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家长的门走进学生的心 德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德育论文 2014-09-25 手机版


“课外访万家”活动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荆楚大地,我们中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一次次冒着深秋的寒气踏上家访的征程,亲临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互通有无,共商教育孩子的大计。回忆家访的整个过程,留给我许多难忘的记忆。忘不了那些坚强的孩子、那些心怀殷切希望的家长、那些特殊的家境、那些艰辛的家庭、那些家庭教育的缺失……所有这一切都在我心头萦绕,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忘不了那位不卑不亢、不怨天尤人、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学生邝颖。记忆中她家是我们拉开家访序幕的第一站。全班学习成绩第一名的她无论是学习还是表现在学校都堪称楷模,平时小姑娘文静内敛得如一泓清泉,原以为小姑娘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直到推开她家门后,我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小姑娘坚毅与顽强!邝颖的父母没有固定工作,以收破烂为生,尽管家住凤凰苑小区,属于还建房,但家里除了卫生间和厨房做了简单装修,其他地方均素面朝天。由于她父母收破烂,家里只要是空地全堆满了杂物,客厅中间唯一的一点空地放了一张餐桌,她父亲说孩子很听话有时放学回家父母有事要忙时就自己做饭,家长还说孩子很自觉学习几乎不要家长操心生活上又体谅父母……听完家长的话,我心潮澎湃:为自己平时与这些“放心牌”的孩子交流得太少过问得太少而自责;为孩子在相对困顿的家境中仍保持积极乐观昂扬的面貌而欣慰;为对她了解得太少,对孩子身上的亮点发掘得太晚而愧疚,孩子的表现远比我的想象还优秀!孩子给我上了生动一课!

忘不了黑夜里那相依为命的祖孙俩。记忆中是在一个初秋的夜晚我们来到了位于江边的龚世琪同学的家中,摸着漆黑的楼道,我们敲开了龚世琪的家门。忘不了门开后,屋里漆黑一片的场景,外面已是万家灯火,而他家却是漆黑一片。开门的是他的七十多岁的奶奶,知道是老师家访,他的奶奶才打开灯。他奶奶说孩子的父母均抛下孩子一走了之至今音讯全无,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套空荡荡的房子,奶奶为节约电费每晚等孩子上完自习回家后才开灯,目前的生活全靠亲友的接济艰难度日。他奶奶还说孩子不止一次在家里说这样活着不如死了的好,奶奶边说边泪如雨下!……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在学校里他为什么性格越来越内向,不爱说话、对学习也不感兴趣;为什么不爱在教室呆着,宁可出去和同学、朋友玩;为什么会迷恋上了游戏、网络,留恋其间;为什么与他聊天每次提及他的妈妈时他有时会泪如泉涌有时甚至会突然痛不欲生的大哭:“我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半天觉得胸口堵得慌:为如此没有责任感的父母而悲哀,为老人与孩子的困境而担忧,更为如何帮助孩子补足心理、人格的缺憾,让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活得更阳光,更加充实美好而纠结。

忘不了家长那殷切的眼神与沉甸甸的希望。在家访中,很高兴更多的时候遇到的是对孩子抱有殷切的期望的家长。以袁菲同学为例,在家访前,我就知道袁菲同学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关注,平时家长经常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而且家长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与方法。尽管孩子成绩还可以(年级50名左右),但总感觉孩子的整体状况与家长以及老师们的期待之间有一段距离。作为语文老师,对她的语文总有一份深深地担忧:在学校她很难真正沉下心来读一篇文章,只是走马观花地读文本,浮光掠影地了解内容,不愿意深入地研读文本,不肯下工夫探究文章的精髓,更不用提静下心来去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及推敲一篇文章的主旨与内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一直没能找到对她产生根本性逆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通过这次家访,我终于知道问题的根源了!

到了她家后,我更进一步感受到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与重视。整整一面墙的书,(这种对书的大手笔的投资在我们这个城乡接合部中学极为罕见),但疑问也随之而来,为什么孩子在语文上既无悟性也无文气?经过一番交谈,我终于发现家长虽然有一套完整的育儿理念,也知晓阅读的重要性,但家长只完成了“买进来”这一环节,“装进去”这一环节落实得很不够,很多书看得出孩子几乎完全没动过。而且有些名著买的全是浓缩版,只有情节与梗概,类似于快餐文化。家长对孩子阅读上缺乏引领的过程,孩子没能从阅读中寻找到快乐,因此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待阅读,走马观花就成了必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此外,孩子家庭环境的相对的优越也让孩子产生一种优越感,同时生出几分娇气,因此遇到困难就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缺乏一份专注与坚持。找到症结,以后只等对症下药了!

家访中,还忘不了家长们那焦灼的眼神、那热情的接待、那小心翼翼的回答、那对老师赞美的语言……看着那一张张焦灼的脸,我能掂量出家长沉甸甸的期盼的心的重量,同时,我暗暗告诫自己就冲着家长的这一份谨慎与小心、坚持与执着,我都不能松懈自己!想到此,我想大声的对我们的家长说:您的赞美,是我们的荣耀;您的要求,是我们的行动;您的托付,是我们的责任;您的期盼,是我们的方向;您的满意,是我们的成功;您的心愿,就是我们的心愿;您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通过这样一次有组织、有目的的较深层次的“访万家活动”,留给了太多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知道了家长最需求的是什么?孩子最渴望的是什么?它让我从另一个方面更加完整的认识了我们的孩子,认识了我们的学生,也认识了我们自己,这也必将更加有益于我今后的教育。能得到孩子、家长和社会的尊重是我们的荣耀,是我们的幸福。明确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最后我还想对家长们说,让我们手牵着手,让我们心连着心,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爱,在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中,同心协力,共商教育之策,共探育人之道,为孩子的明天播撒希望。

艾大艳

相关链接:德育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