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挫折教育的思想 德育论文(七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德育论文 2015-03-03 手机版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会孩子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奢华和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必要时在冰岛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灼热的岩石上也能生存。

──法国思想家卢梭

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据卫生部近期上半年公布的调查,15岁到34岁人群死亡的第一原因不是医学上束手无策的什么疑难病症,而是自杀,并且自杀者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近半数人自杀前考虑不过十分钟;中学生有20.4%的想过自杀,20.2%情绪抑郁; 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中学生,特别是初二、初三和高一年级,男女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报告率远高于其他年级。男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维持在3%左右,初二、初三女生自杀未遂报告率远高于其他年级。 在不良情绪方面,感到孤独的报告率男女生分别为50.1%、56.9%,女生略高于男生。在中学阶段,随年级的升高,男女生孤独感报告率逐渐增加,分别有64.6%和72.6%的男生和女生经常或是因学习压力或是因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愉快。女生学习压力的报告率高于男生。 所有的事例都令人震惊和痛惜,特别是他们的年龄只有18岁、16岁、15岁、12岁……最小的一位只有9岁! 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可解决的问题?

 问题到了非得用自杀解决不可的地步了吗?

 他们对生命就如此的冷漠和轻视吗?

 他们面对死亡何以如此的从容和镇静?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在花一样的年纪结束自己的生命?

 自杀,无疑是一种极端行为,为何会发生在花季年龄的孩子中间呢  

 孩子,你为何自杀?三、原因初探 1.脆弱和抑郁的心理性格是自杀的生理基础

 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往往是内向、抑郁的性格。表现出的人格缺陷总结为怯懦、抑郁、孤僻、狭隘、悲观、被动、依赖、敏感、淡漠、多疑、冲动、焦虑、自卑等。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大致的规律,即大城市的孩子心理问题大都与情感有关,如早恋、父母离异、师生关系等。心理问题大多出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家境不好、个人成绩差的孩子,他们往往自卑,破罐破摔;一种是家境好、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则过分自负,只能听表扬,受不得一点批评、委屈。

这些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在学习、与同学交往等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往往不能正确的对待,难以排解心中的郁闷,不肯向父母老师及同学倾诉,当内心的消极情绪内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以求解脱。 内向、抑郁的孩子易自杀 , 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差、家庭问题多、早恋失败是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一致认定的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除了外部环境问题,究其根本是青少年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差。 2.早恋问题是孩子产生自杀念头的第二大原因。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条件的改善,学生早熟年龄大大提前。高中生恋爱、初中生恋爱已是普遍现象,小学生谈恋爱也不是什么新闻了。有些沿海城市,对外开放较为活跃,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有些学校,学生没有异性朋友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

