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各考试内容基本思路 高考复习指导(高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2015-09-05 手机版 | ||||
下面属于《考试手册》内容的,用各级数字符号表示,属于考试知识范围的用“*”开头,属于答题思路流程的用“①②……”表示,注意事项和原则用“•”开头,作文部分另用合适的符号表示。 一、识记与理解 1、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基本要求》罗列的内容和诗词曲相关知识(体裁和题材、各种术语) 2、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字词的含义: 不能只写字典意,答案应该是仅在本文成立的 不能只考虑语境义,答案应该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的语境义 词性不能产生偏差,名词的含义是名词或对于事件和事物的描述;动词的含义是动词或对于行为动作的描述;形容词的含义是形容词,或对于状态的描述 (2)句子的含义 ①找出句中哪些词语有特殊含义特殊指代义,还原其本义 ②连缀成句,保持通顺 3、理解语法、修辞现象在表达文章内容上的作用 (1)语法 * 词性、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复句的关系 目前考察较多者为成分的倒装和关联词地选择 (2)修辞(详见9) ① 修辞的一般作用(参见《基本要求》或学校学程) ② 概述文句内容(详见11概括段落大意) ③ 思想、情感、艺术形象 4、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虚词的选择必须做对,注意先考虑词性,然后翻译字义,连词考虑所表现的逻辑关系,助词考虑语法和语气意义,不要简单翻译为“来”、“呢”等。 理清各种虚词的作用,不要简单依赖所谓的“语感”来选择。 5、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 * 词法:词性的变化、使动意动、通假、单音字的连用等 * 句式:四种句式、几种固定搭配(参见附件(一))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在保证句子通顺、逻辑无误的前提 推敲字词,落实每一个字 直译为主,意译在高考中不多见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 以课本有明确要求的为主 二、分析与综合 8、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明确答案应该用何种表达方式 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条件 仔细审题,确定是否需要在筛选整合之后进行适当推理 9、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① 结构角度考虑:总起、总结、线索、引论、过渡、呼应、点题、点明中心、升华主题、铺垫、补充(或辨证补充)、留白、设置悬念、奠定全文情感基调、体现作者思路的跃迁(其中点题最容易被忽略) ② 文体作用 * 体现文体要素,常见的有: 记叙文:指明时间地点人物、交代起因经过结果 议论文:指明论题或文章讨论的对象,点明论点,衔接论证过程,作为各种论据 说明文:指明说明对象,展现说明顺序 小说:点明自然、社会背景,交代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 体现文体特点 体现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体现诗歌字句的锤炼 体现小说、戏剧的语言符合人物性格 ③ 表现手法及其一般作用(附“角度”问题) * 各类修辞(见《基本要求》) * 四对关系:情景、动静、虚实、曲直 * 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起兴、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托史明志、调动读者多种感官多角度地描写、依照空间或时间的变化、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卒章显志等 “角度”的问题这两年考得比较多,这个词语本身就可以有多种理解,目前看来,主要有两种内涵,读者分析的角度和作者观察、写作的角度。