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降服林黛玉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2015-03-01 手机版 | ||||
王华源 我知道所有对林黛玉不好的话题都会让很多人不舒服,人们虽然讨厌生活中的林黛玉,在《林黛玉为什么没能嫁给贾宝玉》一文中,我详细列举了林黛玉的缺点和缺陷,林黛玉不可能得到现实的实际的喜欢。但是人们喜欢文艺文学作品里的林黛玉,那样一个美人,病西施,多才多艺,多愁善感……我们都知道叶公好龙的故事,如果林黛玉是条龙的话,我们大家应该都是叶公吧? 可能我就是个大煞风景的人,总会说些不合时宜的话,但是我是一个现实主义实用主义者,我说的都是真话实话讲道理的话。很多人看《红楼梦》之后,都不大喜欢甚至非常讨厌薛宝钗,因为她“横刀夺爱”把贾宝玉“据为己有”,“金玉良缘”取代“木石前盟”,薛宝钗好像很阴险毒辣老谋深算。 感情的好恶是个非常坏的东西,它能屏蔽很多客观的事物,只见其好或者只见其坏,它最终甚至能起到污蔑歪曲的功能。所以,我建议我们每个人看事物的时候都能抛却个人好恶,理性的客观的来看待,你会发现很多原本发现不了的东西,例如《红楼梦》里薛宝钗降服林黛玉。 在《红楼梦》里,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什么关系?很多人会说是情敌,《红楼梦》对这一点也有暗示和说明,即所谓的“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嘛。这样说其实是不对的,或者不全面的。对林黛玉来说,薛宝钗确确实实是情敌,但是对薛宝钗来说,林黛玉不是的。 一,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都是性情中人,至性至情心胸狭隘自私自利,只想着关起门来风花雪月,他们互相爱慕感情深厚。薛宝钗深深的知道这一点,当贾宝玉在睡梦里大叫“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坐在一边的薛宝钗会不明了吗?她知道自己注定不过就是宝黛爱情的旁观者。 薛宝钗是个政治家,她心高气傲整天想的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有宏大的视野和格局,她长袖善舞不大会太专注于儿女情长,她豁达大度冷淡淡然甚至有点冷酷无情。薛宝钗和宝黛二人格格不入截然不同。 二,林黛玉对贾宝玉是实心实意一心一意,而薛宝钗并不爱贾宝玉。当薛宝钗参加选妃失败之后,退而求其次,贾宝玉确实成了她的最佳夫婿人选。这是个冷酷现实的选择题,并非薛宝钗的情感抉择,薛宝钗这样“事业心”很强的女人一般是不会对谁痴迷不解的,更何况是中看不中用没有一丝刚性又不讲究一点经济文章的贾宝玉呢? 薛宝钗对贾宝玉有企图有想法,期望嫁给他,可以夫贵妻荣,可以借贾宝玉的好风青云直上,贾宝玉是贾府的心尖尖嘛。可是她并不爱他,当贾宝玉通灵宝玉丢失疯疯傻傻之后,我们就看的清清楚楚了。第九十七回,当薛宝钗得知母亲应允了自己和贾宝玉的婚事,“宝钗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薛姨妈也看出了,“便是看着宝钗心里好像不愿意似的,‘虽是这样,他是女儿家,素来也孝顺守礼的人,知我应了,他也没得说的。’”第九十八回,“宝钗也明知其事,心里只怨母亲办得糊涂,事已至此,不肯多言”。 如果薛宝钗真的爱贾宝玉,她流什么泪?怎么就看起来不愿意似得?怎么心里埋怨母亲办事糊涂?贾宝玉不过一时疯傻,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啊?即便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薛宝钗真心爱贾宝玉的话,也不会有这些举动和心理活动。这说明薛宝钗对贾宝玉只有功利算计,其实并没有什么真心实意,更谈不上爱情。 三,薛宝钗不是林黛玉的情敌,还源于薛宝钗对婚姻情爱的认识。她比林黛玉更懂得,要想嫁给贾宝玉,喜欢贾宝玉爱贾宝玉是没有用的,甚至贾宝玉喜欢你爱你也是没有用的,只有贾母喜欢你才有用,只有贾府所有人都喜欢你为你说好话才有用。所以她时时处处都在逃避林黛玉情敌的角色,避免和林黛玉针锋相对争风吃醋,而是更着重于讨好所有人甚至包括赵姨娘。 如果把薛宝钗这所有的作为都看做是为了赢得贾宝玉,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有些人的长袖善舞是一种本能和天性,并不时时都充满着目的性和功利性,薛宝钗就是一例,她连赵姨娘都招呼的晕晕乎乎,就很说明问题。