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二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2015-08-25 手机版 | ||||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史铁生这个名字大家熟悉吗?读过他的文章吗? 生:读过。 师: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史铁生。 (师生同看导学案上史铁生的介绍)(生默读) 导学案上有一张史铁生瘫痪后坐轮椅的照片。有没有同学能谈谈看过后的第一印象? 生:从他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了他的乐观。 生: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能发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我觉得他是个坚强的人。 师:两位同学都观察得很到位。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笑容背后到底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难;又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这么灿烂的微笑。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找到答案。 评析一: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导语,能让学生趣味兴起,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个人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因此,导语设计我就采取了图片切入,情感设问的做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情。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就导学案上的题目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 (学生全体起立,分小组激烈讨论;教师巡视全场,指导解疑) 师:各小组派代表上黑板展示课内探究的题目。其他同学思考“我的疑问”中你们自己课前提出的问题。 (四位同学上黑板展示小组讨论后的答案,其他同学独立思考) 师:好,接下来请A层同学上来点评。同学们给点掌声鼓励一下。(热烈鼓掌) 生:大家好!我是来自XX组的XXX,现在为大家点评“整体感知”部分的题目。这道题为“熟悉文本,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理清课文思路。”第X组同学的答案是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的,同学们可以看下导学案附页中由我班张筱玉、洪叶同学为本文画的插图。四幅画就是四件事——母子斗气;残废后,母亲为我奔忙;我有了成绩,母亲却去世了;我在合欢树下怀念母亲。其实这类叙事文章的思路就是按照一定顺序理清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这组同学的答案是对的。请问大家有没有疑问和补充? 生:没有。(齐说) 生:谢谢大家! (热烈鼓掌) 评析二: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我们做过试验:如果设计的导学案学习内容偏难(特别是学困生)、学习内容过于繁琐、学习要求很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激情会马上消失;反之,如果难度适中, 每次完成导学案学生都感到力所能及而且有成就感,就很容易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导学案探讨第一题,我在设计的时候给了插图提示,学生在完成题目的时候感到既有趣味,又有把握。 师:XXX同学既对这道题的答案做了一个直观又直接的讲解,又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做了一个宏观的指导,非常好! 师:接下来有请下一位同学上台,掌声鼓励!(热烈鼓掌) 生:大家好!我是来自XX组的XXX,现在为大家点评“课内探究”部分的第一题。这道题为“文章以写人记事为主,以写树为辅,可又取名‘合欢树’,谈谈你对‘合欢树’所包含的情感和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这道题其实涵盖两个问题,一要回答情感,二要回答象征意义。这个组的同学给出的答案把这两个部分混在一起了,答案显得没有层次。情感应该有两层,一是母子之间的深情,二是作者思念母亲又无以为报的愧疚之情。象征方面,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也是“我”个人命运的写照。合欢树和我都是曾经奄奄一息,如今生命力顽强,健康向上。这与母亲对我的深情投入,密不可分。我的点评结束,请问大家有没有疑问和补充?(边点评,边将要点写在黑板上) 生:我觉得合欢树曾是母亲的精神寄托与希望。它是母亲亲手种下的,在母亲的眼里,它与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呵护。 师:同学们对这个说法认同吗? 生:认同。(热烈鼓掌) 师:这位同学是从母亲的角度去思考合欢树的象征意义,很好。还有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母亲死后,作者还多次想到合欢树,还有作者写到合欢树下玩耍的那个孩子,所以是不是也可以把合欢树理解为“母爱的延续”? 师:同学们觉得这个想法合理吗? 生:很合理。(热烈鼓掌) 师:我真的很开心,我们班有同学能够对这个问题有这么深入的思考,得出这么棒的答案。我再一次用掌声鼓励你。(师鼓掌)通过我们的分析品读,发现这棵合欢树并不是一颗平常的树,它牵系着史铁生母子之间的深情,真可谓是:“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而作者以合欢树为题想必是为了借“合欢”寄托他们母子之间无法实现的遗憾,在这样的一欢一悲的两极间那份母子深情更令人为之震撼。 评析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上课睡觉,也反映出他们对课堂不感兴趣,不“好之”,更谈不上“乐之‘了。语文课文姹紫嫣红,风光无限,学生只要全身心投入,自主阅读,亲自和作者交流,用心感受欣赏,就能领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意境!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行手段,巧妙组织课堂教学,变”苦学“为”乐学“,用真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多一些精彩! 