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5-04-23 手机版 | ||||
编号02 学生 ______班级_______教师 ______ 《雨巷》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新诗的特点。 2、把握本诗创作的时代背景。 3、深刻体会诗中的象征手法,并有意识地对诗歌的结构、节奏和韵律加以分析,能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预习案 一、教材辅读 1.、走近作者 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戴朝安,笔名有艾昂甫、江思、望舒等;生于1905年,1950年在北京病逝;1925年进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创作现代诗歌; 19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主要作品还有诗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他早期诗歌多写个人孤寂的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 他的望舒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多情潇洒。戴望舒生于3月5日,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作者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丁香,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又称丁香、洋丁香。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因为它的高洁、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因为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故称之为“丁香结”。李商隐的《代赠》里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句。 2、了解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里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 本诗是作者的成名作,1928年发表于《小说月报》,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的编辑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 3、文体知识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4、整体感知 (1)反复吟咏,思考该用怎样的情感和语气朗读这首诗,并加以尝试。 点拨:情感应该是缠绵、幽怨的,语气应是低沉、舒缓的。 (2)理解文意,理顺文脉,列出结构。 第一部分(1):“我”希望遇见丁香姑娘。 第二部分(2-6):“我”遇见丁香姑娘。 第三部分(7):“我”希望再次遇见丁香姑娘。 二、预习自测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彷徨( ) 寂寥( ) 彳亍( ) 惆怅( ) 凄婉( ) 颓圮( ) 2、解释下列词语。 彷徨( ) 彳亍( ) 太息( ) 惆怅( ) 颓圮( ) 迷茫( ) 三、给全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 探究案------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文本解读 1、赏析第一节 ①“我”有什么特点? ②“悠长”“寂寥”有何象征意义? 2、赏析第二节 ①姑娘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②诗人为什么用丁香来比喻姑娘? 3、第三节对刻画姑娘的形象有何作用? 4、第四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第四节到第六节写姑娘“走近”“飘过”“远了”“消散”,有何含义? (上述几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的情景,象征理想的缥缈、空虚、破灭。) 6、首尾两节字面基本相同,只是把“逢着”改为“飘过”,为什么? 探究点二:意象与意境 1、请找出诗中两个绝美的意象,并谈谈你的理解。 2、本诗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探究点三:表现手法 1、本诗重叠和反复的手法有何作用? 2、诗中哪些意象具有象征性? 训练案 一、基础训练题 1、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冷寞 踟蹰 踯躅 蹒跚 B、凄婉 愁怅 颓圮 坍塌 C、寂寥 彳亍 悠长 唉怨 D、彷徨 迷茫 篱墙 静默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 ①像梦中/飘过 ②一支/丁香的 ③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④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⑤到了/颓圮的/篱墙 ⑥走尽这/雨巷 A、②⑤⑥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雨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向( ) A、“丁香”是我国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用它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B、“雨巷”象征着诗人寻觅、追求的理想。 C、“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可遇不可求的理想。 D、在诗中,诗人让“丁香”和“姑娘”合二为一,构成一个凄美的意象。 4、填空: 《雨巷》创设了一种 意境,塑造了一位 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 手法抒发了作者 。 二、能力提升题 1、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2、阅读臧克家的诗《老马》,完成(1)(2)题。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九三二年四月 (1)下面对诗句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表现老马心甘情愿背负沉重的压力。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写出了老马负荷过重,力不能支的痛苦。 C.“眼里飘来一道鞭影”,“飘”字看似很轻,实际上是沉重欺压,有“扬起来”狠狠抽下的意思。 D.“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 (2)对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实际上写出了30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势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了对农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 D.作者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的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守,平淡中见深远。 刘平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