其次就是我说的薛宝钗格局宏大,她的所作所为除了本能和天性以外都是为了有朝一日青云直上,情情爱爱的,在她的心里,位置从来都不大。 很多人把《红楼梦》读成了爱情小说,这才得到薛宝钗和林黛玉是情敌的观点,这是标标准准的林黛玉似得狭隘观点;《红楼梦》里当然有爱情,可是爱情的占比并不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让我再重复一遍:《红楼梦》是一部社会小说,是一部百科全书似得的社会小说,是当时社会的文字版《清明上河图》,如果你能看到这一点,就会比较容易跳出情情爱爱的窠臼,就像薛宝钗一般视野和心胸宏大起来。 我要说的是,薛宝钗降服林黛玉并不是为了争风吃醋,为了争夺贾宝玉,她一步一步降服林黛玉,就是为了不把自己降低到林黛玉狭隘的层次和低下的水平,给人一种针尖对麦芒的争风吃醋的观感。 薛宝钗降服林黛玉有紧迫性和导火索。 林黛玉是个心胸狭小的人,当她喜欢上爱上贾宝玉之后,每个靠近贾宝玉的女孩子都会被她看做情敌,并且林黛玉也很好斗,就像一只好斗的小母鸡,不停的发动攻击。 林黛玉很可笑,她喜欢贾宝玉,于是就以为大家都喜欢贾宝玉,都想着成为贾宝玉的妻妾,她把贾宝玉当做一个“至坚至贵”的“宝玉”,可是未必别人也像她一样。其实在《红楼梦》里面,除了她林黛玉还有袭人,真的不能发现还有什么女孩子对贾宝玉很痴迷,甚至可以这么说,贾宝玉在《红楼梦》里面是个基本上被女孩子冷落的角色。不用说史湘云看不上他,薛宝钗也看不上他,即便是鸳鸯棋官晴雯这样的丫鬟也不大能看得上他。 她第一个吃醋的对象是史湘云,史湘云有个麒麟,当贾宝玉从张道士哪儿拿一个麒麟打算给史湘云配成一对的时候,林黛玉便大吃其醋。后来“金玉良缘”逐渐冒了出来,林黛玉便把矛头集中对准了薛宝钗,开始和薛宝钗较劲,针锋相对,甚至越来越具有挑衅性。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只举两个: 第三十四回。可巧遇见林黛玉独立在花阴之下,问他那里去。薛宝钗因说“家去”,口里说着,便只管走。黛玉见他无精打采的去了,又见眼上有哭泣之状,大非往日可比,便在后面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第三十六回。不想林黛玉因遇见史湘云约他来与袭人道喜,二人来至院中,见静悄悄的,湘云便转身先到厢房里去找袭人。林黛玉却来至窗外,隔着纱窗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帚子,林黛玉见了这个景儿,连忙把身子一藏,手握着嘴不敢笑出来,招手儿叫湘云。湘云一见他这般景况,只当有什么新闻,忙也来一看,也要笑时,忽然想起宝钗素日待他厚道,便忙掩住口。知道林黛玉不让人,怕他言语之中取笑,便忙拉过他来道:“走罢。我想起袭人来,他说午间要到池子里去洗衣裳,想必去了,咱们那里找他去。”林黛玉心下明白,冷笑了两声,只得随他走了。 尤其是在第三十六回,若不是薛宝钗的“铁粉”史湘云解围,林黛玉不知道会怎么样奚落讽刺挖苦薛宝钗呢! 种种的事迹都表明,薛宝钗处理和林黛玉的关系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解决不行了!马上就面临着摊牌和决裂,马上就不可收拾。如果薛宝钗和林黛玉干上,周围的人不会问谁的责任大,谁发起谁挑衅,只会说:你看你看,这两个争风吃醋发的女孩子打起来了!这是薛宝钗不能容忍的,不能接受的,林黛玉可以意气用事不管不顾,薛宝钗不是那样的人,她目光深远统揽全局,绝不可以和林黛玉缠斗不休。 但是林黛玉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人,她心高气傲并且富有进攻精神,她甚至很有挑衅性。 如果想盖过林黛玉,从而让她心服口服,恐怕是做不到的,例如作诗。在几次诗会上,例如海棠诗社菊花诗社上,林黛玉都憋一口拿第一,虽然每次都有贾宝玉的极力支持和争取,林黛玉也只一次拔得头筹,大家还是公认林黛玉的诗不如薛宝钗的和厚,林黛玉的诗虽然精奇灵透,但怎么都看透着浅薄和短命。这也是林黛玉不服薛宝钗、挑衅薛宝钗的原因之一。关于这些诗词歌赋以及由此引起的你争我夺,恕我不再展开,有心的读者可以细细读来,仔细品味。 薛宝钗如果对林黛玉低声下气会怎么样呢?会不会得到林黛玉的体谅和理解呢?从而改善推进和林黛玉的关系呢?不会的!我告诉大家:林黛玉并不是一个品德很好的人,《红楼梦》说她“目无下尘”。林黛玉看不起她下面的人、比她差的人、在她面前低三下四的人。“目无下尘”绝对是个贬义词,这是林黛玉的心理缺陷和品质问题。 在《红楼梦》里,不是没有人试探过林黛玉,她就是袭人。