么的,第一遍读现代文阅读题所选用的材料《门》,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多读几遍,似乎悟出了点什么--大体就是这样的感觉:保守褊狭,不合逻辑;与之相应的几道试题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现不揣冒昧,斗胆将一己之见陈述于后,以就教于各路方家及广大的读者朋友。

    这篇散文以“门”为题,我们不妨了解一下“门”的含义。查1996版《现代汉语词典》,“门”有13个义项,其中第一个义项是:“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第二个义项是:“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和金属材料做成。”  查1999版《辞海》,“门”有 12个义项,其中第一个义项是:“建筑物出入口上用作开关的设备。也指出入口。”对于一篇千字散文来说,要写出“门”的十多个义项,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既然以“门”为题材,则需注意“门”的最基本的意义--综合上面提到的两部最权威的工具书,这“最基本的意义”应该是:建筑物或车船等交通工具的出入口,也指出入口上用作开关的设备。而《门》只写了“一扇扇门”--即“出入口上用作开关的设备”。作者把“门”局限于“屋子”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又把“建筑物出入口上用作开关的设备”和“也指出入口”这两个最基本的义项省掉了“也指出入口”这个义项,于是,作者心目中的“门”仅仅是“屋子”的“用于开关的设备”而已。作者认为“没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只写这一点可不可以呢?答案应该是“可以的”,但须在文中对全文内容的范围有所说明。遗憾的是,文中全然没有提及;既然没有提及,题与“文”相配,则是题大而“文”小了。问题还在于,内容既已局限于“一扇扇门”了,在开门与关门的问题上,作者又强调的是“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请注意一个“内”字--此“内”字说明,开门是从“屋子”外面开,关门是从“屋子”里面关。忽略了门的开与关都是双向的,是相对的。作者对“门”和“开门”关门”的含意的阐释是主观片面的,缺少辩证法。

    就以作者所举的“最熟悉的屋子”来说,人要外出时,是从内向外开的门;反之,回屋子时,是从外向内开的门。“关门”亦然:人从外面归来,是在屋子内关的门;反之,人要外出时,是在屋子外关的门。应该说,开与关,都是双向的。《门》的作者把开门定义在从外面开,这就片面了。从外面开,有什么可发现的呢?“也许是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时已经来过,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这并不带普遍性,因为绝大多数家庭并没雇有女厨,“把漏水的龙头修好”更属偶然。题目的设计者硬要考生回答“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真是太别扭了--有什么可发现的呢?绝大多数家庭从外面打开门以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变化的。更多的情况是,“门”的“对外开放”才说得上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一般而言,无论开门还是关门,都包含着开始和结束。以作手术为例,关了门才是“一个新的开始”--手术开始进行;开了门才是“一个结束”--手术完毕。洞房花烛夜的关门,既是结束--恋爱阶段的结束,婚礼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正式的婚姻阶段的开始。决策者们的秘密会议,关门是正式开始,开门是正式结束……

    关于“玻璃门”。原文武断否定“玻璃门”,其观念是陈旧的,认识落后 于时代。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周围的事物,  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门”也是这样。1996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门(指出入口上用作开关的设备)“多用木料和金属材料做成”,这是传统的门,或者说是通常情况下的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笔者亲眼所见,也不断从媒体上看到,城市里的几乎所有的银行、数量众多的商店、为数不少的旅馆,门已一改传统的模样而换成了透明的玻璃门,且发展的势头十分的迅猛;不仅大中城市,连小县城,甚至边远地区的小镇,玻璃门已经不再鲜见。  面对这样的事实,《门》的作者竟然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这是作者从自己主观下的定义出发认定的,这是不合逻辑的诡辩--既然下了“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的定义,只好对玻璃门进行否定。这完全是在强词夺理。这种否定既是不合理的,也是无力的。果真“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那么,从玻璃门进出的为数众多的人,岂不是都在翻窗通过?岂不是都成了违规之人?不仅是玻璃门,现在还有不少的门,也是增加了透明度。例如金属自动门,这种门广泛用于工厂、机关、学校及许多游乐场所。这种门的高度只有1米多一点,其结构是稀疏的,是可整体伸缩的,门内景观则一览无遗。这也与作者“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的定义不相吻合,这种门,作者也要否定吗?况且,作者也说了,“门有各种各样。有旅馆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生活方式”“现代”了,为什么思想意识不“现代”一点?

