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高考话题作文 作文指导(高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2016-01-04 手机版 | ||||
从1999年至今,普通高考作文都写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相对于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要求更加宽松,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要求宽松,并不等于没有限制,没有要求了,话题作文仍然要求在规定的“规矩”内(规定的话题内)成“方圆”。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一、扬长避短,选好文体。对于文体,话题作文往往没有限制,允许考生在这方面自由选择。但是,对于文体不限制,并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不限”在话题作文中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这是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 当学生选定了自己擅长的一种文体时,还得严格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写作。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感受生活敏锐,叙事流畅,写人感人,不妨精选生活中精彩的片断,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学生想象能力强,联想事物精彩,叙事波澜起伏,写人亦真亦幻,不妨选出联想世界中的鲜明形象写成故事、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推理严谨周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热情奔放,不妨写成一篇意象纷纭的诗歌;有的学生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 二、扣住话题,缩小范围 。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 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扣住话题的要求,缩小写作的范围,就会出现偏题、离题的毛病。因此,无论给出的话题是多么的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紧“包围圈”,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打“歼灭战” , 把所选择话题的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以微知著”。比如这道作文题: 一次,爱迪生让助手测量一只灯泡体积。这个擅长数学的助手左测右 量 ,在纸上列出了一堆烦琐的计算公式。爱迪生见此,拿过灯泡,用水灌满后倒入量杯轻而易举的测出了灯泡的体积。 《伊索寓言》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农夫和他的妻子有一只母鸡,每天要下一只金鸡。他们想,母鸡肚子里一定装满了金子吧。农夫就将母鸡杀了,结果发现,这只母鸡与其他母鸡毫无不同之处,肚子里一只金子也没有。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捷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然而,像农夫这样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并不少见。对此,你有相关的见闻、体验、经历或认识吗? 请以“捷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对此作文题,学生必须在“捷径”这个大范围之内找出许多切合题意的小范围“写作点”,然后选择一个角度立意为文。这就需要运用聚焦思维,将话题聚焦到自己熟悉的,有感受的,占有写作材料的立意角度上。下面的切人角度就是通过扣住话题,缩小范围,化大为小,而来的: 1、方法对头,事半功倍;2、科学的道路上只有艰苦探索,没有捷径可走;3、提高写作水平不能靠捷径;4、成功的大门需要用勤劳的双手推开,不能走捷径;5、成才无捷径—拔苗助长式的补课可休矣。 三、力求新奇,拟好题目 。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 使人 “一见钟情”。可用如下方法拟好题目: 1、巧用修辞。“领略人生万花筒”(1999年高考一考生),“感情是帆,认知是船”(2003年高考一考生),这两个文题就分别用了比喻和对偶、比喻的修辞,使文题形象生动,蕴含情韵。 2、用数字公式或符号。“乐于助人+悄悄走开=?”(1997年高考一考生),“1+1=?”(2000年高考一考生)。这两个文题用了数字公式或符号,既概括了文章内容,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化用诗词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1999年高考一考生), “成岭与成峰”(2000年高考一考生),真诚诚可贵,理智价更高(2003年高考一考生)。第一个文题化用了唐代陈子昂的名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第二个文题则化用了苏轼的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第三个文题则化用了斐多菲的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种灵活的“拿来”,使文题变得典雅精练。 此外还可以用套用流行语,如“都是答案惹得祸”(2000年高考一考生);设悬念,如“哥,是捡来的吗?”(2003年高考一考生)等方法。 四、海阔天空,驰骋想象。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打破固定思维。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可以用如下方法驰骋想象,打破固定思维。 