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归纳(苏教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2015-05-17 手机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归纳

  一、在题目上设题:

  1.问题目的含义:从表层义、深层义、蕴含的情感、主题等几个角度考虑。

  2.问题目的作用:除了上述的几个角度外,再从结构上考虑是否是线索。

  二、在情节上设题

  1.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

  2.概括部分情节

  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

  3.概括情节的变化:

  这类题大致有三种情况:(1)有提示性填空(2)只给几个空,不做其他提示(3)空也不给,不做任何的提示

  思路:全局考虑,分析结构,划分情节发展的阶段,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

  三、在人物形象上设题

  1.概括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用赞扬(或批判)的情感,用积极向上(或贬斥)的语言概括出人物身上的优秀(或低俗)的品质或性格。

  2.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

  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评价人物形象

  这类题常有两种类型:有模板;没有限制。

  思路:(有模板,可以模仿模板的句式、语言风格)先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再加以赞美。语言要简洁,优美,富有激情。

  4.补写人物心理

  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

  四、在记叙顺序上设题:常考倒叙,插叙的辨识和作用

  倒叙的作用:设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插叙的作用:交代什么内容,使文章内容更详实,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等。

  五、在词语上设题

  思路:解词+内容+情感。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语言组织:这个词语意思是……,强调(突出、写出)了……,表达了……的情感,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下文叙事描写提供合理的依据。

  六、在句子上设题

  1.重点句子理解(作用)

  思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语言组织:这句话写出了……(内容),结构上起到了……(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总结上文突出中心等)的作用。有利于突出……。(往主旨上靠拢)

  2.描写句理解(作用)

  (1)人物描写句答题思路同三、2。

  (2)自然环境描写句

  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3)社会环境描写句

  思路:这句话写出了当时社会……的特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了下文……情节。(推动了情节发展,或为下文叙事描写作铺垫) 

七、在段落上设题

  同句子理解(作用)一样。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

  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

  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

  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

  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画龙点睛,升华主旨。

  照应开头,总结全文,使文章完整,浑然一体。

  八、在表现手法上设题

  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

  (1)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九、在语言特色上设题。可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回答。

  (1)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十、在表达方式上设题

  记叙文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1)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十一、在文章内容(中心)设题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十二、作批注或填写读书卡片。

  1.自己去发现文章中美的词语、句子、段落、手法等。批注可以从语言、情感、写法、感受、联想等方面入手。批注更讲究语言文采,可引用成语、名句,多用对偶、排比等。

  2.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十三、在阅读收获或感受上设题

  看是主观题,实则有倾向。任意挥洒也可,但更要关注作者的倾向和意图。与作者站在一边,作者的意思就是最保险、最稳妥的答案,只是让你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而已。

  注意语言要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晰,简洁有文采。(可引用成语、名句,多用对偶、排比) 

李倩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