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三则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津沽高中 田克君 教学目的:掌握寓言特点,体会寓言寓意,学会创作寓言。 教学重点:体会寓言寓意,学会创作寓言。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先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抓住以神、动物、物品喻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引出寓意。) 一由学生讲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古代英雄的石像》附加作业),比较童话与寓言的不同点,引出寓言的特点 ——这是一种隐含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获得一些教训。寓言的故事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生物,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事物。对于生物或无生命的事物,寓言作者往往把它们人格化。我国先秦的寓言创作,成就很高,许多寓言故事流传至今。古希腊产生的《伊索寓言》,历来为世界各国所传诵。 二正字音 三分析 (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注意引导学生留意宙斯和赫拉的身份) 3结果令赫耳墨斯满意吗?他值得同情吗? 4分析人物性格,点明寓意。 5小结写作特点。 6让学生讲讲“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等有同样寓意的故事。 6向学生赠送做人格言:轻视别人的人,也会遭到别人的轻视;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第一部分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点明寓意。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用一句话交代赫尔墨斯到人间去的原因。 第二层,叙述赫尔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故事一开头,用“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开门见山地 说明了他到人间去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人们疾苦,为他所庇护的凡人做些好事,而是为了欣赏人们崇拜自己的盛 况。寥寥数字就勾画出赫尔墨斯自命不凡和爱幕虚荣的性格。第二层,由三问三答组成。赫尔墨斯先问宙斯的像值 多少钱,雕像者说值二个银元。赫尔墨斯又“笑着”问赫拉的像值多少钱。赫尔墨斯“笑”什么?笑宙斯的像太不 值钱了,才一个银元。作为主神,他在人间受到的尊重也不过如此!这里虽然只用了一个字——“笑”,却把赫尔墨 斯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妄自尊大的性格和心理充分地表现了出来。问赫拉的像值多少钱,雕像者答还要高一点。 这一问一答,是必要的过渡,为下面写赫尔墨斯的心理活动作好了铺垫。当听说赫拉的像还要资一点,他就自以为 是地想开了:“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赫尔墨斯心理活动的这一描写,更进一步地 直截了当地揭示出了他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性格。当赫尔墨斯问他自己的像值多少钱时,雕像者的回答出乎他的 意料:“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故事冥然而止。这一结尾,波澜陡起,出奇制胜,给自命不凡和 爱慕虚荣者以强烈的讽刺、教训。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结构安排却独具匠心。层层铺垫,引人入胜;结尾的对比, 强烈有力,耐人回味。) (二)《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3点明寓意。 4小结写作特点。 5请学生说出知道哪些点明同样寓意的故事。(《龟兔赛跑》) 5请给课文加上一个不同的结局。 (第一部分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点明寓意。第一部分又可分为四层。第一层,写蚊子向狮子挑战。第二层,写蚊子 与狮子的战斗。第三层,写蚊子胜利后的悲剧。打败了强大的狮子的蚊子,却成了小蜘蛛的俘虏。第四层,写蚊子临 死前的叹息。故事一开篇,就通过语言描写,着力刻画蚊子勇敢无畏的形象。小小的蚊子敢于藐视强大的狮子,甚至 奚落狮子,公然向狮子挑战。“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我比你强得多”,语气肯定有力,充分表现了蚊子的勇敢无 畏,坚定自信。接着,写蚊子向狮子进攻。“吹着喇叭冲过去”,写出了蚊子一往无前的坚定果敢。“专咬鼻子周围没有 毛的地方”,说明蚊子善使计谋,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这几十个字,不仅把战斗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也点明了蚊子 胜利的原因。接下去,写蚊子打败了强大的狮子之后却成了蜘蛛的俘虏。这一层着力描写了蚊子胜利后的表现:“吹着 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只十个字,就把蚊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的神态表现出来。正是因为蚊子因胜利而变 得骄傲,才不可避免地落入了“被蜘蛛网粘住”的悲剧中。结尾写蚊子的叹息:“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 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最强大的”与“小小的”、“较量过”与“被消灭了”这一组鲜明的对比,正说明蚊子太得意 于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较量的辉煌战绩,根本没把“小小的蜘蛛”放在眼里,一个“不料”,说明蚊子至死也没有弄明 白自己丧命的原因。不过230字的寓言,情节却安排得起伏跌宕、变化有致。) 小结:两篇皆出自《伊索寓言》,让学生谈谈伊索其人。 (古希腊寓言作家,原为奴隶,创作寓言讽刺权贵,后遭杀害。)据推断,伊索生活在公元六世纪前半期。传说他曾是萨摩斯岛的雅德蒙家的奴隶,由于他的才智受到主人的赏识而获得自由。伊索作为自由民,游历了当时的希腊各地,在撒狄得到了吕底亚国王克洛索斯的器重和信任,曾协助他处理过一些繁难的政务。最后,伊索作为克洛索斯的特使吉德尔斐,被控亵读神灵,被当地居民杀害。由于史料缺乏,学者对伊索其人多有争论。有人认为伊索是寓言作家;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讲述寓言的能手;有人认为“伊索”这个名字完全是后人假托。 (三)《浓烟和烟囱》 1简介严文井,(1915——),现代作家、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湖北武昌人。他也发表过不少小说和散文,但成就及影响力都不及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抗战时期,他开始创作寓言和童话。解放以后,他的儿童文学创作达到了高峰。1957年发表的《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标志他创作上的成熟。他的童话和寓言.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哲理和诗意,被誉为“献给儿童一种特殊的诗体”。 