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5-03-22 手机版 | ||||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全词。 2.理解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及作者借古抒怀的表达方式。 3.理解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具备博大胸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作品中借古抒怀的抒情方式。 2.体会品味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提问法。 3.讲授法。 4.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借助多媒体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同学们,刚才播放的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这首歌曲会让我们想到那个鼓角争鸣、充满纷争的乱世——三国,那是个催生英雄的时代,如今虽世殊时异,但那些人的名字至今流传。请看下面的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驰马射虎的孙权)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文武双全的曹操)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现处不愧青天。 (忠肝义胆的关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时期的英雄,作为苏轼,他又最欣赏谁呢?(周瑜)三国英雄如此众多,为何他偏偏对周瑜如此推崇?(板书:为何独爱周瑜?) 现在,就让我们放声朗读全词,在其中寻找答案吧。 二、朗读全词。 1.教师范背。 2.全班齐读,并思考:这首词的基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 好,这就是我们对这首词的初步感知了,而苏轼如何体现出这种豪放的呢?我们后文见分晓。(板书:如何体现豪放精神?) 三、分析题目。 “念奴娇”是本词的词牌名,其调高亢,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妓,调因此而得名。 “赤壁怀古”是这首词的题目,告诉我们的主要信息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缅怀古人。(板书:写景——怀人) 那么,苏轼是如何安排这两块内容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四、写景片段分析。 1.学生齐读本词的上阕。 2.提问:上阕描写赤壁景色的句子是什么?体现了赤壁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雄伟壮观。(意思接近即可) 3.我们虽不能亲眼目睹赤壁的壮观景象,但从作者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它的雄奇,这完全归功于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试就以上面三句为例分析。 学生讨论后明确:用词:“穿”、“拍”、“卷”;手法:夸张、拟人、比喻。 “穿”字写出山石直插云霄的高峻;“拍”字写出波涛撞击岩石发出的声响;“卷”字则写出波涛起浪后的汹涌澎湃。 4.试分析此段景描写的作用。 明确:渲染气氛,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蓄势。 研讲: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汹涌澎湃,然后镜头慢慢前移,我们会依次看到散乱高耸的山石直冲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的撞击着江岸,滔滔江流卷起千万堆似雪的波浪。如果在这样的镜头中在配上诗朗诵,那就是“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而这就是我们的赤壁古战场,我们的“如画江山”。 五、人物形象分析 同学们,我们的舞台布置已然完毕,背景就是这如画的江山,当追光灯亮起,照在哪里啊?(豪杰。最终聚焦在周瑜的身上,此时,主人公出场。) 这个周瑜怎么样啊,请同学们读有关周瑜的部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称呼:公瑾。称字表示尊敬。 2.婚姻状况:小乔初嫁了。思考:为何不是出嫁?作用何在? 要点:年轻有为;衬托手法,美女配英雄;周瑜同孙权的亲戚关系也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 3.相貌打扮: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总结; 威武英俊、风度翩翩,儒将风采(当时比较时髦的装扮)。 4.作战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点拨:以少对多,却能如此淡定,更显其英雄本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遥想”以下几句塑造出一位春风得意、威武英俊、意气风发的青年将领的形象。 六、苏轼内心活动。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江山依旧,可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地方,却是作者被贬之后游历的去处,面对这样的周瑜,面对如此的功业,他心里是有个比较的,且看下图: 周瑜————————苏轼 年龄: 刚过而立 年近半百 生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 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是何许人也?他很有才华,散文方面很有造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开创宋代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擅长书画,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可他的仕途却极为坎坷,“乌台诗案”不仅使他官场受挫,更险遭杀头之祸,于是他是带着一身的疲惫,满心的伤痕,来到黄州这个荒凉的小镇,想到自己年近半百却不能同周瑜一样建立功勋,可以说壮志未酬,但他还是渴望建立功业,这正是他仰慕周瑜的地方,也难怪他发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样的感慨了。 七、合作探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体现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情感?(解决词中体现的豪放精神) 明确: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再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虽然不失优秀,可年华老大,功业少成,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如画的江山,儒雅的英雄,多情的美人,还有流传千古功业,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因为同他们为伴,才是永恒。(忆《赤壁赋》)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豁达态度。 总结:此句反应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貌似自慰的言辞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八、高考延伸。 提问: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陈继鹏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