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 导学案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5-12-16 手机版


课题名:相信未来(一课时)

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本课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

    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意象及其所营造的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阅读,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人论世,感悟诗人面对困难,执着相信未来的信念和精神,对生命的热爱;

培养学生积极自信,战胜挫折,相信未来的人生态度。

二、知识框架——新课预学

    (一)强记字音:

灰烬( jìn )      依偎( wēi )     摇曳( yè )    睫( jié )毛      

瞳( tóng )孔     轻蔑( miè )     脊( jǐ )骨    

给( jǐ )予       惆怅( chóu chàng )     不屈不挠( náo ) 

    (二)辨音辨形:

摇曳( yè )——拽( zhuài )拉   睫( jié )毛——捷( jié )报   

给( jǐ )予——给( gěi )以     瞳( tóng )孔——潼( tóng )关    

撞( zhuàng )击——经幢( chuáng )  

惆( chóu )怅——稠( chóu )密——未雨绸( chóu )缪( móu )

——鸟声啁啾( zhōu jiū )——氐惆( dī chóu )

(三)课前思考

   阅读课文,理清全诗的基本脉络,做简单的分段,初步理解文本。

答案:第一段:1—3(现实状况);                                     

      第二段:4—6(相信未来的原因);                               

      第三段:7(直接抒情,发出内心的呼喊)                         

    

    (四)走近作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于山东聊城一个革命家庭。因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故起名路生。1978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1966-1968年文革前期写出了一批有时代代表性的作品《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这些作品在青年中广为流传,影响了后来的一批人。  

    (五)回溯时代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相信未来》就写于1968年。   

三、知识回顾——引入课题

    复习曾经学过的,表达在逆境中依然乐观,充满希望的诗句来导入本课。(列出几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探究学习过程

活动探究1:解诗前奏,明晓意象意境

答案:

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客观物象一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便成为意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中的形象都是意象。       

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图景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在本质上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都表现出浓烈的情绪色彩。区别在于意象是诗歌艺术最小的意义单位,而意境则是诗歌整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意境与意象是一大一小的关系,意境与全篇对应,要在整首诗的意象的总合中产生。

活动探究2:结合文本,分析意象内涵

答案:(在反复阅读之后,学生分析讨论,自行理解分析)

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生活上贫困但保持乐观)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成果、亲情、友情等)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凄凉的大地——黑暗的社会

(心理上失落但一往情深)

第3节:手指,涌向天边的波浪——气势恢宏

        手掌—托起太阳的大海——志向远大

        曙光—温暖漂亮的笔杆——追求光明

孩子的笔体——憧憬美好

(目标上用尽全力执着追求)

第5节:腐烂的皮肉——表层的创伤      

    第6节:脊骨——不屈的精神

注意:对意象的理解不局限于具体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活动探究3:知人论世,体会背景情感

答案:(学生分析)

社会:贫困、落后、动荡、黑暗。诗人:依然乐观,充满希望。

活动探究4:读中品情,把握全诗节奏

答案:(重点第三节的断句)

1.1——3节:注意读出社会的黑暗,以及诗人的固执(“依然固执”);

  4——6节:读出坚定(“我之所以坚定地”)和焦急(“我焦急地等待着”);

  第7节:要读的短促有力,加快节奏。因为这是作者的呼喊,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发展,是作者理想与信念的升华。

    2.第三节的断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有人读成“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这样“掌”不好解释。

应该读成:“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竿”。

这里“手指”和“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和“托住太阳的大海”是本体喻体的关系,同样下句中“曙光”和“温暖漂亮的笔竿”也是这样的关系。是一只长着排浪一般的手指和能托住太阳的大海一般的手掌摇曳着“曙光”这枝“笔竿”,写下了“相信未来”,读来气势磅礴,境界博大。且三句句式一致,意象关联,整饬自然。 

活动探究5:学习积累,理解“反复”手法

答案:

前三节的结构、语言形式基本是相同的,这是“反复”的写作手法。 

反复有助于强化感情,增强诗文的感染力,突出诗歌主旨。用反复,表明食指“相信未来”的坚定信念。

活动探究6:拓展延伸,寻找诗歌色彩

对于这首诗,江青曾经说:“这是一个灰色的诗人,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在她看来,这首诗是灰色的。

在学完了整首诗之后,学生觉得这首诗是什么颜色的?

注意:答案不定,言之成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再现目标

      

六、达标训练——应用巩固

热爱生命  食指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地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惜属于我的

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

虽是屡经挫败,我决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赏析】

这首诗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堪称是《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的姊妹篇。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诗人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以一种近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愈挫愈奋,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一切都昭示了诗人那崇高而严正的命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人在另一首《书简》中就曾这样写道:“我们应当永远牢记一条真理/无论在欢乐还是辛酸的日子里/我们的心啊,要永远向前憧憬/这样,才不会丧失生活的勇气……”这首诗在意象的撷取上,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多选取那些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观物象,如“攀附的葛藤”“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等,这些意象,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是诗人的真力弥满,万象归怀;这些意象,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蕴和独特的诗美空间。本诗一袭食指诗的一贯的艺术风格,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一曲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

 

七、教学反思

                                                                               

                                                                               

                                                                               

                                                                               

                                                                               

                                                                               

                                                                                

范冰冰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