相必大家都知道这句话“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很多人以为是毛主席说的,比喻冷战的,其实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学习林黛玉的,对!这句话是林黛玉的原创! 第八十二回。袭人想到此际,脸红心热,拿着针不知戳到那里去了,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他的口气。黛玉正在那里看书,见是袭人,欠身让坐。袭人也连忙迎上来问:“姑娘这几天身子可大好了?”黛玉道:“那里能够,不过略硬朗些。你在家里做什么呢?”袭人道:“如今宝二爷上了学,房中一点事儿没有,因此来瞧瞧姑娘,说说话儿。”说着,紫鹃拿茶来。袭人忙站起来道:“妹妹坐着罢。”因又笑道:“我前儿听见秋纹说,妹妹背地里说我们什么来着。”紫鹃也笑道:“姐姐信他的话!我说宝二爷上了学,宝姑娘又隔断了,连香菱也不过来,自然是闷的。”袭人道:“你还提香菱呢,这才苦呢,撞着这位太岁奶奶,难为他怎么过!”把手伸着两个指头道:“说起来,比他还利害,连外头的脸面都不顾了。”黛玉接着道:“他也够受了,尤二姑娘怎么死了。”袭人道:“可不是。想来都是一个人,不过名分里头差些,何苦这样毒?外面名声也不好听。”黛玉从不闻袭人背地里说人,今听此话有因,便说道:“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袭人考虑以后要和林黛玉一同服侍贾宝玉,试探一下林黛玉是否王熙凤夏金桂之流,能否容忍得下自己?结果听了一句“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盆冷水从头发梢浇到了脚后跟!袭人从此和林黛玉决裂!最后知道贾宝玉定了薛宝钗,这才大喜过望大放其心。 也就是说,对付林黛玉是很困难的,争强好胜不行,低头服软也不行,软硬不吃,该怎么办哦? 但是薛宝钗毕竟是薛宝钗,《红楼梦》第一政治家!林彪最佩服的红楼人物,没有之一!薛宝钗的足智多谋我们可以看几个小例子: 一。第二十七回。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 这是《红楼梦》写薛宝钗随机应变足智多谋最鲜活的例子,和曹孟德相比恐怕都丝毫不逊色! 二。大家可以仔细看看“时宝钗小惠全大体”那一章,薛宝钗的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可谓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薛宝钗是个心理学家,擅长攻心战。第九十八回。宝钗早知黛玉已死,因贾母等不许众人告诉宝玉知道,恐添病难治。自己却深知宝玉之病实因黛玉而起,失玉次之,故趁势说明,使其一痛决绝,神魂归一,庶可疗治。贾母王夫人等不知宝钗的用意,深怪他造次。后来见宝玉醒了过来,方才放心。立即到外书房请了毕大夫进来诊视。那大夫进来诊了脉,便道:“奇怪,这回脉气沉静,神安郁散,明日进调理的药,就可以望好了。”说着出去。众人各自安心散去。袭人起初深怨宝钗不该告诉,惟是口中不好说出。莺儿背地也说宝钗道:“姑娘忒性急了。”宝钗道:“你知道什么好歹,横竖有我呢。”那宝钗任人诽谤,并不介意,只窥察宝玉心病,暗下针砭。 在此我只是略举几例,只不过要说明,林黛玉虽然难对付,可是冷静理性足智多谋的薛宝钗还是可以对付得了她,降服得了她。 林黛玉其实也是一个冰雪聪明的人,不过她太性急太任性,智商很高情商很差,很多东西她也看的清清楚楚,只是没有很好的自制力,只是囿于情情爱爱的小氛围里怎么都出不来,所以她一直不如薛宝钗,才会被薛宝钗降服。 林黛玉被薛宝钗降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年龄。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两岁的样子,贾宝玉又比林黛玉大一岁到两岁的样子,这样算来,薛宝钗要比林黛玉大三到四岁。 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大个三到四岁不成问题,心智上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区别,但是我们知道,对于十几岁的小孩来说,差个三四岁,身体的发育上、心智的成熟上一定会截然的不一样!年龄的悬殊也成为了薛宝钗降服林黛玉的一大助力法宝,薛宝钗在年纪小几岁的林黛玉面前更成熟更冷静,连林黛玉自己都夸薛宝钗“老道”。 终于正文开始了!让我们看看薛宝钗怎么降服林黛玉! 第四十回。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 林黛玉的轻浮终于让薛宝钗抓住了把柄!