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4-12-08 手机版


        《木兰诗》教学设计(3)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课题 《木兰诗》 执教者 张桃珍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3.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3.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虽已经学习过文言文,但他们的学习较被动,语感较差,语文素质的层次明显,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文言文的特点,所以文言词语的积累和反复朗读课文是重点。且初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

教法与学法 诵读法: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讨论点拨法: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生生互动法: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景,影片导入。

播放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视频片段,看后,让学生说一下视频中的主人公是谁,你对她有哪些了解。学生谈完后,教师总结引导:对,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而现在,花木兰可以说是天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并制作了动画片。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并不是真实的花木兰,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通人性的小龙、蟋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是什么样的?好,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木兰诗》,认识一下真实的花木兰。(课件出示标题——《木兰诗》)

二、背景解题,认识时代。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讴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等等。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

三、朗读,读准字音。

1. 让学生将课本注释中带拼音的生字在原文中注音,然后读课文三遍。

2. 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

3. 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生僻字,齐读。

4. 教师范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

5. 以小组为单位分段齐读诗歌。

四、默读,读通大意。

1. 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2. 学生有疑难在小组内提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3. 教师投影显示重点词和重点句子,让学生解释、翻译,加深理解。

4. 让学生复述各节内容,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 段)  ―――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 段)  ―――   结尾附文

五、朗读,读出韵律。

1. 独立思考:各节内容不同,朗读时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语速、语气、语调?

2. 小组讨论并试读。

3. 抽取二个小组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 师生一起讨论并明确朗读要领:(多媒体显示)

     第一段:代父从军——沉郁舒缓。

第二段:准备出征——紧张急促。

第三段:十年征战——慷慨悲壮。

第四段:还朝辞官——轻松恬淡。

第五段:还乡团聚——活泼欢快。

第六段:双兔为喻——诙谐风趣。

5. 各组按照上面归结的要领再朗读。

六、朗读,读懂人物。

1.听名家朗读录音,同时学生思考: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展示。

例: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3.师生共同概括花木兰形象:(课件展示)

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七、精读,读透技法

1. 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的构思。

①思考: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②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学生全班展示,师生共同明确:

从军缘由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2. 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①思考: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以描写的?

②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共同点评。(复沓、排比、互文、顶真、对偶)

明确:以上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极富韵律感和节奏感,充分体现了民歌通俗上口,易于传诵的特点。

八、深读,读明中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九、悟读,畅谈感悟。

    木兰是一位“奇女子”。她替父从军是一种孝,保家卫国是一种忠。那么我们现在作为中学生在现实和平的生活中,又应该怎么样来孝顺父母,报效祖国呢?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学总结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教学效果检测与反馈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板书设计 深明大义   巾

木        果敢坚强           帼  

兰        英勇善战   

诗        不慕名利           英

谨慎机敏      雄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有以下两点:

1.教学观念突破传统,适时创新。

这堂课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交流属于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的愿望。并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2.教学环节设计新颖时尚,符合学生心理。

这堂课的导入非常自然,播放动画片《花木兰》,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网络高手,没想到今天语文课也能在玩中学课文。几个板块的设计也是围绕主人公木兰设置的,而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体现了一个学生认知的梯度规律。

 

李小妹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