前者可参见10,后者变化万端,无可归纳,但是最古老最常见的是以下三种: 时空角度的变化 感官角度的变化 人称的变化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亲切,便于与读者沟通,交流,打动人心,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④ 内容大意概括(见11) ⑤ 思想、情感和艺术形象的特点(通常须要确定文章段落的中心,参见附件(八)) 10、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1)分析思路 ① 分层并概述每层内容(方法参见考试内容11) ② 指出层次间的关系 * 结构关系(总分、对照、层进、并列) * 逻辑关系(比如时空的转换,上文是因下文是果,上文提出问题,下文给出答案,由抽象到具体等) * 修辞关系(比如上下文形成对比,上文是喻体,下文揭示本体等) ③ 指出各层次的写作视角(这里的视角是作者的议论、描写等表达的角度,不是读者分析鉴赏的角度,两者有联系有区别) (2)分析结构 * 四种基本结构——总分、对照、层进、并列 (3)分析写作特点 ① 从形式角度来讨论 * 从语言的运用角度(本节所说的“角度”是指读者分析的角度) (a) 遣词造句 * 整句和散句或两者的结合(整句——运用排比、对偶、反复的句子,效果是节奏感强烈,富有音韵美,气势强烈,感情充沛,酣畅淋漓;散句——除整句外就是散句,效果是节奏明快,错落有致,灵活多变) * 长句和短句或两者的结合(长句——定语状语等修饰语多,效果是表意充分,内容丰富,节奏绵密悠长;短句——修饰语少,效果是铿锵有力,节奏感强) * 停顿(基本作用是强调,有时也带有情感的跳跃、甚至语气的哽咽) * 倒装(基本作用是强调) * 炼字(效果是用词精炼,概述某一字所体现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可参见测量目标13) (b)修辞手法及其一般作用(注重修辞的语言效果,比如,比喻则是使语言富有形象性) (c)语言风格 * 作品本身的语言风格:豪放和婉约、朴素和绚丽、庄重和诙谐、简洁和繁复、含蓄和明快 * 特定文体的语言风格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自由、灵活、多变 小说和戏剧:语言切合人物身份,体现人物性格 诗歌:语言凝练,讲究炼字、讲究音乐美、音韵美 杂文:准确、严密、具有形象特点 科学小品:准确、严密、注重关联词和限制性词语的使用、注重语言顺序 * 从表达方式角度 (a)叙述 叙述的顺序(时空顺序为主)、线索 叙述方法:顺序、倒叙(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插叙 (b)描写 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如果按照描写对象区分,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四者两两结合,分析如下: 正面的人物描写: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细节(今年流行考细节和心理) 侧面的人物描写:他人的直接评价(找关键词)、环境景物的衬托 正面的景物描写和侧面的景物描写见下 (附)环境描写的特殊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点题、作为线索(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呼应等 文体作用:点明时间、地点、自然历史社会背景等 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渲染气氛,为上下文做铺垫(较多见) 烘托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性格,塑造艺术形象 展现作品的社会价值 (c)说明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引用、打比方 (d)议论 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 (e)抒情 抒情方法:直接、间接 (f)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借事说理、寄情于理等 * 从行文结构和谋篇布局角度 最常见:点题、呼应、线索(贯穿全文,构思缜密,结构完整)、过渡 其他:顺序、伏笔、详略设置(详见本测量目标②内容角度)、悬念留白等 * 从表现手法角度(见测量目标9) ② 从内容的角度 * 立意角度 立意正确、深刻、新颖 * 选材和剪裁 选材,围绕中心,突出典型(艺术形象) 剪裁,详略得当(通常要概述内容),有利于突出中心 * 取题艺术(通常按照9思路分析,应注意文中与题目相呼应的词句) 11、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 概括段落大意 ① 首先判断概括对象的表达方式 ② 不同的表达方式,概述的措辞不同,但是总体上来说都是“动词+从句”的形式,具体如下: (a)表达方式为记叙,概述的结果可表述为“叙述了(回忆了)+特点+事件” 这里应该注意,事件的主语一般应该与段落的主体一致,在“事件”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时间地点等因素。 (b)表达方式为描写,概述的结果可表述为“描写了+特点+对象”或者“营造了(渲染了)+特点+气氛(氛围),为下文的……做铺垫” 描写的概括,千万不要忽视“对象”的判断,常见的描写对象除了具体的人、物外,还可能描写某一种环境和氛围。 (c)表达方式为说明,概述的结果可表述为“介绍了+特点+对象” 以上三个“特点”,须要结合文章内容选择词语,形容词用得较多,但也有例外。此外,近年来高考和模拟考还比较流行借助文章中已有的一些“关键词”来作为特点。 (d)表达方式为议论,概述的结果可表述为“阐述了+论点”,“讨论了+论题” 到底是写论题还是论点,要根据题目来分析,有时借助卷面空格的长短也能获得直观的判断。 