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题知识 教案教学设计(鲁人版七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4-12-30 手机版 | ||||
明文应考必备知识及说明文阅读重要考点的梳理 ——知识“题目化”,题目“中考化” 一、说明文的概念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说明文。(以知识教人) 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以情感人) (比较着记忆)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议论文。(以理服人) 题目1:以上三个概念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题目2:从表达方式看,《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第一自然段是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好处)是什么?这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规律? 二、说明文的种类 题目3:连线。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按说明对象 事物说明文 《苏州园林》 平实说明文 按说明语言 分 类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分 类 事理说明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 生动说明文 《桥梁远景图》 三、说明对象 事物说明文: 题目4:从《苏州园林》全文看,其说明对象是什么?那么2、3、4、5、6、7、8、9段的说明对象分别是什么? 题目5:从《南州六月荔枝丹》全文看,其说明对象是什么?那么2、3、4、5、6、7—8、9段的说明对象分别是什么?如果要你概括2—9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你该怎么回答? 事理说明文: 题目6: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全文来看,其说明对象是什么?那么2—4段,5段,6段,7段,8—9段,10段的说明对象分别是什么? 四、说明对象的特征 题目7:从《苏州园林》全文看,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第3段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题目8:作者为什么用“南州六月荔枝丹”作为文题?荔枝果实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五、说明的主要内容(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其主要特征;事理说明文:清楚陈述所说的事理) 题目9:从《苏州园林》全文看,其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3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题目10:从《南州六月荔枝丹》全文看,其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那么7—8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六、说明顺序 题目11:仔细研读《南州六月荔枝丹》2—9段,其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第10自然段说明了荔枝的花,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1—14)主要介绍了荔枝生产的相关情况。从全文看,本文的说明顺序又是怎样的呢(具体说说)? 题目12:仔细研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具体说说其说明顺序。我们把这种说明顺序归纳为什么说明顺序? 题目13:《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和《活版》的说明顺序分别是 、 。 时间顺序(包括程序顺序) 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内—外、上—下、外围—中间、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亦可反之) 逻辑顺序(主要—次要,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内在—外在等等。也可以颠倒过来) 题目14:回答说明顺序这类问题时,填空题一般怎么填?简答题一般怎么答? 七、说明方法 题目15:初中生应掌握的说明方法有10种,请归纳整理。 题目16:说说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好处)。 ① 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第4段,P164) ② 据说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第4段,P164) ③ 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第3段,P163) ④ 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南州六月荔枝丹》第3段,P125) ⑤ 拱桥两边的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像在倾听水声,都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⑥ 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南州六月荔枝丹》第8段,P126) 题目17:下面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⑦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南州六月荔枝丹》第13段,P128) 题目18:下面的一段话至少用了三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说其作用。 ⑧ 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山谷,那就形成一座桥。在这里,板凳的腿就是“桥墩”,桥墩下面,渗入土中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一座桥就是有这三部分构成的。(《桥梁远景图》,第2段,P120) 题目19:问“这段(句)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或问“这段(句)话主要用了什么方法”,在回答时有什么区别?题目要求举例谈其说明作用的时候,该怎么办?要回答某一句话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时,只是盯着这句话,行不行?为什么? 八、说明的语言 说明的语言:准确性 议论的语言:严密性 (比较着记忆) 记叙的语言:形象性、生动性 题目20:句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①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现代的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是怎样,右边也是样。(《苏州园林》,第3段,P116) ②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南州六月荔枝丹》,第3段,P126) 题目21: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 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了洁白的面貌。《南州六月荔枝丹》,第3段,P126) ② (大丽花)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10段P153) ③ 据说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第4段,P164) 题目22: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平实的和生动的两种,《苏州园林》属于哪一类说明文,请结合课文举例谈谈。 九、近年来,中考说明文阅读与高考接轨的出题动向 题目23:对《苏州园林》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其总体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图案之美,而讲究美术之美,这种美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C.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D.本文以先总说,再分说,后总说的结构形式,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点,从几个角度分别解说,写得严谨有序,条理分明。 十、说明文的结构 题目24:具体说说《苏州园林》的结构特点。 题目25:具体说说《桥梁远景图》的结构特点。 题目26:具体说说《活版》的结构特点。 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递进式 连贯式(适合程序顺序的说明文) 附:阅读说明文重要考点的几个答题“公式”。 略。 晨尽话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