 但,学生的心理、生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对待在异性交往中出现的矛盾缺乏解决的方法和经验,他们谈对象往往出于好奇和性萌动,谈不上真正的爱,所以没有单一或固定的异性朋友,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是正常的,这就会引发矛盾和冲突,女友跟别人好了,自己要么模仿港台影视里的一些镜头决斗,要么落落寡欢,愁肠百度从而引发悲剧。 3.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自杀倾向也会增加。 根据调查结果,单亲家庭或是重组家庭的孩子想自杀的概率基本上是非这种家庭孩子的两倍。本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一方面需要独立,另一方面需要家长情感方面的支持。可是这时候,父母离异了,特别是像我国目前这种状态,父母离异一般不是友好的分开,而大多数是吵得比较厉害,很多时候,父母中的一方会跟孩子说另一方的坏话,比如有母亲就会对孩子说:“是你爸不要我们了,你要爱我,不能爱你爸。你以后不能像你爸这样对妈妈不好。”这对孩子是很大的压力,对于孩子来说,父母都他最爱的人,可是现在,孩子心里的这种社会支持系统没有了,或者是更弱了。每个人心里都需要有一种社会精神的支持网络,孩子就更需要。 据笔者所知,单亲家庭的父母都会觉得欠这个孩子的,尤其是没有抚养权的那一方,更会有这种感觉,于是过分在物质上提供东西给孩子,以为是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但是恰恰相反,父母关注孩子物质上的需要,还是关注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孩子的体验到底是不一样的。 4. 家长过度溺爱,孩子的自杀念头也会增多。 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如果母亲过度溺爱、保护孩子,孩子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的发生率也会高。 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是集中在物质上,而对于精神上关注却很少,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一般抑郁症状已经很严重了。孩子情绪不高,家长很难注意到。所以我们倡导父母,在物质上,对孩子要减少关注。但是孩子的情绪,一定要大量地关注。 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在在物质上大量满足孩子,以为孩子的所有需求都满足了。家长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物质上的充分满足,孩子最重要的一方面被剥夺了,就是通过做小事情得到一种成就感。家里任何事情,都不用孩子做,孩子就没有机会帮助别人,这是剥夺了孩子从小体验成就感的机会。但是成就感的需求并不随之消失,相对而言是在膨胀,孩子必须关注外面、帮助别人才有成就感,向内关注,就无限地把需求空间拉大了,一点点成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心理落差就会很大,落差大意味着挫折感的程度大,挫折感的频率会增多。家长总挑孩子毛病,孩子的自杀倾向也会增加。 调查中显示:家庭中,如果父母理解孩子,平时,父母知道孩子去哪里玩,孩子的朋友是哪些,孩子的自杀意念及计划就会较低。因为,如果孩子能够把这些告诉给父母,说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比较好的。而如果家长总是拒绝或是否定孩子,总觉得孩子不好,总给他挑毛病,孩子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的发生率也会比较高。 中国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采取鼓励的方式,而是打压,如果孩子有优点,家长一般看不到,即使知道孩子的优点,也不会表达,一般都会说“你看你的同学某某,多用功”,这就加重了孩子的自卑感。可自卑感表现出来就是自尊心特别强,不能容忍别人说自己不好,承受打击的能力相对而言就会比较差。

如今,在中国有一种现象:许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中小学生不能吃苦、害怕吃苦。而“吃苦耐劳”曾经被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这种美德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培养、自我锻炼的结果。

现在,中国不少的父母把孩子看作是未来的希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宁肯自己吃千般苦,也不让孩子受一丁点儿累。于是,孩子从小便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缺少自立性和吃苦精神。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在缺乏锻炼的情况下,说出“可能我不太适合吃苦”这样的话来,也情有可原。但是,有些父母想当然地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具备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现在学习成绩好比什么都强。这种想法是极不足取的。请父母们想像一下:上了小学甚至初中的孩子不会洗自己的袜子,尚未成年就已想好将来由保姆服侍自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独立地面对困难、承担责任呢?

当然,孩子不愿吃苦,拒绝吃苦,并非是孩子的过错,而是父母没有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的结果。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为了让孩子以后能够幸福,父母是不能心疼孩子吃苦的。

而中国的父母有时候容易走极端。知道吃苦对孩子好,就拼命让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之类的活动,实际上,这种短期的吃苦教育效果并不好。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逼”着孩子去“吃苦”,孩子自己不乐意,忍耐力就会降到最低点;加上他们心里明白,父母逼他们去“吃苦”,是父母对自己平时怕苦的一种惩罚,于是更加强化了“负意识”。还没出征就失败了,又怎么可能去获得胜利呢? 

其实,让孩子吃苦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不要太溺爱,让他吃点苦,受点折腾;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自理任务,孩子能做的,父母绝不要包办代替。

只要中国父母认识到应该怎样爱孩子,那么,就会想到许多办法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为了孩子的未来,要让孩子学会吃苦!

让孩子吃点苦,不是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今天,我就要让你尝尝吃苦的味道。”这种吃苦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做法是要在孩子玩得最高兴的时候,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当然,吃苦教育不可过分,应该是孩子努努力就可以承受的。对于父母来说,一方面不能表现出心疼和不高兴,另一方面也不能后悔自己的行为。

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

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困难与挫折,成长中的孩子,也难免会遇到坎坷和阻碍。如果孩子走惯了平坦路,听惯了顺耳话,做惯了顺心事,那么,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甚至会束手无策,这样往往容易导致失败。所以,父母不妨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比如,在外出游玩时,父母与幼小的孩子一起去爬山,山路高低不平,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非常难走。但是,父母不要帮助孩子,要让孩子自己跌跌撞撞地往前走。看到孩子踩到小石子或踩到小坑里摔倒在地,也不要马上把他扶起来,而是要鼓励他说:“摔倒了,勇敢的孩子要自己站起来哦!”

