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现代文复习第13讲:文章的结构 (九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中考复习指导 2014-10-26 手机版


 

【考点概说】

结构是一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无论是哪一种结构样式,都离不开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段落和层次。因此,在文章阅读中,认真地研读开头和结尾,仔细地推敲过渡和照应,正确地划分段落和层次,对于理解文章的结构艺术来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考点解读】

    文章的结构是考场上考生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清的问题。从阅读经验看,文章的结构,实际上就是作者的行文思路。弄清了文章的结构,也就等于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特色。因此,评说文章的结构艺术,可从下面三个方面人手。

    1.研读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都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头是文章的起始,它往往揭示文章的中心意思、确定文章的基调、显示文章的风格。文章的开头如何,直接影响到全篇内容表达的效果。结尾则是文章的收束,它往往揭示和深化文章的中心,或者引导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文章开头的方式很多,主要有这样几种:①开门见山式。文章一开头就直接点题,说明写作的缘由。②抒情渲染式。文章一开头就直接抒情,定下全文的基调,渲染出一种浓烈的气势。③引用启迪式。文章一开头就引用名人的名言或是格言,以揭示文章的中心,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④环境烘托式。文章一开头就描绘一种特定的自然环境,烘托人物的心理。⑤倒叙式。文章先把事情的结局写出来,然后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和发展的经过,或是先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提前到前面来写,并由此写出更多的事情。

    文章结尾的方式主要有:①揭题式。在文章最后一段以概括性语言揭示全文的主题。②启迪式。在文章最后一段用富于哲理的语句收束全文,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③抒情式,在文章最后一段,以发自肺腑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打动和感染读者。④鼓动式。在文章最后一段用鼓动性、感染力很强的语言结束全文,在读者心中激起共鸣。

    2.推敲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脉络顺畅、线索贯通的一个重要手段。过渡主要是指文章上下文之间的衔接与转换,一般安排在文章各部分需要连接、各层意思需要转换的地方,用过渡性段落、过渡性句子和过渡性词语来表示。弄清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找出这些表示过渡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而照应则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观照与呼应。表示过渡和照应的文字,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个段落,还可以是一个词语。

过渡段主要方式有三种:①在段落的前面用一两句话过渡到下文;②在文章内部的层次之间用一个段连接上下文;③在内容转换、文意转折、表达方式变换的地方,用一个句子进行过渡。

照应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种:①首尾照应。首尾照应不是同一层次上的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②前后呼应。前文将有关内容一一交代,后文则与前文的内容相呼应。③行文与文题照应。行文中多处扣住题目,照应题目,突出主题。

3.划分段落和层次  

段落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然段”,它是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其明显的标志就是换行,表示思路的停顿和节奏,一个段落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层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结构段”或“意义段”,它是文章内容的次序,体现的是作者思路展开的步骤。一个层次可以是一个段落,也可能是几个段落的集合,在一个段落里也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如果说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那么层次则侧重于思想内容的划分。

给文章划分层次,首先要研究文章的各个自然段,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整体上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其次,把联系紧密、意思接近的段落归并在一起;第三,注意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它们一般都出现在层次与层次之间;第四,注意不同的文体在结构上的不同的特点,以及同一文体在结构上的变化。

 一般地讲,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其层次划分可从这阵几个方面人手:①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来划分层次;②以空间变换为标志来划分层次;③以材料性质为分类来划分层次;④以作者认识发展为进程来划分层次;⑤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依据来划分层次。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其层次划分也可从这样几方面人手:①按时间顺序的先后次序划分层次;②按空间顺序的位置变换划分层次;③按逻辑顺序的推理过程划分层次。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格式去分析文章的结构,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从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人手,有“并列”式、“总一分一总”式、“总一分”式、“分一总”式等;二是从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人手,有“递进”式等。

【真题再现】

一、2013宜昌

逐  梦(金红柳)

    ①每个人都会做梦,梦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伴随人的一生。梦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梦既虚无飘渺,又真实可见。

    ②关于梦,从古到今始终有一层神秘的色彩。大脑到底是如何形成那些无拘无束的梦呢?迄今为止,众说纷纭。目前公认的观点是:从生理上看,人的睡眠总是处于有规律的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的交替之中,梦是快波睡眠的一种表现,人在此阶段,供给大脑皮质的血流量增加,耗氧量也增多,这时不仅呼吸加快,心跳和血压也出现波动。这说明此时人虽处于睡眠状态,但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仍处于紧张的活动状态,梦就发生在这“动乱”之际。从心理上分析,就如古人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确,梦的内客与白天发生的事情有关系,但梦决不都是日常生活的翻版,而是生活内容经过“改装”后的产物。比如,梦见从山上掉下来,可能预示着害怕失败或者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但要记住梦是经过“伪装”的,现实只是梦形成的基础。

    ③梦,正是囤为它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现实性”和“理想性”,广大文人志士乐于用梦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情感追求。李白借用“忽复乘舟梦日边”,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  待,                  。南朝乐府《西洲曲》吟出“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感叹“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游子的思乡之苦黯然销魂,也只有在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甚至毛泽东都感叹“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④梦,它不仅让我们充满希望,更激发我们的斗志与追求。如今一个响亮的词汇——“中国梦”,正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千百年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着我们不停地在寻梦、追梦。他们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  A  ,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B  ,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  C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D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大平”。

    ⑤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不懈追求和美好的向往!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世界必将见证,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15.仔细阅读文段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梦形成的原因。(2分)

                                                                              

 16.文段②为了说明梦的形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举出两种即可)(2分)

                                                                              

 17.文段③中画横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1分)