2联想要合理,作者是抓住浓烟和烟囱什么特征进行联想和想象的? (浓烟:扩散 烟囱:静止不动) 3找出第一段中描写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写出了什么特点? (浓烟:不可一世,洋洋自得。 烟囱:沉默谦虚实干。) 4从两者的语言当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什么特点? 5两者有什么不同的结局? 6点明寓意。 7小结写作特点。 (这则寓言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先分别描写了烟囱和浓烟的不同特点,表现了它们各自的 性格,为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的浓烟”,“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 吹自擂”。写出了烟囱默默工作的形象,表现了他勤劳谦逊的品质。浓烟则是“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 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描写出了浓烟飞扬跋扈的形象,表现了他不 可一世,狂妄自大的性格。第二部分(2—5它然段),写浓烟和烟囱的对话。是故事的展开。先写浓烟对烟囱讥 讽嘲笑,进而写浓烟的自我炫耀。这里既写了他的语言,又写出了他的神态。用“忽然俯视一下”“就嘲笑起”, 进一步表现浓烟的狂妄自大、傲慢无理。他奚落烟囱,“多渺小、多可怜”,“一动不动”,“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 根本不能理解烟囱默默工作的可贵;他讥笑烟囱,“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忘记了自己出身何处;他 夸耀自己,讽刺烟囱,“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觉得惭愧么?”根本不知道自己那“舞蹈”转瞬即逝。 这些语言充分表现了浓烟的狂妄无知。写浓烟的语言,也用的是一种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调接下去,写烟囱的 回答。先承认浓烟比自己“高”“粗大”“还会舞蹈”,接着指出浓烟的致命弱点,“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永远 只会随风飘荡”。实事求是、不卑不亢,并含有规劝之意。这段语言描写,表现了烟囱不仅勤劳谦逊,而且很有见 地。通过对话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两者的性格。浓烟不听规劝,甚至认为烟囱是嫉妒自己, 继续得意洋洋地自我炫耀。作者用一个删节号,表现浓烟还在没完没了地自我炫耀,毫无改悔之意。这一笔就自 然预示出了故事的必然结局。第三部分(6、7自然段),写出浓烟和烟囱的结局,结束故事。浓烟在“自我欣赏” 中“飞舞”“飞升”“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烟囱“仍然沉默地矗立着,准备排除新的浓烟”。两者的结 局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寓意已不点自明了。整篇寓言层层对比,层层深入,把浓烟和烟囱的性格表现得非常鲜 明,把深刻的含意自然地融入对浓烟和烟囱的描写之中。) (四)主题 ——三则寓言表达了基本相似的主题:凡是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人,必然被人轻视、遭受失败,甚至会走向灭亡。 劝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要谦虚谨慎。 (五)写作特点 ——充分发挥想象,赋予神、动物和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性格,运用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 用对比的方法深化故事的主题,是三则寓言在写作上的共有的特点。三则寓言在情节的安排上都注意了铺垫和照应, 相比之下,《蚊子和狮子》的结构安排更富变化,大起大落,更具魅力。 (六)补充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的神:宙斯,希腊神话中主神,是众神之王。他掌管着天地的秩序。赫拉,希腊神话 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 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畜牧、竞技、演说以至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 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揽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四请学生根据给出的成语“滥竽充数”“掩耳盗铃”创作一则寓言。 五板书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想 身价(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爱慕虚荣) 问 ——说明了自命不凡,爱慕虚荣的人,结果往往只会适得其反,遭到别人的轻视。 ——情节一波三折。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胜 败 狮子————蚊子————蜘蛛 扬长避短 得意忘形 ————骄兵必败 ————构思精巧,拟人神似,描写生动。 《浓烟和烟囱》————严文井 对比 浓烟(扩散)——————————————烟囱(静止) (性格) 张牙舞爪,洋洋自得 不声不响,不自吹自擂 (语言) 奚落别人,夸耀自己 不亢不卑,实事求是 (结局) 飞舞扩散,完全消失 默默矗立,继续工作 ————不可一世的人,只是匆匆来去的过客,只有谦虚实干的人,才有永恒的价值。 ————寓意自在其中。 盘古开天辟地 教学目的:掌握神话特点,体会想象和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学会创作神话。 教学重点:体会想象和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学会创作神话。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说出听过哪些神话(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引出比较神话与童话、寓言的不同点(在书上划线)并简介作者袁珂,我国著名神话作家。 二正字音 三朗读课文 四分析 1记叙顺序(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顺序),注意在书上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学生复述故事,讲出天地形成过程,表明作者对盘古的献身精神的赞颂。 3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自然界万物是由什么形成的。 4读课后练习题,比较作者是如何进行想象扩写的(综合性,条理性,形象性)。 5根据课后习题,学习创作神话(《女娲补天》《牛郎织女》) 五板书 盘古开天辟地 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顺序 天地混沌 混沌初开————————盘古苏醒,开天辟地 天地成形————————盘古顶天立地,支撑宇宙}赞扬盘古的献身精神 万物生成————————盘古身躯,化成万物 寓言三则 教学目的 1.从寓言学习做人的道理。 2.了解寓言的特点。 3.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故事领悟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2.