    《门》的全文还有诸多不合逻辑之处。

    首先是题大“文”小,题大“文”小则是以偏概全了(从本文第一段的评析中,完全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其二,作者对开门关门所指是矛盾的。从文章的第一段“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和整个第二段的内容以及第三段的“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可知,作者所说的“开门”是从“屋子”外面打开的。但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矛盾了--且看《门》的第四段:

    从“当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可知,相对于饭厅来说,侍者是从外面把门打开的--是侍者发现门内的“你”“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还是“你”发现从门外进来的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从“当你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可知,作者所说的“开门”又是从“屋子”里向外打开的--这里有两个矛盾: 开门的方式--按《门》的作者下的定义,应是从“屋子”外向内开,而这里却是从“屋子”内向外开了。作者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但这里却是“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你”的“谦逊和容忍的精神”到哪里去了?而“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进来:‘是个男孩!’”,则不知护士是从哪里开的什么门,是向谁报告“是个男孩”--但不管是哪种情况,有一点是可以断定的:护士开了门以后,是门内的人发现了门外传来的信息“是个男孩”,这样,岂不是与作者的定论“在一扇扇门内, 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相矛盾?

    其三,各种“门”在文中的罗列混乱。文中有这样一句: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

    “活板门”和“滑门”是从开启方式上讲的;“双层门”是从结构上讲的;“后台门”和“监狱门”是从建筑物的不同归属上讲的--严格地讲,“后台门”和“监狱门”是不在同一层次上的,“后台门”还要低一个层次,因为“后台门”是在同一建筑--舞台中分出来的--是相对于“前台门”而言的。  把从不同的角度“命名”的“门”,不同层次的“门”,统统用顿号并列起来,这就造成了概念的混乱。

    其四,判断的绝对化且出现矛盾。请看下面几个判断(姑且这样称呼):

    A.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

    B.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C.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

    D.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的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

    E.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F.一扇门的关闭是无法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入口是不存在的。

    以上六个判断,不说全都存在着绝对化的问题,但至少不止一个。比如“A”项就说得太绝对了--如果是一个囚犯,“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也“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吗?再如“E”项,“总是”和“绝望”一呼应,“把门关上”则是无一例外的“绝望”了--这合乎实际吗?

    问题还在于,这几个判断之间,又是矛盾的。既然门关上以后,“能使自己不受拘束”,能“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能使“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那么,为什么“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从何说起?“绝望”从何说起?“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还有什么“开门”可言?!……

    《门》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哲理散文,在写法上亦实亦虚。这种写法要求实写的部分,对所托之物认真描摹--不一定面面俱到, 却要求抓住其本质特点,不要走了样--这是虚写部分的依托和凭据。虚写的部分则要借所托之物进行引申,使之寓含哲理,给人以启迪。这种引申既是大胆而广泛的,却又要求是合理的。遗憾的是,《门》不管是“实”还是“虚”,还是在“实”与“虚”的结合上,都暴露出一些明显的问题。

    《门》既是保守褊狭,不合逻辑的,高考的命题者却用这样的材料来考我们的四百多万考生,真是为难了他们。我们不妨看看21题和22题:

    21.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4分)

    答:“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2分)

    “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2分

笔者以为,对“开门”和“关门”,应该辩证地来看--如果学生将“开门”的含意答成“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同时也是一个过程的结束”,将“关门”的含意答成“意味着一个结束;同时也是一个过程 的开始”,不知能否得分?

    22.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主要原因。(4分)

    答:“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或“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笔者以为,这是最束缚考生的一道题。须知,门的意义还在于沟通、通行、吸引、展示、交流……本文在前面已经谈及,“玻璃门”本来就是“门”,已经广泛采用,且发展的前景广阔;题目的设计者同《门》的作者一样,也视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事实不顾,以表述作者的陈旧观念的句子作为“标准答案”。我不知道考生在考场上是怎么想的,很可能是,为了得分,他们只好就范。这道题不但不能鼓励考生创造,反倒是把考生的思想认识搞得来倒退了。

    以上所言,很可能是吹毛求疵;我确实又是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既已“吐”了,快意之外,诚望得到切实的批评意见。在此,先致谢意了!

                            2001年7月10日一稿   2001年8月3日二稿

                                  (附住宅电话:028-4934551)

    后记

    我的这篇习作写成后,从报刊上获得了以下的信息:

      《门》的作者为美国的克里斯托弗·莫利(1890-1957)主要作品有小品文集     《桑迪加夫酒》、小说《特洛伊木马》、《基地·福伊尔》等。他的这篇散文         《 门》选自《外国散文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北京第一版)          译者夏月。原文约1300字,为适应考试的需要,对原文作了删节,个别文字也         作了相应的调整,删节调整后的文字约1000字,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子        (指高考试 卷)。

    囿于见闻,今年高考之前,我没有读过克里斯托弗·莫利先生的《门》,况且高考命题制卷时也没有在“改造”后的《门》的文末注明该文是写于哪一年,故而,我贸然写下了一篇批评性的文字;不过,既已写出,我也不后悔,也不想对之进行修改--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对名家的作品,尽管是极为普通的读者,也有其批评的权利--我是如是想的;如蒙方家教正,当是我的幸事了。

童华池                         2001年9月15日补记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