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 (高二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2014-12-17 手机版 | ||||
高二年级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欣赏 设计人:江波 审核人:江波 课题:虞美人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4、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能力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习惯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紧抓文本,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感受作品艺术魅力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三、教学难点: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任务一】 一.目标或要求:了解作者及背景,知人论世。 二.模块组合: (一)导入 夏天到了,我们校园的白玉兰也开得灿烂,校园处处飘香。有一种花,也是在夏天盛放,它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虞美人”。不过,今天我们接触的“虞美人”不是花,而是一首词,它的作者是李煜。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李煜的《虞美人》。 (二)知人论世 让学生回顾作者生平,教师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违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过着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李煜毒死。可以说《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古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词前期:多写宫廷逸乐生活,风格绮丽,轻靡婉转。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楼春》、《更漏子》、《菩萨蛮》等。 后期:追忆往事,伤怀故国,词风沉郁苍凉。 (三)整体感知——诵读 1、师:学习诗歌先从诵读开始,正所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应通过诵读来领悟其韵律和情感。请同学们齐读本词。(生齐读) 2、师:请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朗诵此词,请其他同学认真感受,然后对他的朗诵做出评价。 3、师:同学们请说说,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评价) 提示: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诵读时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 感情基调:凄凉哀伤 节奏:低沉缓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 听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 5、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出情感。 6、再找一学生诵读。 7、学生再次齐读本词。(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一环,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加强对诗歌的理解。) 【任务二】 一.目标或要求:分析鉴赏 二.模块组合: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四)分析鉴赏——品读 1、师:刚才大家诵读了这首词,已经感受到作者凄凉哀伤的情感,那么词中哪个字能直接抒发这种情感? 词眼:愁 2、说一说:李煜有哪些愁? 往事之叹 愁 亡国之痛 故国之思 3、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分组合作探究): 李煜是怎样展现愁情的? 提示:从意象、关键词句、艺术手法入手,把握愁情的写法。 4、展示交流: (1)品读意象 意象: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春花秋月:美好景象 ——亡国之痛 往事:锦衣玉食,九五至尊 ——往事之叹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 ——故国之思 (2)品读关键词句 ①又 “又东风”点明他降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②改 改:朱颜、地位、感受 不改:春花秋月、小楼东风、 雕栏玉砌——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 ③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突出愁思的广、长、多,把无形的愁思具体化,沉重的情感飞动化。 比喻: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2、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息,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情感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④拓展:写愁思的名句。 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列举一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3)品读手法 ①诘问(自问) 宇宙永恒有常 昔日九五至尊 ②对比 人生短暂无常 今日阶下囚 ③设问、比喻、夸张 ④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 ----自然永恒----景 虚写:往事、故国 、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人生无常----情 (4)课堂小结 ①通过抓意象、把握关键词句和艺术手法,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满腔愁绪:往事之叹、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一个亡国之君对他曾经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自然会惹来忌恨,招来杀身之祸,《虞美人》自然就成了李煜的绝命词。 ②归纳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诵读——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品读——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缘景明情(意象 关键词句 手法----感情) (五)当堂检测 一、预习(填空) 词是___________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___________”,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___________,59—90字为___________,91字以上为___________。(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二、赏析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以乐景写哀情)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东风即春风,感叹时光流逝,宇宙的永恒不变。“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4、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是什么? 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自己容颜,国家的容颜。 5、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 6、从全词来看,哪个字最能直接表现词人的感情?这种感情从何而来?请结合词句回答。 “愁” 。 (提示:往事、故国、改,三处是重点) 7、诗的前六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运用对比手法。全词紧紧围绕着永恒和短暂的对比来写,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物: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与往事、故国、朱颜等所代表的短暂无常的人生相对比。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8、划出《虞美人》中的韵脚,说说韵脚的变化对情感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虞美人》的韵脚分别是"了"、"少","风"、"中","在"、"改","愁"、"流"。两句一换韵,仄声韵和平声韵交替,音律的变化与作者心情起伏回转配合,在形式和内容、情感上达成了高度的和谐。 (六)课堂总结 1、小结: 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煜《虞美人》中表现出来的盼望春花秋月早日了结的绝望之情,回首故国物是人非的凄凉悲慨,像春水那样奔流不息、汪洋恣肆的愁绪,都浸透了词人的血泪。没有惨痛的人生经历,就写不出饱含血泪的作品,也就不可能打动人的心灵。这也就是《虞美人》千古传诵的重要原因。 2、播放歌曲《虞美人》,学生小声跟唱。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 3、学生背诵全词。(进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 (七)课后作业 详见《课后训练单》。(另发) 三、难点突破策略:知人论世,鉴赏品味,勾画要点。 四、学情反馈措施:抽取2名同学回答,积分奖励。 五、归纳小结: 诗歌鉴赏历来是高考语文重要考点,如何做到既要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又能避免“满堂灌”而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应对高考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节课可以说是对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尝试。在本节课我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是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给予了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进行交流展示,而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李煜词作的音乐美。反复诵读侧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深层品读既结合考点又不致课堂气氛乏闷,反而给学生提供一个碰撞思想火花、展示交流的舞台。而且在整个课堂节奏上把握得当,没有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情况。但这节课仍有不足之处,就是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做的功课较多,而且展示交流时忽略了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今后仍需努力改进。 江波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