1、求异思维法 《庄子•天运》曰:“故西施病心膑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面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者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 这是著名的“东施效颦”的故事。传统地看,就是告诫人们不要盲目地追求一些自己得不到或想入非非的“美好事物”。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个词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反面。就连成语词典中也明确指出“比喻以丑拙学美好”,否定之意溢于言表,成为美丑对比的典型教材。 否定东施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也有很深刻的内涵,但千篇一律的观点虽正确,未免令人生厌。故可用发散思维对传统的观点进行否定,也就是肯定东施的行为,改变对其讽刺的人为的情感因素,整个材料就剩下这样的构造:西施病中很美——东施发现这种美——东施努力去仿效这种美——东施没有成功,被人所不齿。 在这里只要抓住关键点:东施努力去仿效美,就可明白:东施在对美的追求中没有任何的退缩,她在明白自己不美的情况下追求美丽,任他人怎样评说自己也不气馁,就算结局不尽人意,但东施这种勇敢地面对现实,并努力去改变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这样,从东施的“勇敢”精神进行立意,即有别于传统,令人耳目一新,也抓住了隐藏在材料内部本质的东西。 另外,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南辕北辙”、“班门弄斧”等都可以这样来求异,使写出的文章自有一股清新气息。 2、相似和对比联想法 相似联想是从一个事物想到和这事物特征、性质上相似的另一事物的联想方法。对比联想是从一个事物想到和这事物在特征、性质上相反的另一事物的联想方法。 例如,前苏联火箭专家库佐廖夫为解决火箭上天的推力问题而苦恼万分,食不甘味,妻问其故后说:“此有何难呢,像吃面包一样,一个不够再加一个,还不够,继续增加。”他一听茅塞顿开,采用三节火箭捆绑在一起进行接力的方法,终于解决了火箭上天的推力难题。 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郁达夫《故都的秋》)。 以上两例就分别用了相似和对比联想。在生活和写作中,多引导学生运用这两种联想方法,可很好地使学生做到想象有独到之处,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五、突显个性,写出新意。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就应该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以便得到较高的分数。因此,写出个性、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在立意上要有独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如对于“东施效颦”,我们这样立意:赞扬东施在对美的追求中没有任何的退缩,在明白自己不美的情况下追求美丽,任他人怎样评说自己也不气馁的精神。 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用陈题旧话,要选择新颖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如一学生写《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事》的作文时,选择的材料是:爸爸乐意把做生意挣来的钱捐一部分给学校,妈妈不同意,两人吵了起来,最后爸爸说服了妈妈:为了下一代,我们应把挣来的钱的一部分献给教育事业,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建设要靠他们,我们是尽自己所能为教育事业做一点实事……妈妈最终同意了。这个材料新颖,既有意义,又反映了新时代的商人富了没有忘记祖国和支持教育事业。而一些学生仍写“在车上让座”,“扶盲人过马路”等“老掉牙”的题材,没有新意和时代气息。 六、构思独特,波澜起伏。如纪晓岚有一次给朋友母亲祝寿,众人求他写祝寿诗,他先写“这个婆娘不是人”,众人皆惊。接着写“九天神女下凡尘”,众人皆喜;接着写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众人皆怒;最后他写出“偷得蟠桃寿母亲”,众人皆欢呼。纪晓岚的祝寿诗之所以引人入胜,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构思波澜起伏。要使文章能“留人”,有新意,就应摒弃平铺直叙的构思,学会兴波澜。兴波澜的方法主要有:设悬念、造巧合、写突转、埋伏笔、铺陈误会、欲扬先抑等。 七、语言鲜明,个性独到。不平铺直叙,不泛泛而谈.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感情基调需要不同的语言,如议论文讲求严谨周密,说明文讲求简明准确,记叙文有的讲求朴素自然,有的讲求生动形象,也有的追求新颖精美等。文学的语言有的清新飘逸,有的深沉凝重;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悲哀低沉……曾有厨师、裁缝、车把式、船夫四个人,他们能说会道,村子里有什么红白喜丧、打架抬扛之事都得请他们去帮忙。一次,有一对夫妻吵嘴,他们去做“义务调解员”。去之前先开了个碰头会。厨师说;“咱们过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呀碗的分不清。”裁缝说:“不过咱们办事也不能偏心了,要针过去,线也要过去。”赶车的说:“咱们又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嘛。”船夫说:“你们着急什么呀,船到桥头自然直嘛!”这四人的话就特别个性化,魅力独特,真是卖什么吆喝什么。文章要有新意,就要力求做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要和他的语言相一致,力戒张冠李戴,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要写好高考话题作文,必须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人、事、物,随时把自己感受真切的东西付诸笔端,细水长流,坚持不懈,这样才可更利于写好高考话题作文。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欧从芸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