林黛玉在“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大宴宾客的时候说出一句出自《牡丹亭》的 “良辰美景奈何天”,《牡丹亭》在当时是什么书?打个比方说,就像早年流传民间的手抄本《少女之心》!你林黛玉一个大家小姐,大家闺秀,竟然看黄书禁书!还敢当众念出其中词句! 潜伏容忍太久的薛宝钗终于找到了林黛玉的软肋,可以下“针砭”的地方,她怎么可能轻轻放过?让我们接着来看。 第四十二回。且说宝钗等吃过早饭,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至分路之处,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 薛宝钗居高临下先声夺人,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薛宝钗一下子就把林黛玉的心志攫取走了。“你跪下,我要审你。”你能想象薛宝钗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吗?薛宝钗对林黛玉出奇兵猛攻,一下子把林黛玉打蒙了,打蔫了。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 林黛玉一下陷入被动不可自拔,也不计较谁叫谁“跪下”这样奇耻大辱的用词了,反问人家“审问我什么?”薛宝钗步步紧逼,像极了公检法审讯浑身哆嗦的罪犯,她不说什么,反而要让罪犯自己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啊!“你只实说便罢。”林黛玉心理防线全面崩溃,“不免疑惑起来”,要让薛宝钗提示提示,薛宝钗稍作暗示,冰雪聪明的林黛玉当即明白了。“便上来搂住宝钗”,这是一个祈求的姿势,也是一个和解的融合的姿势,薛宝钗应该如何接招,让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宝钗笑道:“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生的,所以请教你。” 这就是薛宝钗的老道之处,“我可没说你看的乌七八糟的书我也看过哦”,当着林黛玉的面这样说话,怎么看都像一个老油条老狐狸。 黛玉道:“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 林黛玉先搂住薛宝钗,然后又“满口央告”,如果薛宝钗还得理不饶人的话——我们知道林黛玉的个性是很刚硬的,她虽然柔柔弱弱,但是个性却很刚硬,不然也不会早早夭折活活气死,极有可能林黛玉就会恼羞成怒,勃然大怒立即和薛宝钗翻脸成仇,从此不共戴天!薛宝钗很聪明,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内,林黛玉的心理活动都在薛宝钗的规划之内,她“便不肯再往下追问,因拉他坐下吃茶”。前进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好险呐!在第四十五回,林黛玉自己对薛宝钗承认了她和薛宝钗的差距: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可见薛宝钗的高明!让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薛宝钗款款的告诉他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 薛宝钗真的很会拉家常搞关系,把自己小时候说的和现在的林黛玉一模一样,一下子弄的和林黛玉成了知己贴心人,可是别忘了,薛宝钗说的是她小时候,言外之意也就是:我已经不是原来我,而你林黛玉不过就是我痛改的前非!我们再往下看。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薛宝钗的这篇惶惶大论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在贾母史太君哪儿我们领教过,一言以蔽之: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不应该读书,更不应该读一些杂书禁书。薛宝钗这一顿冠冕堂皇的议论是她作为政治家的嘴脸,看完《红楼梦》,我们会发现薛宝钗有很多这样的官腔和官样语气,用一些高大上的理论义正词严的堵死别人的嘴。 可是比较奇怪的是: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林黛玉在广大读者心里是个什么角色啊?