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闯帐”及其他——读《鸿门宴》有感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2015-09-07 手机版


林安福

读《鸿门宴》,我们开始为其剑拔弩张、一波三折的情势描绘而心情紧张,继而读到“樊哙闯帐”后,又为其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而心情放松,于此我们深深为樊哙的深明大义、能言善辩、忠勇直率所折服。

樊哙能敢于冒死闯帐的动因一出于“义”,正如他所说,刘邦破秦入咸阳以待将军,今反将遭诛杀实为亡秦之续,即人有义而击之不义也。二出于“亲”,樊哙为刘邦妹夫,危难之时见手足之情。三出于“勇”,被称为“狗肉将军”的樊哙,随刘邦一路攻城野战,英勇无畏,战功赫赫。今作为刘邦侍卫的他,职责所在,挺身而出,难能可贵。

但反复咀嚼樊哙闯帐这一翻义正辞正、掷地有声的话,总总得水平如此之高,言辞如此之犀利,逻辑如此之严谨,话从口出而这样能打动人心,心生疑虑:这话是他所说吗?是否有司马迁为樊大将军粉饰之嫌呢?

翻读《史记》,我们知道樊哙出身寒门,早年屠狗为业,自小未接受什么教育,至于经史子集,之乎者也自不沾边;倒是随刘邦一路攻城夺隘论,征讨平叛,屡见奇功,一赳赳武夫勇武过人,倒是说能征惯战,论唇枪舌战怕倒应退而为次了,但《史记》、《资治通鉴》偏偏把他描写成智勇双全、能言善辩的儒将,深得刘邦倚重的萧何、张良、陈平之辈不能解决的问题他偏出马迎刃而解,萧何、张良、陈平之流说不出的话他偏巧舌如簧一语中的。请看《资治通鉴》和《史记》对他的描叙。

《资治通鉴》中一则“谏留秦宫”记,樊哙在刘邦进咸阳贪富贵、好美姬之时,醍醐灌顶般言辞,直斥刘邦的过失、弊端,樊哙质问刘邦道:“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一语惊醒梦中人,使刘邦放弃秦宫的贪婪、享受,对刘邦大业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难怪后人胡三省评论“狗肉将军”提出质疑道:“它能有这样的见解,应该是它一生中最大的功劳。”

二则为“拥盾闯帐”。樊哙在千钧一发之际拥盾闯帐,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说出最适当的也出人意料的话,甚至说得项王心亏理曲,面有惭色,有言道:“世有三绝,文人的笔锋、辩士的舌锋、武士的刀锋。”其锋利皆无可比,樊哙刀锋、舌锋双绝于此可见一斑。

三则为“擅闯汉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写道:“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无见人,卧禁中,诏户者(门卫)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祖笑而起。”开始组织平叛,带病出征,有道是良言一句三春暖,话不投机十月寒。樊哙逞三寸不烂之舌,引史而鉴今,让刘邦精神振作起来,重新点燃刘邦的勇气,鼓起刘邦的干劲,不可谓不功莫大焉。

以上而论,樊哙“谏留秦宫”和“擅闯汉宫”看,樊哙情急之中,口无遮拦,言为心志,一语中的,倒还使人信服,但“拥盾闯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侃侃而谈,义正辞严,实属不易,那么读者禁不住要问:这番话和当时樊哙语言有不有出入呢?

我们不妨翻看《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同写鸿门宴闯帐斥责项羽的传记道:

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擅入,立帐下……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

两相对照,前者更多带有粉饰性、文学性,后者更显真实性、史料性。那么我们是否置疑“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史记》的真实性呢?

《史记》以其彪炳青史的成就而有目共睹,然而也引来了后世对《史记》的界定有不同的争议,一种认为《史记》是历史的实录,一种说成是一部谤书。

《史记》作为历史的实录,有它的依据性。从取材途径看,一是参考了皇家图书档案;二是搜求了被秦始皇焚毁的诸侯古史;三是取诸于金石、文物的图像及文字资料;四是听取了他人口述;五是接触了当事人;六是自己亲自游历考察所获。从近现代考古发掘出的文献资料看,司马迁编纂《史记》虽未直接利用《周易》、《诗经》、《论语》等出土书籍,但从中可见吸纳了很多文艺典藉的思想。《孙子吴起列传》中孙子训练妇人的故事在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子》上刻有这样的记载;《宋微子世家》“宋襄之仁”的故事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春秋事语》中得到佐证;另外从1995年、1996年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与“秦律”、1989年出土的云梦龙岗秦简以及1983年江陵张家山汉简的法律,与日本学者广濑熏雄研究《秦本记》和《商君列传》所记录的秦孝公颁布的法令和商鞅变法,也相互对应。由此看来,《史记》作为一部信史,总体上从考信求实和秉笔直书是值得认可的。至于有些记载如后人置疑舜的故事、楚王室陆终生子六人剖腹而产,“假齐王”踹脚以及子兰、子椒是否真实存在,香草、兰、椒变坏了后变成2个人等,或为“以信传信,以疑传疑”,或有作者虚构想象“李代桃僵、化虚为实”的成份,至于行笔之处,溢美之辞是可以理解的。

至此,我们回过头来看《鸿门宴》与《樊郦滕灌列传》樊哙闯帐的语言描写,从取材看,作者二十壮游时亲历彭城、丰沛,“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余与他广(樊哙之孙樊他广)通,为言高祖功臣之兴时若此云。”面对面采访樊哙之孙,当然樊哙之孙口口相传,事实是忠实于历史的,其说不为凭空捏造,但难免有为祖父评功摆好之嫌,《鸿门宴》“樊哙闯帐”的语言描写刻画较之《樊郦滕灌列传》中的记叙显然有文饰之美,这也应证了鲁迅先生从史学性、文学性两方面中肯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论断的正确性。

 

林安福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