在设置障碍时,父母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障碍性活动。因为设置障碍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如果运用得不好,反而会刺伤孩子,抑制孩子的积极行为。父母在为孩子设置障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设置障碍的对象是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

设置障碍的对象主要是那些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总是一帆风顺,所以要给他们增加一些挫折。而对那些受挫较多、性格内向而又脆弱的孩子,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设置障碍要适度

由于孩子受挫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因此在设置障碍时,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设置障碍应该越少,障碍发生的频率应该越抵。对于受挫较多的孩子,设置障碍应少,甚至可以不设障碍。

设置障碍要循序渐进

障碍的设置应该具有渐进性。障碍应该由小到大,由少逐渐增多,切不可一开始就给孩子一个下马威,这会一下子把孩子的自信心摧垮。

设置障碍要与鼓励、表扬相结合

设置的障碍应与鼓励、表扬相结合。当孩子排除了障碍、战胜了挫折时,父母要给予及时的帮助与鼓励,强化孩子积极的行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情绪反应

孩子在遇到困难与障碍时,感到委屈是难免的,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应该有这种心理准备。在孩子受挫后,对一般的情绪反应,父母可以不加理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然后振作起来;如果孩子情绪反应过度,父母要给予温情的鼓励以及必要的心理上的支持,让孩子及时摆脱失望、伤心等不良情绪反应,及时地树立信心。 

父母不要轻易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有时候,父母不妨延迟、拒绝,让孩子尝尝挫折感。比如,孩子要吃饭时,故意晚点开饭;孩子想要玩具时,不妨可以拒绝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经历一些困难与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

让孩子经历生活的磨难

上海闵行区诸翟小学的于超是一位不幸的孩子,但正是这位不幸的孩子,却表现出了极强的自强精神。

于超的爸爸因为车祸而下肢瘫痪,只有靠单位的工伤抚恤金过日子。妈妈为了能够增加收入,就去做扛液化气钢瓶的工作。每天,于超的妈妈要扛着30多公斤的液化气钢瓶走十几趟。

于超在6岁的时候就得了哮喘病,在服药治疗的过程中,他的肠胃受到刺激,几乎所有的肠胃病他都得上了。最严重的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这病既不能多吃药,也不能通过做手术来治愈。疼起来的时候,小于超会疼得打滚;如果碰到在上课,小于超就会用铅笔盒顶住肚子,只要疼痛不超过10分钟,小于超就能够坚持住。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于超,他反而非常坚强,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常常获得年级第一名。

俗话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雄才们大多经过逆境的种种磨难,面对逆境,不怨天尤人,不自怜自叹;他们咬紧牙关,奋力抗争,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逆境,成为强者。

1850年8月21日,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雨果所致的悼词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伟大的一个;在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优秀的一个……可叹啊!这个坚强的、永远不停止奋斗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作家,在我们中间,却过着风风雨雨的生活,遭逢了任何时代一切伟人都遭逢过的恶斗和不幸。如今,他走了。他走出了纷扰和痛苦。”

巴尔扎克的一生,命运坎坷。他幼年就缺乏母爱,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成为家里多余的人。巴尔扎克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曾愤愤地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母爱’。我经历了人的命运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

长大后,巴尔扎克立志要从事清苦的文学创作,当一个“文坛国王”。从1819年夏天开始,他就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阁楼咫尺见方,简陋寒酸,夏天热气腾腾,冬天寒风嗖嗖。巴尔扎克没日没夜地不停地写着。在与书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巴尔扎克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为了躲债,他曾6次迁居。他对朋友说:“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我常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轮曲糅而就,木直在中绳。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这里,欧阳修借比喻说明,只有经过生活的磨砺,才能立业成才。

为了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应该让孩子们经常经历生活的磨练,养成坚韧的品格。能忍受艰难困苦,能忍受屈辱、挫折,才能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吴玉章在1964年曾让自己的子女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他指出:“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以为最主要的是爱与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子女适当的爱,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