难点:寓言的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庇护(bi4)爱慕(mu4)凯歌(kai3) 粘(zhan1)自吹自擂(lei3)大模大样(mu2) 张牙舞爪(zhang1)妒忌(du4)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词语: (1)庇护:原指包庇,袒护;含贬义。本课指保护。保佑;含褒义。 (2)爱慕:本课指因喜好而追求。 (3)粘:本课指紧紧地附着在物体上。 (4)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5)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6)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7)洋洋自得;自己感到十分得意或舒适。洋洋:得意的样子。 (8)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9)护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也作忌妒、嫉妒。 3.默写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两千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史上和对以后寓言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2.关于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导语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希望同学们通过《寓言三则》的学习,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课外读一些寓言故事,扩大视野。 三、正课 1.分角色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提问: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他爱慕虚荣的性格。 3.提问: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为什么“笑”? 讨论并归纳: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自以为得意地笑。 4.提问: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表明了他自己的小人之心自命不凡。 5.提问:当赫耳墨斯听到雕像者的回答“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讨论并归纳:尴尬不堪,面红耳赤等答案不限。 6.提问:这个寓言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点出寓意。 7.提问:第一段讲故事运用哪些表达方式? 讨论并归纳:以叙述为主,间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8.提问:为什么要间用描写? 讨论并归纳:为了增强寓言的形象性和文学性。 9.提问: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四、小结 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却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然之下便显然而止。用反衬手法,作了辛辣的讽刺,点出了自命不凡爱慕虚荣者的一文不值。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几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珠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责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c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1·文中“添头”的含义是:。 2.“这个值多少钱”中的“这个”在文中指代:() A宙斯的雕像B.赫拉的雕像 C.宙斯儿子的雕像D.以上三项全不对。 3.“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中的“笑”应该是:() A谦恭客气的笑B.漫不经心,无所谓的笑 C.略带羞涩,极力克制的笑D.洋洋自得的傲然微笑 4.“这个算添头,白送”中的“白送”的深层含义是:() A.赫耳墨斯的雕像只值几个银元 B.赫耳墨斯的雕像不要钱 C.赫耳墨斯的雕像不值钱 D.赫耳墨斯不被世人敬重 5.赫耳墨斯听到雕像者的回答后,表情可能是:() A恍然大悟,目瞪口呆B.笑逐颜开,尴尬不堪 C.恍然大悟,尴尬不堪D.目瞪口呆,尴尬不堪 6.此段文字的寓意是:o 第二课时 一、预习 朗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人 今天我们学的《蚊子和狮子》也是选自《伊索寓言》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则寓言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讨论并归纳: 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第1段讲故事,第2段议道理。 不同点:(l)情节不同。《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蚊》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蚊子与狮子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蛛网粘住了。 (2)寓意不同。《赫》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讽刺那些取得一些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3)表现手法不同。《赫》把神当作人来写。《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4)表达方式不同。《赫》主要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现赫耳是斯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性格特征。《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蚊子勇敢机智,邈视强大的敌人。描写两次吹喇叭的动作,第一次表现蚊子的勇敢,第二次表现蚊子得意忘形。最后用间接引语,写出蚊子的反省。 3.朗读《浓烟和烟囱》 4.这则寓言主要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写出烟囱和浓烟的不同性格? 讨论并归纳:主要运用拟人的对比手法。烟囱是建筑物,抓住其“静止”的特点,赋予它从不自吹自擂,永远默默工作的性格。写浓烟,则抓住它扩散的形态,赋予它自我扩张的个性,说它“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他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再用对话将性格对比深化。浓烟奚落别人,夸耀自己,而烟囱对戒烟的嘲笑,不亢不卑,实事求是。最后对比了浓烟和烟囱两种相反的结局。 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那些狂妄自大的人,只是匆匆来去的过客,只有谦虚实干的人,才有永恒的价值。 6.提问:读完三则寓言,猜想一想,寓言所写的几个不同的角色,同社会上哪些人的特性有相似之处? 