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校生中“边缘性自然群落”的“软管理” (九年级上册主题班会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主题班会 2015-10-22 手机版


 对职校生中“边缘性自然群落”的“软管理”

【内容摘要】本文直面职校实际,通过对职校生生存现状、 “边缘性自然群落”形成的类型与特点、当前职校“硬管理”后遗症的分析,提出了对“边缘性自然群落”实行“软管理”为主的因材施教管理策略,并通过笔者自身实施“软管理”的实例及其成效,详述了“软管理”的方法,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职校生 边缘性自然群落 软管理

【正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职校生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与有些植物、动物、景物一样也存在着一个个的“自然群落”。职校生的“自然群落”是其在互相交往过程中,由于如学习成绩、表现情况、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个人性格等主客观原因,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个群体。它的客观存在,起源于学生互相交往和归属的需要。

“自然群落”的现象在职校各个班级中一般都会出现。班级中的学生大致可划分为两大自然群落,一是主体性群落,二是非主体性群落,或叫边缘性群落。前者主要由班级中学习成绩好,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同学组成,这些同学是开展各项班级工作的中流砥柱;后者主要是由班级中的“弱势”群体组成,他(她)们或学习成绩不佳,或表现不佳,或双不佳。经常惹事生非,是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头疼的一群人。

众所周知,职校学生的生源质量较差,因而在职校生中客观上容易形成“边缘性自然群落。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职校生的生存现状。 

一、职校生的生存现状及其分析

1、自身:心理问题严重。

﹙1﹚ 自卑心理严重。

虽然一些普高学生也会有自卑心理,有的甚至也很严重;但其涉及面和整体严重程度远不及职校生。

职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从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职校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偏课现象严重。比如笔者所教的电子专业班中,理科成绩还可以,但英语全班却仅仅一人及格。在成绩至上的现代应试教育模式中,一直以来,这些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普遍不受到重视,遭遇的批评颇多,表扬却少得可怜,使学生觉得总是事事不如人。

大部分学生经过中考的失利,已经感到底气不足。又加上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对职校并不寄予太大的厚望,认为读职校是低人一等,是上不了普高的无奈选择,所以对自己的前途即便不说丧失了信心,也至少是信心很不足。

有些智商(IQ)不高或病残学生,其身心的自卑心理,更是可想而知,只是就业年龄不到,也只好冲着学习一技之长无奈走进了职校的大门。

﹙2﹚情感饥渴严重。

  职校招生的地域范围一般大于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中,跨县市、跨地市,甚至跨省招生。因此,职校中学生住校人数远远超过一般地方性的普通高中。心理尚不成熟他(她)们离开父母以后开始过像大学新生一样的独立生活,因此会产生更多更强烈的情感饥渴,需要有人给予关怀和爱护。

﹙3﹚对前途忧心忡忡。

对专业的选择,许多学生从一开始就不很明了。往往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出发去考虑。有的是服从家长的安排,有的是随大流赶热门凑热闹,有的仅仅只想得到一张文凭,一旦新课程开始学习,随着难度的加深,困难就接踵而来,学习动力、后劲都显得不足。一想起毕业以后就业之路艰涩难行,他们就对前途忧心忡忡。

两个“严重”一个“忡忡”,像三块巨石一样压在职校生的心头,他(她)们气喘吁吁,怎能不生出严重的心理问题。

2、父母:存有“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

有些职校生的父母认为,孩子上普高遥不可及,只有进职校将就,但愿学得一技之长,以后作为谋生手段,死马当做活马医吧。

3、社会:对职校的偏见依然存在,往往对职校生低看一眼。

当今社会,学生等级也明明白白。依次是重点高中、一般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后两者中的一部分学生走出校门连校徽也不敢挂;怕让人笑话。连毕业以后就业,也只能进劳动力市场而不是人才市场。

