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2015-05-10 手机版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1.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并且”“又”。例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例如: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例如: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 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 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二)何

1. 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如:①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②不能自免 ,卒就死耳,何也?(《报任安书》)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前置。例如:①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③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 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如: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如: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歌》)

3. 何:通“呵”,呵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例如:①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如:①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②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例如: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例如: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1.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如:①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②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如: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如: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如:①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②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2.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如: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乎:对。)

3. 可作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 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可译为“才”“这才”等,例如:①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表示时间上的紧相衔接,可译为“就”。例如: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屈原列传》)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反而”等。例如: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

(4)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例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垓下之战》)

(5)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2. 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例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如:若乃综述性灵,敷写气象 (《情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例如: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例如: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五)其

1.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例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例 如:

①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如:①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例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 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还是”“可要”。例如: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例如: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殽之战》)

3. 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例如: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如: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4.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例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六)且

1. 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再说。例如:①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2)让步关系,尚且,还。例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3)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例如: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2. 用作副词。

(1)将,将要。例如:①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暂且,姑且。例如: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如: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例如: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七)若

1. 动词,像,好像。例如: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2. 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吾儿,久不见若影 (《项脊轩志》)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3. 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例如: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如: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例如:以闲敝邑,若何?(《殽之战》)

(八)所

1. 名词,处所,地方。例如: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 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 的情况”等。例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例如: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例如: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1)到处。例如: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例如: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九)为

1. 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例如:①客何为者也 (《鸿门宴》)②约为婚姻 (《鸿门宴》)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④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师说》)

(2)以为,认为。例如: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例如: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2. 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例如: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③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例如: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例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4)对,向。例如: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3.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例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1. 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如: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2. 代词。

(1)相当于“之”。例如: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石钟山记》)

(2)哪里,怎么。例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3. 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例如: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例如: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十一)也

1. 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例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如: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例如: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例如: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

2. 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如: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意思是“说的就是……啊”例如: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如: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十二)以

1. 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例如: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例如: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例如:以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如: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例如: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2. 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例如: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屈原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奉命(《陈情表》)

(5)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例如:酌潭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滕王阁序》)

3. 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如: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张衡传》)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如: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4. 动词

(1)以为,认为。例如: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用,任用。例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5. 名词。译为:缘由,原因。例如: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6. 通假

(1)通“已”,已经。例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通“已”,止。例如: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以为】认为,把……当作或看作。例如: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石钟山记》)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劝学》)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例如: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十三)因

1. 介词。

(1)依照,根据。例如: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

(2)依靠,凭借。例如:不因风水,施机自运 (《祖冲之传》)

(3)趁着,趁此。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4)通过,经由。例如: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苏武传》)

(5)因为,由于。例如: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2. 副词。

(1)于是,就;因而。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原因,缘由,机缘。例如: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3. 动词

(1)根据 例如: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例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十四)于

1.介词。

(1)在,从,到 例如: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3)向,对,对于。例如: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4)被。例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5)与,跟,同。例如: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6)比。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如:①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殽之战》)②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十五)与

1. 介词。

(1)介词。和,跟,同。例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替。例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2. 连词。和,跟,同。例如: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赤壁之战》)

3. 动词。

(1)给予。例如: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2)结交,亲附。例如: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参加,参与。例如:骞叔之子与师。(《殽之战》)

(4)赞许,同意。例如: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屈原列传》)

4. 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例如: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例如:

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②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六)则

1. 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例如: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2)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例如: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屈原列传》)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加强对比,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例如: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2. 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出乎意料,发现新的情况,相当于“却”“竟”。例如: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3. 名词。准则,法则。例如:以身作则。

4. 动词。效法。例如: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十七)者

1. 代词

(1)用于动词、形容词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例如: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例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3)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例如: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 助词

(1)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例如: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2)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例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列传》)

(3)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例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3. 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例如: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十八)【之】

1.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例如: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例如: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例如: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天论》)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如: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例如: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例如: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苏武传》)

3. 动词,到……去。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王佳飞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