如果一个段落中有两种或以上的表达方式,那么就应该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来分层,概括完成后,相应的也应该有两句或更多的句子。 * 概括全文主旨 一般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要情感,一些文体会有复合式的主题,要注意分层理清。 技术上应该重视文章的议论和抒情部分,注意确定中心句。 * 揭示写作意图 (a)议论类文章的基本写作意图是证明中心论点 (b)叙述描写类文章的基本写作意图是抒发情感、塑造艺术形象或表现景物 (c)赞美或者批判 (d)告诫或者劝勉 (e)表面化的写作意图 12、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和探究 *推断想象 ① 首先判断应该用何种表达方式 ② 结合文章内容,例证必须确实可考,表述简洁 *探究 目前“探求”还是一个很不明确的测量目标,各区对此都有所研究,体现为各种命题思路,总括如下: (a)往往结合课内篇目或课外阅读经历(如长宁区二模第12题,然而在《考试手册》上给出的例题是没有这个要求的),就测量目标的表述来看,“探究”是与“推断、想象”而非“积累”并列,本人感觉应该还是以卷面文本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 (b)往往要求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如徐汇二模第6题),目前这是命题的主流方向,可用以分析的角度可参见10。 三、鉴赏与评价 13、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参见测量目标9,此测量目标尤其应该注意结构上的效果,最常见者为呼应和点题 通常应该先阐释这个词语本身的意思 14、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1)艺术形象 ① 指出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这些描写还可以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实现。 侧面描写,目前考得最多得是他人的评价,与他人对比,和环境的烘托,前者需要有确定“关键词”的技术参见下条,后者可参见测量目标10“环境描写的特殊作用”。 ② 概括故事情节(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尾声)、指出直接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关键词(这是近年比较常见的考试要求) ③ 概括艺术形象的特点(通常是人物性格) ④ 艺术形象的社会代表性(这一形象代表了哪个社会阶层) ⑤ 辩证评价(进步性、局限性、对现在的借鉴价值) (2)表现手法(参见测量目标9) (3)语言风格(参见测量目标10) 除了测量目标10已有的外,还有 清新——语言浅近而有新意 凝练——主要体现在炼字(参见测量目标10) 晦涩——艰深冷僻难以读懂(从未考过) 15、评价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 先指出作品的思想,然后辩证评价(指出其时代进步性和局限性) ② 参见测量目标10的“内容”、“形式”两个角度进行评价 无论是鉴赏还是评价题,都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有论点,论点以总起或总结的形式出现,即答案中至少应该有一句是鉴赏性质的议论。(如,炼字时的“巧妙精炼”,整句的“绚丽华美,有节奏感,情感丰富”,倒装句式的“强调突出”,比喻拟人的“抽象的对象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等) 紧扣题目的提示,找出关键词,判断对应的测量目标,必要时抄写题干或原文(比如要求针对细节描写进行鉴赏,那么就应该抄出文中相应的文字) 诗歌鉴赏题中,应该对应诗句必须复述和概述相结合,非诗歌鉴赏题,也应注意复述甚至抄录题目针对的文本内容 鉴赏评价的基本框架 三个原则 五个环节(参见测量目标9) 4+2个切入点 一个阅读技巧 四、表达应用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16、审题立意 16.1准确把握题意 16.2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 * 材料的把握和运用 参见附件(二) 审题立意 (1)材料作文(有议论部分) ① 分层,确定议论部分 ② 明确中心句(参见附件(七)) ③ 明确关键词(如有,关键词包括:明确指出议论对象和论题的词、明确指出“应当如何做”、“价值何在”的词、起到关键修饰限定作用的词、关联词) ④ 材料如果有特殊含义或指代义的短语,必须还原其本体,并在文中尽早点明(本体的选择必须置于整个材料的语境关系中思考) ⑤ 结合材料的描写和叙述部分,选择社会问题、哲学问题或两者结合为主要方向,提出习作的中心论点 (2)材料作文(无议论部分) ① 确定行为主体对象(故事的主角) ② 归纳主体对象行为的价值内涵(他的做法体现了怎样的处事原则,价值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如果系错误做法,则分析其错误,通过辩证法来反推正确的做法) ③材料如果有特殊含义或指代义的短语,必须还原其本体,并在文中尽早点明(本体的选择必须置于整个材料的语境关系中思考) ④从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中选择一个(或两者兼顾也可)作为立论的方向来确定习作的中心论点 (3)命题(半命题)作文 ① 归类:题目是论点、题目是论题、题目是思考的情景 ② 判断短语构成,明确关键词 并列短语,关键词为中间的连词,重在讨论两者的关系,通常是一种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 偏正短语,关键词是修饰语,文章应该在抓住中心论题的情况下,思考如何表现修饰语。 