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2015-05-19 手机版 | ||||
就《拿来主义》一文来看,它的结构还是属于传统的“三段型结构”,从引论到本论,再到结论。结合内容来看引论部分即从第1——4自然段在批判“送去主义”,为“拿来主义”的论述做了铺垫;第5 ——9自然段则是在阐述“拿来主义”;第10自然段则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很显然鲁迅先生并未在一开头就提出“拿来主义”,这即是文章开头的一种方法—冒头法。中学生在议论文中见得最多的是另一种方法—破题发,即文章一开头就直接鲜明地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后文再以此为基础逐步展开。那由此我能在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时,并非一定要派发任务让他们直接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以设疑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文章的题目是《拿来主义》,可作者为什么开头几个自然段都没有提到‘拿来主义’?”由此学生便会在寻找答案的同时有意识地看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只需点一下,学生就明白了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了。除了刚才前文所说的段落层次划分外,还有另外一种划分方法。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在《文章讲话》中谈到作者如何划分自然段时,曾提出过两个根据,“一是文法理论的法则,而是作者心情的流露。”依照第一个根据我们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但从“作者心情的流露”这样根据看来我们则可以把这篇文章划分为两大部分:1—4自然段,批判“送去主义”;5—10自然段,提出并论证“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一文,在结构上总的说来就是采取一种递进式的结构方式,一步步地向我们表明文章的中心。从原因到结果,再到方法论,向我们阐明了三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样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这种递进式的论述方式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契合同学们的认知水平。 二.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是这篇文章最显著的特色。鲁迅先生所写的文章向来为学生难理解的一个因素就是语言理解起来太难。大多数学生认为先生的语言太深奥了,仿佛每一个字词都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地解读文本语言,以确定哪些内容是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是能被学生接受的;哪些内容是浅显易懂的,不应细讲的;哪些内容是学生理解的重难点等等。 深刻的思想是一篇杂文的灵魂,但语形式却是它不可忽视的外在表现形式,以语言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符号和媒介。文章的语言具有具象性,即借形象以达意和悟理,读者就是借助语的这种具象性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向,悟出文章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的。 第一,先生这篇杂文的语言具有形象性。以小见大,就近取譬,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的比喻来阐明一个抽象的深刻的道理,这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对于本文想要表明的观点——如何让继承文化遗产,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这是一个比较抽象又繁杂的论题,先生巧妙地用继承一座大宅子来作比喻,通过论述大宅子态度来阐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道理。原本应该比较枯燥乏味的论述,在先生的笔下却“妙趣横生”。着大大增加了这篇文章的形象性、趣味性。 第三,形象描绘。文章在列举“送去主义”的表示时,有这样一句话:“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几位”、“几张”说明大师不多,作品极少,几乎到了少而无奈,寒伧可怜的程度。“捧”字颇富深意,陈述对象是国民党政府的御用文人——“几位大师”,呈送对象则是帝国主义殖民者,“捧”字活画出“大师”们毕恭毕敬,谄媚讨好的奴性心思。“欧洲各国”点明此次画展涉及到的国家之多,“一路”点明此次展览路线之长。“挂”则勾画“大师”们大张旗鼓,自鸣得意的丑陋之态。引用“发扬国光”实则是顺手讽刺国民党“大师”们一味“送去”作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用精炼、传神的动词,恰如其分的修饰语和限制语,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国民党政府卑躬屈膝,崇洋媚外的奴性和媚相。 第四,妙用反语。“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讽刺“送去主义”之风愈演愈烈,日益猖厥,大有执迷不悟,愈陷愈深之势。“算得”一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标明“活人代替了古董”,不是学术进步,文化昌明,而是学术退步,文化堕落,作者对此是不屑不齿。 第五,巧用比喻。使用比喻说理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化笼统为具体,变枯燥为风趣,变陌生为熟习,从而增强杂文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益无害、高贵高雅的内容 ,“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既有益处又有害处的东西,要吸取、使用它有用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等等。 第六,风趣幽默,寓庄于谐又是本文的又一特点。在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先生的幽默风趣。如在第一自然段中用的这几个词: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中的“送”、“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中的“捧着”和“挂”、听说不愿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中的”送“,这些字眼就将当时这种”送去主义“中人们的可笑行为形象地刻画出来了,是人顿觉这种行为的滑稽可笑。 其实这几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有交叉的,特别是形象性。幽默性这亮点可以说是贯穿于整篇文章中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不一定要将这些内容全盘托出,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筛选,这样才能使教学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强语文素养的效果。 三 论证方法 这是一篇典型的论说文,论证方法的选用十分关键,会影响到一篇文章论说的成败。《拿来主义》一文由于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多种论证方法,使文章的论说一步步地深入,最终论说成功,说理透彻。从文章整体细看,先生用了以下几种论证方法:类比论证、喻论证、因果推断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其中“因果推断论证“是比较少见的,这应该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其它的论证方法只需粗略提及即可。作者一开始就在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最后才提出“拿来主义”。正因为“闭关主义”才导致了“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送去主义”祸国殃民,所以又要求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因果论证过程。这也就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重点。 这只是从文本结构、语言艺术以及论证方法三个方面来对《拿来主义》这篇文章进行了分析,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其进行更细致的分析,还可以多角度地分析。本文就暂且不做深入地分析了。 王海军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