4、职校:“硬管理”加重“病症”。

职校生本是带着一身伤痕进入职校,亟需人文关怀;但职校等待他(她)们的却是缺乏人情味的“硬管理”。 很多职校往往采用所谓量化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分值表示。这种量化管理常常形成一定的制度规定,我们称它为“硬管理”。它被初中学校广泛使用而已让初中毕业生感到厌烦。但有的职校还要给这种模式套上“准军事化”的光环,在这种“光环”下,学生被压得直不起腰来,因而许多学生对这种缺少人文关怀的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于是,“弱者”,畏难情绪产生了。更“弱者”,溜之大吉,退学了事。许多职校新生入学一个月内,或在第二学期一开学,退学的学生特别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此。“强者”,产生抵触情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向西。许多硬管理制度,他(她)在前九年或多或少已经领教过,所以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出台,还是抱 “我还是我,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态度。 更“强者”,产生反抗对立情绪,当面顶撞,公开叫板;甚至说,处分怕啥,最多不在这个学校读书;或者声称:正因为有我们,你们老师才不至于下岗。

基于职校生如此的生存状况,其自然群落也就形成了新的类型与特点。

二、职校生“边缘性自然群落”形成的类型与特点

  职校学生从入学到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自然群落,大概需要一个学期左右时间。除主体性群落外,非主体性群落即“边缘性自然群落”主要有下列一些类型与特点。 

1、由成绩差表现差的学生组成的。这些学生在一起,因为不愿意学习,所以上课吵闹,作业抄抄,放学后马上向网吧报到。这类群落一旦扩大,会严重影响班级的学习风气,使歪风盛行。

2、由爱讲义气的学生组成的,主要是男生。这些学生聚集在一起,甘愿为朋友两肋插刀,一遇朋友有窝心事,马上冲将出去,用拳头来解决问题。这类群落,很容易引发恶性事件,是一颗定时炸弹,时刻让班主任揪心。

3、由爱闲言碎语、挑拨离间的学生组成,主要是女生。这些学生由于感到无聊和空虚,便整天聚集在一起,说东道西,把离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当作乐事。这类群落,虽然不至于引发什么恶性事件,但是班中由她们无端滋生出来的各种是非肯定也会让班主任头皮发麻。

4、由爱吃喝玩乐,个性开放,追求前卫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聚集在一起,主要谈论的是如何打扮,如何开心,有钱当然好,没钱想法捞。

5、由来自同一地区的学生组成,或者是通校生和住校生形成两大阵营。这些学生互相之间闹矛盾,尤其是住校生本来就远离亲人,情感比较脆弱,一有什么事情,有的女学生就很容易情绪失控,或有极端行为。这也让班主任深感头疼。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曾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那么,作为一个职校的班主任,在正视班级存在“边缘性自然群落”的基础上,鉴于职校生的生存现状和“硬管理”的诸多尴尬和无奈,在又无法舍弃“硬管理”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尝试一种充满温情的“软管理”,对学生进行人文的关怀,即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对学生循循善诱,孜孜不倦,让学生自律自治,自己教育自己,以此作为对学校硬管理制度的一个有效的实现手段呢?笔者通过三年多来的实践研究,以显著的成效回答了这一问题,即对职校生中“边缘性自然群落”必须实施“软管理”。

三、职校生“边缘性自然群落”的“软管理”

对职校中“边缘性自然群落”的“软管理”的具体办法是:

1、抓住新生入学的机会,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堂目标课,让学生找回自信,重塑自我。

    这堂目标课不仅仅是对学生更是对家长莫大的精神鼓励,因为自卑和失望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含辛茹苦养育子女十几年的家长,因此,第一次学生会议,第一次家长会,是至关重要的。要在这两次会议上介绍以下几点:

﹙1﹚升学有希望,就业有保障

许多的高职院校的出现,会使职校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大大增加。有的甚至也能考入重点大学。如我校学生考入中国美院和西安美院等重点院校的学生年年都在增多。