带有动词的短语,关键词就是动词,文章一般应该以这个动词的意义和价值为中心论题。 ③ 明确特殊含义和特殊指代义的本义 ④ 从哲学或社会的方面(或兼顾两者)确定中心论点 16、3选材恰当、内容充实 * 论据的要求 真实、可考证、简洁 有必要的分析,能够与论点相结合 特例和泛例(社会现象)相结合 以课内课文作为论据的主要来源 如果有一个以上的例证,尽可能写成排比形式 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 16、4力求有新意(结合社会现实、立意体现个人经历、从自身视角观察社会历史,但切记学生化和幼稚化) 17、结构布局 17.1结构完整,布局合理 17.2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 总分形式 ①引论 概述材料内容 引出中心论点 必要时,对于议论对象进行定义 ②本论 提出分论点(分论点的实质在于从不同角度回答中心论点为什么是正确的,解释“我的观点对吗?”,分论点请不要写在他处) 论据(论据组) 针对议论的分析(就事论事) 小结(呼应材料,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分论点提出的角度) ③结论 辩证补充(解释“我的观点还有什么可以补充吗?”——目前较重视) 方法的讨论(回答,如果我的观点是对的,那么如何实现它) *“辩证”形式 结构方式同上 分论点第一、第二从辩证的两方面讨论矛盾对立体的价值所在 总结部分提出中心论点,讨论矛盾的统一(不能略写) 实现两者的统一可以用以下方法 a) 比喻法,设置比喻,形象地表现矛盾双方地辩证关系 b) 两地法,在不同的情形按照不同的原则办事 c) 互相价值法,矛盾双方互相支持 d) 转换法,矛盾双方呈现统一运动,互相转换 * 杂文形式 ①引论——提出问题 概述材料内容 引出第一分论点——社会问题之所在(必须由明确的中心句来指明问题所在) 过渡句 ②本论——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原因,每个原因一段话,每段话必须有中心句 分析角度可以从经济原因、基本国情、历史传统、人性本质等社会心理方面 过渡句 ③结论 提出中心论点: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部分不宜略写,建议使用例证法来详细阐述) 18、语言表达 18.1、语言通顺、准确,生动、得体。 不能有偏激的议论 至少保证关键语句要再三推敲 18.2、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18.3、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黑色水笔书写,不得出格,点号不能放在行首 附件(一)固定搭配例句 附件(二)作文注意事项 作文的禁忌 1.遗漏或随意更换、添加关键词(参见16.2) 2.不明确喻体的本体 3.论据缺乏分析,不能与论点结合 4.论据太长不够简洁 5.没有兼顾他人的观点,唯我独尊(不解释“我的观点对吗?”) 6.一家独大,文末没有补充的(不回答“我的观点还有什么可以补充吗?”) 7.不呼应材料,将材料恝置不顾的 8.开篇的论点生搬硬套,不是通过合理的引论而得 9.开篇过于注重文采 10.论点或议论语言偏激的 11.过分强调自己是学生(总爱写学校内故事,总爱写“我学过一篇课文”一类的句子) 12.过度使用第二人称 13.轻易使用对照式结构 材料的作用 1.材料是而且必须是引论 2.中心论点必须由材料引发,分论点也可由材料引发 3.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论证结构和主要论证方法 4.材料是全文的线索 5.材料是每一个论证环节的小结时的必要元素 6.材料是全文的情感基调 7.材料是全文的议论背景 8.材料有时决定了全文的是非观、价值观 9.材料是全文总结时的必要元素 作文的小技巧 1.正面定义,正面立意,正面论证 2.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全文至少用一次比喻论证(比如,以材料为喻体) 3.用考前一两天的新闻事件作为论据 4.至少论点和分论点要做到字斟句酌 5.过渡句单独一段 6.作文标题写论题不写论点 附件(三)古文高频词汇整理 附件(四)高中课文分类整理 附件(五)高中课内虚词覆盖训练 附件(六)作文技术和作文结构范例 附件(七)中心句的判断和表述技巧 附件(八)常见的议论套路 以上材料如有需要,请向徐骥老师领取 徐骥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