师:接下来有请下一位同学上台,掌声鼓励!(热烈鼓掌) 生:大家好!我是来自XX组的XXX,现在为大家点评“课内探究”部分的第二题。这道题为“文中有几处使用了对比手法,找出来,并试着分析其艺术效果。”对比手法是本文的重要特色。本文是通过儿子与母亲的对比来表现母爱的。“我”双腿残废之后心情沮丧,对母亲四处奔波的辛苦不仅不予理解,反而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对此,母亲依然坚持奔波,直到那次危险事件发生之后,母亲才对药物治疗“终于绝望”。当发生危险之后,“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却“惊惶了几个月”,差点儿发疯。文章通过这些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母爱的博大、深厚与无私。情节对比——残废前的快乐斗嘴,残废后母子二人失望、绝望与悲伤。母亲生活重心的转变,性格的转变。“我”在不同时期对母亲的感情也有对比,之前不理解、不珍惜,之后后悔,愧疚。这组同学的答案找到了“我对母亲态度的前后对比”;“母亲前后性格的转变”都是正确的。但是回答不够全面。我的点评结束,请问大家有没有疑问和补充?(边点评,边将要点写在黑板上) 生:没有。(热烈鼓掌) 师:那我补充一点。本文还体现了现实与“合欢”的对比,寄托了无限的遗憾。 (生议论了一下,纷纷点头) 师:刚刚XXX同学的点评思路清晰,表达明确。让我们再次用掌声鼓励一下他到位的点评。(热烈鼓掌) 生:接下来到我了。 师:这位同学好积极啊。 (全班大笑) 生:大家好!我是来自XX组的XXX,现在为大家点评“拓展延伸” 部分。这道题为“‘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郁达夫谈中国现代散文时作的一个比喻性的总结。这句话道出了散文‘以小见大’的特点 。仔细品味本文,分析‘以小见大’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体现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以小见大”的含义。 “小”的含义比较广泛,可以是具体而平凡的人、事、物、景;所谓“大”就是通过这些小的题材、细节和独特的角度表现伟大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或重大的意义。第一,散文选材虽“小”,但蕴涵深远、博大;第二,从创作角度来看,指小处着墨、大处着眼;第三,作为散文的一种技巧,其实质是“以小喻大”。可见,“以小见大”涵盖散文创作的各个方面。这组同学回答“本文选择‘我’ 与母亲平凡的日常生活的几个画面,选材很小,却蕴含深远、博大”。这样回答有些抽象,我们可以答得具体些。选择对“我”残废后,生命受到威胁的那一处语言和细节描写表现了母爱的深厚与无私。我的点评结束,请问大家有没有疑问和补充? 生:我补充一点。小院里,那个刚出生的小男孩也表现了母爱的深远、延续。 师:点评和补充的同学,都说得非常准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一下他们。 (全班热烈鼓掌) 师:接下来的环节是处理“我的疑问”。这是同学们初步阅读本文之后提的问题。我特别想问问大家,之前的问题,现在你们心里有没有笃定的答案了。 (生议论) 师:我们还是发挥一下小组的力量,大家踊跃讨论! (生热烈讨论) 师:怎么样?有没有答案了? 生:有! 师:太好了!今天我们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学习了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相信同学们收获不浅。好,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课后反思: 激情在心理学里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兴奋的情绪。课堂激情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参与欲和求知欲。这篇课文阅读起来并不难,怎么能让学生学精、学深,又不感觉枯燥,并且在课堂上保持较高的学习激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对此,我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 调动学困生的学习激情。每个班,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都以一定的比例存在着。学困生总把学习当做一件苦差,对学习产生厌倦感,毫无激情。因此,调动学困生的激情,对整个班级学习情绪的调动尤为重要。在本科导学案编制上,我特意思考了这个问题。让有绘画特长的学困生,在阅读本文后,设计四格漫画,并且把最后选定的作品,印在导学案上。在全班征集关于本课的问题,倾向学困生,把他们提的问题也印在导学案上。这样,学困生有了很强的参与感,上起课来,积极性也高很多。 第二, 理性冷静思考的必要性。高效课堂,有一处空白。在部分学生展示的时候,有一些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同学,无所事事。在这堂课上,这样的时间段,我就安排学生就之前他们自己提的问题进行理性、冷静的思考。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又调动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激情。 第三, 课堂评价的技巧。在问卷调查中,学生都谈到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与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在之前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会忽视这个问题。学生回答正确,我们通常都会给一个正面的评价,“不错”、“很好”等等,这样的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但用久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课堂评价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高中生有一定的思想,他们更愿意听到老师表扬的同时,给出中肯的意见。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回答都不错,我在给出正面评价的同时,更多地侧重总结他们的优点,即回答究竟好在哪里。有创造性地运用课堂评价语,使被评价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的兴奋情绪使其产生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王婷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