  学好一门技术,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在深圳、温州等发达城市,大学生月薪一两千或两三千,而一个高级技术工人月薪却有六七千甚至八九千,本地晚报就曾有过典型报道。

 ﹙2﹚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虽然入学时有些同学成绩可能不太好,但学习专业课,大家却是属于同一个档次的,基础都相差不大,如果能够努力,是完全可以跟得上、甚至冒尖的。

﹙3﹚ 介绍优秀的老师和严格的制度  

介绍各位任课老师,特别突出那些老师是经验丰富的,有过不小的成绩的,

能够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的,以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介绍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严格的制度是学好的保证。从而说明关键在于学生自己。

2、尝试用“软管理”为其设定阶段目标,架好梯子,使之一步步向上攀登;并及时总结表彰。

  职校生中之所以容易产生边缘性自然群落,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进入职校后,缺乏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些同学过于自卑,认为读职校没有出路,这些学生或许在以前也一直处于“边缘性自然群落”之中,且早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循序渐进的设定目标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第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例:一般按新生入学后的军训、开门红活动、运动会、期中考、技能达标、技能大比武,元旦文艺会演、迎新越野跑、期末考,依次分别设定阶段目标,及时总结表彰。形成设定目标——激励(表彰)——再设定目标的良性循环。

事实证明,这种目标层层分解达成法,很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会自觉自愿的朝着目标不断的努力,达到一个个成功的彼岸。

3、抓住入学时的好机会,及时了解新生在初中时所属自然群落,尤其是对具有一定危害性的边缘性群落的“首领”,根据其各自特点,及时引导、鼓励、甚至给“官”做。

班主任每接新班 ,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新生在初中时主要是属于哪一个自然群落的,适度的观察,并抓住新生入学时尚未形成新的自然群落的机会,尽早进行适度的引导。

在2000级中,我有一个成功的尝试。这位学生在初中是边缘性群落中的“首

领”,具有较典型的破坏性。我抓住一个机会,与他进行了推心置腹的面对面交流。

我对他初中时的所作所为用“我知道你”一句话略过,突出详说他的长处:

你聪明,有领导才能,很有自尊心,电脑水平尤其是游戏水平较高。鼓励他改掉初中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好好学习电脑技术,相信一个学期之后你的勤学苦练是会出效果的,在学校的技能大比武中,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相不相信?我接着说:“我知道你变成这样,是有你的苦衷的,能和我说说吗?”可能当时他也希望给我一个好的印象,于是详细的给我说了他自暴自弃的经过。我说:“知道了就好,你想重新开始吗?”他说:“谁不想啊,但是行吗?”我说“行!老师相信你。”

这一次谈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发现他一直努力在改变自己的形象,而我也不失时机的任命他做班中的监督委员,工作挺卖力,期中考成绩也进步了不少;在技能大比武中,他获得文字录入二等奖;我又任命他为纪律委员。当然,偶尔也犯些错误,我也给他面子,都是个别与他进行交流,这样他也乐于接受。

对每一个边缘性自然群落的首领,根据他们各自的不同特点给予他们适合的工作,满足他们渴望自己能有“一官半职”的愿望,这样既可以加强他们的自制力,产生心灵上的激励,又使学生得到自我管理的锻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角色一旦转换,他们或快或慢在向好的方面转变。

 4、充分运用各种活动的契机,让学生生活充实,充满自信,激发潜能,发挥潜力。

  处于“边缘性自然群落”中的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不少的问题,除了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正事可做,当一个人没有事情做的时候,过分的无聊总会做出一些不良事情。所以我们不妨让学生生活在充实中,生活在自信和快乐中,这样就会减少很多是是非非了。

抓住一学期一次具有鲜明职校特点的技能大比武活动,鼓励学生争分夺秒苦练基本功。要抓住每一次文体、德育活动的契机,尤其要让那些处于“边缘性自然群落”中的学生发挥出他们的潜力,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述的各个阶段都是很好的机会。要给“边缘性自然群落”中的学生上台表演,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潜力,发挥出他们的潜力,我不会忘记,一个曾三次因打架而受记过处分的学生,在我的鼓励下竟在越野跑中脱颖而出,从此对前景充满了信心。 