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由啊,反叛封建礼教啊,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啊,等等等等。其实大家都误解了林黛玉,或者把林黛玉想的太好了,或者硬生生的把一些本来不属于林黛玉的东西安在了她的身上。林黛玉是这么一个人:她爱慕贾宝玉,想嫁给贾宝玉,可是她没有为此做一点努力,也没有反抗什么,在她的心里,她也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也认同封建礼教,她也希望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她做主。要说林黛玉和薛宝钗以及其他女孩子的区别,最大当属她比较任性,比较没有自制力而已。 这也是林黛玉“心下暗伏”最大的原因,林黛玉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观点,才会“暗伏”,不认同的话,怎么会“伏”?这也是林黛玉能被薛宝钗降服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林黛玉真的有那么叛逆反叛,真的像我们所强行赋予她的那样追求爱情自由,她又怎么能被薛宝钗一步步降服? 如果到这儿为止,还显不出薛宝钗厉害,以上种种,不过是压服林黛玉,虽然有硬有柔娓娓道来,但归根到底薛宝钗对林黛玉是使用的压制手法,因为基调是“你跪下,我来审你”。林黛玉虽然“暗伏”,事后一定会有些闷气憋气,如果薛宝钗不进一步采取措施,林黛玉对薛宝钗的逆反甚至反感也许会逐渐形成聚集,那岂不是要前功尽弃?还是这一回,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众人听了,都笑道:“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李纨道:“我请你们大家商议,给他多少日子的假。我给了他一个月他嫌少,你们怎么说?”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众人知道他是取笑惜春,便都笑问说“还要怎样?”黛玉也自己掌不住笑道:“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宝钗笑道:“又要照着这个慢慢的画,这落后一句最妙。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的动不得了。” 这段太有意思了!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失态忘形表现的淋漓尽致,更为微妙的是,薛宝钗毫无原则毫无底线的对林黛玉大拍马屁,拍的林黛玉奇痒难耐欲罢不能,林黛玉彻头彻尾的表演,薛宝钗亦步亦趋恰到好处的吹捧和拍马。薛宝钗太了解林黛玉了:喜欢被吹捧戴高帽,喜欢那些吹捧她给她戴高帽的人。此时此刻,林黛玉是只猴,薛宝钗就是那个耍猴的人。 薛宝钗对林黛玉,又大又拉,又吹又捧,打拉结合,吹捧紧跟,手法之纯熟老练,俨然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中老年人,怎么会出于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之手?薛宝钗你伏不?让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在第四十五回。 这日宝钗来望他,因说起这病症来。宝钗道:“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个常法。”黛玉道:“不中用。我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日子我是怎么形景,就可知了。”宝钗点头道:“可正是这话。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黛玉叹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说话之间,已咳嗽了两三次。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宝钗笑道:“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黛玉听了,不觉红了脸,笑道:“人家才拿你当个正经人,把心里的烦难告诉你听,你反拿我取笑儿。”宝钗笑道:“虽是取笑儿,却也是真话。