讨论(答案不限) 四、小结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阅读寓言,要透过简短的故事情节发现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按文后要成答题。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1.文中“凯歌”的含义是: 2.“也会这么干”中的“这么”在文中指代:() A我不怕你。B.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C.用爪子抓,牙齿咬。D.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3.“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时的神态是 () A得意忘形,忘乎所以。B.悠然自得,轻闲自在。 C.锐气毕露,势不可挡。D.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4.“你并不比我强对中“强”的含义是() A蚊子有能扰乱狮子视听的“喇叭”。 B.蚊子很勇敢。 C.蚊子有办法激怒狮子,使它失去理智。 D.蚊子知己知彼,能以己之长克狮之短。 5上文对蚊子描写的方法主要是:()A行动心理B.语言心理C.语言行动D.语言神态6蚊子将要被吃掉时的心理可能是:()A茫茫然不可理解。B对蜘蛛无比仇恨。C.深深悔恨、痛悟。D.豪气犹存,视死如归。 7.对此段文字的层次划分最准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8.此段文字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 教学目的 1.发扬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培养改写神话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难点: (l)理解古代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改写神话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浊(zhuo2) 混沌(hun4 dun4) 孕育(yun4) 霹雳(pi1) 冉冉上升(ran3) 巍峨(wei1 e2)雷霆(ting2)骨髓(sui3)甘霖(lin2)。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盘古:我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 (2)开天辟地:古代神话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方有世界。因此用“开天辟地”指有史以来。 (3)宇宙:本课指一切物质及其存在的形式的总体。 (4)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响声很大的强烈的雷电现象。 也叫落雷。 (5)冉冉:本课指慢慢地。 (6)湿润:本课指(玉、石等)质地柔和、细腻光滑。 (7)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3.朗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人 1.作者作品简介 袁柯,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人,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2关于神话。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3.导语。 创世神话,也称开辟神话,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天地开辟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由神来开辟天地,由巨人化生万物和自然演化形成世界等三大类。本文属于由巨人化生万物这一类。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划分开了”。 总写盘古分开了天地。 第二部分:从“天和地分开以后”到“终于倒下了”。 写盘古顶天立地使天地成形的过程。 第三部分:从“就在这时候”到“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详写盘古的整个身体变成了宇宙万物。 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写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3.本文是根据课后练习二的1、2则神话改编而成的,试对照本文是怎么改写的。 讨论并归纳: 第1节写“天地浑饨如鸡子”。第2节写“盘古生其中”。第3节写“万八千岁”,增加了“呼呼地睡着觉”的动作描写。第4节到第5节写“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增加了盘古醒来的动作和感受,写出盘古开天辟地的原因。还增加了开天辟地的工具和动作,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形象具体。第6节写“盘古在其中”增写了盘古在天地间的作用。“一月九变,神于天,圣于地。”没有写。第7节写“天日高一九地日厚一文,盘古日长一文,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第8节和第9节神话中没有。作者增加了盘古身长的推测及他在天地间吃力的工作情景,最后写天地造成,盘古也累得倒下了。第删节是根据练习二的第2小题改写的。第11节是作者的总结、议论,点出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4.作者改写古代神话基本忠实于原来的材料,但作了综合、整理和增添细节的工作。作者在必要的地方增添细节根据什么?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根据原来材料并加以想象。如写混饨初开,想象为企古用大板斧一挥,还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饨忽然破裂开来。再如写盘古在天地间吃力地工作的形象之高大,气势之豪壮、威力之巨大是任何想象都无法企及的。 四、小结 1.改写要注意综合性。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古代是若干片断。作者经过综合、连缀、加工,使这个神话完整化了。 2.改写要注意条理性。从混饨初开到天地成形,再到自然界一切的形成,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为顺序加以编排,条理清楚。 3.改写要注意形象性。改写也是再创作的过程。作者并不是单纯的用现代汉语翻译古文,而是进一步展开了种种想象,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生动。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H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边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桥和五方②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湿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1.“这时候”的“这”是指___ 2.作者凭什么把“呼出的气”想象成“风和云”?凭什么把“他的声音”想象成“轰隆的雷霆”?凭什么把“他的眼睛”想象成“太阳”和“月亮”? 3. 这段文字表现了盘古的、的精神。 4. 这段文字运用了一修辞手法。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