一个叫皮特的美国中学生在假期参加学工劳动。他说:“新雇员开始必须涂抹和粉刷厂房的外墙,以练习技巧。一天,我在炎热的太阳下连续工作了好几个小时,双手酸软,疲乏得很。回到家中,我忽然意识到: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双手。看看厂里每天辛勤工作的人们,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尊重一个正直而诚实的劳动者。

“记得那天我刚刷完第一面墙时,几乎所有在近处干活的工人都跑过来为我鼓掌。这天的记忆一直珍藏在我的脑海中,我由此领悟到由诚实劳动所结的果实是最甜蜜的。

“在这个劳动的夏天,我获得了许多新的技巧和新的价值观。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我还要特别提一下:我记得自己曾抗议他们把一张有关选举的大传单贴在我们的车上,厂长听到后立即让人把传单揭走。尊重劳动者,哪怕是一个打零工的小伙计,正是一个好的、公平管理的基本特征。”

这名叫皮特的中学生参加学工劳动所获得的,岂止是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在美国的家庭中,父母很重视对孩子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美国的一些州立中学甚至还规定:学生不带一分钱、独立谋生一周才允许毕业。

中国父母可能不会赞成这样的苛刻条件,而美国父母则全力支持这项活动,因为这对锻炼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十分有益,并且美国发达的市场经济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坚毅的精神。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的意思是,只有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来的人,才能担当“大任”。这在今天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当家里发生一些变故时,父母不要向孩子隐瞒,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磨难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财富,如果父母向孩子隐瞒实际情况,孩子就会失去战胜磨难的机会。失去这种生活实践的机会,对孩子来说损失是非常大的。

不要替孩子包办

孩子不满足的真正原因,父母们未必知道。物质上的满足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多少幸福感,孩子只有在成长过程中自己做主干自己的事,并能够独立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时,得到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

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的大学教授说:“我如今越来越担忧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孩子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不经日晒,没有雨淋,就像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

的确,孩子们从小到大,处处依赖父母。从幼儿园到上学,孩子对依赖父母的照顾习以为常。甚至孩子升学、就业,也是父母走后门、拉关系,奔走操劳,替孩子选学校、选专业、找工作,不辞辛苦,替孩子一包到底。等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又要为他们操办婚事,替他们抚养孙辈。有了父母尽心尽力的“包办”,难怪孩子会成为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温室花朵。

有人曾对某小学的学生做过调查:遇到困难怎么办?97%的小学生回答:找父母和老师。

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其弱点暴露得更为明显。国内外的评论认为:中国学生考试成绩很优秀,可动手操作、实验能力则明显不足。“高分低能”是对这一现象的概括。

由此可知,中国孩子的致命弱点在于没有自主性、依赖性强。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在于父母的包办代替,让孩子缺乏自信,能力低下,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实践的机会。

孩子穿衣、穿鞋时,笨手笨脚,磨磨蹭蹭,父母过来很快就帮他穿好了;孩子小时候学着自己吃饭,可能弄得满桌子都是掉的饭菜,还是没有吃到嘴里多少,父母看着便不耐烦,于是亲自喂孩子吃饭。父母的做法看起来利索、痛快,但却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养成了孩子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

在西方国家,父母常常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孩子两岁半以后,上厕所都由孩子自己处理。尽管大人事后要检查,但十分注意让孩子自己去做该做的一切。由于他们从小就重视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因此,西方的儿童大多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

有一次,一个4岁的美国儿童在弯腰吃力地系鞋带时,一个路过这里的成年人提出要帮助他,却遭到了拒绝。

孩子问成年人:“你知道我多大了吗?”

“不知道,可我想你应该很小。”

“我已经不小了,我都4岁了。” 

显而易见,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系鞋带这样的小事应该由自己来做。

孩子的这种独立意识在美国是很普遍的。

当孩子还不能完全生活自理时,父母给予孩子生活上的照料,无可厚非,因为做父母的有这种责任和义务。

但是,父母还应当明白,照料孩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适、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过程中要让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进而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做父母的只想让孩子生活舒适,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办代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脚、动脑,那么父母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脚、脑都束缚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孩子什么事都不能做,也不会做。将来孩子长大离开家庭、父母,进入社会独立生活、工作,就没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不但会给孩子今后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甚至有可能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葬送他们的美好前程。

 

何师我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