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你才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我明日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宝钗道:“这有什么放在口里的!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只怕你烦了,我且去了。”黛玉道:“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宝钗答应着便去了,不在话下。 知冷知热的薛宝钗啊,体贴入微大方周到的薛宝钗啊,这不林黛玉开始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检讨和自我检讨。林黛玉虽然冰雪聪明,可是在薛宝钗面前,还是终于显示了自己心机浅薄天真烂漫的一面,她开始对薛宝钗毫无保留掏心掏肺……不知道此时的薛宝钗作何感想?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隔阂矛盾甚至水火不容大家都看的很清楚,当然看得最清楚的当属身在其中的贾宝玉,当贾宝玉发现林黛玉对薛宝钗敌意全无的时候,他也很吃惊,觉得不可思议:到底怎么了?她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四十九回。 宝玉便找了黛玉来,笑道:“我虽看了《西厢记》,也曾有明白的几句,说了取笑,你曾恼过。如今想来,竟有一句不解,我念出来你讲讲我听。”黛玉听了,便知有文章,因笑道:“你念出来我听听。”宝玉笑道:“那《闹简》上有一句说得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句最妙。‘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五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这‘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是几时接了?你说说我听听。”黛玉听了,禁不住也笑起来,因笑道:“这原问的好。他也问的好,你也问的好。”宝玉道:“先时你只疑我,如今你也没的说,我反落了单。”黛玉笑道:“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因把说错了酒令起,连送燕窝病中所谈之事,细细告诉了宝玉。 林黛玉被薛宝钗降服到什么程度?心服口服经常自我检讨对薛宝钗赞不绝口的程度! 在这里,我愿意多说一些,薛宝钗作为《红楼梦》第一政治家,她得到了所有人的喜欢和爱戴,不仅如此,她还有粉丝,铁杆的“钗粉”哦,对!就是史湘云!史湘云对她的佩服和爱戴达到了崇拜的程度,后来薛宝钗又多了一个粉丝,就是林黛玉!可能林黛玉本人对此并不像史湘云那样爽快的承认,但是从实际的表现来看,她比史湘云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到后来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关系,我不再愿意用“降服”的字眼,我不能说薛宝钗对林黛玉的关怀都是出于功利和算计,那样或许是我太阴暗了。但是我还是要说,作为薛宝钗那样从来都理性理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政治家来说,她的一言一行都被赋予功利和算计的深层次原因是不完全冤枉的,她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她随分就时因势利导,王熙凤都说她“事不关己一句话都不说”,她具有极好的自制能力和情绪管控能力,要说她也有一个让一般人喜欢的地方,那就是她比较大方。 我还是要把薛宝钗“降服”林黛玉进行到底! 第六十七回。 且说宝钗到了自己房中,将那些玩意儿一件一件的过了目,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分一分配合妥当,也有送笔墨纸砚的,也有送香袋扇子香坠的,也有送脂粉头油的,有单送顽意儿的。只有黛玉的比别人不同,且又加厚一倍。 薛宝钗知道林黛玉才是自己潜在的敌人和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她时时处处都体现出对林黛玉和对别人不一样,“加厚一倍”,她完全俘虏和麻痹了林黛玉! 