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6-01-04 手机版


 年级:高二 编写:谢一彰 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 编制时间:2013--12

班次: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讨论交流、质疑对抗、小结归纳、反思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重点难点预测】:1、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做到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2、  通过诵读,结合背景理解作者感情的复杂性,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层次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李白及其时代背景;

2、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6)兰陵美酒郁金香,但使主人能醉客    。   玉碗盛来琥珀光   ,不知何处是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9)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11)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纱》)

(12)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3)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李白的饮酒

1、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诗文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李白一生不得志,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是他无奈的选择。正如他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所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酒并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就不能真正消解他的忧愁,但是酒可以暂时麻痹痛苦的灵魂,寻得暂时的内心平衡。而李白的喝酒也不像一般的凡夫俗子的喝法:“菜来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也,两壶也?”而是整只的牛羊,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宁愿舍弃一切,也要换得美酒。在夸张的语言背后,是痛饮豪迈的李白,所以时人称李白为“酒中仙”。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借酒解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抒发胸中郁闷,酒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李白的其他酒诗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把酒问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3、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如此失意?

①、生活不如意。李白的好饮性格也许与生俱来,但后天的生活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李白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也”。青年时师从有经世致用思想的隐士赵蕤,隐居深山刻苦攻读两年,这段经历对李白思想影响很大,后来他经常以管仲、诸葛亮自许,畅谈王霸之道,纵横之术。在《大鹏与希有鸟赋》一文中,以大鹏自比,以“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表现自己的不同凡俗的性格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嘲笑现实社会中的权贵和墨守成规者,蔑视封建权贵和封建秩序,追求个性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性格的内核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而赵蕤思想中顺应自然、鄙视虚伪世俗的道家意识,也悄悄地在李白的心中播下了种子,孕育了他崇尚坦荡的性格。儒、道思想构成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的一生。他脱不掉儒家“济天下”的心愿,想当政治家,但当时的唐朝官场容不下飘逸若仙、恃才放狂的李白,在历经三年的长安之行后,只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有“仙风”,也有“道骨”,但他首先是一个有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正常人,他不能没有惆怅。 

②、政治上的黑暗,怀才不遇的结果。李白生活在玄宗、肃宗时代,唐玄宗溺爱声色犬马,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小人,许多有识之士被挡在政治大门之外。李白首次入长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结交了宰相之子崔宗之、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等朝中的显赫人物,希望他们能向皇帝引荐自己,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实现目的,反而招来一些人的嫉妒,没有实现步入仕途的梦想,他只好四处云游。等到玄宗诏用天下有才华的人时,李白才又一次入长安,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狂语。开始时他也确实得到了玄宗的宠信,替皇帝写写诗做做赋,但他的才华不久就受到皇帝身边的佞巨权贵嫉妒诋毁,他的狂放傲岸也让皇帝吃不消,升迁的大门自然被悄悄地关上了。当他发现自己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时,不满情绪渐生,要求还乡,玄宗顺水推舟准许他的请求“赐金放还”。肃宗时,李白参加永王幕府,受到永王重用,自己认为可以“暂欲清幽燕”、“不惜微躯捐”了,并自比谢安,辅佐永王,平定安史叛乱,当永王篡权的叛乱被镇压后,自己也身陷牢狱被流放,险些丢了性命,后经亲友的全力营救遇赦才脱险。李白的梦想和希望从此彻底破灭了。这次也使他认识到了当时的统治者颠倒是非,宠爱佞臣奸人,排挤打击有才能的正直之人的现实。仕途坎坷,抱负难伸,使得他的心灵世界总是处于痛苦的境地,为了求得心理平衡,酒就成了李白的挚友。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基础过关(A级)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2、识记字音。(给加线的字注音)

将进酒( qiānɡ     )  莫使金樽空对月(zūn     )  烹羊宰牛且为乐( pēnɡ    )    

岑夫子(   cén    )  钟鼓馔玉 ( zhuàn    )  斗酒十千恣欢谑(  xuè  ) 

呼儿将出换美酒( jiānɡ     )  千斤散尽还复来(  sǎn  )

3、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词语。

①高堂明镜悲白发(高大的厅堂)     ②会须一饮三百杯(应当)  ③钟鼓馔玉不足贵(值得)      

④斗酒十千恣欢谑(放纵)           ⑤径须沽取对君酌(即)    ⑥与尔同销万古愁(“尔” )

二、诵读作品,整体感知(B级)

1、诵读指导: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 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②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③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④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 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C级)

整体把握

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2. 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  

(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     

3. 三种主要情感:(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 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全文情感变化怎样?主基调是什么?)

(1)感伤 之情:“君不见”两句。

(2)欢乐 之情:“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3)愤激 之情:“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

(4)狂放 之情:“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情感基调:愁               情感过程:悲——乐——愤——狂——愁

四、作业:进一步理解诗歌思想内容,背诵诗歌。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2、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一、具体探究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两组排比长句,犹如挟天风裹海雨,向我们迎面扑来。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悲叹人生短促。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对现实社会及其不满。 

4、诗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5、通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何而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千古同愁

6、起兴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颇具特色之处,请各举一例予以解说。

 答:①起兴手法

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特色_开篇用长句起兴,借天上而来不再复回的黄河之水、明镜中转眼雪白的头发,来感慨人生之短暂,尽吐心中这郁闷,引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__。

②夸张手法

诗句_ _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____。

特色_ _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同时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而旷达的胸襟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课堂小结与梳理(从知识、学法、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读李白的这一首《将进酒》以及他的其他饮酒诗确实能让我们产生的审美感受,但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还是一种消极行为。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赠诗给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种豪放不羁的洒脱一但与酒结缘是要以付出生命的健康为代价的。所以,敬其人,好其诗,却不可模其行。

三、作业:

1、课后练习;

2、《系统集成》上的练习;

3、背诵并默写全诗。

四、课后反思

1、同学们,这这节课我们掌握了一些什么知识?

2、还有哪些地方比较难懂或者没有学懂?是什么原因?

3、还希望老师做到哪些呢?

 

谢一彰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