    5、几个与“软管理”相配套的措施。

①给批评换个包装。  

班级管理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有奖必有罚,那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形式。对于那些心灵受过创伤的“边缘性自然群落”的学生们,不妨给批评变变脸,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进行包装,一方面能够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也容易接受,事半功倍。

②定几条不是奖励的“奖励”。

  如某同学忘记打扫卫生就“奖励他打扫卫生一次。”这是一种充满温情的处罚,是奖给他一个机会改正错误,赢得大家的谅解。若说成“罚他打扫卫生一次”,则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惩罚性,易形成对立情绪。在这方面,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做得相当成功,比如把“检讨书”改成“情况说明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③多写几张鼓励性评语。

  在周记等可以写评语的地方,班主任一篇好的评语不仅能增进师生间情谊,使学生更信任老师,而且它能给学生以信心,给学生指明前进的道路,加快他(她)们前进的步伐。如某一学生,学习不刻苦,爱好上网玩游戏,是电脑高手。他表现一般,但很有潜力,只要抓紧一些,学习和技能成绩就能突飞猛进。我们就可以这样写:“你挺聪明的,有聪明的头脑和灵活的手脚,现在你的成绩暂时不如班里的尖子生,但教师相信你只要少去网吧玩几次游戏,定能比他们考得更好。我希望你超过他们。加油吧!相信自己,你能行,等着你的好消息。”当这位同学拿到这样一则充满期望与激励的评语,可能就会信心百倍地努力上进。如此比写“你总是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所以你的成绩总是不理想!”效果一般会更好一些。

④不妨利用自然群落中的有利因素,成立班级值周小组。

  纪律、学习、卫生、锻炼、守规等职务组成的值周小组成员可由班主任出面与值周长商量进行合理的分配,由同一群落中配合比较默契的学生组成,有利于工作的协调配合。

⑤模拟“党政分工,互相监督”的体制,进行权利牵制

  为防止权利垄断,在班内设立监督小组,由其它自然群落的学生组成,当然在其中应该安排几位比较正派的班级主要干部进行大局的控制。监督小组对一周内值周小组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一周召开一次值周工作会议,评定每一位同学在值周时的等级,并给他们加称职分。

   这样做,使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尤其是让那些处于边缘性自然群落中的学生体会一下从来没能够体会过的班级主人的感觉,使他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想到班级的利益。如果引导得好,这些自然首领在转化自己的同时,以此为契机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从而把这些“自然群落”纳入班级的正常管理中来,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⑥充分把握班级主体性自然群落和边缘性自然群落之间的交叉,让这些同学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如主体性群落中有的同学爱好体育,而边缘性群落中也有同学生爱好体育,

这一个共同的爱好使原本属于两个不同群落的学生产生了共鸣,如果教师能够进行很好的引导,提出要求,希望主体群落中的学生能够多与他们交流,多关爱他们,久而久之,成为好友不是没有可能,让这些学生成为“桥梁”,以此来影响并带动边缘性自然群落的同学共同进步,这比班主任强制规定的“一帮一”要强得多。见下图:

“只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

对学生中边缘性自然群落的片面看法,不要简单地将其作为防范的对象,而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其交往和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体验快乐。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位学生,承认并合理利用学生中“自然群落”的有利因素,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软管理”与“硬管理”既不矛盾,也不对立,“硬管理”通过“软管理”去落实,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建设好班集体;从而有可能营造出一个自律和谐,有凝聚力的“家”——班级。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学班主任工作原理》   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年4月第一版。

2、《高中生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一版。

3、《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1月第一版。

作者介绍:

姓名:戴智敏 性别:女 年龄:33岁 职称:中教一级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籍贯:浙江绍兴

 

杨耀珍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