为了彻底得到林黛玉的心,在《红楼梦》第八十七回,已经离开贾府回家居住的薛宝钗给林黛玉写了一封书信。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书信的意义了,在以前通信很不发达的时代,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基本靠吼的时代,收到别人的信件是一种什么样的激动心情?有一句话可以体现:家书抵万金。薛宝钗给林黛玉写了一封信,倾诉心肠,引起林黛玉的强烈共鸣,并且适时引用了林黛玉的两句名诗“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让林黛玉大起知己知情。 在林黛玉的眼里和心中,薛宝钗是什么?良师、益友、姐妹、还是高山流水的知己。在这个世界上,对林黛玉来说,再也没有比薛宝钗更贴心更温暖的人了。薛宝钗为什么会对林黛玉这样?林黛玉不是一个让人喜欢的人,我已经反复论证,不会有太多的人喜欢现实生活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恰恰相反,太多人讨厌《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可是无论是谁对现实生活中的薛宝钗都是无法抗拒的。 我上面说过,薛宝钗长袖善舞的本能是一个方面,她有处理人际关系的天赋,她有政治家的卓越水准。可是她这样苦心孤诣的对待林黛玉,处理和林黛玉的关系,不能不说是出于降服林黛玉的目的,让林黛玉在她面前完全不设防,完全放弃抵抗,完全抛弃敌意,然后她才可以从心所欲的实施自己的步骤和接近自己的目的。 薛宝钗完全彻底的降服了林黛玉,《红楼梦》四十二回之后,林黛玉就再也没有说过薛宝钗一句坏话,一直到薛宝钗取代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林黛玉也没有对薛宝钗有一句怨言;一直到林黛玉死,高叫“你好!你好!宝玉…..”,她也没有一丝一毫怨恨薛宝钗的意思。也许在林黛玉的心里,宝姐姐也是不得已的吧? 《红楼梦》是这样安排的,在“苦绛珠魂归离恨天”同时,“薛宝钗出阁成大礼”,这不是一种巧合,这是一种阴谋得逞的强烈对比,虽然这种结果也不完全是薛宝钗的能够掌控的,也不完全是她希望的(她想要一个健康活泼的贾宝玉,而不想嫁给一个失去通灵宝玉而疯疯傻傻的呆子,上面已有证明)。 可怜的林黛玉,被薛宝钗卖了,还在对人家感恩不已感念不已,就差替人家数钱了!悲夫! 记得电影《夜宴》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万千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 从计谋技术的角度来说,薛宝钗在《红楼梦》里没有犯一丝一毫的错误,她表现的完美无缺,但是最终她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除了落下一个贾宝玉的遗腹子之外,薛宝钗什么都没有剩下。如果她的命运好,她可能会像李纨一般,守一辈子寡,熬到儿子出人头地,然后“凤冠霞帔”:李纨已经是薛宝钗最好的结局和归宿。 薛宝钗“机关算尽太聪明”,但是她不知道对贾宝玉和林黛玉这样至性至情、极端自私自利、极度狠心绝情又单纯的白纸一般的人,心计是没有用的。林黛玉没有如愿以偿嫁给情郎,不愿苟且偷生,一气而死;贾宝玉没有能够娶到林黛玉,灰心失意,再加上癞头和尚的点播接引,于是毅然决然的出家为僧。薛宝钗可以对林黛玉的死漠然视之,她怎么可以对贾宝玉的出家无动于衷?她用尽了一切的伎俩和手段,她流完了一生的眼泪,她的心碎成了八瓣,她还是没能留住贾宝玉!在《红楼梦》一百十九回,当贾宝玉走到薛宝钗面前,深深的作了一个揖,说:“姐姐,我要走了”。看到这里,宁不让人心碎肠断!《红楼梦》描写薛宝钗只用了两句话:宝钗早已听的呆了;宝钗的眼泪直流下来。 这就是薛宝钗的命运,再聪明的人也无法和命运抗争,在厉害的角色在命运面前也必须雌伏。“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是薛宝钗的最好写照。我不由想起薛宝钗的《柳絮词》,《红楼梦》的诗词都是代表人物命运的,薛宝钗的诗词也代表了她的命运:任你心高气傲,有鸿鹄大志,但是别忘了,你是“本无根”的柳絮,你一定会“随逝水”“委芳尘”! 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的均匀。峰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薛宝钗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