                                                                              18.“悲壮与豪迈”、“浩然之气”、“使命与责任”、“一腔情怀”四个短语,是从文段④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他们还原到文中的A、B、C、D处。(3分)

A              B              C              D            

19.文中说“广大文人志士更乐于用梦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情感追求”。请仿照文段③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横线上再补写一例(补写的句子中不得再引用文中已出现的诗词句)。(3分)

                                                                              

20.成大器者不管身处何处,梦想都不会消失。陈涉虽佣耕田垄,但面对同伴的嘲笑,发出感叹“嗟乎!                      !”请将陈涉的话补充完整。(2分)

二、2013浙江宁波

雪梨的滋味(林清玄)

  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水果里,我最喜欢的是梨;梨不管在什么时间,总是给我一种凄清的感觉。我住处附近的通化街,有一条卖水果的街,走过去,在水银灯下,梨总是洁白地从摊位中跳脱出来,好像不是属于摊子里的水果。

  总是记得我第一次吃水梨的情况。

  在乡下长大的孩子,水果四季不缺,可是像水梨和苹果却无缘会面,只在梦里出现。我第一次吃水梨是在一位亲戚家里,亲戚刚从外国回来,带回一箱名贵的水梨,一再强调它是多么不易地横越千山万水来的。我抱着水梨就坐在客厅的角落吃了起来,因为觉得是那么珍贵的水果,就一口口细细地咀嚼着,没想到吃不到一半,水梨就变黄了,我站起来,告诉亲戚:“这水梨坏了。”

  亲戚虽一再强调,梨削了一定要一口气吃完,否则就会变黄的;但是不管他说什么,我总不肯再吃,即便水梨的滋味是那么鲜美。我的倔强把大人都弄得很尴尬,最后亲戚笑着说:“这孩子还是第一次吃梨呢!”

  后来我才知道,梨的变黄是因为氧化作用,私心里对大人们感到歉意,却也来不及补救了。从此我一看到梨,就想起童年吃梨时令人脸红的往事,也从此特别喜欢吃梨,好像在为着补偿什么。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旧俗,就是梨不能分切来吃,因为把梨切开,在乡人的观念里认为这样是要“分离”的象征。我们家有五个孩子,常常望着一两个梨兴叹,兄弟们让来让去,那梨最后总是到了我的手里,妈妈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身体弱,又特别爱吃水梨。

  直到家里的经济好转,台湾也自己出产水梨,那时我在外地求学,每到秋天,我开学要到学校去,妈妈一定会在我的行囊里悄悄塞几个水梨,让我在客运车上吃。我虽能体会到妈妈的爱,却不能深知梨的意义。直到我踏入社会,回家的日子经常匆匆,有时候夜半返家,清晨就要归城,妈妈也会分外起早,到市场买两个水梨,塞在我的口袋里。我坐在疾行的火车上,把水梨反复地摩挲着,舍不得吃,才知道一个小小的水梨,竟是代表了妈妈多少的爱意和思念,这些情绪在吃水梨时,就像梨汁一样,满溢了出来。

  记得爸爸说过一个故事,他们生在日本人盘踞的时代,他读小学的时候,日本老师常拿出烟台的苹果和天津的雪梨给他们看,说哪一天打倒中国,他们就可以在山东吃大苹果,在天津吃天下第一的雪梨。爸爸对梨的记忆因此有一些伤感,他每逢吃梨就对我们说一次这个故事,梨在这时很不单纯,它有了国仇家恨的滋味。日本人为了吃上好的苹果和梨,竟用武士刀屠杀了数千万中国同胞。

  有一次,我和妻子到香港,正是天津雪梨盛产的季节,很多梨销到香港,香港卖水果的摊子有供应“雪梨汁”的,一杯五元港币。在我寄住的旅馆楼下正好有一家卖雪梨汁的水果店,我们每天出门前,就站在人车喧闹的尖沙咀街边喝雪梨汁;雪梨汁的颜色是透明的,温凉如玉,清香不绝如缕,到现在我还无法用文字形容那样的滋味;因为在那透明的汁液里,我们总喝到了似断还未断的乡愁。

  天下闻名的天津雪梨,表皮有点青绿,个头很大,用刀子一削,就露出晶莹如白雪的肉来,梨汁便即刻随刀锋起落滴到地上。我想,这样洁白的梨,如果染了血,一定会显得格外殷红。我对妻子说起爸爸小学时代的故事,妻子说: “ 那些梨树下不知道溅了多少无辜的血呢! ”

  可惜的只是,那些血早已埋在土里,并没有染在梨上,以至于后世的子孙,有许多已经对那些梨树下横飞的血肉失去了记忆。可叹的是,日本人恐怕还念念不忘天津雪梨的美味吧!

  水梨,现在是一种普通的水果,满街都在叫卖,我每回吃梨,就有种种滋味浮上心头;最强烈的滋味是日本人给的:他们曾在梨树下杀过我们的同胞,到现在还对着梨树喧嚷。满街过往的路客,谁想到吃梨有时还会让人伤感呢?

8.文章以“雪梨的滋味”为题,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作者笔下,梨已经不是一种普通的水果。请简要概括作者与梨有关的经历及品尝到的丰富滋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写爸爸讲雪梨故事一段是否离题?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揣摩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3成都

燕 子(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8.通观全文,本文写了哪些”美丽的错误”?为什么说这些错误是”美丽的”?(4分) 

9.本文标题是燕子,但一开始却写了一件有关歌曲《送别》的往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

10.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朦胧的欢喜 :                                                          

朦胧的悲伤  :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1.作者认为我们有时候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但有时候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4分) 

 

袁长俊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