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百科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2015-03-16 手机版


 孔 子 百 科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写成创世巨作《论语》。他还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作,孔子率先在理论上突破了这种对自然山水的宗教式态度,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个人成就

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他有众多弟子,如子贡、子路、颜渊等。被后世尊为“亚圣”的孟子是他孙子孔伋(字子思)的弟子。

孔子身高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孔子个人影响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政治生涯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辉)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 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小故事

1、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2、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他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从鲁国人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3、还有一个故事: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孔子名言语录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不学礼,无以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不忍则乱大谋。 

  匹夫不可夺志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八则 课文赏析

1、简介孔子和《论语》

    (1)2.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少“贫且贱”,及长,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前后达 13年。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终不见用。68岁时返鲁。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其学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在认识论和思想教育方面,承认“生而知之”“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但强调“学而时习之”,提倡“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命题。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但鄙视“学稼”“学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奉为圣人。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2)《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20篇。一篇包括若干章,一章记一件事或者几句话。文字都很简短,但是精练质朴,含义很深。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几乎无所不谈。这里面包含着孔子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其中有些言论,可以看作格言,足供后人借鉴。《论语》的作者不详,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大概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宋代朱熹《论语集注》,是比较通行的读本。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最便于阅读。

2、朗读八则语录

这八则语录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成语。牢记在心,你将终身受益。

3、语录之一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字词】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特指有学问的男人,相当于“先生”,这里指孔子。《论语》中凡“子曰”中的“子”,都是指孔子。学:学习,学到了知识。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可不译。时:按时。习:温习。之:指学到的知识。亦:也。说:通“悦”,愉快,高兴。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朋:古代“朋”和“友”有区别,“同师曰朋,同志曰友”,这里泛指朋友,可以译成“志同道合的人”。知:知道,了解。而:转折连词,相当于“却”。愠:恼恨,怨恨。君子:指有地位的人,或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分析】第一则讲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时习”是学习方法。只有按时温习所学的知识,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有朋”句讲学习的乐趣,讲学习的态度。与朋友一起探讨问题,才能集思广益;与朋友探讨问题,其中也有无限的乐趣。乐学是搞好学习的条件之一。“人不知”句,是讲学习态度。意思是说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才能,不是为了夸耀,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德时,不应怨恨,这才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应有的态度。这句话对学习者的个人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语录之二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字词】而:顺接连词。可:可以。以:凭借,“以”后省略宾语“之”。为师:做老师。矣:表示陈述语气,可译成“了”。

【分析】第二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温故”不仅要巩固旧知识,还要能“知新”,能有新的理解或发现。“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对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表现了孔子对学习中的“温故”的一种极为深刻的见解。

5、语录之三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字词】学:第一个“学”是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第二个“学”指认真学习。思:第一个“思”是指思考,动脑筋;第二个“思”是指空想。而: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可是”。则:两个“则”都是连词,相当于“就”。

【分析】第三则也是讲学习方法,以精练对称的语言,指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是“思”的基础,“思”又能使“学”不断深化和扩大。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6、语录之四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历代学者对“是知也”的“知”有多种解释,一种从“知”理解,解释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另一种从“智”理解,认为“知”通“智”,解释为明智、聪明。如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译为“这就是聪明智慧”,因之读‘知’为‘智’。他又说:“如果‘知’如字读,便该这样解释:这就是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一般学者倾向于“知”这种理解。)

    【字词】由:姓仲,名由,字子路,亦字季路,孔子的弟子。诲:教,教导。女:同“汝”,你。知:第一个和第六个“知”指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之:第一个“之”代孔子的训言,后两个“之”代事物。为:就是。是:这。

【分析】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态度,说明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应采取极其诚实的态度,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切切不可不懂装懂。孔子这段话是对弟子子路讲的,一开始采用呼告、感叹的句式,以求听者的注意和重视,也说明了孔子对这一学习态度的极端重视。

语录之五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 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字词】子贡:孔子的弟子,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文子:卫国的大夫孔圉,字仲叔,谥号叫“文”。古代贵族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叫“谥”,或“谥号”。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按古谥法,勤学好问的人可得到“文”的谥号。何以。即以何,凭什么。谓之:称他为。谓,称为。之,他,指孔文子。也:这里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而:顺接连词。敏:聪敏。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下问:向地位或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问,询问,这里指向人请教。也:这里表示陈述语气,可不译。

【分析】第五则讲的是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成为学习方面著名的格言。据《史记》记载,孔子到卫国时,卫国大夫孔圉曾经就用兵作战的问题请教过孔子,孔子没有回答他,可见孔子对他并无好感。因此孔子的弟子子贡对孔圉死后被赐予“文”的谥号感到不解,向孔子请教。孔子不以个人的好恶来评价一个人,他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孔圉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并借此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3、语录之六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字词】默:静默,不说话。而:第一个“而”连接修饰语“默”和中心语“识”,可译成“地”;第二个“而”是顺接连词。识:记住。厌,满足。何有:即“有何”。有什么。哉: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呢”。“何有于我哉”,在我这里有什么呢?意思是这三件事我都没有。

【分析】第六则,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正确态度,第三句讲教育人的正确态度。这三方面,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但他却说“何有于我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谦逊态度。

4、语录之七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字词】师:老师,这里指值得取法、学习的人。焉:这里相当于“于之”,在里面。择:选择。其:他们的,指上文“三人”的。从:跟从,遵循,这里的意思是学习。而:顺接连词,相当于“就”。

【分析】第七则是讲学习态度的,反映了孔子“不耻下问”,善于向一切人学习,不仅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注意把他人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以改正自己的缺点。

5、语录之八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字词】愤:这里是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意思。启:启发、开导的意思。悱:口中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样子。发:启发。举:提出,举出。隅:方角。方的物体有四个角。反:类推。则:就。复:答复。

【分析】第八则讲的是教的方法,先让学生思考、表达,再给以适当的启发。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再教他就没有作用。这里强调了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否则,教者讲得再多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6、研讨探究——语录体散文的特点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行多用语录体,以课文所选的八则来看,只有第五则用对话体,其余七则均为语录体。从文章体式来说,《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它的主要特点是:

    A、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观点很鲜明,但它只提论点,不提论据,不像《孟子》那样援例取譬,纵横议论,而是三言两语就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且立意很深刻。如第三则谈“学”和“思”的关系,两句话,表明孔子主张“学”和“思”相结合,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这一则不仅说明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充满了辩证思想。

B、篇幅简短,语言精练。《论语》中记录孔子的话,大多很短。课文中所选的八则,第三则只有12个字,第一则稍长,也只有3O个字。字数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清楚、完整,这是因为语言非常精练、准确。用概括力很强的格言式的语句,表达了精辟的认识和深刻的哲理。其中有很多语句已成为成语。一直流传,很多成语至今仍很有生命力,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迪作用,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一、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 

  2、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第5个)通智,明智,智慧 

  4、学而不厌 厌通餍,满足 

    5、默而知之 知通志  记住

二、 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2、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用为名词,旧知识、新知识)

 3、不耻下问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 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

《论语八则》中的成语

 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郑建彬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